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之後,楚王的詔令就被送到了寶島郡台縣,郡守熊中在接到詔書的時候,雙手微微發抖,顯得此刻他的心情十分不平靜,尤其是當听到\"準其所請\"四字時,包括王子中在內的所有官員都露出了笑意。
王子中在收到詔命之後,臉上盡是躊躇滿志之狀,自家父王不僅同意了他的請求,還提升了他治理寶島的權限,已經不下于其兄長擔任燕地總督的權責了。
偌大的寶島可以肆意讓其施為,王子中怎麼能不激動。
“即日起,寶島十歲以下孩童全部除去罪籍,改為民籍!”,熊中的目光在郡守府內所有的官員身前一一掃過,然後繼續高聲說道︰“另在台縣置辦郡學,凡適齡童子皆可入學!可將這個消息在城中張貼,讓台縣和新竹縣的百姓都知曉”
“下官領命”,郡守府的諸官齊聲應道。
郡丞呂圍此刻看熊恆的目光也是有些不太一樣,不再有先前那般疏離。
很快,廢除孩童罪籍和開辦郡學的消息如野火般傳開。
當天傍晚,熊中在府衙門前見到了永生難忘的一幕,只見數百民眾已經自發跪在石階下,並且在後面還有不少人繼續趕來郡守府。
這些人都是罪民,而這些人在這一刻都帶著自家的兒女來到郡守府,就是為了感謝郡守熊中的恩德。
熊中不顧身邊護衛的阻攔,走到距離他最近的一位婦人身旁,這婦人年約四十多歲的模樣,皮膚粗糙,臉頰上的刺青特別明顯,在懷中摟著一個年約八歲的孩童,孩童的皮膚黝黑,但卻沒有刺字,其脖子上也沒有了代表罪奴身份的鐵圈,顯然已經是民了。
“罪婦拜見大人,今日斗膽來到郡守府就是為了感謝郡守大人的恩德”,這婦人說著還帶著懷中的孩童跪下進行叩拜。
熊中看著這對正在行禮的母子,連忙想要將其扶起,但這婦人確是強行三拜之後才願起身。
“你是何時上島的?”,熊中對婦人問道。
“罪婦乃是楚王章二十年上島的,至今已經有十二年了”,這婦人說道。
“你的丈夫呢?”,熊中再問。
“他在三年前就病死了”,婦人繼續回答道。
“你叫什麼名字?”,熊中蹲下身子,看著婦人懷中的孩童問道。
“我叫驚”小男孩看著熊中,怯生生的說道。
“你可有姓?”,熊中問道。
“什麼是姓?”,小男孩好奇的問道。
听到小男孩的話,熊中將目光看向婦人。
婦人見狀連忙緊張的說道︰“我們都是罪人,所以就不曾告知小兒的姓氏,而且小兒也不再需要以前的姓氏”。
“男子豈能無姓,既然你不想你孩子用以前的姓,那不如由本官給他取一個姓如何?”,熊中對婦人說道。
“能得到郡守大人賜姓,是小兒的福氣”,那婦人說道。
“你即已在台邑取得新生,就姓台吧”,熊中用手摸著小男孩的頭,笑著說道。
小男孩也是高興起來,他不是有多喜歡這個姓,只是看到自己的母親高興,他也就高興了。
對于郡守賜姓,旁邊的其他人都露出羨慕之色,甚至有些膽子大的也都想請熊中賜姓,但因為人數太多了,熊中只得婉拒。
熊中也明白這些人的心思,這些人多是犯事的貴族,怎麼可能沒有姓氏呢,只是現在他們明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繼承自己的姓氏了。
除了廢除孩童的罪籍以及允許他們入學之外,熊中還承諾對所有參與勞役的罪名實行考核,凡是表現突出者,會提高待遇,多發放一些錢糧酒肉。
有了熊中的承諾,這些罪民們一個個都是激動不已,就連那些沒有孩子的罪民們也都興奮了起來。
既然活著,誰又不想將生活過好一點呢。
創辦郡學,不僅需要錢糧,最重要的還需要老師,這寶島雖然已經是郡,但因為島上多是罪民,士子卻一個也沒有。
有人表示這些罪民里面有很多都是讀過書的可以讓這些人擔任郡學的學生。
但這個建議很快就被熊中給否了,這些人就是因為對抗楚法所以才有今日的下場,讓這些人負責教書,熊中怎麼敢放心。
他在寶島創辦郡學,為的就是要教導出一批忠心楚國的學子出來,怎麼敢將這種事情交給罪民。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熊中就直接要求讓寶島郡上的官吏擔任郡學的老師,每人負責教導一天,這些官吏對于熊中對要求也不敢反對,更何況熊中自己也是以身作則,兼任了老師一職。
寶島郡的孩童不算多,六歲至十歲的孩童也就六十多個,軍中官吏為師足矣。
自從有了自家父王的支持之後,王子中也是個果斷的人,開始了一系列的舉措。
因為之前恢復那些罪民的子女為民籍並對在勞役之中表現優秀的罪名發放物質獎勵的原因,這些罪民在勞作之中發揮出了極大的熱情,使得他們的勞動效率提高了三成不止。
熊中在看到效果之後,也是每隔十天就對于這些人發放一次獎勵,只要是完成任務指標的人,多多少少都得到了獎勵,這些人沒有不對熊章表示感激的。
熊中在寶島這幾個月的施政表現也是得到了寶島諸官的認同,尤其是郡丞呂圍,每次面對熊中的請教時,呂圍也是盡心盡力的予以解答。
除了在寶島持續開荒屯墾之外,熊中發現限制寶島發展的主要還是被缺乏勞動力。
只是寶島的人口增加主要依賴朝堂對犯人的流放,想要依靠寶島現有的人口自行增加很難。
所以在經過一番思量之後,他準備利用糧食和食鹽這兩樣東西來吸納山里的野人走出大山,使得他們接受楚國的編戶齊民,至少也要把山里的女人和小孩引誘出來。
王子中的舉措是十分有效的,半年的時間,就有差不多五千余的野人走出深山,選擇與楚人融合,接受楚國的管轄。
有了野人的加入,寶島郡的勞動力缺乏的情況立刻緩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