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第837章 獎學金制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法師小面包 本章︰第837章 獎學金制度

    听到熊章的問話,一旁的昭信心中不禁一緊,他原本輕松的心情瞬間變得有些凝重。

    然而,當他瞥見商文博士的臉色並沒有什麼異常時,他稍微松了一口氣,看來,這件事情似乎與學院並無太大關系。

    烏桓面對熊章的詢問,顯得有些拘謹,但還是恭敬地回答道︰“學生家境貧寒,然而對讀書卻有著濃厚的興趣,只是紙質書籍使用久了之後,容易破損,給學生帶來了不少困擾。

    好在學生的父母擅長編織竹器,于是學生便想到了一個辦法,將書籍上的內容抄寫在竹簡上,這樣一來,即使經常翻閱,也不會輕易損壞了。”

    熊章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接著又問道︰“你是從哪里考入章華學宮的呢?”

    烏桓連忙回答︰“學生一年前是從長沙郡學考上來的。”

    熊章若有所思地看了烏桓一眼,然後轉頭看向一旁的昭信,說道︰“昭祭酒,寡人記得對于像他這樣的學子,學宮是會發放一定補貼的吧?”

    昭信趕忙躬身回應︰“回稟王上,確實如此,朝堂對于考入章華學宮的學子,每月都會有一千錢的補貼。”

    最初這個補貼是糧食,後來楚國糧食緊張,就改成發錢,這等補貼只針對通過考試進入學宮的,那些通過學區房指標進來的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承蒙楚國聖君在朝,學生每月都能領到一千錢的補貼,實乃學生之幸。”烏桓語氣誠懇地說道,“然而,學生家中尚有兩個弟弟在郡學讀書,父母為供我們兄弟三人讀書,已是竭盡全力,學生深知父母的艱辛,為了能減輕他們的壓力,便將每月所領之補貼全部寄回家中,以供弟弟們讀書之用。還望王上恕罪。”

    說罷,烏桓再次朝著楚王熊章躬身一拜。

    商文博士和祭酒昭信听到烏桓的這番話後,臉上都不禁露出動容之色。

    他們都知道,在章華學宮中,像烏桓這樣家境貧寒卻又勤奮好學的學子並不少見。然而,能夠像烏桓這樣坦然面對自己的困境,並毫不猶豫地將補貼寄回家中的學生,卻是寥寥無幾。

    熊章此時也對烏桓多了幾分關注。

    他仔細端詳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只見他身材修長,面龐清秀,眉宇間透露出一股堅毅之氣,熊章心想,如此品行端正、孝順父母的學子,實在是難得。

    而周圍的其他學生們,對于烏桓的這番話,反應卻頗為平淡,這倒不是因為他們對烏桓的行為無動于衷,而是因為他們都清楚烏桓的家庭狀況,所以對于烏桓的行為舉止早已經司空見慣。

    在章華學宮中,至少有七成的學子都來自普通家庭,生活並不富裕,只是,很多學生因為顧及面子,不願意像烏桓這樣坦然地將自己的困境展露出來。

    “你能努力奮學,現在清苦一些不算什麼,苦心人天不負,寡人希望你將來學成之日,定有豐厚的回報”,楚王熊章看著烏桓說道,然後目光又看向舍內的所有學子,笑著說道︰“寡人也希望你們現在能多努力,日後你們也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

    听著楚王熊章的殷切期盼,舍內的十幾個學生都有些觸動,連忙拜道︰“學生定不會辜負大王的期望”。

    楚王熊章在對師生勉勵一番之後,並沒有在禮學院多待,大致的看了一圈之後就離開了禮學院。

    因為還處于上課時間,所以楚王熊章巡視禮學院的消息還沒有傳開。

    “昭卿,你說對于烏桓這樣的學生,補貼是不是可以再增加一點”,熊章一邊走一邊對章華學宮祭酒昭信說道。

    “王上,每月一千錢已經足以保障一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這已經是王上仁德之心的表現,天下諸國的學宮雖然也有些補貼,但卻只有我們楚國的一半,烏桓生活清苦,主要是他個人將學宮補貼的錢財接濟家里,是他自己的選擇,此行為自然是高尚的,但也不能因為其品德高尚就要給他們這些人增加待遇,臣以為是不行的。

    學宮既要教導學生稟性高潔,但最主要的還是授予知識,若是只獎勵道德高尚的學生,不僅對于學習優異的學生而言不公,也會滋生一些虛假的道德”,章華學宮祭酒昭信一臉嚴肅的對熊章說道。

    熊章聞言,也是明白了其中的隱患。

    這是學宮,學宮雖然雖然也會有道德要求,但最主要的還是看學子的成績。

    道德壞不壞不要緊,只要不觸犯楚法就行。

    “那就以寡人的名義,在章華學宮、郢都學宮這兩座學宮之中設立王室獎學金,每年在這兩座學宮內的每一個學院各評選出二十名學習成績優異者,每人獎錢八千,這筆錢就由少府支出,”,熊章對昭信說道。

    昭信聞言,臉上立刻露出喜色,說道︰“王上此舉實在是英明,除卻朝堂補貼之外,再設立獎學金制度,如此就可以激勵學子們努力拼搏,若如烏桓這樣的學子真有本事,自可以去競爭”。

    昭信心里還有一句話沒有說,以楚王室的名義發放獎學金,長此以往,楚王室的威望必定在學子們的心里再度拔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于昭信的夸贊,熊章淡淡一笑,但又很快語氣一轉,說道︰“不過對于在學宮混日子的學生也要予以懲處”。

    “王上放心,學宮之中每三個月都有一次考試,按照學宮的規定,對于連續三次考試不合格的學子,都會予以清退”,昭信說道。

    以前是連續三年考試不合格予以清退,但隨著學宮學生人數越來越多,所以就變成了連續三個季度考試不合格就予以清退。

    楚國有兩座學宮,最好的自然是襄郢的章華學宮,而郢都學宮就是在原章華學宮原址上新辦的學宮,已經有十幾年了。

    不論是名聲還是師資力量都要遜色章華學宮一點,但也是要強過各地郡學的。

    章華學宮的入學競爭太過激烈,能夠進入郢都學宮學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待遇跟章華學宮一樣,都有助學補貼,也能每年參加招賢考試。

    各地郡學雖然已經創辦多年,但因為學費是地方衙門和學生自己各自承擔一半,所以對于將學生送到郡學讀書的家庭而言,壓力還是挺大的。

    但這已經是最好的情況了,有時候只有知道機會難得才會去珍惜,進入郡學,只要肯努力再加上一些天賦,一兩年就能考入兩大學宮,若是成績十分優異,還能得到郡守的舉薦,直接當官,當然每個郡每三年才能有一次這個權利。

    地方舉薦制,也是對楚國的招賢考試作為一個補充。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方便以後閱讀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837章 獎學金制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837章 獎學金制度並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