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第723章 九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法師小面包 本章︰第723章 九鼎

    對于楚王熊章而言,周王畿之中,被他真正看重的東西只有一樣,那就是九鼎。

    根據《史記》等古籍記載,九鼎最初由夏禹鑄造。

    大禹治水成功後,將天下劃分為九州,並鑄造九鼎以象征對九州的統治,每一鼎代表一州,鼎上刻有該州的山川地理與物產,九鼎成為了夏王朝合法統治的象征。

    九鼎是由一個大圓鼎和八個方鼎組成,整體呈“一圓八方”布局。

    大圓鼎為冀州鼎,象征九州之首;其余七鼎分別代表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益州)、雍州。

    九鼎在夏朝滅亡後為商朝所繼承,商朝滅亡後又為周朝所繼承,九鼎的傳承不僅是政權的更迭,更是“天命”轉移的象征。

    如今這九鼎已經安穩的呆在洛邑之中已經數百年了,周王室將九鼎視為天命所歸的標志,九鼎的存在證明了周王室統治的合法性。

    一百多年前,彼時的楚莊王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率領著他的雄師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周王畿。

    楚莊王站在周天子的面前,毫不掩飾自己對權力的渴望,竟公然詢問起象征著天下共主地位的天子九鼎究竟有多重。

    就在這一刻,楚莊王勃勃的野心徹底暴露無遺,仿佛整個天下都已被他納入囊中。

    然而,天不遂人願。

    正當楚莊王企圖進一步實現自己稱霸中原的宏願時,晉國卻突然出兵勤王,與此同時,楚國的盟友巴國背盟,楚國周邊局勢也變得動蕩不安起來。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縱使楚莊王心有不甘,但也只能無奈地選擇撤離周王畿。

    自那時起,楚莊王這不知深淺、不自量力的“問鼎”之舉便淪為了諸國之間茶余飯後的談資和笑柄。

    這一事件不僅僅是楚莊王個人的遺憾,更是整個楚國的恥辱與傷痛。

    此後,曾經如日中天的楚國逐漸走起了下坡路,國力每況愈下,甚至一度瀕臨亡國的邊緣。

    如今,楚國迎來了新的轉機,楚王熊章強勢崛起,他憑借著卓越的智慧,力挽狂瀾,硬是將這個岌岌可危、積貧積弱的楚國一步步重新帶上了強國之路,並最終成就了今日威震天下的霸業。

    熊章的威望之高,在楚人心中已然遠超昔日的楚莊王,但也僅僅是超出部分而已。

    而就在半年之前,當熊章親自帶著九鼎榮歸襄郢之時,整個楚國都沸騰了!街頭巷尾,人們奔走相告,歡呼雀躍之聲此起彼伏。

    當時的場面可謂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即使用“萬人空巷”這樣的詞匯來形容,恐怕都顯得過于蒼白無力。

    從此時此刻開始,楚王熊章在楚國國民心目中的光輝形象已然近乎于神明一般高大偉岸。

    曾經那些關于熊章自我吹噓,聲稱自己乃是奉天承運、代天牧民的說辭,現如今再也無人會心生疑慮去質疑其真實性。

    當下,熊章所擁有的崇高威望已然遠遠超越了楚國過往歷任國君。

    楚國的國人恨不得將這世間所有美好的詞匯都要加在熊章身上。

    章華學宮還有其他各地的郡學學子都在寫著關于熊章的贊歌。

    至于是否要將象征著天下權力的九鼎運送至楚國這一問題,盡管可能會引發其他諸侯國的不滿和議論,但對此,熊章早已不再有絲毫的顧慮。

    因為在他眼中,這些外在的聲音根本無法動搖他的決心和信念,當然主要原因還是楚國已經不再需要懼怕這些非議了。

    放眼當今之天下局勢,已然清晰地劃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方是以宋國、剡國、任國、滕國以及東齊國為主的親楚勢力。

    另一方則是以晉國、西齊國為主導的抗楚力量。

    至于燕國和秦國,雖然目前尚未明確表態站在哪一邊,但在熊章的分析判斷之下,他認為這兩國實際上也可被歸入抗楚一派,只不過它們尚未公然走到台面上來表明立場罷了。

    再看中山國,它現今暫且仍是楚國堅定的盟友。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中山國恰好處于晉國與燕國之間,生存艱難,且因近期之事已與晉國徹底決裂,所以在熊章看來,只要晉國未完全衰落倒台,那麼中山國就始終離不開楚國強大的支持與庇護。

    “彌卿啊,那承天殿如今修建得如何了?”寬敞明亮的勤政殿內,身著赤色華服、氣宇軒昂的楚王熊章端坐在王位之上,目光威嚴地看向下方站立著的總理大臣彌生,開口詢問道。

    只見那總理大臣彌生微微躬身行禮後,恭聲回應道︰“回稟王上,承天殿的工程目前已進入到最後的收尾階段。依微臣估算,大約再需一個月左右的時日,便可將象征著天下權力的九鼎移入這宏偉壯麗的承天殿之中了。”

    所謂承天,顧名思義便是承接天命。

    而這座即將竣工的承天殿,就選址于楚國太廟之旁,如此安排,足見楚王熊章欲借此彰顯其統治地位正統性以及稱霸天下的勃勃野心。

    听到彌生的稟報,楚王熊章滿意地點了點頭,但緊接著他又面色凝重地叮囑道︰

    “此次工程事關重大,務必要確保其質量萬無一失!特別是避雷方面的措施,一定要做到盡善盡美。待工程完工之後,即刻命少府中的那些能工巧匠們仔細查驗驗收,切不可有絲毫疏漏之處。”

    “請王上放心,微臣定當全力以赴,確保整個工程順利完成,絕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總理大臣彌生再次躬身行禮,語氣堅定且恭敬地回答道。

    畢竟,這承天殿乃是專門用來安置九鼎的神聖之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倘若在此環節發生任何意外狀況,九鼎受到損傷,那麼此前市井間廣泛流傳的有關天命歸于楚國之類的言論,恐怕瞬間便會淪為人們口中的笑談了。

    在歷史上,秦始皇將九鼎從洛邑運往咸陽的時候,就有一只鼎掉到了洛水之中,從此天命在秦的言論就開始遭受別人的質疑。

    尤其是秦朝二世而亡之後,秦國不得天命的言論甚囂塵上,此後,作為已經消失的九鼎在華夏的歷史上的地位就徹底被神化。

    所以楚王熊章在才會親自督促將士們將九鼎運回襄郢,途中更是嚴厲小心到了極致的地步。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方便以後閱讀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723章 九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723章 九鼎並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