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將軍原本斜倚在座上,听聞鄭使燭辛所言後,即刻挺直了背脊,原本掛著輕蔑之色的面龐之上,竟緩緩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顯然,這位上將軍對眼前這位鄭使的話語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興趣。
不得不承認,此鄭使確實頗具幾分膽色。
孫念不禁好奇地開口問道︰“不知鄭使與昔日那位名動天下的燭之武先生究竟是何種關系呢?”
鄭使燭辛微微頷首,神色莊重地回答道︰“回孫將軍,燭之武正是外使的先祖。”
此言一出,帳內之人皆驚,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鄭使燭辛。
孫念眼中閃過一絲訝異,旋即嘴角泛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容,略帶玩味地追問道︰
“哦?原來如此。那麼敢問貴使此次前來,是否也欲效仿你的先祖,僅憑區區三言兩語便要讓我楚國軍隊退兵不成?”
鄭使燭辛毫不畏懼地迎上孫念的目光,朗聲道︰
“外使確有此意!鄭國向來都是楚盟的成員國之一,與楚國更是多年的盟友之交。如今鄭國並無罪過,然而楚國卻無緣無故興兵來伐。
這般行徑不僅會有損于楚國的赫赫威名,更會令其他楚盟之國心生疑慮,從此不再信任楚國。故而,外使斗膽懇請諸位能夠迷途知返,切莫再一錯到底啊!”
“燭先生,想必你我都是心知肚明,數月之前,那鄭伯竟敢公然違背楚王之令,不肯奔赴新絳去斥責晉國背信棄義。
不僅如此,他還肆意妄為,未經許可便擅自調遣重兵屯駐于楚鄭的邊境之地。
可見你們鄭國已然徹頭徹尾地背棄了與我楚國和楚盟所訂立的盟約!依著楚盟之約,對于那些膽敢背盟之國,必嚴懲不貸,群起而攻之!無論從情理還是道義上來說,我堂堂楚國都理應興兵征伐爾等鄭國!”
孫念面色陰沉如水,雙目緊盯著面前的鄭使燭辛,聲色俱厲地說道。
聞得此言,鄭使燭辛心中不禁一陣哀嘆與無奈。
誠然如對方所言,鄭國近來的確是在暗中行著背離楚國之事。
然而此刻,面對氣勢洶洶、咄咄逼人的孫念,他也只得硬著頭皮強自辯解道︰
“孫將軍容稟,此事確有隱情!鄭國先君薨逝不久,如今新即位的國君勢單力孤,沒有辦法統領朝政。
國內一應大小事務皆是由鄭國國相一手操持把控,此次種種悖逆之舉,實為國相一人之過呀!
而今听聞楚國王師親臨鄭國,我家國君惶恐不安,決心痛改前非,撥亂反正,並誠心誠意期望能與楚國重新修復昔日之友好盟約,還望孫將軍高抬貴手,放過鄭國吧!”
豈料,孫念听後心中暗暗道︰“哼!好一個巧舌如簧的鄭使!竟然妄圖把所有罪責都推諉至鄭國相一人身上,真當我楚國對此全然蒙在鼓里不成?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鄭使之言簡直荒謬至極!鄭國乃是楚盟之中的國家,豈能夠像進出自家大門一般隨意進出楚盟?這般行為,難道不是把兩國之間的邦交關系視作小孩子過家家一般兒戲嗎?
此次鄭國公然背棄盟約,我王龍顏震怒,當即下令出動十萬大軍前來討伐,目的便是要給予鄭國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
倘若就這樣一無所獲地撤兵回去,那我楚國的顏面何存?又怎能對得起我王的威嚴和將士們的浴血奮戰?”孫念臉上帶著似笑非笑神色,但語氣卻異常堅定地說道。
只見對面的鄭使燭辛深吸一口氣後,抱了抱拳,誠懇地說道︰“大人息怒,為平息楚王的怒火,我願意說服我君,將宛城以南的土地盡數割讓予貴國,不知這樣能否讓貴軍滿意而歸?”
然而,孫念听完這番話後,只是微微搖了搖頭,然後緩緩將身體向前傾去,雙眼緊緊盯著鄭使燭辛,毫不退縮地回應道︰
“僅僅一座宛城遠遠不夠!我楚國所要的乃是新鄭以南的所有土地,當然也包括新鄭這座城邑在內。”
鄭使燭辛听聞此言,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他瞪大了眼楮,難以置信地看著孫念,口中喃喃自語道︰
“這……這怎麼可能?萬萬不可啊!你們楚國竟然如此獅子大開口,妄圖一口吞下我們鄭國的國都,這實在是太過了!”
“新鄭乃是鄭國的都城,城內百姓二十余萬,戰兵數萬,將軍想要新鄭,也不怕崩壞了自己的牙口”,說道這里,鄭使突然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如今晉楚關系緊張,若是楚國還要咄咄逼人,那我鄭國就只能向晉國求援了”。
“哈哈哈…”听到鄭使諸夏色厲內荏的威脅之言,孫念立刻大笑起來,而後收斂笑意,臉色神情逐漸變冷,說道︰
“天子封我王為諸侯之伯,又授與我王斧鉞,有討伐不臣之權,晉國是不臣,你們鄭國更是不臣,鄭國若是想保留國祚,就讓鄭伯出城投降,並隨本將前往襄郢向我王認錯,不然,鄭國桓公的祭祀將斷矣”。
听到孫念如此明目張膽的威脅到話,鄭使燭辛又氣又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今日之局勢,比起一百多年前完全不能相比,那時候的秦國雖然強大,但卻比不上晉國,而且秦晉又有嫌隙,所以他的先祖燭之武可以利用秦晉的矛盾說服秦國退兵。
但如今的楚國太強了,縱然是齊晉加在一起才能與之匹敵,鄭國面對的敵人實在太強了。
“據本將所知,你燭氏在鄭國的地位並不顯赫,你也未得鄭伯的重用,你乃燭之武之後,我王素來求賢若渴,你何不帶著燭氏歸順楚國呢”,孫念看到鄭使燭辛被自己的話懟得無話可說,臉上又涌出一抹笑意的說道。
“我燭氏世代都是鄭國之臣,豈能賣主求榮”,鄭使燭辛對孫念的話立刻義正言辭的給拒絕了。
孫念听到燭辛的話,絲毫不以為意,繼續說道︰“鄭國的宛城只在我們楚軍的兵鋒之下堅守了一天,如今我楚國鐵騎已經封鎖了新鄭與周邊的聯系,就算其他城邑帶兵來援,也只會成為我楚國騎兵的軍功,你說,城內不過一萬戰兵的新鄭能堅持多久?如此鄭國又能在我們楚國的兵鋒之下堅持多久?”。
“你們是為了覆滅鄭國而來?”,鄭使燭辛一臉驚恐的問道。
燭辛至始至終都以為楚軍這次只是要給鄭國一個教訓,並趁機在鄭國身上咬一口肉,鄭國向楚國認個錯,服個軟,再次臣服楚國就可以轉危為安。
不僅是燭辛是這麼想的,鄭國君臣都是這麼想的。
但燭辛此刻明白,所有人都小看了楚國的胃口和野心。
“呵呵,不僅是鄭國,還有那陳國,都是此番覆滅之列”,楚將孫念笑著對燭辛說道。
孫念雖然在笑,但燭辛卻感到一陣膽寒。
“現在,你可以替你們燭氏做一個選擇了”,孫念的聲音在燭辛的耳邊響起,就像是惡魔的引誘一般。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