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的反應可以稱得上很快,但已經沒能阻止城門被打開,當無數的楚軍沖進城內的時候,鄭軍的將領臉色立刻變得煞白。
“撤”,鄭軍將領看到這些如狼似虎的楚軍殺來,他立刻帶著身後的三千鄭軍撤退,顯然這人怕了,沒有死戰的決心。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出現在將軍府外,當傳訊兵將楚軍已經攻入宛城的消息告知守將鄭段的時候,鄭段先是一臉的不可置信,楚軍若是偷襲,他怎麼可能听不到一點動靜,除非…有人通敵?
鄭段立刻想到了一個極為可怕的可能。
“立刻集結東城和西城的軍隊攻打入城的楚軍”,守將鄭段立刻對左右命令道。
“將軍,楚軍既然已經攻入城內,我們肯定是無法抵擋,我們為什麼不撤出宛城?”,有將領提議道。
“如今月黑風高,楚軍的騎兵就在城外,我們出了宛城,面對騎兵就是待宰的羔羊,我們在城內尚能拼搏一番,出了城邑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條了”,作為守將,鄭段為了凝聚軍心,不得不解釋了一番。
鄭軍諸將聞言也都明白了當前的局勢,紛紛組織自己的軍隊開始殺向南城。
很快鄭軍主力就踫上了被追殺的從南城後撤的鄭軍,兩支鄭軍匯合之後,立刻對追擊而來的楚軍發起攻勢。
“殺”,這支楚軍將領正是景璜,他看到鄭軍主力前來,不僅沒有退,反而一臉興奮之色,立刻帶著兩千人馬主動殺向兩萬鄭軍。
景璜麾下的兩千楚軍氣勢如虹,反觀鄭軍主力人數雖多,但街頭狹窄,兩萬大軍根本就無法發揮出數量優勢,再加上自家城池已經被攻破,心里也有有了膽怯彷徨之意。
當兩軍交接之時,楚軍居然能壓著這些鄭軍打。
然而,鄭軍並未就此放棄,鄭軍的主將鄭段,歷經數次大戰,極具威望,深得士兵們的信任與敬重,他立于中軍之上,目光如炬,手中的長劍直指天空,高聲喝道︰
“鄭國的兒郎們!今日宛城雖破,但我們絕不能坐以待斃!楚軍雖強,但我們有家國在身後,有親人在等待!拿起你們的武器,隨本將殺出一條血路!”
主將鄭段的呼喊如同一把火,點燃了鄭軍士兵心中的斗志。
原本因城門失守而士氣低落的鄭軍,此刻重新振作起來,紛紛握緊手中的武器,跟隨主將鄭段向楚軍發起了反擊。
鄭軍的反擊來得迅猛而激烈,景璜所帶領的兩千楚軍逐漸有些不敵,在鄭軍的拼死抵抗下,一時竟被逼得節節後退。
就在這時,景璜的後方又有大量的楚軍支援而來,景璜所部才能穩住陣型,沒有崩潰。
街道上,雙方士兵展開了慘烈的肉搏戰,鄭軍士兵個個奮勇爭先,楚軍氣勢如虹,兵甲齊備,兩軍在刀光劍影中,不斷有士兵倒下。
鄭軍主將鄭段身先士卒,揮舞長劍,所到之處,楚軍紛紛避讓,他的鎧甲上早已沾滿了鮮血,但他毫不在意,眼中只有敵人與勝利。
他的身影如同一面旗幟,激勵著鄭軍士兵奮勇殺敵。
然而,楚軍畢竟兵多將廣,且訓練有素,在短暫的混亂後,楚軍將領迅速調整了戰術,命令士兵們結成戰陣,逐步壓縮鄭軍的活動空間。
鄭軍雖勇猛,但在楚軍的嚴密陣型下,逐漸陷入了被動,楚軍的長矛如林,步步緊逼,鄭軍士兵一個接一個倒下,鮮血染紅了整條街道。
楚軍攻入宛城的那一日,天色陰沉,烏雲壓頂,仿佛連天地都在為即將到來的血腥廝殺而哀嘆。宛城的城牆高聳,原本是鄭國抵御外敵的堅實屏障,然而在楚軍如潮水般的攻勢下,城牆上的守軍節節敗退,最終城門被破,楚軍如狼似虎般涌入城內。
不知道過了多久,天色已經亮堂起來,太陽的光輝傾灑在城內,但楚鄭雙方仍然在交戰。
城池都被攻破的鄭軍居然還有如此斗志,這確實是超出了楚軍的預料。
就在這時,遠處街道突然傳來了噠噠的聲響,雙方大軍的動作在這一瞬間都停了下來。
“是我們的騎兵來了”,當楚軍看到那些一個個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的騎卒們,眼里都是羨慕,恨不能以身相替。
楚軍的鐵蹄踏碎了宛城這一刻的寧靜,街道上瞬間充斥著喊殺聲、刀劍踫撞聲。
宛城的百姓都躲在自己的家里瑟瑟發抖。
楚軍騎兵利用戰馬的速度和高度,手中的長矛或者環首刀每一次揮動,都要斬殺一個鄭軍的生命。
楚軍士兵手持長矛利劍,此時眼中閃爍著嗜血的光芒,他們早已被戰爭的狂熱所驅使,心中只有殺戮與征服。
宛城的街道上,鮮血漸漸匯聚成溪流,順著石板路的縫隙流淌,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
楚軍主將眼見局勢不利,心中焦急萬分,他知道,若再這樣下去,鄭軍必將全軍覆沒,但事實上,在宛城被破的那一刻起,他們鄭軍就已經沒有了生路。
他咬了咬牙,高聲下令︰“為國死戰就在今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著鄭軍主將鄭段就一馬當先,揮舞長劍,帶領士兵們向楚軍的包圍圈沖去。
楚軍見狀,立即加強了防御,長矛如林,箭矢如雨,頓時有不少的鄭軍倒下。
原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兩萬鄭軍如今只剩下數千人,而且幾乎人人帶傷。
鄭軍主將鄭段的鎧甲上早已布滿了箭矢的劃痕,他的手臂也被楚軍的長矛刺傷,鮮血順著手臂流淌而下。
然而,他依然咬牙堅持,帶領士兵們奮力沖殺,他的眼中燃燒著不屈的火焰,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多斬殺一個楚軍,就能對楚軍多一份削弱。
鄭軍主將鄭段身邊的士兵一個接一個倒下,最終只剩下三千余人,楚軍士兵將這些人團團圍住,長矛直指他的胸膛。
鄭軍主將鄭段站在血泊中,手中的長劍依然緊握,目光如炬,毫無懼色。
這時,楚軍主將孫念騎馬走了過來,冷冷地看著鄭軍主將,道︰“你應該就是主將鄭段將軍吧,你的勇氣令人敬佩,但大勢已去,投降吧,你已經為鄭國做出了足夠的努力。”
鄭段冷笑一聲,道︰“我鄭段生為鄭國人,死為鄭國鬼!今日雖敗,但我絕不投降!”
說罷,他猛然揮劍,向楚軍主將孫念沖去。
然而,他的體力早已耗盡,還未沖到楚軍將領面前,便被數支長矛刺穿了胸膛。
鄭段的身體緩緩倒下,手中的長劍依然緊握,眼中滿是不甘與決絕。
隨著鄭段的倒下,鄭軍的抵抗徹底瓦解,宛城徹底落入楚軍之手,城內的百姓在楚軍的鐵蹄下瑟瑟發抖,宛城的天空被硝煙與鮮血染紅,仿佛在哀悼這場慘烈的戰斗。
楚將孫念站在城頭,俯瞰著滿目瘡痍的宛城,心中卻沒有絲毫勝利的喜悅。
鄭軍的頑強抵抗也讓他對鄭國的實力有了新的認識,他低聲喃喃道︰“鄭國雖小,卻不可小覷啊……”
宛城的戰火漸漸熄滅,但戰爭的陰影卻依然籠罩在這片土地上,鄭軍的失敗,宛城的陷落,只是這場戰爭的一個開始。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