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的新絳城,如今正處于趙無恤的統治之下,但這座曾經繁華熱鬧的城邑卻逐漸變得蕭條冷落。
城中的居民數量急劇減少,十戶之中連一戶都難以留存下來,大部分人紛紛選擇遷居到城外居住,主要是趙氏對新絳城實行軍事化管理,普通百姓難以承受,所以都選擇外遷。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絳周邊的幾處規模較小的城鎮反而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趙氏一族深刻地汲取了田氏失敗的經驗教訓,他們對于晉侯的控制力度已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時此刻,在國相府那寬敞而莊重的殿堂內,已經年逾四十歲的趙無恤正端坐在高位之上。
他那深邃如潭水般的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站立著的一眾心腹和家臣們,每一個被他注視到的人都不禁感到一陣無形的壓力,絲毫不敢有半分懈怠或輕視之意。
只听得趙無恤聲音低沉地開口說道︰
“諸位,今日楚國使者入晉,指責我晉國違背盟約,導致原本計劃順利進行的征伐戎狄之戰最終功虧一簣。面對如此局面,不知爾等可有良策應對?”
話音剛落,整個大殿頓時陷入一片沉寂之中,眾人心思各異,開始暗暗思索起來。
“相國大人!這件事本就是錯綜復雜、難以說清道明的。楚國那邊信誓旦旦地指責我們晉國背棄盟約,但咱們也完全能夠反過來,聲稱是楚國自己不肯全力以赴呢!
關于北方邊境發生的那些事情,不過都是晉楚雙方各執一詞罷了。
再者說了,戎狄襲擊楚軍那件事,跟我們晉國可是半點兒關系都沒有啊!畢竟從頭到尾,咱們晉國可都沒有直接出兵去對付楚國!
所以依下官之見,我們只需把這潭水給徹底攪渾,如此一來,隨著時間慢慢流逝,這件事情自然而然也就會被人們淡忘!
難不成天底下所有諸侯國還真能聯合起來,跟著楚國一起興師動眾地來討伐我們晉國嗎?
這次,鄭國和陳國不就沒跟著楚國一塊兒派遣使者來指責我們晉國!由此可見,即便在所謂的楚盟當中,楚國也未必有那個能耐掌控住全局!
現今這種局勢之下,楚國可謂是一家獨大,他們越是對我們晉國步步緊逼、氣勢洶洶,那麼其他國家就越會對楚國心生警惕,更不會跟從楚國來對付我們晉國的!”
在大殿之內,只見一名身著華服的中年男子霍然站起身來,對著端坐在高位之上的趙無恤拱手施禮後,侃侃而談道。
說話之人正是那晉國邯鄲學宮的祭酒新稚狗。
此人本出生于魯國,且是魯國赫赫有名的名士。
奈何天有不測風雲,魯國慘遭覆滅之禍,新稚狗便攜同家族一路顛沛流離,最終選擇在晉國安家落戶。
或許是上天眷顧,又或是他自身才華橫溢,竟得到了晉國相國趙無恤的賞識和器重,進而被委以重任,成為了邯鄲學宮的祭酒。
此時,只見趙無恤的首席謀士張孟淡拱手施禮道︰
“國相大人,依屬下之見,新稚祭酒所言極是,如今晉楚之間不過只是些唇槍舌劍的紛爭而已,實乃微不足道之事,縱然是雙方整軍備戰,但距離真正開戰應該還早。
近兩年來,屬下已通過周王室的小宰王孫策成功地在天子跟前建立起了一定的影響力。只要能說服天子力挺晉國,那麼所有的爭端皆可迎刃而解,而我們晉國更將因此收獲大義之名。”
趙無恤微微頷首,表示贊同,但隨即面色一沉,叮囑道︰
“本相亦有所耳聞,近日那小宰王孫策與太宰令劉氏之間的明爭暗斗愈發激烈。
此事你務必要密切關注,切不可掉以輕心,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盡棄。
要知道,楚國對我國一直虎視眈眈、覬覦良久,所以周天子這塊招牌,無論如何都必須牢牢攥在我們手中!”
張孟淡手中掌握著趙氏的情報力量,這些年給趙氏處理了不少麻煩。
“國相大人盡可安心!憑借我等的協助之力,那太宰令劉氏當下的勢力已然呈現出逐步瓦解之態。
只需待小宰王孫策給予劉氏致命一擊、將其徹底擊潰,屆時小宰王孫策便能完全掌控天子,從而順隨我國晉國的謀劃行事。”張孟淡滿臉自信之色,侃侃而談地向趙無恤匯報著當前局勢。
只見趙無恤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回應道︰“此事就交由你全權處置吧。”言語間透露出對張孟淡能力的充分信任。
緊接著,趙無恤轉頭看向一旁的新稚祭酒,鄭重其事地下達命令︰“新稚祭酒,著你在學宮之內精挑細選各類賢能之才,用以充實大行人府。
並且于近期內派遣使者積極與各方諸侯取得聯系,哪怕是楚國主導的楚盟國家亦不可疏漏,務必確保我晉國的外交事務得以順利開展,萬無一失。”
听到這番指令,新稚祭酒趕忙恭恭敬敬地抱拳行禮,高聲應道︰“下臣謹遵國相大人之命!”
他深知此番任務責任重大,但同時也明白這是國相對自己的器重與期許。
其實,晉國相趙無恤之所以讓新稚祭酒從學宮中選拔人才來壯大和充實大行人府,其目的顯而易見,就是意在進一步擴大新稚祭酒手中的權力,將大行人府這一重要機構完全托付到他的手上。
畢竟近年來,楚國率先對其外交部進行了改組調整,且頻繁在各諸侯國之間展開外交攻勢,成效顯著。
受此影響,其他各國紛紛意識到加強外交部門建設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于是乎,負責晉國外交事務的大行人府也經歷了數次規模不等的擴建與發展。
平心而論,此次楚國派遣使者前來斥責晉國之舉,晉國相趙無恤內心深處實則並未真正存有過多憂慮。
在他看來,盡管楚國實力強勁,但晉國自身的力量亦不容小覷。
更何況當下的楚國已然被所有有見識的諸侯國所忌憚,令天下各路諸侯皆心存忌憚。
如此一來,楚國所要防範的對象絕非僅僅局限于晉國一家。
就在方才,新稚祭酒也曾言及此事,他指出此番楚盟當中的鄭國與陳國,竟然未隨楚國一同派遣使節進入晉國,這一現象本身便極具深意。
由此可見,對楚國強盛國力心懷畏懼者,遠遠不止晉國和齊國兩國而已。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