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度過了漫長而難熬的一個多月。
這段時間里,他一直默默祈禱著家里能夠平平安安,同時也暗自揣測父親是否因為節省錢財而沒有給他寫信回復。
就在沈丘漸漸放下心來、以為家中一切無恙之時,一封來自荊門縣的家書又讓他的心懸了起來。
當沈丘緩緩將信封拆開,看清家書上所寫的內容時,一股寒意瞬間從脊梁骨上升起,他的臉色也由最初的震驚逐漸變得毫無血色,宛如一張慘白的紙張。
只見信紙上簡簡單單地寫著幾個觸目驚心的大字︰“汝父已然病危,望子速歸。”
這寥寥數語卻猶如重錘一般狠狠地砸在了沈丘的心頭,讓他幾乎無法呼吸。
他實在想不通,父親正值壯年,平日里身體也一向健康,從未听聞有何病痛纏身,怎會突然間就病危了呢?
更令沈丘心急如焚的是,這封書信竟是十日之前寄出的!
也就是說,距離此刻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天之久。
在這十天當中,父親的病情究竟是有所好轉還是持續惡化?這些未知像無數只螞蟻啃噬著他的內心,讓他坐立難安。
此時此刻,沈丘覺得自己在學院里多待一刻都是一種煎熬。
于是他毫不猶豫地起身去尋找兵學院副院長,連與同寢室的好友打聲招呼的時間都顧不上。
在向副院長說明情況並成功請得假期後,沈丘立刻趕到驛館,找了一家比較順路的商旅,往荊門縣而去。
當沈丘一路疾行趕回到荊門縣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之後了。
沈丘的家坐落在荊門縣外春風里那座寧靜祥和的望山村之中。
這座村落中的村民大多與沈丘的父母有著相似的身世背景,他們皆是奴隸出身。
十幾年前,這些曾經身為奴隸之人在獲得自由並成為國人後,皆受官府之命來到這片區域開墾荒地、落地生根。
隨著時間流逝,此處逐漸匯聚成一個村落,並因村後那座高聳入雲、令人充滿向往的山峰而得名望山村。
當沈丘風塵僕僕地踏入望山村時,他的身影瞬間吸引了眾多村民的目光。
在望山村村民們的記憶深處,這位少年給他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畢竟,沈丘乃是從這個小小的村落走出去的第一只“金鳳凰”。
數年前,當沈丘考入章華學宮的時候,整個望山村都為之沸騰。
村民們紛紛向老沈家投來艷羨的目光,都認為老沈家日後必定飛黃騰達!
然而世事難料,誰能想到如今竟會發生如此變故,著實令人惋惜不已。
“沈丘啊,你可算回來啦!”就在沈丘剛剛邁進望山村不久,便有眼尖的村民瞧見了他,並迅速將這個好消息傳遞給了村長。
沒過多久,心急如焚、歸心似箭的沈丘便與聞訊趕來的村長不期而遇。
“老村長!我父親到底怎麼樣了?”沈丘一見到老村長,便三步並作兩步地沖上前去,滿臉焦急之色,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
只見那老村長先是沉默片刻,然後抬起頭來,眼神復雜地看了一眼面前心急如焚的沈丘,緊接著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唉……”這長長的嘆息聲仿佛一道重錘,狠狠地砸在了沈丘的心頭,讓他原本就高懸的心瞬間沉入了無底深淵。
沈丘望著老村長那張飽經滄桑、滿是愁容的臉,心中不祥的預感愈發強烈。
他緊咬嘴唇,努力不讓自己的情緒失控,強忍著淚水說道︰“還請老村長您如實相告。”說罷,他微微躬身,雙手抱拳向老村長行了一個禮。
老村長見狀,輕輕搖了搖頭,拄著拐杖緩緩開口道︰
“孩子啊,你父親在三日之前就已經撒手人寰了。而你母親因為受不了這個沉重的打擊,如今也是重病纏身,臥榻不起,狀況實在不容樂觀吶。孩子,你可要挺住,一定要堅強起來呀!”
听完老村長這番話,沈丘頓覺五雷轟頂,整個人如遭雷擊般呆立當場。
盡管在此之前,他心里或多或少也曾預感到會有這樣的結局,可當親耳听到這個噩耗之時,還是感覺天旋地轉,世界在一瞬間崩塌了。
他的臉色剎那間變得慘白如紙,毫無血色,身體也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在地。
看著沈丘這番模樣,老村長心中不忍,于是就讓身後的幾個後生陪著沈丘一起回家,也好有個照應。
當沈丘再次回到自己家的時候,此刻門庭蕭瑟,院中也沒有他離去時的歡聲笑語。
當他推開虛掩的屋門之後,一股濃郁的湯藥味撲面而來,感覺都讓沈丘差點窒息。
“娘”,沈丘看著躺在塌上雙目緊閉的蒼老婦人時,臉上的故作堅強早就被淚水傾覆,雙腿一彎,無力的跪在塌前。
看到沈丘如此淒厲的神態,跟在其身後的幾個後生也都不忍,紛紛轉過頭去。
听到屋內淒厲的聲音,終于驚醒了榻上的婦人。
“是…是丘兒嗎”,榻上的老婦人想要起身,但卻怎麼也起不來,一雙眼楮看著剛才聲音傳來的地方,確是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光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其母親的雙目竟是已經瞎了。
“母親…”,沈丘膝行向前,一把抓住正胡亂摸索的母親,抱著其母親痛哭起來。
“我的兒,你終于回來了”,沈丘的母親想哭確是已經沒有了眼淚,但哀嚎聲里盡是悲愴。
聞者皆是動容。
過了一會兒,沈丘和其母親都平復了心情之後,沈丘才向其母親問出其父親的情況。
原來這這一切都是因為本縣的豪強木家而起。
兩個多月前,木家的小郎君在荊門縣郊外踏青之時,遇到了在山中采藥返回的沈丘的父親和他的妹妹。
木家小郎君當時就一眼看中沈丘那還未滿十四歲的妹妹,當時就與四周的郎君們對其小妹調戲了一番,當時得益于沈丘父親的保護,再加上該處有不少游人,所以木家還有其他貴族門也只敢在口頭上佔些便宜。
沈丘的父親雖然生氣,但對方人多勢眾,也無可奈何,只得帶著沈丘的妹妹離開。
本以為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但在三天之後,木家的小郎君就派人上門,表示木家小郎君要納沈丘的妹妹為妾室。
木家雖然在荊門縣之中乃是名門望族、高不可攀的存在,但沈父卻也明白妾室的身份太過低下,與奴僕無益,所以沈父當時是不願意的。
之後沈父還請村里識字的村民寫信給其在章華學宮讀書的兒子,告知其這件事。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