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燕國的使臣們興師動眾、浩浩蕩蕩地從襄郢北門魚貫而入之時,襄郢南門這邊,同樣有著一支規模不大的小車隊正不緊不慢地徐徐靠近。
此時,在城門處靜立著幾位面容白淨、下巴光溜溜沒有胡須的寺人。
他們身姿挺拔,神色嚴肅,仿佛正在執行一項重要任務。而在這幾名寺人的身後,則整齊地站立著十幾位全副武裝、威風凜凜的甲士。
當那支小車隊逐漸駛近城門時,只見為首的一名寺人大步流星地走上前來,穩穩地擋住了車隊前進的道路。
他扯開嗓子,聲音洪亮地高聲喊道︰“來者可是越國使臣?”
听到這聲呼喊,原本安靜前行的車隊頓時停了下來。
緊接著,一輛裝飾頗為樸素的馬車上,車簾被輕輕掀開,一位年近四十、神情威嚴的男子邁步而下。
他先是環視了一圈眼前的眾人,尤其將目光在那些裝備精良的甲士身上多停留了片刻,眼中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之色。
隨後,他才將視線定格在了為首的那位寺人身上,開口回應道︰“我們乃是南越國使臣,不知諸位在此攔路所為何事?”
說話間,這位中年男子的語氣沉穩有力,透露出一種久經世故的從容與自信。
“啟稟大人,奴婢乃是昭後宮中的一名宮人,此次前來此地,實乃奉昭後娘娘之命,在此恭候越國使臣大駕光臨。”
只見那宮人先是朝著眼前的中年男子躬身一拜,而後畢恭畢敬地開口說道。
听聞此言,那中年男子先是微微一愣,旋即眼中閃過一抹恍然之色,輕聲自語道︰“原來如此,竟是昭後宮里的人。”
緊接著,他原本淡漠的面龐逐漸緩和下來,眼神之中更是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追憶之意。
稍作停頓,他方才雙手抱拳,朝著那寺人拱手施禮,並緩聲問道︰“吾乃南越國的太子鹿郢,不知我的姐姐她這些年來可還安好?”
听到這話,那寺人的臉上瞬間綻放出一抹燦爛的笑容,連忙回應道︰
“回南越太子殿下的話,請您放心便是,昭後娘娘一切安好,只是自從當年南越王攜家眷遠赴南越之後,娘娘心中便始終牽掛不已,整日憂心忡忡,以至于身形都日漸消瘦了許多。”
“不過好在後來得知南越王在三越之地已然安定下來,娘娘這才稍稍寬心。而此番得知南越太子殿下即將到訪,近些日子以來,昭後娘娘更是特意吩咐我們這些做奴婢的要時刻在此守候,只為能夠早些見到諸位親人。”
說罷,那寺人又是輕輕一笑,目光之中滿含期待與欣喜之情。
“如此,還請帶路。”南越太子鹿郢听聞寺人之語,心中頓時涌起一股復雜難明的情緒,但那神色只是稍縱即逝,快得讓人難以捕捉。
他微微定了定神,深深吸入一口清新的空氣,努力讓自己那顆躁動的心平靜下來,然後才緩緩開口對著眼前的寺人道。
在昭後宮人的引領之下,南越國樸素無華的車隊徑直向著楚王宮進發。
當他們抵達宮門時,眾人紛紛下車,更換了更為莊重典雅的乘具,繼續朝著昭後所居的宮殿前行。
一路上,南越太子鹿郢始終目不轉楮地打量著這座宏偉壯麗、金碧輝煌的楚王宮。
他那雙深邃的眼眸之中不時閃過一絲驚嘆與欣賞之色,只見那一座座巍峨聳立的宮殿樓閣錯落有致地分布于四周,雕梁畫棟、飛檐斗拱,盡顯奢華之氣。
據他所知,楚王宮的規模比之如今經過統一閔越後擴建的南越王宮還要大上十數倍有余!若是拿以前未曾擴建的南越王宮來比較,恐怕連楚國一個普通小貴族的宅院都有所不及。
就這樣,南越太子一行人穿過了一座又一座氣勢恢宏的宮殿,沿著曲折蜿蜒的道路不斷前行。
期間,他們或左拐或右拐,仿佛置身于一個巨大的迷宮之中。不知經過多少道回廊和拱門,費了好一番功夫,最終才順利抵達了昭後的宮殿前。
也許早在南越太子一行人的馬車還未抵達宮門時,便有消息靈通之人悄悄將這個訊息傳遞給了昭後。
當越國的使者們踏入昭後的宮殿大門那一刻,只見一位年約四旬、身著華麗宮裝的美婦人正領著一群宮女太監早早地候在了殿門口處,她那美麗的面龐上流露出焦急與期盼之色,一雙鳳眼不住地朝著遠處張望。
“昭後娘娘,看!他們來了!”隨著越國使臣們眾人的身影逐漸映入眾人眼簾,站在昭後身旁的那位機靈的寺人連忙輕聲提醒著已然沉浸于往昔回憶之中的昭後。
听到這聲呼喚,昭後猛地回過神來,如秋水般明亮的美眸瞬間轉向了正朝自己徐徐走來的那群人。
很快,她的目光便鎖定在了為首的那位中年男子身上,他便是南越太子鹿郢。
“阿姊……”南越太子鹿郢望著眼前這位美婦,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親切感。
盡管時光匆匆流逝,已過去了三十多個春秋寒暑,但歲月似乎格外眷顧他的姐姐,並未在那張嬌美的容顏上刻下太多滄桑的印記。
此刻的昭後看上去依然風姿綽約,仿佛還是三十多年前在會稽城的越王宮時那般明艷動人。
“鹿郢?真的是你嗎?”昭後難掩激動之情,腳步匆匆地迎向了南越太子鹿郢。
她難以置信地凝視著眼前這個高大挺拔的卻滿臉風霜的男子居然就是他的弟弟鹿郢。
在昭後的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當年那個不滿八歲、頑皮可愛的小弟弟模樣。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歲月卻對自己的弟弟太過殘忍了些。
昭後,乃越王勾踐之長女,其身份尊貴無比,或許是出生得早,她倒是享受了勾踐難得的父愛。
越王勾踐一生育有多子,然而命運多舛,在鹿郢之前本還有數位兄長,可惜皆不幸夭折。
那時,身為太子的勾踐忙于結交朝中大臣,無暇顧及幼子們的成長,而鹿郢等幾位弟弟便幾乎全由昭後這位長姐悉心照料。
只是後來昭後及笄之年,為了鞏固權力,後來昭後竟被勾踐許配給了楚昭王聯姻,自此遠嫁楚國,離開了越國這片故土。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一去便是三十五個春秋。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