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第431章 秦楚伐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法師小面包 本章︰第431章 秦楚伐蜀

    秦伯嬴刺在打發了楚使端木賜之後,立刻召集秦國大庶長等幾位秦國重臣商議。

    在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後,秦國公卿們也逐漸意識到楚使端木賜所言的確有理。他們清楚地知道,蜀中地區存在著巴國和蜀國這兩個國家,盡管蜀國相對強大一些,但巴國在面對蜀國時仍具備一定的抵抗能力,甚至還有主動進攻的余力。

    一旦秦楚兩國聯手覆滅蜀國,巴國必將失去來自蜀國的壓制。

    屆時,如果巴國借機吸收蜀國的遺民,其勢力必然會迅速膨脹。而楚國計劃攻打百濮和夜郎之地,單憑秦國在蜀中的兵力可能難以遏制巴國的崛起。

    如此一來,巴國有極大的可能性將秦人全部逐出蜀地,那麼秦國之前的努力將付諸東流,這是秦伯刺不能接受的。

    因此,經過深思熟慮後,秦國君臣達成共識︰堅決不和巴國結盟。待秦楚兩國成功攻陷蜀國後,秦國還需勸說楚國乘勝追擊,順勢攻打巴國,以削弱其實力,並給予其嚴厲警告。

    這樣既能鞏固秦國在蜀中的地位,又能避免巴國的威脅進一步擴大。

    就這樣,到了第三天的時候,秦伯刺終于給出了正式的答復給楚使端木賜,表示秦國樂意和楚國一同進攻討伐蜀國。

    然而,秦伯刺同時也提出了一個條件,即在消滅蜀國後,必須對巴國展開攻勢,以削弱巴國這個潛在的威脅。

    面對秦伯刺的這一要求,端木賜代表楚國勉為其難地表示同意了。

    此時正值楚王章十六年八月,距離楚國正式舉行遷都大典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因此,端木賜帶著秦國的國書以及秦國的使者大庶長一同前往楚國的新都城襄郢。

    襄郢位于漢水之畔,端木賜與秦使從秦國的藍田地區進入楚國境內,沿著商於古道前行,經過武關後,他們在丹水乘船順水而下,接著進入漢水。

    一路上順著水流前進,到達鄧城之後就必須要下船上岸,因為鄧城至鄢城漢水段已經被楚國水軍給封了,所以必須上岸再行駛數十里,再度過漢水,這樣才最終抵達了楚國的新都城襄郢。

    端木賜從郢都前往秦國雍城,選擇走的是陸路,花費了整整一個半月的時間才抵達目的地。

    然而,此番他選擇走水路,從秦國的雍都到楚國的襄郢只需短短十天的時間。

    盡管其中部分原因歸結于水路交通的便利性,但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楚國的新都襄郢位置偏北,與秦國以及中原諸國之間的距離明顯縮短。

    當端木賜一行人抵達楚國新都襄郢時,他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城牆高聳入雲,城門巍峨壯觀,城樓林立,整個城池氣勢恢宏,宛如一頭盤踞于此的巨獸。站在漢水之畔,秦國大庶長及其一行人遠遠地眺望這座巨大的城邑,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威懾力。

    “楚國新都襄郢,城牆高聳,城門巍峨,城樓林立,氣勢恢宏,遠遠觀之,猶如虎踞龍盤,如此大城,恐怕縱然是洛邑也稍有不如啊!”秦國大庶長感嘆道,他的目光停留在襄郢城牆上,臉上露出驚嘆之色。

    盡管秦國大庶長表面上對楚國襄郢贊嘆不已,但內心深處卻涌起一絲警覺。

    這座雄偉壯麗的城池展示出楚國的實力和野心,讓他真正的意識到楚國已經超出了秦國不少。

    襄郢的規模已然超越了洛邑,成為天下之首,其他各國的都城與之相比都黯然失色。

    楚國能夠建造一座如此規模的都城,明顯是僭越違禮,或許意味著現在的楚王也有著與當年楚莊王一樣的野心,有問鼎之心,這樣的楚國對于秦國來說究竟是福還是禍呢?

    端木賜看到秦國大庶長臉上露出震驚的神情,臉上適時露出苦澀的表情,帶著些許無奈的說道︰“我王年少氣盛,不听從我們的勸告,執意要建造這座大城,結果導致百姓受苦,國家財力耗盡,實在是比不上秦國秦君那般勤儉之德啊!”

    秦國大庶長听了端木賜的這番話後,臉上的笑容才顯得幾分自然了。

    盡管他無法確定端木賜所說的是否屬實,但內心還是更傾向于相信他的話。

    畢竟如果楚國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輕松建成這樣一座規模巨大的城邑,那麼這個國家的實力確實令人畏懼。

    “端木子之言謬矣,楚王之賢德列國皆知,縱然有些喜好奢靡,也是無礙的”,秦國大庶長笑著說道。

    “希望如此吧”,端木賜應道。

    端木賜與秦使一行人在向門前衛軍出示了節杖之後就順利的進入了新都之內。

    說實話,端木賜之前雖然也來過幾次襄郢,但都還是建設時期來的,襄郢徹底落成之後的模樣還是第一次見,所以相對于秦國大庶長的表情,端木賜也好不了多少。

    此刻城內街道寬敞,干淨整潔,車水馬龍,行人如織,熱鬧非凡。

    短短數月之間,這襄郢就涌入了這麼多的人口,讓秦國使者一行人暗自咋舌。

    再繼續往內城而去,遠遠可見楚王宮,雖然只是看到了一個角,卻也覺得宮殿金碧輝煌,雕梁畫棟,美輪美奐。

    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與襄郢的壯麗景色相得益彰。

    在將秦國使者一行人安排在外交部的使館區之後,端木賜就與秦國大庶長一行人分離,迅速趕往楚王宮。

    “臣端木賜,拜見王上,王上萬年”,端木賜在寺人的引領下,來到了新王宮的勤政殿,面見楚王。

    “端木卿免禮”,楚王熊章身穿著一套火紅色的常服,在端木賜進殿之後,就立刻起身相迎。

    楚人尚火,所以楚人達官貴冑的服飾多是紅色,只是楚人又是土德,所以楚軍的服飾又都是土黃色。

    “端木卿,覺得寡人的新王宮怎麼樣?”,楚王熊章親自將端木賜扶起之後,帶著一絲炫耀的意味對端木賜問道。

    “王上,王宮太大了,若不是寺人引導,臣恐怕都要迷失在這些殿宇之中了”,端木賜帶著一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是啊,襄郢很大,王宮也很大,寡人也花了十來天才適應這里的布局和環境,寡人這新王宮雖然看著金碧輝煌、莊嚴不凡,但卻沒有郢都那小王宮那般溫馨”,楚王熊章無奈的說道。

    “王上,為君者,當有不凡的氣度,如今楚國虎踞南方,有吞天下之勢,這楚王宮自然也要有此威嚴,此謂之禮也”,端木賜認真的說道。

    “卿的口吻可跟彌卿他們一般”,楚王熊章笑道。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方便以後閱讀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431章 秦楚伐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431章 秦楚伐蜀並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