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第334章 兵臨陸渾關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法師小面包 本章︰第334章 兵臨陸渾關

    楚國十幾萬大軍十分高調的在三川郡嵩縣會師,這讓韓氏的探子們十分緊張,他們立刻將楚軍大軍的情況稟報給了陸渾關守將。

    陸渾關的守將韓朝在听到這個消息時,心中不禁一驚,他深知楚國此次來勢洶洶,可能會對韓韓氏造成威脅。

    于是,他急忙下令讓手下的探子加強監視,並要求他們嚴密關注楚軍的一舉一動。

    與此同時,韓朝也沒有閑著,他迅速向宜陽和新城發出緊急傳訊,請求增援。他知道,單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抵御住楚國的進攻,必須與其他地方的軍隊聯手才能有勝算。

    宜陽守將韓旭收到了韓朝的傳訊後,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他知道楚國這次的目標很可能是攻打晉國,但韓氏卻正好擋在了他們的前方。

    韓旭明白,晉國名存實亡,但如果韓氏不能擋住楚國的進攻,那麼自己的宗族將會陷入危險之中,韓氏必將受到楚國的重創。

    因此,他立即做出決定,一方面向陸渾關派遣一萬名援兵以增強防守力量;另一方面,他還向魏氏的澠池等地區發出求救信號,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此外,韓旭還派專人快馬加鞭地向韓氏的治所平陽匯報情況,以便韓氏家主能夠及時了解局勢並采取相應措施。

    韓氏家主韓虎得到這個消息後,滿臉都是震驚之色,根本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畢竟在此之前,楚國正在遭受旱災,糧食短缺嚴重,按常理來說,楚國應該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戰爭才對。

    可如今楚國竟然傾盡十幾萬大軍攻打晉國,難道楚王瘋了不成?

    無論楚王是否瘋狂,對于韓虎而言,如果韓氏不能抵擋住楚國的攻擊,那麼他自己恐怕就要發瘋了。

    因此,他一方面緊急在平陽地區召集韓氏子民,準備支援宜陽;另一方面,他毫不猶豫地向趙氏和魏氏發出求救信號,特別是魏氏,因為它位于韓氏的西部,只要魏氏能夠從上洛進攻楚國的商洛之地,必然會給楚國帶來巨大的壓力。

    韓氏領地上大約有一百五十萬人口,面對楚國的威脅,韓虎迅速召集了十萬年輕強壯的農夫和武士,並從府庫中拿出甲冑和武器發給他們。

    這些原本是農民的人,轉眼之間就成為了一名戰兵,至于他們到底有多少戰斗力,韓虎已經無暇顧及了。

    正當韓氏積極應對楚軍攻勢之時,楚國的上將軍孫念已經率領大軍從嵩縣出發,途經陸渾城後,迅速抵達了陸渾關下。

    陸渾關位于現在伊河中游的嵩縣境內,處于如今已被淹沒在陸渾水庫壩基之下。

    這里是一處狹窄而險峻的峽谷,峽谷長度約為 500米,峽谷上游的盆地寬闊達3至4公里。

    陸渾關扼守著伊河之險,地勢險要異常,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陝西、洛陽通往南部八百里伏牛山腹地的重要交通要道,更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昔日,楚莊王曾統領大軍經過陸渾關,討伐陸渾戎。

    那時楚軍路過洛陽,楚莊王故意將軍隊陳列在洛河之濱,以展示楚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並借此試探周王朝的虛實,覬覦中原。

    周定王當時對楚國的軍力感到恐懼,同時也對楚莊王的野心深感憂慮。于是,他派遣王孫滿前往慰問楚王,試圖緩解緊張局勢。

    當年的楚國軍事實力強盛,國家實力強橫一時,各諸侯國無不畏懼。

    即使強如晉國,也不得不與秦國聯手,才能夠勉強遏制住楚國向北擴張的步伐。

    今日,上將軍孫念站在關上,望著遠處巍峨的山巒和雄偉的關隘,心中涌起一股豪邁之情。

    他不禁陷入遐想之中,想象著當年楚莊王帶領楚軍穿越這道關卡,直逼洛陽的壯舉。

    然而,當他回過神來,仔細打量眼前的陸渾關時,卻發現它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難以攻克。

    盡管城牆高聳厚實,城樓堅固壯觀,但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將領,他一眼就能看出這座關隘存在一些缺陷。

    此刻的楚國雖然國力強盛,但與昔日晉國相比,似乎少了一分一往無前、舍我其誰的霸氣。

    不過,孫念很快又想起自家大王的志向,頓時釋然。

    楚國的確不需要鋒芒畢露,引起列國側目。蠶食天下才是王道,這也是楚國近年來一直奉行的策略。

    “荊雲將軍,關內的晉軍有何動向?”,上將軍轉頭問身邊的副將。

    “回稟上將軍,晉軍在我軍到來之前就已經加強了戒備,應該是已經向周邊城邑求援”,荊雲將軍回道。

    雖然陸渾關的守軍乃是韓氏之軍,但楚將們還是習慣的將他們稱之為晉軍。畢竟,三晉分裂至今不過數十年,楚人對三晉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強大的晉國時期。

    上將軍目光看向遠處的陸渾關,眼中閃過一絲決然,說道︰“此關隘狹窄,無法同時動用大軍猛攻,伏牛山綿延數百里,縱然是繞行也不行,只能強攻此關。”他的語氣堅定無比,仿佛已經下定了決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旁的荊雲不禁問道︰“將軍,那我們何時開始進攻呢?”他的臉上帶著急切的神情,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戰斗。

    上將軍孫念轉頭看了荊雲一眼,微笑著搖搖頭說︰“別急,我們要充分發揮我們攻城器械的優勢。雖然此地狹窄,但前後也能擺下將近八十台公輸氏投石機。萬石齊發之下,本將倒想看看是這關隘的城牆堅硬,還是我們的石頭更硬!”他的話語充滿自信和豪氣,讓人不禁為之振奮。

    荊雲听了這話,頓時明白過來,笑著說道︰“末將明白了,這就帶人去采石!”說完,他轉身離去,準備帶領士兵們采集足夠的石塊來發動攻擊。

    隨著遠距離投石機的出現,楚軍們在不經意間,開始對攻城的方式進行革新。

    他們不再僅僅依靠人力攀爬城牆或直接沖擊城門,而是利用投石機的強大威力,從遠處攻擊敵人的城池。

    這種新的戰術使得攻城變得更加高效和有效,給守城方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與此同時,在陸渾關上,副將一臉疑惑地問主將韓朝︰“將軍,楚軍這是什麼意思?怎麼不發起進攻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解和擔憂,顯然對于楚軍的行動感到困惑。

    陸渾關守將韓朝目光注視著關下數里之外的楚軍,面色凝重。

    “雖然不知道楚國想要做什麼,但只需要知道楚軍肯定不會放棄攻打陸渾關,我們加強戒備就是了”

    “而今宜陽的韓旭將軍已經派遣了一萬大軍馳援陸渾關,等援軍一到,楚軍就再也沒有破關的可能”,陸渾關守將韓朝說道。

    “末將明白了”,那副將一臉興奮的說道。

    如此,楚國十幾萬大軍就守在陸渾關外,一待就是一個多月。

    為了保住楚軍的戰斗力,上將軍還是對楚軍進行輪番訓練,至少保證兩日一練的強度。

    陸渾關的守軍每日听著楚軍大營內的喊殺聲,他們也承擔著極大的心理壓力,終于,在半個月之後,從宜陽方向趕來的一萬援軍終于趕到了陸渾關下。

    陸渾關狹窄,關內自然無法同時容納一萬五千人,所以這一萬援軍就在關口處安營扎寨。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方便以後閱讀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334章 兵臨陸渾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334章 兵臨陸渾關並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