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第324章 以工代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法師小面包 本章︰第324章 以工代賑

    楚王章十三年四月,楚國的大部分地區依舊滴雨未下,這場大旱已經持續了近五個月之久。

    就算是身處楚王宮之中,楚王熊章也能感受到旱情的嚴重性。

    因為王宮內的湖泊水位已經快要見底了。

    如今楚國許多土地因長期缺少雨水滋潤,已呈現出明顯的皸裂之態。

    起初,人們還能依靠湖泊與江河支流獲取水源,勉強將種子播撒入土,但由于干旱時間過長,許多種子要麼無法發芽,要麼即使發芽後也很快被曬死。

    目前,唯有靠近漢江、長江、淮河這三條大江大河的耕地中的莊稼生長態勢良好,其他地區的旱情則異常嚴峻,不僅難以給莊稼灌溉,就連人畜用水都十分困難。

    楚國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已開始在官府的組織下,向水源充足的地方暫時遷移,例如長江沿岸、漢江沿岸、淮河流域以及雲夢澤周邊等地。

    此時的楚國,除了東海郡、吳郡、會稽郡這三個地方正常降雨之外,其他地區均已被干旱所籠罩。

    在這一年,楚國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旱災之中,無數田地干涸開裂,莊稼枯萎死亡。

    面對這場天災,楚王派出了御史台的一眾官員,由御史大夫屈虞親自率領,前往楚國各地巡查,監督地方官員的抗旱工作。

    這一次,御史台出手毫不留情,已經有十幾名縣令因為抗旱不力被御史台拿下,其中更有甚者因為嚴重瀆職、不尊王命而被御史大夫屈虞當著百姓的面給處決,御史大夫屈虞的嚴厲之法,讓其在百姓心中贏得了十分巨大的名聲。

    御史台這一系列舉動使得楚國各地的官員們深感震撼,一個個都變得老實起來,不敢再有絲毫懈怠。

    與此同時,楚國從年初開始就加大了向商賈購買糧食的數量,且不論糧食種類,如大米、黍米、菽等,只要是糧食,楚國一概來者不拒。

    不僅如此,因為楚國收購的價格也頗為可觀,吸引了眾多北方的商賈紛紛攜帶糧食前來楚國售賣。

    起初,這些商賈還以為楚國即將發動對巴國的戰爭,需要儲備大量的軍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商賈涌入楚國,他們逐漸意識到楚國正面臨著一場規模空前的干旱,楚國國內糧食大幅減產已成定局。

    所以這些商賈也開始坐地起價,糧食價格一日三漲,但楚國依舊沒有拒絕,還是大量購買。

    時間一天天過去,楚國各地的干旱情況依舊沒有得到緩解,而糧食的價格則是一路飆升,從最初的一石糧食一千錢,漲到了如今的五千錢,足足漲了五倍有余。

    這個時候,很多人開始後悔自己當初賣糧食太早了,要是再堅持一段時間,就能獲得更多的利益。但事已至此,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賺錢。

    在楚國的王宮之中,楚王熊章正和大臣們商討著國家大事。他突然問起大司農樊須︰“現在府庫里有多少糧食了?”

    樊須恭敬地回答道︰“王上,經過數月的大規模采購,楚國府庫中的糧食已經增加到了三百二十萬石,但與此同時,府庫中的錢財也已經耗盡。”

    楚王熊章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麼現在糧食的價格如何?”

    樊須面露難色,答道︰“王上,目前的糧價已經漲到了原來的十倍,而且還有上漲的趨勢。”

    听到這個消息,楚王熊章皺起了眉頭,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這樣的糧價會給百姓帶來沉重的負擔,而且普通百姓也買不起,如果朝堂不救濟百姓甚至可能引發社會動蕩。

    所以,朝堂必須盡快采取措施,否則楚國的饑荒將會更加嚴重,天災也會變成人禍。

    于是,楚王熊章堅定地說︰“十倍而已,你要繼續買,錢不夠,寡人準許你去向少府借。若是楚國還不下雨,這糧食的價格可就不是十倍了,就算是二十倍、三十倍都有可能。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大司農樊須听了楚王熊章的話,雖然感到壓力巨大,但還是決定按照楚王的指示去做。畢竟,這是關乎楚國生死存亡的大事。

    “臣明白了”,大司農還是有些低估了利潤對商賈的誘惑啊。

    “令尹”,楚王熊章看向彌生。

    “臣在”,令尹彌生起身應道。

    “如今國內百姓手里的糧食恐怕也差不多見底了,這現在赤地千里,就算是他們想找野菜樹皮裹腹都不好找了,你即刻帶著八十萬糧食下去,對各地受災百姓進行施粥賑濟”

    “寡人料定今年會有大量百姓絕收,從現在到明年還有整整一年的時間,你可以在各地受災區域實行以工代賑,給婦孺老弱施粥,讓受災的青壯們可以在這期間加緊修建河道和溝渠,如今江河干涸,正好可以加緊施工,你給予這些做工的百姓發放糧食和錢幣”,楚王熊章對令尹彌生說道。

    “以工代賑?”,彌生听到楚王熊章的意思,眼前頓時一亮。

    勤政殿內,其他人听到以工代賑這個賑濟的方式時,都贊嘆不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上英明,以工代賑既能讓受災百姓和其家人能夠吃上飯食,還能加快楚國河道治理的施工進度,並且也能對百姓進行約束和安撫,實在一舉三得啊”,令尹彌生說道。

    楚王熊章沒有理會令尹彌生對贊嘆。

    “大司農,現在國內有很多百姓都因為水源問題,都開始大量往長江流域遷徙,你要督促長江兩岸的城邑令宰們做好安置工作”

    “這些人可都是勞力啊,你們能不能將這些人留在長江兩岸,作為開拓長江沿岸的主力軍,就看你們的本事了”,楚王熊章對大司農提醒說道。

    “還請王上放心,臣也會依照王上提供的辦法在長江兩岸對受災的百姓實行以工代賑,讓他們在兩岸幫助官府修建城池,開發長江流域”,大司農樊須說道。

    大司農一直致力于開發長江流域,但受限于人口,長江流域發展速度還是比較慢,大司農雖然著急,但也沒有辦法。

    縱然是在楚王熊章的支持下,楚國是在長江中游流域設置了南郡,但偌大的南郡面臨人口不足的問題。

    這幾年還是因為有不少從國外買來的奴隸都安置在這里的緣故,這才使得南郡的人口增加到了二十多萬。

    但偌大的南郡依然還是城邑不過四座,即武昌、鄂城、咸寧、江陵。

    大司農計劃趁著這次楚國旱災,大量人口暫時遷到了長江兩岸的機會,希望將這些人徹底留住。

    而楚王熊章也想著趁著這個機會調整國內的人口居住密集度。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方便以後閱讀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324章 以工代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324章 以工代賑並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