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第289章 設立南陽郡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法師小面包 本章︰第289章 設立南陽郡

    在議定遷都事宜之後,楚王熊章又說道︰“既然已經決定定都襄城,那北地就必須整合起來,以作為襄郢的門戶”。

    “王上之意是要在襄陽北面設郡?”,令尹彌生問道。

    “不錯,寡人決定設立南陽郡,下轄楚宛、申地、葉地、蓼地、析地,治所在宛城,讓九江郡郡尉伏生擔任南陽郡守,如何?”,熊章對眾人問道。

    “臣沒有意見”,令尹彌生說道。

    他當然不會有意見,伏生可是他的弟子,法家門徒。

    “王上,南陽所轄之地甚廣,轄內人口眾多,由是新都的門戶,于楚國而言十分重要,而伏生此人自考試入仕以來,至今不過八年,如今擔任郡尉已經是進步神速,現在也不過三十歲,就要讓其擔任南陽郡守,是不是太過年輕了些?”,司馬景琰說道。

    令尹彌生听到司馬景琰的話,不由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心中想要為他弟子伏生辯論一二,但又懾于身份,確實不好開口,只能在一旁生悶氣。

    “呵呵,司馬之言差矣,伏生此人寡人還是知道的,此人雖然不過三十多歲,但此人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民,在楚國年輕一輩當中算得上是難得的人才,而且寡人之前就說過,楚國用人唯才是舉,不以資歷為先後”,熊章輕聲對司馬景琰說道。

    “是臣狹隘了”,司馬景琰看著熊章異常平靜的目光,心中一沉,連忙說道。

    “無妨,卿也是在替楚國著想嘛”,楚王熊章輕輕的揭過了此事。

    “調任九江郡郡丞公孫寧為南陽郡郡丞,調任隨文為南陽郡郡尉,你們還有什麼意見沒有?”,熊章對幾人再問。

    “臣等沒有意見”,幾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熊章設立的這個南陽郡的規模遠不及秦漢的南陽郡,秦漢的南陽郡涵蓋了整個南陽盆地,在漢代時期,南陽郡巔峰時期的人口就超過百萬之數,比起漢代一般的州的人口還要多。

    在定下遷都的決議之後,又過了一個多月。

    春季,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

    而這個時期正好是郢都最繁華,人口涌入最多的時候,因為這個時期正好是楚國一年一度招賢考試的時候,有好事之人將楚國的招賢考試稱作為春闈。

    這個名頭正好跟後世科舉考試中的會試一樣。

    科舉考試最後的兩步會試和殿試也正好在春季時舉辦,所以也被稱作春闈,而鄉試則被稱為秋闈。

    楚國的招賢考試算上今年的,已經進行有九次了,對于招賢考試的流程和制度基本上也都有了較為完善的章程。

    所以對于招賢考試熊章也不怎麼管了,只是在考試之時出一道題目,然後任命一下主副考官就行了。

    今天的招賢考試的主考官是左尹端木賜,副考官是大司農樊須和章華學宮祭酒顏回。

    楚王熊章的車駕緩緩的在郢都城內的街道上穿過,看著那迎風招展的王旗,引得郢都的國人和士子蜂擁而行。

    自元宵節之時,楚王熊章敕封天兵天將之後,熊章在楚人的心中也披上了神聖的外衣,所以在面對楚王熊章的車駕之時,楚人雖然狂熱,但也拘謹。

    反觀那些新入郢的士子,一個個伸長了自己的脖子,就想一睹楚王的盛世容顏,以好沾一些熊章的貴氣,從而庇佑他們在這次春闈考試可以獨佔鰲頭。

    “若是寡人沒有記錯的話,今年是顏回第六次擔任副主考官了吧”,熊章慢慢的將車簾放下,輕聲說道。

    “王上記得不差,前三年是由孔子擔任的,孔子之後六年都是顏子擔任副考官之職”,馬車之內,宗正子閭對熊章說道。

    “呵呵”,楚王熊章听後淡淡一笑,又突然說道︰“孔子開春之後身體愈發不堪了啊”,楚王熊章此次出宮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去看望孔子。

    這個時代,因為熊章的原因,孔子並沒有在魯國寂寂的老去,反而在楚國煥發了第二春。

    兩年前,孔子著作的春秋問世,在章華學宮藏書閣之內,引得諸多學子的抄錄和傳閱卷,一時之間,引得郢都紙貴。

    而現在孔子雖然已經垂垂老矣,但還在繼續撰寫著一本著作,至于內容,熊章沒有可以查探。

    “臣看得出王上心中是敬重孔子的,但為什麼不用他呢?”,宗正子閭將他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呵呵,孔子的道很好,但卻不適合在如今的楚國實行,若是用孔子為政,楚國將亂”

    “所以寡人可以借其名,而用其弟子,這也算是圓了孔子的心願,或許這也是現在孔子的生命就算是已經快走到了盡頭,他也不願意離開楚國,落葉歸根的原因吧”,熊章說道。

    “王上胸襟寬廣,自能用天下之才”,宗正子閭拱手笑道。

    如今楚國的春闈考試影響力越來越大,從列國趕來參加春闈考試的士子也越來越多,看情況今年參加春闈的士子將會創歷史新高。

    楚國春闈能有今日之盛況,主要還是因為之前那些在招賢考試中中舉的士子們在這幾年開始在楚國朝堂之中嶄露頭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通過中舉而在楚國入仕的年輕一輩已經開始主導一縣之地,而最為耀眼的當屬子夏和伏生兩人。

    其余中舉官員基本上都將子夏和伏生兩人視為領頭羊。

    因為這兩人如今在一眾中舉的官員當中官位最高。

    尤其是子夏,一路平步青雲,九年前,子夏以招賢考試榜首的名頭進入楚國官場,九年之後,已經是東海郡郡守,並且擔任郡守已經有三年了,有人大膽的預測,這子夏若無意外,或許就是日後的令尹。

    而伏生也不差,一個月前,伏生被楚王熊章親自任命為新組建的南陽郡郡守。

    伏生此人在春闈考試中的名頭比起子夏要相差很遠,但架不住人家有特長,那就是知兵、學法。

    伏生的履歷被有些人研究明白之後,導致章華學宮的士子們開始大規模的跨專業學習。

    其中法家和兵家都成為一時的熱門。

    這情況讓楚國令尹,兼法學院院長的彌生大為寬慰。

    唯一難過的可能是禮學院。

    不過如今章華學宮的祭酒顏回也開始在搞改革,並將禮學院當做了改革試點。

    顏回在禮學院講學之時,主張學子要掌握新君子六藝。

    在《周禮•保氏》中記載︰“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顏回根據周禮之中的六藝改為新的六藝,即為︰一曰禮,二曰德,三曰射,四曰兵,五曰數,六曰書。

    禮自然是周禮,維護周禮是孔子門徒的根本,自然不會變也不能變,德代指個人品德,即忠、義、禮、智、信。

    射指的是學子的個人武道技藝。

    兵就是知兵,兵法博大精深,顏回希望自己門下弟子盡可能的知曉一些兵事,如今楚國包括楚王在內都喜好武事,自己門下弟子也好就業一些。

    數,用現代文解釋就是數學,若是為官為政不知數,那憑什麼來施政呢?憑感覺嗎?

    書,就是個人的文學修養,讀書使人進步。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方便以後閱讀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289章 設立南陽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289章 設立南陽郡並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