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第279章 楚盟的籌辦進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法師小面包 本章︰第279章 楚盟的籌辦進度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已至楚王章十年。

    勤政殿內莊嚴肅穆,楚王熊章高坐于王位之上,召集了七位理政殿大臣前來參加御前會議。

    右尹範蠡因成功地分化了各國商賈,使得他們願意遵守使用楚幣進行交易的規定,進展異常順利。

    如今,願意使用楚幣交易的商家數量已經達到了三十二家,相比之前的二十四家增加了整整八家之多。

    由于這一巨大功績,熊章特別準許範蠡進入理政殿,至此,理政殿的人數再次回到了七人的規模。

    “王上,春耕事項已經安排妥當,今年春耕面積比起去年多出了三十萬畝,預計今年糧賦可以達到二百五十萬石。”令尹彌生向楚王熊章稟報。

    “嗯,很好,這是個好消息。”楚王熊章滿意地點點頭。

    “另外河道修整工程也是進展順利,歷經三年,如今楚國境內十條河道得到了疏通,河道修整已經達到了兩百里,灌溉的田畝超過百萬畝。”令尹彌生繼續匯報。

    “哦?這麼說,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楚王熊章笑著說。

    “是的,王上,而且吳郡溝通長江和淮河的邗溝已經開始在進行測繪,預計明年就可以正式開工。”令尹彌生補充道。

    “嗯,很好。這可是一項大工程啊,希望能順利完成。”楚王熊章期待地說。

    “王上放心,我們會全力以赴的。”令尹彌生保證道。

    “不錯,治水過程中,農田灌溉是最先得利的,總算不是勞民傷財,而今工程進展順利,以後也可以就按照這個進度施工。治河治水動輒百年之功,不必心急,慢慢來便是。”楚王熊章語重心長地對令尹彌生說道。

    “臣明白了。”令尹彌生恭敬地回答。

    “王上,臣慚愧啊!楚盟歷經七個多月的籌備,耗費無數人力物力,可到現在為止,只有陳國和宋國願意加入楚盟,鄭國一直猶豫不決,許國更是受制于鄭國,根本不敢有自己的主見。而郯國、莒國、魯國這三個國家,則態度堅決地表示拒絕加入楚盟。”

    左尹端木賜低著頭,滿臉羞愧地向楚王匯報著情況。

    楚王熊章一听,臉色立刻變得陰沉起來︰“鄭國和許國竟然也不願意加入?”他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忖。

    郯國、莒國、魯國三國關系緊密,對楚國心懷戒心,而且這三國互為唇齒,游離于齊、楚、晉三個大國之間,不加入楚盟倒也在意料之中。

    但鄭國與楚國交情深厚,數十年來一直保持良好的關系,沒想到這次居然拒絕了楚國的邀請。

    至于許國這個牆頭草,雖然曾經受過楚國的恩惠而復國,但卻沒有感恩之心,反而事事以鄭國馬首是瞻,實在讓人憤恨。

    “王上,鄭國不弱,有民百萬,帶甲三萬,其地肥沃,物產豐饒,且鄭國地處中原,交通便利,商業發達,乃是天下之中心,鄭國君主自然不願加入楚盟受楚國節制。故臣以為,對于鄭國,不可逼迫過甚,應與其保持平等的盟友關系。”端木賜恭敬地說道。

    熊章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嗯,愛卿所言甚是,但那許國又當如何?如今的許國,乃在我大楚之助下得以復國。然其竟膽敢忤逆于我大楚,此等行徑,實在可惡!愛卿以為,應當如何處置許國?”說罷,熊章眼中閃過一絲殺意。

    端木賜沉默片刻,然後緩緩開口︰“王上,許國雖小,然其與鄭國聯系緊密,若對許國動手,則意味著楚國將與鄭國徹底決裂,以楚國目前的實力,對付鄭國雖然不難,但滅國不易,與楚國如今休養生息的國策不符,故臣以為,此時不宜與鄭國交惡,還請王上忍耐。”

    熊章皺起眉頭,陷入沉思。過了一會兒,他終于做出決定︰“也罷,暫且放過許國一馬,待我大楚國力強盛之時,再作計較也不遲。”端木賜聞言,心中松了一口氣,連忙拜謝道︰“王上英明!”

    楚王熊章無奈的一笑,他自然不會怒而興師,置楚國的利益于不顧。

    “王上,如今在長江兩岸開拓農田,進展順利,如今已經開墾出良田百萬畝,預計今年一年還可再得三十萬畝土地,臣建議楚國開始在長江兩岸多多築城,日後從商賈所購買的奴隸都可以安置在長江兩岸”,大司農樊須說道。

    “如此甚好!”熊章笑道︰“這些年楚國糧食產量年年遞增,全賴愛卿之功啊!”

    樊須惶恐道︰“此乃王上英明決策,臣不過是遵命行事罷了。”

    熊章哈哈大笑︰“愛卿莫要謙虛,這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功勞。”

    頓了頓,熊章又道︰“如今隨著在長江兩岸的持續開拓,確實有必要在兩岸築城,為兩岸百姓提供庇護。”

    “王上說的極是。”樊須附和道︰“如今楚國民風淳樸,但也不乏一些雞鳴狗盜之徒,若不加以約束,恐怕會影響到楚國的長治久安。”

    熊章點頭表示贊同,而後對寺人伍說道︰“取楚國的輿圖過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寺人伍連忙應諾,很快便將一幅巨大的輿圖搬來。

    熊章滿意地點頭,然後轉頭對一旁的寺人道︰“把輿圖拿過來。”

    寺人趕忙上前將輿圖遞給熊章,熊章接過輿圖,緩緩展開,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長江沿岸,然後他的手指在上面輕輕滑動,似乎在尋找什麼。

    “嗯……可以在這個地方鑄造一座城池,名為武昌,你們覺得如何?”熊章突然開口,他的手指停在了一個特定的位置,正是後世的武昌區域。

    眾人紛紛起身走到輿圖前,仔細觀察著熊章所指的地方。

    “王上,此地距離鄂城不算太遠,又處于長江與漢江交匯之處,乃是形勝之地,在此地建城確實合適,武昌之名也甚佳,可以寓意為楚國武運昌隆,確實不錯。”令尹彌生率先開口道。

    熊章點了點頭,對于彌生的看法表示贊同。

    “不錯,此地地理位置優越,不僅有長江天險可守,還能通過漢江與其他地區相連接,有利于物資運輸和軍隊調動。此外,以‘武昌’為名,也體現出我楚國的威武霸氣,讓天下諸侯不敢輕視。”熊章笑著說道。

    眾人紛紛附和,表示認同熊章的觀點。

    其他人也都表示同意,于是武昌城提前了數百年誕生。

    之後熊章又在長江沿岸設置江陵、咸寧兩城,歸屬南郡。

    南郡包括江陵、武昌、鄂城、咸寧四縣,治所將會設置在武昌,當然這四縣還都是規劃階段,但只需要一兩年,這南郡的架子就能搭起來。

    熊章為了加快對南郡的開發,熊章準備在南郡安置二十萬奴隸。

    南郡地域廣闊,人口稀少,且多山林,想要快速發展必須要有人口補充,于是他想到了從他國購買奴隸的辦法。

    如今晉國激戰正酣,產生了大量的奴隸,而楚國則相對和平,所以有機會進口大量的奴隸。

    這些奴隸到楚國之後都會成為楚國的百姓,享受楚國國人同等的權益,這些人可以用來開墾荒地,種植農作物,也可以參與到城市建設和工業生產中來。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還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吸收其他國家的人口,增強自己的實力。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方便以後閱讀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279章 楚盟的籌辦進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279章 楚盟的籌辦進度並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