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第209章 太子友的決定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法師小面包 本章︰第209章 太子友的決定

    自從吳王夫差的人頭被越軍在延陵城下傳閱的之後,吳國延陵城內,一片肅穆,滿城縞素,仿佛整個城市都沉浸在無盡的悲傷之中。

    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守城的士卒們,每個人的身上都綁著一根白色的布帶,這是對薨逝的吳王夫差表示祭奠。

    因為延陵城中白布不夠,所以城中百姓和士卒只能綁一條白帶代替。

    吳王夫差的薨逝讓整座城市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然而,除了悲痛之外,城中的百姓和士卒更多的是感到無所適從,更加慌亂。

    城中軍民此刻失去了他們的王,吳國的君,他們對未來感到迷茫不安。尤其是那兩萬余名守城的士卒,他們的士氣更是跌入了谷底。

    吳國的王被敵軍所殺,尸體被敵軍肆意傳閱,延陵城頭的吳軍雖然悲憤,但卻最終無法凝聚起哀兵的氣勢。

    相反,更多的是慌亂和不知所措。

    吳國的士兵們失去了目標和方向,心中充滿了恐懼和困惑。

    這種情況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極為危險的,尤其是吳國已經只剩下延陵這一座孤城。

    若是沒有堅定的士氣和團結一致的力量,很難抵御外敵的入侵或應對內部的危機。

    在這個關鍵時刻,吳國需要一位強有力的領導者來重新振作士氣,帶領他們走出困境。

    “還請太子即刻繼吳王之位,以安城中軍心和民心”,吳國上將軍王孫涅想要讓延陵軍民重新凝聚信念,只能跪拜在地上向太子友勸諫道。

    “上將軍,如今城中兵不過兩萬,民不過八萬,即便是我做了吳王又能怎麼辦呢,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讓這延陵在越國的攻勢之下多堅持幾日罷了”,太子友一臉無奈的對王孫涅說道。

    王孫涅已經無數次向太子友提議,希望讓太子友繼位。

    現在听到太子友又是這般言語,臉上露出失望和悲痛之色。

    太子友對如今吳國局勢看得很清楚,若是他擔任吳王能避免吳國亡國之危,他絕對不會有任何猶豫,但顯然是不可能的,吳國已經無力回天。

    現在既然不能救國,那就只能想辦法保全自己,想到這里,太子友目光看向王孫涅說道︰“我欲帶領延陵軍民向楚人投降,不知道將軍以為如何?”。

    听到太子友的話,王孫涅眼中的失望之色更加濃烈幾分,在當初太子友第一次拒絕自己讓其繼位的提議以來,他就想明白了太子友的心思。

    “臣知道這是先王的意思,臣不能阻止太子”,王孫涅神情有些消沉的說道。

    太子友看到王孫涅這副神色,眼中閃過一絲不忍,但很快就變得堅定起來。

    “如今除了這延陵之外,吳國全境都已經落入越國之手,吳國局勢已經不可挽回”

    “我只希望將軍能帶領剩下吳軍突破越軍的封鎖,前往廣陵,我想如今東南局勢已經容不得楚國置身事外了”,太子友說道。

    “敢問太子,我們投降楚國之後呢?”,王孫涅問道。

    太子友認真的看著王孫涅說道︰“自然要借助楚國之手,殺勾踐,亡越國之社稷”。

    王孫涅聞言,身心俱震,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說道︰“臣會將願意堅守延陵的士卒都留在延陵給太子拖延時間,太子可帶著願意跟隨太子突圍的吳軍離開”,王孫涅沉聲說道。

    “上將軍為什麼不願意跟我們一起離開”,太子友不解的問道。

    上將軍王孫涅苦澀的搖了搖頭,說道︰“吳國滅亡,若是無一人願意殉國,那吳國將會是何等悲涼”,王孫涅目中含淚看著太子友又說道︰“更何況,太子友身邊的人太多了,楚國那邊未必高興”。

    太子友听了王孫涅的話,臉上羞愧不已,他對著王孫涅跪拜道︰“將軍不曾辜負吳國,是我們吳國姬姓子孫虧欠了將軍,請將軍受我一拜”。

    上將軍王孫涅沒有避開太子友的跪拜,而是坦然接受,之後深深的看了太子友一眼,說道︰“若要突圍就要趁早,今天夜里,臣會將撤軍之事安排好,你可帶著大軍趁夜色離開”。

    上將軍王孫涅說完,就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太子友就這麼跪坐在冰冷的地磚之上,看著王孫涅那孤寂的背影,心中除了愧疚還是愧疚。

    上將軍王孫涅再次回到城頭之時,太陽已經開始偏西。

    今日,城外的越軍攻城強度比起先前幾日,並沒有那麼強烈,越軍上午才來進攻了一次,被吳軍大退之後,就沒有再繼續,看著下方越軍守在自己的軍營之中,王孫涅判斷越軍今日下午也不會再進攻了。

    “是在等我們吳人自行潰散嗎?”,上將軍看著城外飄揚的越國旗幟,心中閃過一絲怒意。

    夕陽西下,王孫涅開始召集軍中將領,並向他們表達了太子友要前往楚國求援想法,需要大軍護送。

    在吳軍的面前,王孫涅當然不會說他們的主君準備向楚人投降,只能換了一個求援的說辭。

    但吳軍之中也不乏精明的人。

    上將軍王孫涅要求大軍之中凡是願意跟隨太子友前往楚國的戰士出列,最後統計,一共有一萬三千人願意跟隨太子友前往楚國。

    王孫涅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也不知道是高興還是悲哀。

    夜幕很快就籠罩了天際,夜間寒風冷冽。

    在夜色的掩護下,延陵的北城城門被悄然打開,太子友帶著一萬三千人離開了延陵。

    但越軍主將範蠡是一個謹慎的人,他早就在延陵四周撒下不少斥候。

    太子友和他麾下大軍剛離開延陵小半個時辰之後,就被巡視的越軍斥候發現。

    越軍斥候將情況馬上告知了越軍大營的範蠡,範蠡得知吳軍主力已經離開了延陵後,也顧不上是深夜了,他立刻擊鼓聚兵,半個時辰之後,範蠡帶著兩萬大軍追擊吳軍。

    因為是深夜,不論是吳軍還是越軍都沒有辦法快速行軍。

    尤其是吳軍,為了避免行蹤被越軍發現,他們火把都不敢點,所以走得更慢。

    範蠡根據越國斥候的指引,不急不緩的跟在吳軍身後。

    幾個時辰過去,天色已經漸漸泛起了魚肚白,吳軍行軍速度開始加快,但後方的越軍更快。

    最終越軍把一萬三千吳軍驅趕到了長江口一帶。

    吳軍前方就是滔滔不絕,一望無際的長江,後面就是範蠡帶領的兩萬蓄勢待發,虎視眈眈的越軍。

    “天要亡我也”,太子友和吳國其他士卒都露出了絕望之色。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方便以後閱讀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209章 太子友的決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第209章 太子友的決定並對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