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雍和宮大街。
王碩用過午飯後,邊用牙簽剔牙,邊優哉游哉地在院子里散步,消一消食。
就見余樺坐在樹下,石桌上堆放著一摞書,此時正目不斜視地盯著手上的。
“呦,看什麼這麼入迷?”
“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
“武俠?!”
王碩眼里閃過鄙夷之色,“沒事你看這玩意兒干嘛,一股子哈喇味兒。”
余樺一愣,“啥味?”
“哈喇子味兒啊,最典型的就是金鏞一樣,誰看誰沒品位,我一概看不起。”
王碩撇了撇嘴。
“你這話從哪兒說起?”
余樺好奇不已。
王碩說前些年因為《射雕英雄傳》電視劇播的天昏暗地,就買了《射雕英雄傳》系列來看。
結果是捏著鼻子看完了第一本,第二本怎麼努力也看不動了,之後的幾本就更沒興趣。
“你這連囫圇吞棗都不算。”
余樺白了眼,“光看了開頭,怎麼就能這麼評價呢。”
“為什麼不能,這就跟吃菜一樣。”
王碩不以為然,說一道菜的好壞不必完全吃完了才能說吧,所以自己像是在上廁所拉大便似的捏著鼻子看完了一冊,就完全有資格評價金鏞的了,然後他還捏著鼻子指著《射雕英雄傳》說,金傅做的飯以我的口味論都算是沒熟,而且選料不新鮮,什麼什麼都透著一股子擱壞了哈喇味兒。
“你這張嘴啊,就是吐不出象牙。”
余樺道︰“你這麼嫌棄武俠,可別忘了方老師也寫過武俠。”
“方老師那武俠是一般武俠能比的嗎!”
王碩說,“黃飛鴻系列不僅結合了嚴肅文學和大眾文學的優點,而且把武俠融入到了正史當中,別的武俠可能面對洋人的洋槍洋炮,用個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還能對付,但在方老師的卻恰恰都行不通,什麼武林高手都抵不過槍炮,這立意可比只講打打殺殺的江湖高得多了。”
余樺調侃道︰“瞧你馬屁拍的,人方老師還沒來燕京呢。”
王碩梗著脖子,“什麼馬屁,此乃肺腑之言!不管方老師在不在我面前,我都這麼說!”
余樺揚揚手,“䱇䱇䱇。”
“說起來你要看武俠,不該是看金鏞古龍,怎麼會愛看冷門的梁羽生呢?”
王碩疑惑不解。
“這是方老師交待的。”
余樺如實回答。
“啥?方老師讓你看武俠?”
王碩大為震驚。
余樺道︰“方老師在滬市接了一樁生意,上美廠想請我們寫一部武俠題材的動畫長篇連續劇。”
“我們可不缺生意,方老師怎麼會突然想到跟上美廠的合作,而且還是動畫片劇本?”
王碩大有一種“殺雞焉用牛刀”的感覺。
“這事說來也巧,本來方老師是找上美廠合作《千與千尋》……”
余樺把來龍去脈說了一通。
“原來是這樣,所以方老師才讓你看《七劍下天山》,惡補武俠。”
王碩恍然大悟。
“這只是其一,其二是方老師準備給上美廠寫的劇本,好像會借鑒《七劍下天山》。”
余樺從書堆里一翻,“還有這部古龍的《七種武器》。”
王碩盡管心里排斥武俠,但也倍感興趣,“那會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等方老師來了不就知道了。”
余樺道,“不過在這之前,你也趕緊看看這些武俠,別忘了你是影視部門的負責人。”
王碩說︰“成成成,就算不看在方老師的面上,也得看在錢的份上,我看還不成嘛!”
余樺調侃了一句,“這才像你,一個脫離高級趣味的人。”
“去你丫的!”王碩沒好氣道,“話說方老師什麼時候來京?”
“電話里說是後天。”
“後天!兩天怎麼看得完這麼多武俠?”
“所以啊,麻溜地抓緊看,別誤了方老師的大事。”
………………
《虹貓藍兔七俠傳》,可以說是華夏首部武俠題材的唱片動畫。
當然劇情故事並非憑空撰寫出來的,實際上,主線劇情的架構和人物關系的設置有點類似梁羽生的武俠《七劍下天山》,同樣講的是七把劍,同樣講的是七位劍主的江湖故事。
只不過《七劍下天山》里的七劍,是莫問、由龍、青干、競星、舍神、天瀑、日月。
而《虹貓藍兔七俠傳》里的,長虹、冰魄、紫雲、雨花、奔雷、青光和旋風。
除了劍與劍主的名字和設定都不一樣,在劇情框架上也不盡相同。
《七劍下天山》中七劍反抗的是清朝,而《虹貓藍兔七俠傳》反派則是魔教。
但相比于《七劍下天山》,《虹貓藍兔七俠傳》雖然是部動畫片,但在角色刻畫上比《七劍下天山》好得多,既沒有使配角喧賓奪主,也沒有讓主角一家獨大,幾個主要反派的形象也是十分的出色,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獨特之處,莎麗的堅強、牛旋風的義氣、黑小虎的痴情……
這部動畫片最了不起之處就是描繪了眾生相,而非粗淺簡單的個人英雄主義。
當方言帶著余大金來到公司,把《虹貓藍兔七俠傳》的整體思路說給王碩等人听,余樺的眼楮頓時一亮,情不自禁地一拍大腿,“怪不得方老師讓我們惡補《七劍下天山》,原來是這個道理!”
“故事的確是好故事,只是方老師,我有一點不明。”
王碩疑惑道︰“主角為什麼要以動物形象來命名呢?”
“這你就不懂了吧。”
鄭淵杰解釋說,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洛倫茨就曾提出過“幼體滯留”的理論,強調人類天然會對擁有可愛屬性的事物予以追隨,而動物形象較比真人更能喚起觀眾的喜愛之情。
余大金道︰“鄭老師說的一點兒也沒錯,所以我們上美廠出品的動畫片,像《舒克與貝塔》、《黑貓警長》,基本上都會把人物形象設計為動物,這樣對小朋友來說會更親切、更有親和力。”
“你也別覺得動畫片用動物形象就是幼稚。”
方言說,在《虹貓藍兔七俠傳》中,動物皮囊下是一顆顆行俠仗義的武俠之心,動物為主角的武俠故事里,同樣包含了人間的悲歡離合、人性的居心險惡,就算是給成人看,也是綽綽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