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國榕、林清霞等人結伴到香江三聯書店購買《鬼吹燈》的新聞就見諸報紙。
本來《鬼吹燈》就因為香江電台的廣播劇而火爆香江,包括三聯書店在內的書店、書攤和報紙攤都遭到廣大讀者的搶購,這下子,《鬼吹燈》的銷量以及人氣在輿論的引導下,越發地高漲。
與此同時,“誰是《鬼吹燈》的作者”的問題,也成為媒體和听眾迫切想要知道的東西。
《明報》、《明報周刊》等報刊都在猜測是“方言”,但苦于沒有確鑿的證據。
而方言本人在面對咄咄逼人的記者采訪時,不是說著早已準備好的“保密”說辭,就是和叮囑潘耀名他們一樣的“避而不談”,不單單是不想過早暴露自己的身份,也是借這個噱頭繼續炒作。
也正因為此,方言考慮到記者堵門埋伏的情況,特意向蕭滋申請了在家辦公。
趁著這段時間,繼續埋頭地寫著《鬼吹燈》的第二部,《黃皮子墳》。
畢竟不光是香江電台,還是香江听眾,听完《鬼吹燈1》,都想看《鬼吹燈2》,都擱那兒憋著!
“啪啪啪。”
鍵盤聲此起彼伏,方言正在用裝了漢卡的電腦碼著字。
龔痈h映 坷鎰 順隼矗 囈飪 淶奈 梗 咚檔潰骸跋聰詞鄭 急賦苑拱傘! br />
方言握了下拳,指間發出“咯 咯 ”的聲響,然後走進了洗手間。
龔猐珗篥嚓e襖 啤 ℃鄧 親蛺煆 悴渭幽歉齟壬蒲莩 幔 以趺椿馗此 牽俊 br />
“去吧,正好也可以用《鬼吹燈》作者的名義再捐一筆錢,來給第二部造個勢。”
方言用毛巾擦干手,緩緩地走到餐廳。
就在此時,電話鈴聲好巧不巧地響了起來,立刻就吸引走他的注意力。
剛一接通,便听到听筒里傳來那道熟悉的聲音︰
“別來無恙啊!”
“想不到你會在這個點打給我。”
方言倍感意外,沒想到來電的會是“黃蘸”。
“我要不是這幾天才知道你來香江,否則早就打電話給你了。”
黃蘸沒好氣道︰“你也太不夠意思,來香江這麼久了,也不主動地聯系我一回。”
“這不是太忙了嗎,我剛調到三聯書店當總編輯,總該要把手頭上的工作理順了才行。”
方言打了個哈哈。
黃蘸打趣道︰“是忙著寫《鬼吹燈》吧?”
方言問︰“你是問到的,還是猜到了?”
“當然是猜到的,而且不只我一個人猜到了。”
黃蘸說出金鏞和蔡闌的名字,而且提到蔡闌願意做客,請他們三個見面吃飯。
方言笑了笑,“你打這通電話就為了蔡闌?”
“這是其中之一,另外一個目的是想提醒你一句。”
黃蘸說倪誆、倪振這對父子絕對不會對《鬼吹燈》的作者善罷甘休。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接下就是。”
方言非常清楚,像倪誆這種偷渡扎根在香江的人,對名利充滿著渴望,而且會極力地維護自己所爭取到的一切,而《衛斯理》系列恰恰就是倪誆的根,《鬼吹燈》現在就是在拆他的台、刨他的根。
言盡于此,兩人接下來也不再談“倪誆”,反而是聊起了彼此之間的近況。
“我跟廣告公司的合約還有一年。”
黃蘸說合約到期以後,自己就徹底結束廣告業務,準備轉向娛樂圈發展。
而且還計劃創辦和組織唱片公司灌錄唱片,以及辦出版事業。
“要不要我給你投資一筆?”
方言半開玩笑道。
黃蘸說︰“有錢我當然歡迎大家一起掙,不過你準備怎麼投資?”
“如果可以的話,就按新藝寶的模式來。”
方言說新藝寶唱片公司是由新藝城和寶麗金合資創辦,而自己名下也有一家明空電影公司,後續不只要給自己投資和制作的電影寫歌,也要給以後簽約的利芷、古天㜭等人制作唱片專輯。
“岩仔,我丑話說到前頭,萬一賠本的話……”
黃 語氣認真道。
方言早就想到了這一點,而且也知道前世的黃蘸可是創業破產,拍電影賠錢,負債上千萬,而且伴隨樂壇四大天王的出現,香江歌曲曲風突變,找黃蘸作詞寫曲的人也越來越少。
因為很多像黃蘸一樣的創作型人材,其實並不擅長于管理,需要給他配一個管理運營的班底。
“這事在電話里也說不清楚,不如改天就在蔡闌做東的飯局上,我們兩個面聊吧!”
黃蘸莞爾一笑。
方言調侃了句︰“怪不得叫你‘黃老邪’,你這可是一箭雙雕啊。”
…………
就在《鬼吹燈》的廣播劇接近尾聲,正賣的火熱的時候,倪誆也終于在報紙上發表評論。
不單單反對媒體有關“鬼吹燈是盜墓靈異鼻祖”的說法,稱《衛斯理》比《鬼吹燈》更早地使用了風水堪輿、星象玄學等元素,而且還準備在接下來《衛斯理》的作品也會涉及這些素材。
“這個倪誆也太狂了吧,竟然說《鬼吹燈》只不過是《衛斯理》的拙劣模仿之作而已。”
潘耀名把報紙遞了過去,“也不想想兩部廣播劇的收听率到底是誰多誰少,真當听眾是傻子!”
方言掃了一眼,語氣平淡道︰
“關鍵這到底是出于倪誆的本意,還是媒體故意添油加醋,激化我和倪誆的矛盾?”
辦公室里的眾人憤憤不平道︰“不管是怎麼樣,總之說得太過分了!”
董秀玉注意到方言臉上沒有半點惱怒之色︰
“倪誆把話都說到這麼難听了,我們要不要也在《文匯報》、《東方日報》上予以回擊?”
“現在我們先按兵不動。”
方言準備在香江電台播出《黃皮子墳》廣播劇之前,好好地利用跟倪誆對峙的輿論來宣傳炒作。
“沒錯,多說無益,還是手底下見真章吧!”
蕭滋見氣氛緊張,便專門挑了個令大家高興的話題,那就是準備搞一個慶功宴。
《鬼吹燈》的火爆,可是讓香江三聯書店名利雙收,不出意外的話,這會是書店自負盈虧以來的第一筆巨額利潤,所以和方言、潘耀名等人商量了一番,不但要有慶功宴,還要有團建活動來犒勞。
“大家都好好地想想,有什麼地方想去的。”
方言環顧四周,咧嘴發笑,“想好的人,可以口頭或者手寫的交給董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