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國回到香江後的第二天,基金會駐香江分部的會議廳里就開起了小會。
“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
白若雪拿筆做著筆記,“方老師,我們都記下了,接下來這幾家公司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第一時間通知您。”然後把翻了又翻的資料整理起來,“另外,您打算什麼時候動手?”
“預計明年吧。”
方言道︰“當然,這次的投資行動絕對不能影響到我們在日本的布局。”
眾人面面相覷,眼下日元兌換美元的匯率可是足足翻了一倍有余。
白若雪謹慎道︰“方老師,您覺得日元匯率還會繼續升值下去?”
“短期可能會出現在震蕩波動,但總體上仍然會處于升值趨勢。”
方言笑了笑,做實業的一旦嘗到了金融投資這種掙快錢的滋味,怎麼可能還會踏踏實實地干實業,就像賭博暴富過的人,會覺得上班賺工資沒有一點兒意思,有一種一個月才掙這麼點的錯覺。
接著敲了下桌面,“當然,炒外匯的規模可以縮小一些,把重點放在日元套利投資上。”
“方老師的意思是,很快日本就會處于低息環境?”
白若雪眼前頓時一亮。
“下半年,日本央行不是又一次降息了嗎,現在是3%,明年估計就能到2.5%,甚至是2%。”
方言把眼楮眯成一條縫,前世自己偶然看過一本由李察•維納所寫的《日元王子》。
講的便是此次泡沫危機里的“陰謀論”,這種說法要追溯到50年代的戰後。
日本當時一片廢墟,但得益于朝鮮戰爭,從食品到修車、從衛生紙到裹尸袋,從造罐頭到修軍艦每年幾十億美元的軍用民品定單……戰後初期GDP才100多億美刀的日本,又迅速完成了再工業化。
當然,並非吃到美國的紅利就能成功,菲律賓也吃了紅利,但論發展還不如大寒冥國思密達。
棒子是多虧了三屆卡卡的威權,而日本之所以能把紅利用到極致,靠的是它的“55年體制”。
也就是長期維持自民黨為執政黨、社會黨為最大在野黨的穩定兩黨政治狀態。
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的一黨長期執政,而且在經濟體制上效仿的是老大哥的計劃經濟。
所以當時的日本自走的也不是自由市場的路子,而是由大藏省直接控制銀行體系,以此來對各行業巨頭按名單進行資金扶持,來承接了歐美的產業技術轉移。
從紡織開始,到鋼鐵、家電、機械、汽車、半導體、光學儀器,一步步實現產業升級、從低端走向高端、積累大量貿易順差,這才有了從50到70年底日本生產與出口的快速擴張。
然而到了七八十年代,日本跟著西方開始搞新自由主義。
從最開始的把國有鐵道、電信電話公社、專賣公社等等國有的給民營化,到後來就是金融自由化,而廣場協議就是金融自由化的結果之一,然而大藏省或明或暗地抵制。
畢竟按“55年體制”,大藏省操控著日元的匯率與信貸規模,央行只是工具人,接受上頭的領導、管理和監督,基本上總裁都是由大藏省官員轉任,經過一定的斗爭和妥協,才改變這個規矩。
那就是大藏省和銀行本部官員升任輪流擔任,一人一屆話事人。
以致于銀行本部里的,會在新人進入系統不久後,就選定有特殊背景的人,作為下一任接班人,稱作“王子”;歷任總裁,以及副總裁,利用這種關系,建立起“師徒關系”,終生不變。
而他們最大的野望就是,通過新自由主義政策,從大藏省手里奪回銀行的控制權。
恰恰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造一場危機,制造泡沫再將其戳破,讓壓在自己頭上的部門背黑鍋。
“這……這……”
白若雪、洛戴安等人听了這麼一通分析,頓時感覺毛骨悚然,不明覺厲。
“這只不過是我的一種沒憑據的推測而已。”
方言並沒有如實相告,而是有所保留,只說了央行和大藏省之間的矛盾。
“不,方老師,您說的也不是沒有一點兒參考價值。”
白若雪認真思索︰“在日元升值的形勢下,還敢這麼瘋狂地印鈔放水,或許這就是原因之一。”
“你們也不要瞎想,姑且當個‘陰謀論’,隨便听听就好了。”
方言話鋒一轉,“但日本接下來會繼續降息,在之後幾年里保持低利率是完全可以預料的。”
“我明白了。”
白若雪信誓旦旦地保證,等回到美國,就率領團隊制定出一個可靠的日元套利投資的方案。
“不急這一兩天,《賭聖》的首映禮馬上要到了,有沒有興趣留下來,大家一起去看個電影?”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白若雪本來是毫無興趣,但听到林清霞在《賭聖》里演“綺夢”,不免好奇了起來。
方言咧嘴發笑,也借著《賭聖》首映的機會,把搜集到關于林清霞姐姐的最新消息告知于她。
邁克饒有興趣道︰“听這個電影的名字,似乎跟賭博有關?”
“沒錯,就是賭片,而且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岩子專門給邵氏和濠江賭王準備的。”
潘耀名認真地介紹起電影制作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一下子就把白若雪、邁克等人吸引住了。
“這還不算完,之前拍《寶貝智多星》的周星池和吳孟答是這部戲的主演。”
方言道︰“等《賭聖》一上映,你信不信,周星池就會成為整個香江最紅的超級巨星。”
“怪不得你要連簽這小子三部戲,原來是在這兒等著呢。”
潘耀名恍然大悟,“不過他真的能成為像程龍那樣的超級巨星嗎?吱吱,看這面相不太像啊!”
“就是因為面相看上去很普通,所以才能讓觀眾有代入感,生出一種草根逆襲的快感和爽感!”
方言不以為然,從一堆報紙里抽出《東方日報》,遞給潘耀名、白若雪等人看。
就見娛樂版塊一個篇幅都是《賭聖》的電影宣傳海報,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眾人的眼簾。
賭聖一出,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