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363章 我們這些打工仔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柯一涼 本章︰第363章 我們這些打工仔

    在佛山如期舉辦舞獅大會後的第二天,消息很快從佛山,一直擴散到粵東各地,其中包括鵬城。

    在郵局報刊亭前,張偉明一如既往地來看看有什麼新出爐的報紙,或者雜志。

    這個習慣,在他當國營廠工人的時候就演成了,工作之余,都在讀書寫作中度過。

    《紅樓夢》、《戰爭與和平》這些經典名著會看,《一代宗師黃飛鴻》、《惡意》、《午夜凶鈴》這些通俗文學也看,總之,但凡是好看的,沒有不看的。

    也正因為看了篇《鵬城特區報》的新聞,不顧家人朋友的反對,義無返顧地砸了鐵飯碗。

    順著自己出去闖闖的念頭,和蕉嶺的老鄉們來到了鵬城。

    在流浪了半個月之後,終于在香江的一家制衣廠里找到了第一份流水線的工作。

    自從被安排在流水線,沒完沒了地干,整個人變得人越發麻木,慢慢失去了往日的生氣。

    如果人生能夠重來的話,堅決不會辭職來鵬城打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打工了!

    現在也只有在看報刊的時候,才覺得自己又活了過來,夢回在國營廠的快樂時光。

    嘆了口氣,轉眼換了副笑臉︰“阿伯!”

    報刊亭的老人一瞧是熟人,放下報紙道︰“呦,來啦!”

    張偉明說︰“今天有什麼好看的,推薦一下?”

    老人壓低聲音說︰“《花城》最新一期馬上要出了,據說會有《黃飛鴻3》。”

    “真噠?!”

    張偉明早早就听說,內地和香江合拍《黃飛鴻》電影,沒想到還有意外驚喜。

    “當然!”

    老人信誓旦旦道︰“前幾天的《佛山|日報》上都寫了,方老師親口在獅王大會上,當著佛山的鄉親父老們宣布的,還說在佛山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文學動向,叫、叫‘打工文學’!”

    張偉明詫異不已,“打工還能有文學?”

    “誰說不是呢!我活了這麼久,看了這麼久的書,還是頭回听說打工文學這麼一出。”

    老人搖頭失笑道。

    張偉明饒有興趣,“那方老師這麼推崇的這部打工叫什麼名字?報紙里有提到嗎?

    “提了,提了,叫《深夜,海邊有一個人》。”

    老人回答,“就登在最新一期的《佛山文藝》里,據說是背井離鄉的工人到鵬城打工的故事。”

    听到主角來鵬城打工,張偉明立馬感同身受起來,在報刊亭上左翻右找︰

    “阿伯,給我來本《佛山文藝》。”

    “錯啦錯啦,不是5月這一期。”

    老人說要再過幾天,等到6月初的時候,《佛山文藝》最新一期才會發行。

    “那就按老規矩,您到時候可要給我留一本。”

    張偉明被吊足了胃口,按照慣例,付了定金。

    就在一天勝過一天的期待下,終于是把第六期的《佛山文藝》可盼來了。

    第一時間回到工人宿舍里,立刻翻到了《深夜,海邊有一個人》。

    編者按的評語赫然是方言親筆所寫。

    “打工者也需要情感慰藉,而打工文學寫的是他們的共同生活,一定程度上為他們緩解了漂泊打拼的精神創傷,這或許就是打工文學不可取代的意義……”

    一下子,對這篇打工充滿了好感。

    從頭開始往下看,主角在打工期間遭遇的經歷,跟自己受到的酸甜苦辣,有的地方高度重合,有的地方卻很陌生,因為感同身受,很容易地就代入了進去,仿佛身臨其境一般。

    流水線的機械、漂泊的無依、思鄉的愁緒、愛情的酸甜……

    不知不覺之間,眼眶微微發紅,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這一幕,可把寢室里其他的老鄉驚了個呆,連忙上前詢問︰“你怎麼了?怎麼還哭啦!”

    “寫得真好!真好!”

    張偉明如同入了魔障,嘴上就會說個“真好”。

    沒有文筆,全是感情,特別是沒有像“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那種宣揚不幸、歌頌苦難的“苦難哲學”,而是在苦難中,時而怨天尤人,時而積極向上,相當真實,相當接地氣。

    “我看看,我看看。”

    眾人相互傳閱,沒看過的專注地看著,看過的熱烈地討論。

    打工文學的這股熱潮,很快地就在整個工人宿舍里蔓延,引起了工友們的廣泛關注。

    但凡隨便走進一間工人宿舍,都能看到一本這一期的《佛山文藝》。

    發行沒多久,讀者來信似雪花般飛向編輯部,同樣也飛向了寫明地址的作者所在。

    酒廠的信箱里經常收到一堆來信,秘書臉上掛笑,腳步匆匆地跑到廠長辦公室。

    “咚咚咚。”

    听到敲門聲,李經緯喊了聲“請進”,然後立馬問了句︰“商標設計出來了?”

    “設計院那邊還沒來消息。”秘書笑道,“不過還有另外一個好消息。”

    李經緯接過遞來的《佛山文藝》,但听到廠子里出了個名動一時的作家,特別還是方老師挖掘出來的,眼前瞬間一亮,“這的確是個大好事,林堅有名了,廠里也跟著沾光。”

    “韓廠長剛來電話說,馬上就會有一批記者到三水,專程來采訪林堅。”

    秘書原原本本地轉述起韓躍民的話。

    這批記者里有像鵬城、佛山一級的,也有粵東省一級的,酒廠完完全全可以利用專訪林堅的這個機會,給自己的工廠,甚至是給新研制的健力寶打一個完全免費的廣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好主意!”

    李經緯一拍桌子,站了起來︰“你馬上去買一批《佛山文藝》,分發給廠里的人。”

    “啊?我?”

    秘書一臉為難,《佛山文藝》在整個三水,早就已經售罄了。

    “那就打電話到編輯部!”

    李經緯前腳說完,秘書後腳照做,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佛山文藝》編輯部的電話一直佔線。

    接線員接得手忙腳亂,雜志社也是忙得不亦樂乎,每天都能收到幾百封投稿。

    來稿作者多是一線打工者,買不起稿紙,稿子就寫在工單後面,內容大多是作者的經歷。

    眼看著果如方言所言,打工文學真的在粵東掀起了一股難以想象的追捧狂潮。

    眼見著《佛山文藝》吃到了打工文學的第一口紅利,《花城》出版社徹底坐不住了。

    只可惜,最新一期的期刊要再過3天才能發行。

    而恰恰這個時候,方言和韓躍民處理完在粵東的所有事後,已經動身,啟程回京。

    “方老師,要不您在多呆幾天?”

    火車站前,林賢治再三挽留道︰“《花城》很快就要上了,粵東的讀者看了《黃飛鴻》第三部,還有您關于打工文學的理論觀點,一定會高興激動的……”

    方言委婉拒絕,我的事多,在去美國之前,要趕緊把精力放在《推理世界》的存稿上。

    公文包里,就有著這些天寫下的一沓手稿,書名就是……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363章 我們這些打工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363章 我們這些打工仔並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