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361章 打工文學(二合一)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柯一涼 本章︰第361章 打工文學(二合一)

    “橫幅再掛高一點!”

    “再高一點!對對,就這個位置!”

    酒廠食堂里,李經緯雙手叉腰,坐鎮指揮著眾人,給方言布置歡迎儀式。

    秘書腳步匆匆,語氣急切道︰“廠長,方老師他們馬上就到了,我們還是抓緊到門口吧。”

    “快來了是吧!”

    李經緯立刻吩咐廚房,“把那個雞趕快炖了,等方老師來吃飯的時候,必須要有鍋氣。”

    秘書一愣,“鍋、鍋氣?”

    李經緯沒好氣道︰“鍋的氣,方老師在《舌尖上的中國》里寫的,連這你都不懂啊!”

    “哦哦哦,明白,廠長,我這就去通知廚房,保證一定要有鍋的氣!”

    秘書前腳剛跑向廚房,李經緯後腳往酒廠的大門口走去。

    只見紅旗招展,人山人海,沿著大門兩側,站滿了廠里的職工,都拿著紙筆等著方言。

    “方老師人馬上就要到了,我們最後最後再排練一次啊!”

    李經緯抬起了右手,“只要我這麼一抬手……”

    “歡迎方老師蒞臨我廠!”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一時間,眾人異口同聲,聲音震天,就差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好樣的!”

    李經緯再一抬手,震耳欲聾的聲音立馬戛然而止,“都精神點,別丟分!”

    于是乎,在萬眾期待之下,方言帶著韓躍民等人坐著車,出現在他們的面前。

    剛一下車,李經緯忙不迭地一抬手,緊接著在熱烈的歡呼聲中,整個人迎了上去。

    韓躍民被職工們的熱情嚇了一跳,左顧右盼,眼里漸漸地充滿了羨慕。

    還是國營單位好啊!

    哪怕是縣里的酒廠,都是要人有人,要廠有廠,哪像自己這個服裝個體戶,根本就不敢擴張。

    緊跟著李經緯,來到生產車間,參觀起了啤酒生產線,以及“健力寶”的流水線。

    “方老師,您提的這個‘健力寶’,我們廠開會一研究,一致贊成用這個命名,作為我們新研制的這款飲料的名字!”李經緯語氣里透著感激。

    看到了流水線上的玻璃瓶,方言突然問道︰“那麼李廠長,就沒有想過也給健力寶換個包裝?”

    酒廠的領導們面面相覷,李經緯同樣好奇,換什麼樣的包裝呢?

    方言道︰“當然是像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一樣的易拉罐。”

    李經緯越發感興趣,“方老師,您為什麼覺得這健力寶要換易拉罐的包裝呢?”

    方言直截了當地說,全國大大小小的飲料廠用的全都是玻璃瓶,如此包裝,千篇一律,而健力寶如果能率先用上易拉罐的話,就能在一眾飲料中脫穎而出,定位上顯得比其他飲料高一個檔次。

    關鍵,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在用易拉罐包裝,健力寶這叫跟國際接軌,逼格滿滿!

    “嘶!”

    李經緯倒吸了口冷氣,不禁心動起來。

    但轉念一想,不免遺憾道︰“可是方老師,別說是我們廠,恐怕全國都沒有易拉罐的生產線。”

    “沒錯沒錯,廠長說的一點兒也沒錯!”

    “就算是有這個生產線,那一條要多少錢啊,有這錢的話,能多生產多少健力寶啊?”

    “對,包裝不重要,只要夠好喝,我覺得健力寶就不愁賣,俗話說得好,內在美才是真的美!”

    “………”

    面對眾人的質疑,李經緯卻不這麼想,如果真的能上易拉罐的包裝,自己絕對會安排上。

    方言見狀,也不多做解釋,笑而不語,走進了辦公室。

    桌上,已經擺好了筆墨紙硯這四樣文房四寶,鎮紙也好端端地鎮著白紙。

    方言提筆,好歹是跟沈叢文、啟功等書法大家交情頗深,耳濡目染之下,也能寫一手書法。

    雖然到達不了啟功那樣追捧的地步,被人堵著門求字,最後逼急了在門口掛了張“免戰書”,上面寫著“大熊貓病了,謝絕參觀”,結果愣是讓人把字條都給偷了,但總算是得到老人家的好評。

    比他這個年紀寫的字要好!

    這就夠了!

    筆走龍蛇,一氣呵成,“健力寶”三個字映入到在場所有人的眼簾中。

    其中一人詫異不已,“我還以為方老師會寫繁體字呢,您是不是愛寫簡體字?”

    方言正色道︰“這不是愛寫不愛寫、好看不好看的問題,漢字規範化是國家法律規定的,法律規定的,我就得執行。”

    李經緯如獲至寶,立馬讓人把字收好,改天讓人再設計個跟文字相配的商標出來。

    方言笑了笑,“看來李廠長對這款‘健力寶’非常重視啊。”

    “可不是嘛!”

    李經緯道︰“不瞞您說,我們廠的將來就指望這一款飲料了,如果不是國內真的沒有易拉罐生產線,我倒是想按您之前說的那樣,給‘健力寶’上易拉罐的包裝!把全國的飲料都比下去!”

    方言提點了一句,國內的確沒有易拉罐生產線,可是國內有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代工廠。

    李經緯一點即透︰“您的意思,找他們給健力寶代工?”

    方言作為長期增持可口可樂股票的股東,心里清楚可口可樂代工廠不會拒絕這樁買賣。

    廠里的領導擔心成本太高,紛紛勸說︰“不就是個包裝,還是別費那麼大勁。”

    方言意味深長道︰“今年我們的運動健兒要去洛杉磯參加奧運會。”

    李經緯似懂非懂,隱隱把健力寶跟奧運會聯系到了一起。

    韓躍民對這幫鼠目寸光的人,冷不丁地冷笑,“全國有那麼多的飲料大廠都在角逐體育代表團的贊助飲料,如果健力寶換上了易拉罐這種國際化包裝,何愁拿不下這個贊助呢?”

    頃刻間,一片嘩然,滿堂震驚。

    李經緯眼前瞬間一亮,“方老師,這位是?”

    方言大大方方地介紹起來,“你們應該看過今年的春晚吧?”

    韓躍民昂起下巴,“春晚就是我們贊助的!春晚男女主持人穿的衣服也是我們設計生產的!”

    此話一出,一雙雙眼楮立馬死死地盯著他看,當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李經緯自然也看過84年春晚,本來就因為是方老師的姐夫,高看一眼,現在更是肅然起敬。

    韓躍民在方言的眼神暗示下,繼續說︰“如果換成易拉罐,健力寶不管是從包裝、形象、口感、色澤,還是質量上,我覺得肯定能甩開其他飲料一大截,到時候如果成了體育代表團的首選……”

    目光投向李經緯,“李廠長,今後健力寶會是一副什麼場景啊?”

    李經緯吞了吞口水,畫面太美,簡直不敢想象。

    韓躍民笑了笑,說自己正好能在可口可樂易拉罐生產線上幫上忙。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李經緯不由警惕起來,不相信他會無緣無故地幫這個大忙。

    “其實這一次,也是他非要跟著一塊來,說是要跟李廠長談一門生意。”

    方言做完中間人的活,給韓躍民遞了個眼色,“你們先談著,我去外面逛逛。”

    目送著離去的背影,李經緯忙讓秘書跟上去當向導,心里隱約覺得——

    方老師這一趟,是給自己帶大機緣來了!

    …………

    一路閑逛,方言在秘書的帶領下,和範漢生、林賢治等人來到圖書借閱室。

    門口處,擺著一個斜面的書架子,一層層都是報紙、期刊和雜志。

    “方老師!”

    圖書管理員一看到方言,激動地湊了上來。

    在場的其他人听到這話,也一窩蜂地撲了過來,把方言幾人團團圍住。

    “這兩期的《科幻世界》,還有您的《惡意》,被借走的次數最多。”

    “除了這些以外,平時哪些類型的被借得多呢?”

    “男的愛看武俠,女的會借愛情……”

    听著圖書管理員的回答,方言覺得通俗文學的需求越來越大。

    就在此時,人群里突兀地冒出一個聲音,“方老師,您能看看我的稿子嗎?”

    “他是?”

    方言順著聲音望去,那人拼命地擠到了人堆的最前頭,手上拿著厚厚一疊的稿子。

    秘書介紹起這人叫林堅,是酒廠里的宣傳干事,工作之余喜歡寫作和閱讀,經常會在廠報上登上一些自己的詩歌、散文,還有,算得上是廠里出了名的“秀才”。

    方言問道︰“那你有沒有想過投給廠里以外的期刊?”

    “投過,投過十多次了。”

    林堅難為情地說,一篇也沒有發表成功,投給《花城》、《佛山文藝》等雜志的稿子,要麼石沉大海,要麼就是收到一封“類似稿件甚多,望繼續努力”的退稿信。

    “這……這……”

    林賢治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能得到這種答復的退稿信,一般而言,寄去的作品根本不咋滴,入不了編輯部的法眼。

    秘書皺了皺眉,擔心林堅冒失之舉,會影響到方言對酒廠的印象。

    “我就是想讓方老師評一評,如果我真的不是這塊料的話,以後我就不再寫了。”

    林堅梗著脖子說。

    “千萬別這麼講。”

    方言伸手一拿,題目叫《深夜,海邊有一個人》。

    听上去像是孤獨題材的純文學,但其實寫的是農民到鵬城的服裝廠里打工的故事。

    視線很快被一句話吸引,“我被安排在流水線上,這是一條沒完沒了的流水線……”

    看著他眉頭緊鎖,林堅心里惴惴不安,屏住了呼吸。

    方言細細一品,“文筆略有些粗糙。”

    “你看看!”

    秘書語氣里帶著幾分責怪,四周的工友神色各異,無奈、失望、同情……

    當然,也夾雜著不和諧的笑聲,充滿著幸災樂禍的味道。

    林堅羞愧地低下了頭,耳畔邊卻听到︰

    “大家不要笑,雖然稚嫩粗糲,但感情深切,寫出了打工人的飄泊的無依、思鄉的愁緒。”

    方言一本正經道。“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全新的文學題材!”

    “全新的文學題材?!”

    包括林賢治和範漢生在內,大為震驚,面面相覷。

    “沒錯,暫時可以稱之為‘職場文學’。”

    方言環顧四周,“或者有個更加通俗易懂的名字,‘打工文學’!”

    “………”

    一個個面面相覷,雅雀無聲,誰也不敢問,誰也不敢說,氣氛在沉默中變得凝重沉悶起來。

    最終,還是身為《花城》主編的範漢生站了出來,“方老師,打工文學也能算是種文學?”

    “為什麼不能呢?”方言道︰“文學即人學,難道打工人就不是人了嗎?”

    範漢生點了點頭,“那自然是。”

    “既然是人,那為什麼不能以打工人為對象來創作作品呢?”

    方言道︰“其實根本上,打工文學本身就是勞動文學的一個變種。”

    一听到勞動文學,範漢生、林賢治,以及《佛山文藝》的編輯們這下子就听懂了。

    比如《鋼鐵是怎麼煉成的》,寫的就是保爾柯察金在經歷一系列勞動之後,最終成為一名鋼鐵工人的故事,這本巨著本身就是一部勞動文學。

    “勞動文學是以勞動和勞動者為題材的文學類型,打工人當然也是勞動者!”

    方言道︰“而且這類打工人今後會在粵東越來越多,這種打工現象也會越來越普遍。”

    “方老師說得對!”

    “我們有一些老鄉都跑去鵬城那里打工去了!”

    圍在四周的工友們紛紛響應起來,林賢治、範漢生等人默認下來。

    畢竟,自從“三來一補”的政策開始,越來越多的香江制衣業加快向內地遷移,投資建廠。

    從這個時候開始,勞動文學,或者說是“打工文學”就有了生長的土壤。

    “大家看過這篇《深夜,海邊有一個人》嗎?”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見不少人點頭,更進一步地追問讀後感。

    听著“真實”、“感人”這一個詞一個詞的評語,林堅如听仙樂,整個人不覺飄飄然。

    “正因為寫的是打工人的,才能引發同為勞動者的你們的共鳴。”

    方言道︰“雖然略有瑕疵,但富有生活的質感和生存的痛感,樸素真誠,非常可貴,我覺得在《花城》、《佛山文藝》這些雜志上發表,是沒有問題。”

    說話間,把稿子遞給了範漢生、林賢治等人,笑盈盈道︰“你們怎麼看?”

    (PS︰打工文學在現實里是存在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361章 打工文學(二合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361章 打工文學(二合一)並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