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342章 大文豪的標配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柯一涼 本章︰第342章 大文豪的標配

    “方老師,我寫了篇。”

    鐘阿城娓娓道出,內容大概就是王一生本來是象棋棋院的專業棋手,每天都吃飽飯,一臉油光,漸漸地對下棋失去了熱情,但下鄉插隊之後,經歷了饑餓、勞作等境遇,終于撿起了對象棋的熱愛。

    方言一下子就來了興趣,嘿呦,這不就是《棋王》嘛!

    “那天的座談會上,听了您講的‘尋根文學’,我總覺得這篇《棋王》像是尋根,但又覺得不像。”鐘阿城語氣誠懇道,“我拿捏不住,不知道您覺得……”

    方言問道︰“你覺得不像尋根,是不是因為里面沒有民族地域文化的具體描繪?”

    鐘阿城連連點頭,《棋王》里恐怕除了象棋,再也沒有一絲半點跟華夏傳統文化沾邊的東西。

    “尋根文學的範疇沒有那麼狹隘,只要是屬于中華文明的瑰寶。”

    方言笑了笑,“就像我的《一代宗師黃飛鴻》里,武術和舞獅都是華夏文化的符號之一。”

    說著停下腳步,轉頭看向鐘阿城,“所以你的《棋王》為何不能算是尋根呢?”

    這一番,猶如黃鐘大呂,讓他整個人瞬間豁然開朗。

    “方老師,我明白了!”

    “但凡是涉及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管是無形的,還是有形的,都是華夏文學的根!”

    “這個範圍還可以再擴大些,比如地域方言。”

    方言說︰“我在前不久收了篇寫空中小姐和海軍復員戰士的愛情,本來是一篇平平無奇的愛情,但因為在行文敘事上有股子‘京片子味’,這種‘京味’也算是尋根文學。”

    鐘阿城不免驚嘆,“那這個範圍可真大,簡直是包羅萬象。”

    “對,就是包羅萬象。”

    方言道,“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國內有文學尋根,世界各國都有屬于自己的尋根之旅,特別是在第三世界國家,像拉美的魔幻現實主義,本身也是在寄托于印第安怪誕神秘的古文明。”

    鐘阿城在听到“尋根文學”還跟世界文學接軌,心里越發激動︰

    “方老師,那您能幫我看看這篇《棋王》?”

    “稿子有帶在身上嗎?”

    “帶了,帶了,就在我包里!”

    “卷面很整潔,沒有太多修改的痕跡,看樣子你寫的時候很順。”

    方言接過一看,篇幅並不長。

    鐘阿城誠懇地說自己了三個晚上寫出的《棋王》,幾乎一氣呵成,一字不易。

    “不錯不錯,不過你怎麼會想到寫這稿子呢?”

    方言問起了寫作動機。

    鐘阿城更是直言不諱,“主要是為了稿費,家里有妻兒要養,我自己又是個老煙槍,不抽煙可不行,所以這工資負擔不起,日子也過得緊巴巴的,才想到寫……”

    說著,說著,就連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尷尬地摸了摸鼻子。

    “方老師,我是不是太俗了?”

    “俗怎麼了,俗點好啊,俗了才能接地氣,才能更接近老百姓。”

    方言樂道︰“我也是個俗人,當初投身文學,也完全是想掙個編制,早日返城而已。”

    鐘阿城听到這話,壓著自己的心理包袱隨之消失,露出釋然的笑容。

    “行了,這篇稿子我就收下了。”

    方言道︰“至于能不能在《人民文學》上發表,我不能馬上做出答復,但我能向你保證的是,《棋王》作為‘尋根文學’的作品,一定能刊登在文學雜志上,這個你完全可以不用擔心。”

    “謝謝方老師!”

    鐘阿城不住道謝,處女作就上《人民文學》,這種一步登天的白日夢他可不敢做。

    方言把稿子收進公文包,嘴上哼著小曲,腳步輕快地回歸到龔䁪Cが 侵 小br />
    石鐵生問︰“瞧你這模樣,又撞上什麼好事了吧?”

    “得了篇好稿子。”方言眉飛色舞,“當然,不及咱們構思出的那篇《觸不可及》。”

    “岩子,我覺得你高興得是不是有點太早了。”

    石鐵生調侃道︰“別忘了你講過,約了賈平窪、陳忠史他們在清平灣見面。”

    …………

    延川,清平灣。

    石鐵生下鄉插隊的地方,就是這麼個陝北普通的小山村。

    路途遙遠,方言讓龔咅@糶牡卣展聳 埃 約涸蛺媸 譜怕忠危 吹醬說亍br />
    樹很少,少到哪座山上有幾棵什麼樹,碗口粗的就更沒有了。

    “只有打新窖或是做棺木的時候,才放倒一兩棵。”“要是誰能做上一口薄柏木板的棺材,大伙兒就都佩服,方圓幾十里內都會傳開……”

    來到村里,石鐵生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興奮地介紹起來。

    即便這里不是自己插隊的地方,方言依舊能感受到一股似曾相識的親切感。

    視線中,進山尋野菜的孩子們陸陸續續地回村,大的拉著小的,小的扯著更小的,每人的臂彎里都挎著個小籃兒,裝著苦菜、莧菜、小蒜等等,甚至還有撿牛糞的。

    一個個跟在牛群後面,嘰嘰喳喳地吵著。

    石鐵生突然在人群中,找到了個熟悉的面孔,喊了起來,“留小兒!”

    留小兒一愣,上下打量著叫他小名的男人,感覺在哪見過可又想不起來。

    石鐵生自報家門,“我呀,隊里養牛的那個‘鐵生哥’!”

    “鐵生哥?!”

    一經提醒,留小兒終于記起了石鐵生,驚喜交加。

    相互寒暄了會兒,石鐵生糊里巴涂地問︰“清平河水還流嗎?”

    “流哩嘛!”留小兒“咯咯”地笑。

    “我那頭紅犍牛還活著嗎?”

    “在哩!老下了。”

    石鐵生完全無法想象那頭渾身是勁兒的紅犍牛老了會是什麼樣。

    “你爺爺還愛唱嗎?”

    “一天價瞎唱。”

    “還唱《走西口》嗎?”

    “唱啊。”

    “《攬工調》呢?”

    “什麼都唱。”

    “不是愁了才唱嗎?”

    “咦?!誰說?”

    眾人一邊走,一邊靜靜地看著石鐵生和留小兒等孩子聊起村里的事,有說有笑。

    石嵐左顧右看,“這里就是哥哥筆下的清平灣啊。”

    “這里也是你哥哥文學的根。”

    方言說完這句,便詢問起留小兒有沒有見到賈平窪等人的蹤影。

    留小兒回答說︰“村里今天是來了好幾個生人,就在大隊那邊!我帶你們去!”

    一路來到大隊所在,就見賈平窪、陳忠史他們站在門口,顯然已經等候多時。

    “岩子,你們可算是來了!”

    “是啊,我和平窪都想著要不要到村頭接你們去。”

    “……”

    看著一個個急不可耐的樣子,方言心里清楚,這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探討“尋根文學”。

    畢竟,國內的文壇雖然“百齊放”,但綻放得最艷的已經不再是嚴肅文學和純文學。

    特別是純文學,從傷痕文學,再到反思文學,興起至今,已經開始由盛轉衰,步入瓶頸時期。

    至于鄉土文學、改革文學、知青文學,種種文學流派已經發展成熟,很難出現全新的突破,不像一副勃勃生機的通俗文學一樣,能再給人帶來耳目一新之感。

    各種題材已經寫爛,繼續創作只能是拾人牙慧。

    于是乎,一部分人才會開始把目光投向國外,比如“魔幻現實主義”。

    這也是為什麼方小將的“尋根文學”一經報道,立刻就讓全國無數作家驚爆眼球,追捧不止。

    自己猶如華夏文學的指路明燈,再一次地給華夏作家們指出了條通向嶄新天地的康莊大道。

    而但凡是“大文豪”或者“文學家”,無一例外,要麼引領了文學思潮,比如白話文運動,要麼就是某個文學類型或文學集團的標志性人物,還有就是一個文學流派的開山鼻祖。

    顯然,方小將已經摸到了“大文豪”的邊角。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342章 大文豪的標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342章 大文豪的標配並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