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294章 歡迎方老師來日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柯一涼 本章︰第294章 歡迎方老師來日

    《舌尖上的中國》一經播出,立刻在全國各地引發不小的轟動和熱議。

    很快地,就把之前備受爭議的首屆優秀新詩獎活動的熱度壓了下去。

    這年頭的報紙報道說華夏電視機的銷量,正在以每年12%的速度暴增,僅僅1982年一年,就銷售了超過840萬台,現如今,華夏大城市的電視機普及率已經到了86%。

    小城市的電視普及率也有70%以上。

    雖然大多是黑白電視,但每100戶華夏城市家庭里,就有至少75台電視機,當然那,農村電視的普及率就沒這麼高,還不到5%。

    因此,80年代的電視收視率的統計,主要集中在城市里。

    偏偏非常契合《舌尖上的中國》的目標受眾,畢竟這年頭能買得起電視機的,哪怕是黑白電視機的,不能說是“人均萬元戶”,但也至少是已經解決溫飽問題的富戶。

    《舌尖上的中國》所展示的華夏傳統家常菜,立刻就把觀眾們變成了“美食的俘虜”。

    甚至有的專門把吃飯的時間,調整到節目播出的時間,就著《舌尖上的中國》才下飯!

    《自然的饋贈》、《民以食為天》、《味蕾的鄉愁》、《五味的調和》,以及《時間的滋味》,每一集的時長,都在40分鐘左右,然而觀眾非但不覺得長,反而還嫌棄有點短。

    一個接一個的電話,打到了中央台準備好的熱線上,男女老少都有,特別是老干部。

    除此之外,中央台還借鑒到了燕京台辦春晚的經驗,跟《文藝報》、《光明報》等報紙合作,辦了個臨時性的專欄,專門刊登關于《舌尖上的中國》的讀者來信。

    一時間,收視爆表,輿論沸騰,反響熱烈,好評如潮,就差鑼鼓喧天,鞭炮齊響。

    連帶著方小將這個顧問兼原著作者,隔三差五都會收到半�籃子的讀者來信。

    而且,就在《舌尖上的中國》播出的第三集,文化部門召開了相關的研討會。

    作為頭等功臣的方言,自然像汪曾其這個總顧問一樣,絕對不能缺席。

    “小方!”

    “汪老!”

    方言看著老頑童般的汪曾其,相互寒暄了起來。

    汪曾其問道︰“這次的優秀新詩獎,覺不覺得委屈?”

    “委屈倒談不上,就是覺得蹊蹺。”

    方言皺了皺眉,“為什麼一二等獎的安排會那麼奇怪?”

    汪曾其如實相告,說有“熱心人士”給主辦方寫信,指名道姓說像舒亭、方言這樣年輕的作者,如何與艾清這些個大詩人並列?

    但事實上,原件誰也沒看見,而是由作協一位分管詩歌評獎的書記轉達的,就是在他的強烈建議下,才不得不重新考慮評選結果。

    方言能隱晦地听出,這是作協里有人從中作梗。

    然而,汪曾其沒說出具體是誰,方言也默契地沒有刨根問底,選擇把話題轉移。

    汪曾其悄聲說︰“待會兒想好怎麼說《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之處了嗎?”

    方言笑了笑,“勉強想到了幾點,全當作拋磚引玉吧。”

    汪曾其輕拍了下他的肩,“那可太好了,接下來你要多發言。”

    方言一怔,“那您呢?”

    汪曾其嘿然一笑道︰“我當然是給你搖旗吶喊,加油助威。”

    方言哭笑不得,“您這……您才是總顧問。”

    “你不也是總策劃嘛!咱們倆半斤八兩,就不要推來推去了,就這麼定了!”

    汪曾其語重心長道︰“老了,就要把機會留給你們年輕人。”

    “老汪這話說的不無道理。”

    忽然間,夏偃出現在他們的身後。

    同行的還有石方雨等電影局領導,以及各大制片廠廠長。

    “夏老,石局長……”

    方言挨個打招呼,輪到新聞紀錄片制片廠時,秦明激動地握著自己的手,可勁地搖!

    畢竟,《舌尖上的中國》是在他任上出的成績,更進一步,指日可待。

    “這次研討會,除了討論《舌尖上的中國》,還要商量這次出訪日本的各項安排。”

    夏偃慈眉善目道。

    方言一問才知,這趟代表華夏文藝界出訪的,除了自己,還包括夏偃、石方雨等人。

    文學界的數量極少,去的主要是電影界。

    “方老師,《舌尖上的中國》的拷貝已經送去了日本。”

    石方雨說,除此之外,《那山那人那狗》、《城南舊事》、《一代妖後》、《火燒圓明園》等電影的拷貝也已經送到了松竹電影公司,不出意外的話,會在訪日期間,陸陸續續地上映。

    而作為《那山那人那狗》的編劇兼作家,方小將自然要跟松竹電影公司的人見面。

    “已經定好要在哪家電視台播出《舌尖上的中國》了嗎?”

    汪曾其作為隨團成員之一,很是好奇。

    石方雨笑道︰“定好了,富士電視台。”

    方言耐心地听著,富士是由松竹、東寶、等日本電影大廠共同參與創立,彼此合作得很密切。

    由于《舌尖上的中國》一部分的投資和設備來自于松竹的贊助,松竹得到了日本的發行權,當然肥水不流外人田,更何況富士目前是日本,乃至東亞最具影響力的電視台之一。

    而港台以及東南亞這邊,電視方面就交給亞視,院線則交給夏仫睋鞎U稹br />
    “可惜歐美那邊,我們是兩眼一抹黑。”

    石方雨嘆了口氣,說不知道該找哪家電視台,通過什麼渠道讓《舌尖上的中國》播映。

    方言道︰“我倒有個建議,可以跟洛城18台聯系。”

    夏偃眼前一亮,“小方,接著說。”

    方言說,洛城18台成立于1977年,是洛杉磯的第一家多語言電視台,其中就有專供華人的華語電視頻道,觀眾幾乎覆蓋全美大部分的華人華僑。

    石方雨急切地問︰“那您能跟電視台取得聯系嗎?”

    “我之前做《拯救大兵瑞恩》新書推廣的時候,曾經接受過這家電視台的采訪。”

    方言道︰“我可以試一試,但我不敢保證一定能辦到。”

    夏偃擺了擺手,“不要有壓力。”

    “對對對,千萬不要有壓力。”

    石方雨他們激動不已,不管成功與否,他們都會記住方老師的這個人情!

    方言考慮到不管寫信,還是發電報,都很不便,隨即打算到日本的時候再打長途電話。

    畢竟,國內能打國際長途的地方並不多。

    …………

    研討會結束之後,文化、外交、宣傳等多部門聯合創辦了一個臨時的突擊培訓班。

    但凡是訪問團的成員,基本上都要參加。

    方言也不例外,在培訓班里遇到了橋本結衣和鈴木洋子。

    “方老師,我們沒有辜負您的期望,《午夜凶鈴》第一部分的譯稿已經初步完成了。”

    橋本結衣咧嘴發笑道。

    方言拍手稱快,“果然我沒有看錯人,真的是太辛苦你們了!”

    “哪里哪里。”

    鈴木洋子揚了揚手,反倒是感謝方老師能繼續給她們這個難得的機會。

    橋本結衣欣然同意,畢竟不是所有人能像她們這麼幸運,能接二連三地給美國國家圖書獎、芥川龍之介獎得主等于一身的大作家打下手,做翻譯工作。

    方言好奇不已,“芥川龍之介獎?”

    “您托我寄給我父親的信,我已經收到回復了。”鈴木洋子說︰“我父親讓我向您轉達好消息,您被評為第89回芥川龍之介獎得主。”

    “還有這種好事?!”

    “其實獎項早就公布了,原本他是想等您到訪日本時再說,給您來一個大大的驚喜。”

    “哈哈,現在我已經感受到驚喜了。”

    方言大為意外,剛要往下問,突然迎面向自己走來一個很久不見的老熟人——

    王益!

    就見他洋溢熱情地伸出了手,“方老師。”

    “小,不,應該要改口。”

    方言親切地稱呼這位在亞洲司的隨員。

    王益微笑道︰“別別別,您還是繼續叫我‘小王’吧。”

    方言半開玩笑道︰“听說這次大領導的演講稿,是你草擬的?”

    一提到這事,王益興奮不已。

    怎麼也沒想到能接到這麼重大的任務,明明自己還是級別最低的科員。

    “真是了不得啊!”

    方言笑了笑,“接下的日本之行,也要多多拜托你了。”

    “義不容辭,方老師!”

    王益斬釘截鐵,眼神堅定。

    方言拍了拍他的手臂,忍不住贊嘆道︰“目光如炬,貴不可言。”

    在此之後,過了小半個月,華夏代表團正式出發,訪問日本。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294章 歡迎方老師來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294章 歡迎方老師來日並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