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198章 你們是誰的粵軍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柯一涼 本章︰第198章 你們是誰的粵軍

    同學們!」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方言說了兩個多小時,喝了口水潤潤嗓。

    出乎意料的是,沒有如潮水般的掌聲,而是驚起「啊」聲一片,學生們根本沒有听過癮。

    不是,方老師!

    怎麼能斷在這里呢?

    繼續上啊!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快樂!

    林賢治也抱著同樣的想法,就听到意猶未盡的學生們紛紛站起來,大聲地挽留道︰

    「方老師,您能不能再給我們講講!」

    「對對對,再給我們說說武俠吧。」

    「還有武術和粵東文化,我們該怎麼把粵東文學的"根",在里更好地表達出來。」

    「………」

    剛剛還嫌武俠丑,如今各個當成寶,各種問題,狂轟濫炸。

    「同學們,靜一靜,靜一靜。」

    範漢生走上前,說《花城》已經跟方老師商量好了,會給創作班上三堂課,今天只是第一天,接下來的兩天,還會繼續開講。

    「方老師萬歲!」

    眾人又驚又喜,又是鼓掌又是喝彩。

    聲音震天,大到幾乎要掀翻屋頂的程度。

    方言揮了揮手,離開教室。

    範漢生邊走廊上走,邊感慨道︰

    「我以前不明白什麼叫"生而知之",現在算是明白了,方老師,您這麼年輕,怎麼就懂得那麼多事,就連魯迅先生、老舍先生,還有𣉢寫過武俠,沒想到您都知道。」

    「您不是說了麼,我生而知之啊。」

    方言收斂笑意︰「開個玩笑,其實這都要感謝恩師對我的悉心教導。」

    「名師出高徒啊。」

    範漢生和林賢治互看一眼,深信不疑。

    心里由衷地感慨一句,真不愧是茅公啊!

    「方老師,我有一個問題。」

    林賢治道︰「就是您對于武俠的定義和理解,和文學界之前的觀點和論調不太一樣。」

    「因為這些觀念還停留在民國舊派武俠,但今非昔比了,不管是《武林》,還是你們《花城》,從香江引入的武俠,我個人認為該稱作"新派武俠"。」

    方言緩緩地走下樓梯。

    「您說的民國舊派和香江新派,我都看過幾本,這新舊兩派之間的區別在哪呢?」

    範漢生問︰「是年代和地域的分別嗎?」

    「自然不是,新舊兩派的區別在于……」

    方言剛要往下說,突然冒出一個聲音。

    「您等等。」

    林賢治迫不及待地從包里拿出筆記本,里面的一頁頁,寫得密密麻麻,全都是字。

    「你這樣下台階,也不怕摔了。」

    方言說︰「不用急,這些我明天會講。」

    「那真的是太好了!」

    林賢治咧著嘴發笑。

    「一個是內容,舊派武俠多數要麼是為朝廷服務,歌頌朝廷鷹犬,要麼是門派、家族之間的爭霸、復仇、奪寶,快意恩仇,相互爭斗,缺乏一種正面的價值觀,而新派里,充滿著愛國、民族、正義這些積極的觀念。」

    方言侃侃而談。

    另一個就是形式,梁羽生、金鏞等人吸收了許多西方文學技巧,比如意識流、蒙太奇。

    「沒錯!」

    「您說的沒錯!」

    範漢生順著他的思路回顧,眼前

    一亮。

    「武俠,絕非耍弄刀槍那麼簡單。」

    方言道︰「從古至今,不管是側重儒家的儒俠、佛家的佛俠,還是偏向道家的道俠,骨子里都有股民族情節,也只有這種樸素的民族觀念,以及充滿俠義精神的道德觀,才能更得讀者的喜歡。」

    範漢生感慨道︰「我想,這也是香江新派武俠能在粵東這麼受歡迎的原因。」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方言道︰「還有在文化上。」

    「您是說"粵味"?」

    林賢治皺了皺眉。

    雖然不能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但所處的文化土壤不同,結出的果實自然大不相同,而香江文學的「根」,和粵東文學的「根」,怎麼會相同呢?

    小了,格局小了!

    方言笑道︰「其實,不管是香江文學的"根",還是粵東文學的"根",都只是側根。」

    「側根?那您說這文化的主根是什麼?」

    範漢生心里直癢癢。

    方言提醒了一句,「剛才我在課上提到了"黃飛鴻",他是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以弘揚國粹,振興嶺南武術為已任。」

    林賢治脫口而出,「您說的是嶺南文化!」

    方言道︰「不錯,不要把文學的根局限在自己這片土壤上,而是要放眼在整個中華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嶺南文化難道不是粵港澳的共同的歷史文化基礎?」

    範漢生因為听得懂,才更為之震撼。

    一下子,就把粵東文學界的格局打開!

    「這個"嶺南風"和嶺南文學,就是我明天給這群學生上的第二、第三堂課。」

    方言露出神秘的笑容。

    這可不是另起爐灶,搞個新和聯勝。

    而是像把和聯勝、號碼幫、新記、洪興、東星等,統統整合成一個幫派一樣,把香江文學、粵東文學、客家文學、桂西文學這些文學的「根」,都深植在同一片嶺南文化的土壤里。

    這個集合,就叫嶺南文學!……

    第一天,創作班的學生們思路大開,受益良多,第二天仍然如此。

    思想的突破,跟文化的開放都是一樣的,先從一個小口一個小口地打開局面。

    緊接著,就是從一條小縫,到打開一整座大門,這不是三天三堂課就可以完成的。

    但不管怎麼樣,「文學的根」、「武俠文化」、「嶺南文學」等觀念,狠狠地沖擊著所有人現有的認知,指明了一條全新的文學大道。

    而方老師這盞文學上的明燈,也給《花城》今後的去處,指出了好幾條明路。

    「嘩嘩嘩。」

    伴隨著方言宣布最後一堂課的結束,全班同學報以最熱烈的掌聲。

    听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就在方言給學生們簽名留念的時候,背後忽然冒出林賢治的聲音。

    「方老師,能不能給您拍幾張照片?」

    「呃,可以。」

    方言站起了身,面對著鏡頭,神態自若。

    林賢治  地按了幾下快門。

    方言問道︰「你這是要用在宣傳上?」

    「沒錯,方老師。」

    林賢治說︰「我們要把您的照片,跟您的講課內容都登在《花城》上。」

    範漢生補充了一句,「文藝理論版塊的頭版位置。」

    「方老師,能不能請您換個地方,再拍幾張?」林賢治說這

    些照片素材,他們準備挑選合適的,分兩期刊發。

    「兩期?」

    方言不免意外,《花城》事先征得了自己的同意,除了「文學的根」的理論暫不發表,其余的都可以發表,但沒想到他們會這麼刊登。

    範漢生難為情地說,《花城》窮怕了。

    一篇好稿子都恨不得掰開兩篇用,而方老師這麼多驚為天人的文藝觀點和理論,全部放在一期上,何止是浪費,簡直是糟踐!

    「範總編言重了。」

    方言哭笑不得。

    「一點兒也不言重。」

    範漢生為難道︰「說實話,這次能從方老師這里得到這麼多好東西,按理說不該再有什麼非分之想,但我還是忍不住想說,方老師,能不能請您給我們《花城》寫一篇稿子?」

    此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一齊投向方言。

    此刻,林賢治眼里炙熱,心怦怦直跳。

    自從方言提出「嶺南文學」之後,不只是他,整個《花城》出版社都著了魔。

    不出意外的話,當刊登著「嶺南文學」觀點的《花城》出版時,整個粵東文壇都會為之一震。

    這已經不單是《花城》想進步的問題,而是整個文學粵軍太想進步了!

    「我會好好考慮的。」

    方言既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拒絕。

    畢竟,始終記得還欠小妹一篇武俠。

    範漢生表示非常理解,畢竟方老師的事多,接下來要被粵東的領導們請去當座上賓。

    一行人離開教室,來到出版社的食堂,菜肴豐盛,酒水管夠,專門為方言準備的。

    一個個上來敬酒,話里話外都充滿著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不過,還沒到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的程度。

    畢竟,袁大頭小站練兵,可是練了將近三年。

    方小將在《花城》整軍,才三天而已。

    不過假以時日,這支文學粵軍遲早連人帶筆,都得姓「方」!

    到那個時候,你們走誰的路?

    方小將的路!

    你們是誰的兵?

    方小將的兵!

    免費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198章 你們是誰的粵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198章 你們是誰的粵軍並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