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燈光照在書桌上。
《兵器知識》、《解放jun文藝》、《紅岩》、《大眾電影》等期刊,一摞摞,擺得整整齊齊。
既然參加軍事文學創作座談會,就有必要對這年頭的軍事題材電影和,提高認識。
《渡江偵察記》、《偵察兵1974》……
方言合上《西線軼事》,這本被文壇認為是探索新時期軍事文學的新起點,沒有寫炮火連天、硝煙彌漫的戰場奇觀,而是寫男女戰士在戰爭前後的變化,寫成長,寫蛻變。
這種,算是戰爭時期的軍旅文學。
除了軍旅文學,軍事還包括戰爭文學、軍史報告文學,以及由方言開創的諜戰文學,還有一種,這個年代沒有,今後才有。
那就是軍事科幻,對未來的戰爭樣式和形態進行想像的,比如《全頻帶阻塞干擾》。
而軍旅文學,又分戰爭時期和和平時期。
《士兵突擊》就屬于和平時期的軍營生活。
不過,這麼多天看下來,軍事文學已經到了瓶頸期,不破不立,急需要新的創作方向。
也難怪要召開這個軍事文學創作座談會!
要不然,真會像鄉土文學一樣沒落,輸完傷痕文學,輸反思文學,然後輸愛情文學……
“咚,咚,咚。”
方言敲了敲桌面,目光從,轉移到松阪慶子送的信,撕開封口,里面是一張紙。
接著拿起《袖珍日漢辭典》,沒有按照順序,從上往下翻譯,而是從最顯眼的三行詩開始,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找,找了大半天。
就見松阪慶子在上面寫著︰
“送行時對你說‘保重哦’,
但真正想說的,
其實是電話號碼。”
這句話的下方,就是一串電話號碼。
方言對這封信的內容越來越感興趣,從頭到尾地譯了一遍,大概的意思就是︰
“熱烈歡迎方老師來日。”
“來日……方長?”
放下筆,視線落在那盒親筆簽名的磁帶。
…………
第二天,到《十月》編輯部銷假上班。
辦公室里,田增翔看到方言的身影,嗓門都抬高了,“岩子,你可總算回來了!”
此話一出,傳到走廊,立刻招來章守仁、晏名等人,就連打水的張仲鍔,也提著暖瓶,快步地趕了回來,一口一�“岩子”地叫著。
“不對勁,很不對勁啊。”
“你們這個反應太不對勁了!”
方言忙問編輯部是不是出什麼大事。
“編輯部沒有事,是你太會來事了。”
章守仁忍不住打趣道。
“就是!”
田增翔語氣里透著幽怨︰“你也忒不夠意思了,搞出這麼大的動靜,我們竟然還要從人文社那里打听到消息。”
方言一臉困惑,一問才知。
合著是“古典文學四大名著”叢書系列。
“多麼好的點子啊!”
田增翔惋惜不已,“怎麼就流了外人田了呢,讓咱們出版社出版這‘四大名著’該多好。”
章守仁跟張仲鍔、晏名的一樣,嘆了口氣,說陸元熾他們收到消息,無不感到遺憾。
方言攤攤手,無奈地解釋說“四大名著”概念是這次中日文化交流的成果之一,在場的人一致同意由人文社負責,自己也無能為力。
“唉,可惜,太可惜了。”
張仲鍔長長地嘆了口氣。
“其實你們也不用覺得可惜。”
方言擺了擺手。
“岩子,你是不是還有好的點子?!”
張仲鍔眼前一亮,比田增翔還激動。
方言道︰“其實,提出‘四大名著’這個說法,只是個開始,要想深入人心,光靠一個人文社,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更多的出版社,長年累月地出版類似的叢書系列,才能把‘四大名著’這個觀念樹立起來。”
“岩子的意思是,當不了第一個,我們可以當第二個出版‘古典四大名著’的出版社。”
田增翔投去問詢的目光。
張仲鍔搖頭苦笑,第一個出版“四大名著”系列叢書叫開創,第二個出版的就叫跟風。
“張老師,未必就一定要以‘四大名著’的名義,可以創造一個全新的概念。”
方言舉了個例子。
比如,把《詩經》、《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離騷》等編成一個叢書系列,冠以“中小學生必背詩詞文集”的名稱。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相信全國的中小學生和兒童都會感謝方老師!感謝他的大恩(缺)大德!
“妙!太妙了!”
晏名不禁大喜,“岩子,你這個主意,千萬別告訴別人,就由咱們出版社辦了。”
張仲鍔目光當中充滿羨慕,心里清楚這個文集出版了,也有方言和詩歌組的一份功勞。
自己這個戴罪之身的人,太想立功了!
“張老師,咱們還有軍事文學創作座談會。”方言安慰道,“召開的時間定下了沒有?”
“已經定下來了。”
章守仁點頭說︰“就在4月19日。”
方言笑道︰“到時候,我們可以在那里多多地挖掘新作者和新作品。”
張仲鍔听到這話,眼里重新燃起了斗志。
“而且不只這個,還有呢。”
方言說,根據陸遙的來信,《人生》電影已經拍了一陣子,單行本出版也該提上日程。
“《人生》的電影?!”
張仲鍔、章守仁等人又驚又喜。
“听說是周里晶、李小麗幾個北電的學生主演。”
方言笑了笑。
至于要不要出席78級畢業設計作品展,並沒有放在心上,但架不住北電師生過于熱情,好像唯恐自己不來一樣,倒是沒有電話轟炸,而是收到了來自北電學生的邀請信。
上面密密麻麻,簽著他們的名字。
導演系,田莊莊、李少虹、胡梅……
攝影系,侯永、章藝謀、顧常衛……
表演系簽的名是最多的,張豐翼、方舒、郭靖、周里晶、李小麗、李天翔……
既有第一位扮唐僧的演員,汪悅。
也有貌美如花的女兒國國王,朱 。
乖乖,萬眾一心!
且不說盛情難卻,正好借這個機會,方言準備給《商鞅》話劇和電影,繼續物色演員。
到了四月,城北郊外,昌平朱辛莊。
長滿淒淒荒草的臨時校園,校門外是一片片的田野,樹木掩映下的一排排紅磚房,門口赫然而立著一塊“北京電影學院”的大木牌。
“方老師,歡迎歡迎!”
謝非代表校長沈嵩升,笑臉相迎。
在他的介紹下,方言和倪鎮、司馬釗敦等同行的北電老師,一一認識,握了握手。
等來到校園里的一片開闊地,長長的學生縱隊一列列排開,一個隊伍,代表一個作品。
隊伍里的一個個,探頭探腦,一個勁兒地跟身邊的人打听,“方老師來了嗎?”
突然間,人群中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
“方老師來了!”
伴隨而來的是,人潮洶涌,喧嘩震天。
就見方言和沈嵩升笑著打招呼,互相寒暄的時候,接受北電領導和老師的道謝。
人藝已經確定了要從人藝表演培訓班、北電、中戲等抽調年輕力量,等到把《商鞅》的話劇劇本修改完畢以後,就開始挑選演員。
學生有機會,老師也有機會!
能參演由萬佳寶親自掛帥的話劇,已經是無上的榮幸!
更何況是這麼一部歌頌改革∣開放的波瀾壯闊的史詩大戲,一個演員的演藝生涯里都未必能遇到這種機會,如果能參演的話,哪怕在里面演一個小卡拉米,也簡直是無上的光榮。
這要多虧了方老師!謝謝哦!
“方老師在哪呢?”
陳凱哥、章藝謀、張豐翼等男生東張西望。
“在那兒呢!”
“方老師在那兒!”
沈丹隻、李小麗、李少虹等女生看到那個男人的側影,竊竊私語起來。
議論聲中,朱 靜靜地望著迎面向她們走來的方老師,滿眼都是仰慕的眼神。
卻不知怎麼地,幽幽地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