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148章 1982年,好戲上演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柯一涼 本章︰第148章 1982年,好戲上演

    在沈叢文和汪曾其的指導下,《舌尖上的中國》終于定稿,一共8篇散文,整本散文集的字數跟《朝花夕拾》差不多,13萬字左右。

    方言帶上稿子,馬不停蹄地來到《燕京文學》,沒見著王朦、周雁茹,倒看到李悅、黃忠國、王潔等人,在編輯部里聊得熱火朝天。

    “這麼熱鬧?”

    “岩子!”

    眾人看到方言,又驚又喜。

    方言從包里取出稿紙,“我是來送稿的,王老師、周老師他們不在嗎?”

    “他們在社里開會,一會兒才回來。”

    黃忠國負責散文組,興奮地搓搓手,“岩子,你這部散文集,趕緊先讓我拜讀一下。”

    王潔說︰“黃老師對你的散文可是期待很久了,一直掛在嘴邊,根本就沒有停過。”

    “小王這話就不誠實,你念叨的可不比我這個老同志少。”黃忠國用戲謔的口吻來揭短。

    “黃老師!”

    王潔兩眼圓瞪。

    “都有,都有,人人有份。”

    方言笑著把稿子遞了過去。

    “讓黃老師和小王先看,我們另外有事要找你幫忙。”李悅哈哈大笑。

    方言一問,原來《燕京文學》準備也辦一個文學獎,特意找他取取經,畢竟《十月》文學獎的主意是他出的,組織籌辦頒獎大會,自己也出了大力,經驗豐富,堪稱老司機。

    隨即答應下來,“沒問題,盡管問。”

    李悅、季秀英等人顯然是有備而來,拿出了本子,上面記錄著關于文學獎的各種問題。

    方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聊著聊著,聊完正事,漸漸地閑聊起來。

    臨近春節,氣氛一片歡樂祥和。

    半晌,開完會的王朦、周雁茹走了進來。

    “在聊什麼呢?”

    “王老師,周老師。”

    方言打了聲招呼,道明了來意。

    王朦把目光投向正看得津津有味的黃忠國,“黃老師,你覺得岩子這些散文怎麼樣?”

    “一個字,絕!”

    黃忠國拍桌道︰“從食材到烹飪,再到品嘗美味,靠著文字,就讓美食躍然紙上,而且從吃上引出的這些思考和感悟,更是絕了!”

    “我看看,我看看。”

    眾人倍感興趣,一擁而上。

    跟不同,《舌尖上的中國》里的每一篇散文都是獨立成篇,上一篇和下一篇,沒有明顯的勾連,可能最大的共通點就是“吃”。

    “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

    王潔道︰“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

    “不同地域的華夏人,運用各自智慧,適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能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農耕民族……”

    季秀英越念越大聲,“有個作家這樣描述華夏人淳樸的生命觀︰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

    “精闢!”

    李悅問︰“岩子,這�作家是不是就是你?”

    方言和他們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年,相比一個城的興衰流轉,顯得短暫,但對一個人來說,卻足以釀出濃厚的鄉情。”王朦感慨道,“這句寫得真應景啊。”

    “是啊,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

    一下子,把眾人拉到了對過年的期盼中。

    ………………

    1月24日,除夕。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

    一到冬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一個儲藏室,里面堆放著整整齊齊的煤球。

    方言拿著火鉗,換完煤球,朝外喊著︰

    “姐,媽喊你回來吃年夜飯啦!”

    “岩子,你過來下。”

    方紅站在甦雅家門口,招了招手。

    方言好奇地走了過來,就見甦雅從屋里走出來,手上捧著一堆東西,“這是若雪、勝男、洋子、結衣她們給�捶k履昀裎鎩!br />
    “都給我的?”

    “對啊!”

    甦雅把視線落在《袖珍日漢詞典》,“這個是若雪的禮物,她說你如果要學外語,或者要看洋子翻譯的《那山那人那狗》,字典肯定少不了,這本很適合初學者入門使用。”

    方言掃了一眼,唐勝男送的是盒磁帶,鈴木洋子和橋本結衣的則是兩盒精致的糕點。

    “這個是我的回禮。”

    甦雅晃了晃一雙手套,“你是大作家,手可精貴了,注意保暖,小心別得凍瘡。”

    “你就不能盼我點好的嘛。”

    方言搖了搖頭,統統笑納。

    “還有呢!”

    方紅把弟弟拉到院子的角落,確認四下無人,才心安地打開布袋子,里面裝著一捆捆的大團結,“這是躍民給你的。”

    “不少啊。”

    方言粗粗看了幾眼,看上去有好幾千。

    “可不是嘛,這麼多,我根本不敢一個人回家,還是躍民送我回來。”方紅語氣里透著難以置信,“岩子,怎麼能有這麼多啊!”

    方言道︰“要不然,怎麼有那麼多人放著鐵飯碗不干,偏要停薪留職來干個體戶呢。”

    “他還說今年掙得只會比這個多。”

    方紅像做賊似的壓低聲音。

    方言認真說;“姐,你給我捎句話給韓哥,開年這段時間不要出攤了,暫時休息。”

    方紅問︰“怎麼了,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有風聲。”

    方言說最近可能會對經濟領域犯罪活動重拳出擊,個體戶可能要面臨一場風波。

    “我知道了!”

    方紅一臉嚴肅,“明天我就去告訴他。”

    兩人回到屋里,電視開著,但沒有播放春晚,雖然中央台在82年舉辦了一場春節聯歡晚會,但不是現場直播,也不是在今天。

    而是在元旦期間,具體的表演節目,據田增翔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王鋼和他的孩子表演了相聲,《父子對話》,一位梳著大辮子的女歌唱家,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我愛你,塞北的雪》,至于這位是誰,不可說。

    “吧嗒。”

    楊霞關掉電視,招呼眾人吃飯。

    年夜飯相當地豐盛,豬頭肉、臘肉、臘魚、鴨湯、豬肉白菜餡餃子、干貝燒白菜……

    “媽,這是躍民送給咱們的。”

    方紅從布袋里拿出幾條五彩繽紛的絲巾和尼龍紗巾,“這一條是燕子的。”

    “哇!”

    方燕眼楮冒出“bulingbuling”的光,立刻像打紅領巾一樣,激動地戴上尼龍紗巾。

    “不是這麼戴的。”

    方言幫小妹解開,手把手教著,“不許帶到學校顯擺,要是被沒收的話……”

    “知道知道,我絕對不會帶到學校去的!”

    方燕信誓旦旦地保證,雙手放在背後,“哥,我們過幾天去看電影吧。”

    “什麼電影?”方紅也在幫楊霞系紗巾,“最近又出什麼新的電影了?”

    “有!有!叫《少林寺》!”

    方燕說自己從《大眾電影》看到的,2月1日上映。“到時候,我們全家去看吧?”

    “少林寺?好端端地干嘛去拍和尚啊?”

    楊霞疑惑道︰“和尚有什麼好拍的?”

    “媽,這是部武俠電影。”

    方言生了興致,答應了小妹的請求。

    方燕臉上寫滿了興奮,余光注意到哥哥帶回的禮物里有一盒未拆封的音樂磁帶。

    “哥,徐曉鳳是誰啊?”

    “徐曉鳳啊。”

    方言順著目光望去,一眼就落在歌曲目錄里的《風的季節》。

    “涼風輕輕吹到悄然進了我衣襟,

    夏天偷去听不見聲音。

    日子匆匆走過倍令我有百感生,

    記掛那一片景象繽紛……”

    “吹呀吹,讓這風吹,抹干眼眸里亮晶的眼淚。”

    “吹呀吹,讓這風吹,哀傷通通帶走,管風里是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148章 1982年,好戲上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148章 1982年,好戲上演並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