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139章 馬甲掉了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柯一涼 本章︰第139章 馬甲掉了

    華夏女排奪冠以後,燕京的大街小巷上,到處都能看到韓躍民出品的文化衫和背帶褲。

    走一路,看一路,方紅看著路上的男男女女穿著自己設計的衣服,自豪感油然而生。

    正面的圖案和標語雖然相同,但背面不一樣,都是華夏女排運動員的名字和號碼。

    曹慧英,楊希,孫晉芳,周曉蘭……

    其中,就屬郎萍出現的頻率最高。

    《燕京日報》、《華夏體育報》等多家報紙重點報道了“郎萍”,統計下來,7場比賽,華夏隊共扣球1116次,她一人扣球407次,得了79分,扣球命中率接近百分之五十。

    “鐵榔頭”的名號就此享譽全國。

    無可爭議的全民偶像!頂流中頂流!

    瞧上面的針線活,方紅一眼能看出來有幾件不是出自韓躍民他們的手筆,心里一驚。

    這麼快就有仿品?

    走進理發店,在一排正在燙頭的女人當中,又找到了2件仿品,都是用勞動布做的。

    “小紅啊!”

    穿著白大褂的理發員手法嫻熟,推子和梳子配合得當,正在給男孩理著發。

    “周阿姨。”

    方紅湊了過來,輕聲地說︰“今兒怎麼比昨兒的人還多啊?”

    “這不女排拿冠軍了,她們吶都想給自己弄個女排運動員的發型。”

    周阿姨邊理發,邊跟方紅聊著天。

    此時的理發店里,年齡大些的婦女要的是郎萍等女運動員的發型,年輕的女同志倒是追求時興的發型,要的是《排球女將》女演員們的同款發型,特別是女主角“小鹿純子”。

    “你這嗓子是怎麼回事?”

    “別提了,昨天咱們女排不是奪冠了,在胡同里喊了半天,嗓子給喊啞了。”

    “嘿呦,你一提這事我又激動了,女排可真給我們華夏漲臉啊!”

    “那可不,我家那位听到女排奪冠了,挺大個大老爺們,直接嗷一嗓子就哭出來了。”

    “我家的也差不多,大冷的天,穿個背心就跑外頭慶祝去了,愣是大半夜才回來。”

    “…………”

    排著隊的女人們聊得熱火朝天,方紅靜靜地等候,突然注意到有人從包里拿出背帶褲。

    邊上的眼鏡婦女也留意到,“你這褲子怎麼這麼像電視里那女的穿的褲子呢?”

    “怎麼叫像啊,就是‘純子’穿的!”

    穿著工裝的大嬸白了眼,“花了我二十好幾呢,專門給我家丫頭買的。”

    “你從哪兒買的?”

    眼鏡婦女也想給自家的閨女買一條。

    方紅看了幾眼,就認出是韓躍民攤上的。

    畢竟全燕京,現在賣背帶褲的就一家。

    《排球女將》電視劇本來就火,華夏女排如今一奪冠,中央台馬上啟動了重播,再一次掀起了收視狂潮,地方台也參與其中。

    越來越多的家長比照著小鹿純子的樣子,給寶貝女兒進行全方位的仿妝,從發型到上衣,再到背帶褲,力求做到高度相似。

    “你不知道?”

    大嬸說︰“今兒的報紙上都登的,就是那個掛了橫幅的�體戶,叫韓、韓躍民。”

    眼鏡婦女疑惑道︰“什麼橫幅?”

    不等方紅開口,周阿姨抖落著圍布,“就是‘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沒錯,就是這一句!”

    大嬸滿臉激動道︰“我就是沖著這句,才在韓躍民的攤上買了這條褲子。”

    眼鏡婦女驚訝說︰“有這麼回事!那我燙完頭得去看看,這個韓躍民說的可真提氣!”

    “不是那個‘韓躍民’講的。”

    周阿姨把今天的《燕京日報》遞了過去,同時指了指方紅,“呶,這話是她弟弟說的。”

    “她弟弟?”

    大嬸和眼鏡婦女好奇地望向方紅,又看著報紙,內容大體是某一天,方言到韓躍民攤上買文化衫,韓躍民認出了大作家,兩人聊到華夏女排的最終成績,方言說是“冠軍”,韓躍民有點不自信,于是,方言仿佛世外高人,說出了這一句話,韓躍民激動得立馬做成了橫幅。

    報道寫得有鼻子有眼,兩人怔怔道︰

    “你弟弟就是那個大作家,方言!?”

    “就是他,我們南鑼鼓巷出來的大作家。”

    周阿姨作為從小看他長大的街坊,由衷地感覺到光榮和驕傲。

    ……………

    這些天,不管是全國性,還是地方性的報紙,連篇累牘地報道宣傳“女排精神”。

    《燕京日報》等報紙報道的“如果奇跡有顏色”,看上去雖然只是錦上添花,但這朵花開得驚艷絕倫,立刻被《光明報》、《人|民報》、《華夏青年報》、《紅旗》等報刊引用、點評。

    在全國各地涌現出學習“女排精神”的同時,這句口號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傳播開來。

    方言和韓躍民作為當事人,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尤其是方言!

    畢竟,這位可是喊出“文化自信”、“華夏復興”的杰出青年,文化人說話就是不一樣!

    這下子,包括《燕京日報》在內的燕京媒體,紛紛派出記者,都想給他做一個專訪。

    甚至,不惜堵在《十月》編輯部的門口。

    一家接著一家,根本停不下來。

    方言終于受不了,跑到後鼓樓苑的四合院里躲清淨,桌上擺盤花生米以及一瓶二鍋頭。

    “對不起啊,岩子,都怪我。”

    韓躍民內疚地撓了撓頭。

    “韓哥,當時采訪的時候,你怎麼就給說漏了呢?”方言苦笑連連。

    “我這不是第一次見記者嘛。”

    韓躍民尷尬道︰“好幾個人圍著我,一緊張,腦子一片空白,他們問什麼,我答什麼,一不小心就說漏嘴了,把你給說出來了……”

    方言聳了聳肩,想低調咋就這麼難呢?

    “對不起啊,岩子。”

    韓躍民不住地道歉︰“辜負�捶k難 恕!br />
    “沒事,這次效果雖然沒有達到預期,但結果也不錯,下次再接再厲。”方言擺手道。

    韓躍民嚇了一跳,“還有下次啊!?”

    “那當然。”

    方言笑道︰“你現在好歹是停薪留職工人里的典型,個體戶里的模範,不宣傳你宣傳誰啊,多采訪幾次,慢慢你就會習慣了。”

    “你就別開我玩笑了,我哪是什麼典型模範啊。”韓躍民搖頭失笑。

    “不是?那為什麼上次你因為跳不健康舞罰的款,人家突然給你全額退回來?”

    “岩子,你是說……”

    “懂了吧?”

    方言拍了下他的肩。

    雖然稱不上護身符,但至少在將來的動蕩中,或許能讓韓躍民避免溫甌八大王的結局。

    “岩子,我好像有點明白了。”

    韓躍民嚼著花生米,琢磨著其中深意。

    “你慢慢想吧。”

    方言話鋒一轉,問到了這一次文化衫和背帶褲生意的盈利情況。

    “賬在你姐那里,我就記了個大概。”

    韓躍民一一說了出來。

    文化衫和背帶褲賣得最為火爆,光這一次賺的錢,再加上之前擺攤攢下的積蓄,或許買個像方言這樣二進院的四合院,還差不少。

    但是買個一進院的,絕對綽綽有余。

    剩下的錢,還能到燕京硬木家具廠訂制三十六條腿,而且全是黃花梨的!

    “韓哥,你想得挺周到的,肯定想了不只一天兩天了吧。”方言就著花生米,喝了口酒。

    “嘿嘿,天天想。”

    韓躍民說︰“不過這些還不夠,我再多掙點,把電視、洗衣機、冰箱三大件也給置辦了。”

    方言輕拍了下手,“韓哥,你現在手頭上有多少外幣和外匯券?”

    韓躍民思考片刻,說大概有2025元。

    “夠了!”

    方言敲了下桌面,“韓哥,跟我去趟友誼商店。”

    韓躍民不解道︰“去友誼?現在?”

    方言說︰“之前友誼的服務員不是說要進口一批西德的雙缸洗衣機嘛,估摸著也該到了,我要給我媽我姐買一台,省得她們老是用搓衣板。”

    “好,我陪你去!”

    韓躍民听到這話,站起了身,而且尋思著也給自己的老娘買一台。

    就在兩人收拾收拾,準備出門的時候,短發齊耳的方紅匆匆地趕了過來,帶來壞消息。

    “什麼!仿品!”

    韓躍民心里一緊,猛地轉頭看向方言。

    就見他不慌不忙,輕飄飄地來一句︰

    “不要急,咱們路上邊走邊說。”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139章 馬甲掉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139章 馬甲掉了並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