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74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人脈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柯一涼 本章︰第74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人脈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深夜的胡同里,回蕩起方言的歌聲。

    楊霞和方紅听到動靜,立馬跑出了院子,就見他搖搖晃晃,醉醺醺地推著自行車。

    “你這孩子,怎麼喝了這麼多酒啊?”

    楊霞上前扶了一把,“上哪兒野去了!”

    “悅賓飯店。”方言嘿然一笑道。

    “是不是翠花胡同那家個體飯店?”

    方紅看到弟弟點了下頭,邊接過他手里的自行車,邊白了眼︰“遇到什麼好事了,喝成這樣,是不是又摟了一筆稿費啊?”

    “沒這回事了,我這是舉杯消愁。”

    方言幽幽地嘆了口氣︰“愁更愁啊。”

    “別在胡同里聊了,趕緊先回家。”

    楊霞沒好氣地數落道︰“喝這麼多,還敢一個人騎回家,你的膽子也太大了!”

    “媽,李老師送我回來的,他、他……”

    方言回眸一看,眼神黯淡,“他人走了。”

    歡送會一結束,他也不裝了,作為準萬元戶,大手一揮,請整個編輯部下館子。

    今晚的消費,由方小將買單!

    此時的悅賓飯店規模不大,只能擺下3張小桌,菜品也不豐富,能點的都點上了。

    麻辣鴨、香酥鴨、八寶鴨等……

    這時候的鴨子,不需要憑票購買。

    一道菜,一塊錢。

    雖然花了不少錢,但大伙送給自己的英雄牌鋼筆,價格同樣不菲,更何況蘊含在里面的情誼,何止是無價,簡直就是無價。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方言靠在椅子上,輕輕地哼著。

    “岩子,到底出什麼事了?”

    方紅端來一杯熱水。

    方言下意識地摸著胸前的鋼筆,半醉半醒地說了會兒話,從調職,到轉正,再到分別。

    “這麼快就轉正啦?這可是大喜事!”

    楊霞先是一喜,但馬上疑惑道︰“不過為什麼不是留在《燕京文學》,岩子,岩子……”

    “呼嚕,呼嚕,呼嚕。”

    方言腦袋一歪,發出輕輕的鼾聲。

    方紅還是第一次見到他醉了,幽幽地嘆了口氣道︰“岩子也是個念舊的。”

    ………………

    兩天之後,方言騎著車來到崇文門。

    門房,從秦大爺,變成了董大爺。

    上了樓,來到《十月》編輯室,說是編輯室,但辦公室非常多,一個辦公室,一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是三五個人,甚至七八個人。

    兩個組,幾乎就相當于《燕京文學》整個編輯部,怪不得是大型文學期刊,果然夠大。

    當來到中長篇小組時,方言見到了張仲鍔的一剎那,終于明白自己為什麼被挖走了。

    合著在講習所的時候,就惦記上我了!

    就見他戴著眼鏡,臉上一副與人為善,與世無爭的樣子,仿佛對誰都和和氣氣不動怒。

    “這位是賀新。”

    “這位是田增翔。”

    在張仲鍔的介紹下,方言和兩位同事互相打了個招呼,賀新之前是人大中文系的老師,三十出頭,穿著一身中山裝,身形筆挺。

    笑的時候,喜歡把眼楮瞪大。

    田增翔卻不一樣,把眼楮眯成一條線地笑,他本來就是燕京出版社的編輯,從其他期刊調來支援《十月》,算得上是‘地頭蛇’。

    “幸會,幸會。”

    方言讓他們可以改口喊自己小名。

    “听說是你要來,我可是期盼了很久。”

    賀新洋溢著熱情,“�智探伄獉楫m吹謎媸嗆眉 耍  墓悴М縹沂且患 宦湎隆!br />
    和他聊了會兒《暗戰》,方言透過余光,注意到田增翔靜靜地把玩玉石,不湊熱鬧。

    “這玉不錯。”

    “怎麼,你也懂玉石?”

    “略懂略懂。”

    方言眼前一亮,盯著他的和田玉籽料。

    “那給你品品,這玉不錯在哪里?”

    田增翔把玉石遞了過去。

    “皮很靚,瑕疵少。”

    方言上輩子也是個玩玉的主兒,邊摸邊說︰“形兒好,玉質也好。”

    “可不是嘛,我也這麼覺得,讓田老師不要白白浪費這麼好的料,找個好師傅雕一雕。”

    賀信搖頭失笑道。

    “田老師這是把這塊玉當玩料呢。”

    方言把玉還了回去。

    有句俗話叫,玩料不雕,好料不雕。

    原石的可塑性強,只要不雕,就擁有無限可能,一旦雕了,那麼它的價值就被限制了。

    “懂行啊!”

    田增賢一听“玩料”,變得親近起來,拉開抽屜,里面竟然放著大小不一的各種玉石。

    “哦豁。”

    方言倍感興趣,打听起玉石的來歷。

    這年頭,和田等玉石是不允許個人私自買賣的,只能是玉石收購站來收,如今的市場指導價是一級和田白玉籽料,每千克100塊。

    相當于,每克1毛。

    擱個二三十年,每克的價格沒準能破萬,甚至破10萬,這個收益率,肉眼可見地高!

    借著聊玉的工夫,兩人漸漸熟絡起來。

    從玉石,聊到文學,田增翔跟人熟了,就變得無話不談,帶有文人氣,激情燃燒。

    “改明兒,我帶你去瞅瞅。”

    田增翔主動發出邀請。

    方言應了下來,正要張口,就听賀新清了清嗓子,暗戳戳地提醒了一句,該干活了。

    “這些來稿,就交給你了。”

    “成!”

    方言答應得干淨利落,望著面前的如山一般的信件,沒有急著一封一封地看。

    按照周雁茹傳授的經驗,把這些先分類。

    通常,有三類,一類是自投稿,也就是作者自己投稿,一類是推薦稿,也就是其他機構、團體推薦的稿子,比如地方文聯,又或者是跟《十月》關系不錯的期刊編輯和老作家。

    最後一類,就是編輯找作家約的稿件。

    往往只要看第三類,就能看出期刊目前的稿件質量和組稿水準,結果大跌方言的眼楮。

    稿子雖然多,但水平參差不齊,青年作家的中篇,只能勉強成為《十月》的牌面,成名作家的數量又太少,根本湊不齊兩期的版面。

    中篇如此,長篇就更糟糕了。

    翻來覆去地找,也只找到2篇。

    “䱇!”

    方言這才明白,甦予、張仲鍔為什麼要把自己挖到中長篇組不可,瞬間哭笑不得。

    寒磣,這也未免太寒磣了……

    但一想到《十月》才正式創刊,名頭還沒有在全國徹底打響,倒也是情有可原。

    從胸口拿出英雄牌鋼筆,慢慢拿下筆帽。

    越是這個時候,越該是他出擊的時候!

    是時候,展現自己的人脈網了!

    筆尖壓在紙上,頭一行就寫著︰

    “陸遙同志吾兄……”

    寫完一封,還有下一封︰

    “紫龍吾友……”

    ”老莫……”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感謝馬克西姆小面球的200起點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方便以後閱讀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74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人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74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人脈並對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