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里有你

第660章 秋涼入夢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標傲世 本章︰第660章 秋涼入夢

    林晚站在窗前,望著外面漸漸暗下去的天空。秋意已濃,梧桐葉片片飄落,鋪滿了小區的人行道。她攏了攏披肩,感覺一絲涼意從窗縫鑽進來,直透心底。

    這年她四十八歲,卻覺得自己已經活了一個世紀那麼久。

    手機在茶幾上震動了一下,她沒有去看。無非是廣告或者小區通知,再不會有那個曾經會問她“晚飯想吃什麼”的人發來的消息。丈夫周明已經兩個月沒有回家了,事實上,他上周正式提出離婚,說遇見了真愛,而那真愛不是別人,正是林晚大學時代最要好的閨蜜楊晴。

    “真是俗不可耐的故事。”林晚當時竟笑了出來,周明被她笑得不知所措,那張曾經讓她痴迷的臉上寫滿了尷尬與不解。他當然不會懂,她笑不是因為開心,而是因為人生這出戲實在太拙劣,連編劇都不敢這麼寫。

    廚房里的水燒開了,哨音嗚咽著。林晚慢慢走過去關掉煤氣,給自己泡了杯茉莉花茶。茶杯溫熱著她的手,但那點暖意遲遲滲不進皮膚里去。

    她想起母親生前常說“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母親走的那年也是秋天,肺癌帶走了她,從確診到離世不過四個月。父親則在一年前因心髒病突發先走了,老兩口感情好得一輩子沒紅過幾次臉,連離開都舍不得相隔太久。

    父母合葬在老家的山坡上,面朝一片稻田。下葬那天,林晚站在墳前竟流不出眼淚,只是覺得胸口堵得慌,像被人塞了一團浸水的棉花。周明當時摟著她的肩,輕聲說“以後我會好好照顧你。”誰能想到,不過三年光景,物是人非。

    門鈴響了。

    林晚放下茶杯,遲疑了一下才去開門。門外站著兒子周旭,手里提著個保溫桶。

    “媽,我讓阿姨炖了雞湯,拿來給你嘗嘗。”周旭笑著進門,脫下鞋子整齊地擺在鞋櫃里。他今年二十三歲,剛參加工作一年,和交往三年的女友租了間小公寓同居了。

    “又不是周末,怎麼跑過來了?”林晚接過保溫桶,聞到從蓋縫中飄出的香氣。

    “想你了不行啊?”周旭湊過來在她臉上親了一下,這個舉動自他長大後已經很少有了。林晚心里明白,兒子是知道了離婚的事,擔心她。

    母子二人坐在餐桌前,林晚小口喝著雞湯,周旭則講著工作中的趣事,刻意避談父親。林晚看著他眉飛色舞的樣子,忽然想起他小時候,每次生病發燒都要摟著她的脖子才能睡著。

    那時總覺得日子漫長,盼著他快些長大。如今他真的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不再需要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這是自然規律,林晚懂得,只是難免有些悵然。

    “媽,你最近有什麼打算嗎?”周旭最終還是沒忍住,試探著問。

    “打算?”林晚放下湯勺,“上班,下班,吃飯睡覺,能有什麼打算?”

    “不是,我是說你要不要出去旅旅游?散散心?我出錢。”

    林晚笑了“你那點工資還是留著娶媳婦吧。我沒事,真的。”

    送走兒子後,屋子里又恢復了寂靜。林晚洗了保溫桶,放在一旁準備明天送還。她走到書櫃前,抽出一本舊相冊。

    照片里的她二十出頭,站在大學校園的櫻花樹下,笑得燦爛。身旁是楊晴,兩個姑娘手挽著手,像一對親姐妹。那時候她們約定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將來結婚互相當伴娘,生孩子要認干親。

    後來林晚和周明戀愛,楊晴是第一個知道的。周明請楊晴吃了好幾頓飯,拜托她在林晚面前多說好話。那些年,他們三個人常常一起出去玩,周明甚至開玩笑說要不要再找個男生湊成兩對。

    翻過一頁,是婚禮照片。林穿著潔白婚紗,楊晴作為伴娘站在她身旁,周明看著她的眼神滿是愛意。那天敬酒時,楊晴說“祝你們白頭偕老,永遠幸福。”聲音哽咽,當時林晚以為她是太感動了,現在想來或許是別的情緒。

    手機又響了,這次是連續震動。林晚拿起來看,是周明發來的消息

    “林晚,我們能不能好好談談?有些事情可能你誤會了。”

    “我知道我對不起你,但感情的事真的說不清。”

    “楊晴也很痛苦,她覺得最對不起的人就是你。”

    林晚放下手機,沒有回復。能誤會什麼?她親眼見過他們手牽手在商場逛街,那親昵的姿態絕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那天她本是去買給周明的生日禮物,想給他個驚喜,沒想到驚喜成了驚嚇。

    她沒當場揭穿,默默回家了。周明晚上回來還假裝無事發生,直到她平靜地問“你和楊晴什麼時候開始的?”

    那一刻周明臉上的表情復雜得難以形容,驚慌,羞愧,但最後竟然有一絲解脫。

    “半年了。”他說,“本來想找個合適的機會告訴你”

    林晚當時出奇地冷靜,沒有哭鬧,只是點點頭說“知道了”,然後就進臥室關上了門。那晚周明睡在客廳,從此他們開始了分居生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夜深了,林晚卻毫無睡意。她打開電腦,無意中點進了一個許久不用的博客。最新的一篇日志還是五年前寫的,關于父母相繼離世後的感受。那時她寫道“生命如此脆弱,我們該如何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諷刺的是,寫下這些話時,她以為自己所擁有的是幸福的家庭和真摯的友情。

    博客有一條新留言,來自一個陌生賬號“無意中讀到您的文章,感同身受。我也失去了至親之人,至今仍在學習如何與悲傷共存。”

    林晚看了看時間,凌晨一點十五分。她鬼使神差地回復了那條留言“有時候我覺得,悲傷已經成為我的一部分,不再是我需要克服的東西,而是與我共存的狀態。”

    沒想到對方幾乎立刻回復了“深夜未眠的人,各有各的心事。希望你不介意陌生人的問候。”

    就這樣,林晚和一個名叫“南山客”的陌生人聊了起來。對方言語間透著溫和與理解,不說空洞的安慰話,只是靜靜地傾听。林晚罕見地敞開心扉,講述了婚姻破裂和友情背叛的事,這些連對兒子都沒完全說出口的話,卻對一個陌生人傾吐了。

    “有時候真想一走了之,感覺沒什麼值得留戀的了。”她寫道。

    南山客回復“我年輕時也曾這麼想。後來一位長者告訴我,當我們疲憊到想要永遠睡去時,或許只是因為需要一場真正的休息,而不是終結。”

    “如何區分休息與終結?”林晚問。

    “休息是為了醒來後重新開始,終結則否。”南山客回答,“給自己一點時間,或許會發現世界比你想象的更寬廣。”

    聊天持續到天邊泛白。最後南山客說“秋天雖然淒涼,但也有它獨特的美。明天若是有空,不妨去公園看看銀杏,這個季節正是它們最燦爛的時候。”

    林晚答應了,並非真的想去,只是不忍辜負對方的好意。

    第二天是周六,林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打開手機,周明又發來幾條消息,語氣越來越焦急,說要回來取一些東西。林晚簡單回復“隨時都可以,我在家。”

    下午門鈴響了,來的不僅是周明,還有楊晴。兩人站在門外,像一對做錯事的孩子。

    “進來吧。”林晚平靜地說,側身讓開路。

    周明看起來瘦了些,眼袋很重。楊晴則低著頭,不敢與林晚對視。他們結婚時買的沙發,如今坐著三個人,卻物是人非。

    “晚晚,我”楊晴剛一開口就哽咽了。

    “直接說事吧,你們來取什麼?”林晚打斷她。

    周明深吸一口氣“我還是想好好談談離婚的事。財產分割,房子我知道我對不起你,但希望我們能好聚好散。”

    林晚看著這對男女,忽然覺得他們可憐。周明眼角的皺紋比以前深了許多,楊晴的手指緊張地絞在一起,指甲上的蔻丹已經有些剝落。

    “財產按法律程序走吧,我不佔你便宜,你也別想虧待我。”林晚說,“至于這房子,我住了十幾年,習慣了,希望你同意留給我。”

    周明明顯松了口氣“當然,房子歸你。還有其他要求嗎?”

    “只有一個,”林晚看向楊晴,“請你告訴我,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把我當朋友了?”

    楊晴的眼淚奪眶而出“從來沒有,我始終把你當朋友。只是感情我也不知道怎麼會變成這樣”

    “我們原本沒想傷害你,”周明接話,“一開始只是偶爾聊天,後來”

    “後來就睡到一起了?”林晚的聲音依舊平靜,卻讓那兩人同時瑟縮了一下。

    沉默在空氣中蔓延。最終林晚站起身“我知道了。你們去收拾東西吧,周明,你的衣服和收藏都在書房里。”

    那兩人如獲大赦般迅速走進書房。林晚站在客廳里,听著里面傳來收拾東西的聲響,忽然覺得這一切荒唐可笑。二十年的婚姻,三十年的友情,最後濃縮成幾箱需要帶走的物品。

    臨走時,楊晴在門口猶豫了一下,回頭說“晚晚,真的對不起。”

    林晚點點頭,沒說話。關上門後,她感到一種奇特的輕松,仿佛一直壓在心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

    傍晚時分,她想起與南山客的約定,鬼使神差地去了附近的公園。銀杏葉正是金黃燦爛的時候,落在地上鋪成一條金色地毯。不少人在拍照,孩子們奔跑著拋撒落葉,笑聲清脆。

    林晚坐在長椅上,看著這一幕,忽然想起小時候和父母一起來公園玩的情景。那時父親會把她扛在肩頭,母親則在一旁笑著提醒小心點。那些簡單的快樂,不知何時被遺忘了。

    “很美,不是嗎?”一個聲音在旁邊響起。

    林晚轉頭,看見一位坐著輪椅的老人,正微笑著看她。老人大約七十多歲,滿頭銀發,衣著整潔,膝蓋上放著一本素描本。

    “是啊,很久沒來看了。”林晚回答。

    “每年都這麼美,卻每年都讓人驚艷。”老人說著,拿起鉛筆在素描本上勾畫起來,“不介意我畫你吧?這個角度剛好,你和銀杏樹構成了一幅很好的畫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晚有些驚訝,但還是點了點頭。老人畫得很專注,不時抬頭看她一眼。陽光透過樹葉灑下來,溫暖而不灼人。

    “完成啦。”過了一會兒,老人說,然後把素描本轉過來給林晚看。畫中的她坐在長椅上,身後是金色的銀杏樹,神情略顯憂郁卻平靜。

    “畫得真好,”林晚由衷贊嘆,“您是畫家嗎?”

    “業余愛好罷了。”老人笑著說,“退休後才開始學的。年輕時總說沒時間,等有了時間又覺得太晚。後來我孫子說,爺爺,學習永遠不晚,于是我就報了美術班。”

    林晚看著畫中的自己,忽然問“您經歷過覺得過不去的時候嗎?”

    老人沉思片刻,說“我六十八歲那年,老伴走了。我們在一起四十三年,我以為自己活不下去了。整整一年,我幾乎不出門,覺得人生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後來怎麼”林晚試探地問。

    “後來我小女兒生了個孩子,非要我去看看。”老人眼中泛起溫柔的光,“抱著那個小生命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結束一段旅程不代表不能開始新的。只是不同而已。”

    他把畫紙撕下來遞給林晚“送給你。記住,秋天之後還有冬天,然後春天又會來的。這是自然的規律,也是人生的。”

    林晚接過畫,由衷地道謝。老人笑著擺手,自己推著輪椅離開了。她坐在長椅上許久,直到夕陽西下,公園里的人漸漸稀少。

    回到家,林晚把畫貼在冰箱上,然後打開電腦。南山客已經發來了新消息“今天去看銀杏了嗎?”

    “去了,還遇到一位有趣的老人。”林晚回復,然後詳細講述了今天的經歷。

    南山客回應“看來今天你有意外收獲。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在最不經意的時候給我們驚喜。”

    “你為什麼叫南山客?”林晚好奇地問。

    “取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退休後我搬到郊區的山腳下住,試圖過一種更簡單的生活。”

    兩人又開始聊起來,從文學到藝術,從人生哲學到日常瑣事。林晚發現南山客知識淵博且富有智慧,總能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周旭周末來看她時,驚訝地發現母親狀態好了許多。“媽,你好像不一樣了。”

    “哪有什麼不一樣,還是你媽。”林晚笑著端出自己做的點心,“嘗嘗,新學的配方。”

    兒子咬了一口,夸張地豎起大拇指“好吃!爸要是知道錯過了這個,肯定後悔死。”

    話一出口,周旭立刻意識到說錯了話,尷尬地閉嘴。林晚卻只是笑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你爸選擇了他認為重要的東西。”

    周旭仔細觀察母親的表情,確定她沒有強顏歡笑,才松了口氣“媽,你真堅強。”

    “不是堅強,只是想通了。”林晚說,“人生苦短,沒必要困在過去的泥沼里。”

    離婚程序進行得很順利,林晚沒有設置任何障礙。簽字那天,周明看起來反而比她更難受,幾次欲言又止。最後他說“林晚,你是個好女人,是我配不上你。”

    “現在說這些沒什麼意義了。”林晚平靜地回答,“祝你幸福。”

    走出律師事務所,陽光正好。林晚決定步行回家,順便去菜市場買些新鮮食材。路上她經過一家畫廊,櫥窗里陳列著一些油畫作品。忽然想起公園里遇到的那位老人,她心血來潮走了進去。

    “請問你們這里收業余畫家的作品嗎?”她問店員。

    店員是個扎著馬尾辮的年輕女孩“我們偶爾會舉辦社區藝術展,下次在一個月後。您有興趣參加嗎?”

    林晚想了想,說“我剛開始學,可能還不夠格參展。但不知道你們是否開設成人美術課程?”

    女孩熱情地介紹起來,畫廊正好有周末油畫班,針對零基礎的成年人。林晚當即報了名,感覺內心久違地涌起一絲期待。

    回到家,她把這個決定告訴了南山客。對方很快回復“太好了!藝術是療愈心靈的良藥。期待看到你的作品。”

    “壓力好大啊,要是畫得太差怎麼辦?”林晚開玩笑地說。

    “記住,創作是為了表達自己,不是為了取悅他人。享受過程就好。”

    周末上第一堂美術課時,林晚發現自己確實是班里最沒經驗的學員之一。但她並不氣餒,按照老師的指導認真調色、運筆。畫完一幅簡單的靜物寫生後,老師居然表揚了她對色彩的感知力。

    下課後,林晚買了一整套畫具回家。她把閑置的客房改成了小畫室,每天下班後都會練習一會兒。繪畫讓她發現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美——水果的色澤,窗簾的紋理,窗外的雲彩變化

    她開始帶著素描本出門,記錄所見所聞。公園里的老人孩子,街道上的行人車輛,市場里的商販顧客,都成了她的模特。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自己對生活的感知變得敏銳起來。

    南山客成了她的藝術導師和精神摯友。他們會討論不同畫派的特點,分享各自的作品。林晚得知南山客本名陳南山,曾是大學文學教授,退休後獨居在山腳下,因車禍導致雙腿不便,但並未因此消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身體受限後,反而發現了世界的其他美好。”陳南山在郵件中寫道,“不能遠行,我就開始觀察身邊的一草一木,發現微觀世界里同樣有浩瀚宇宙。”

    林晚告訴他“是你讓我明白,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秋天深了,銀杏葉幾乎落盡。林晚的繪畫技巧有了明顯進步,老師建議她嘗試創作一幅原創作品參加社區畫展。她思考良久,決定畫一系列四季主題的畫,表現時間流逝中的生命之美。

    周旭來看她時,被畫室里的作品驚呆了“媽,我不知道你這麼有天賦!”

    “只是業余愛好。”林晚謙虛地說,但心里很高興。

    “爸知道你開始畫畫了嗎?”周旭問,“他最近好像不太開心。和楊晴阿姨經常吵架。”

    林晚停頓了一下刷筆的動作“那是他們的事,與我們無關了。”

    兒子擁抱了她一下“媽,我為你驕傲。你真的煥然一新了。”

    林晚笑了笑,心里明白這不是改變,而是回歸。回歸到那個在大學里熱愛文學藝術的自己,那個在成為妻子母親之前曾經有無數夢想的年輕女孩。

    社區畫展那天,林晚送去了兩幅作品一幅是秋日銀杏下的長椅,靈感來自遇見陳南山那天;另一幅是窗前背影,表達孤獨與希望的交織。

    令她驚訝的是,兩幅畫都在展覽上賣出了不錯的價錢。買主之一竟是那位在公園遇見的坐輪椅的老人,原來他是本地小有名氣的收藏家。

    “你有獨特的視角和情感表達,”老人對她說,“繼續畫下去,你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風格。”

    展覽結束後,林晚決定用賣畫的收入出去旅行。她選擇了江南水鄉,那是她年輕時一直想去卻總是沒機會去的地方。

    周旭有些擔心“媽,你一個人行嗎?”

    “正好需要一個人靜一靜。”林晚笑著說,“別擔心,我會每天發照片給你。”

    出發前夜,她與陳南山通了電話。這是他們第一次實際听到對方的聲音,陳南山的嗓音溫和沉穩,讓人安心。

    “旅途愉快,”他說,“旅行是重新認識世界,也是重新認識自己。”

    江南的秋意比北方溫柔許多。小橋流水人家,烏篷船在河巷中穿梭,林晚坐在船頭,感覺自己仿佛走進了水墨畫中。她拍了很多照片,畫了不少速寫,嘗試用畫筆捕捉水鄉的神韻。

    一天傍晚,她在小鎮茶館歇腳時,鄰座一位老先生突然暈倒。林晚立即上前幫忙,運用單位學過的急救知識施救,直到救護車趕來。老人的家人感激不已,邀請她共進晚餐。

    飯桌上,她得知老人是當地著名的民俗學者,家中有大量關于江南文化的藏書和資料。為表感謝,家人允許林晚隨意查閱這些資料。

    這個意外插曲讓林晚萌生了新的想法。她開始收集整理江南民俗文化的素材,計劃創作一系列以傳統節日為主題的作品。

    旅行結束後,林晚整個人煥發著新的活力。她開始著手創作新的系列畫作,同時報名學習了數字藝術課程,希望用現代媒介表現傳統文化。

    陳南山鼓勵她“這個想法很棒,傳統文化需要當代的表達方式來傳承。”

    周旭來看她時,幾乎認不出自己的母親了。林晚不僅外表更加精神煥發,言談舉止間也充滿了自信和熱情。

    “媽,你看起來比我還年輕有活力了。”兒子開玩笑說。

    “因為找到了喜歡做的事。”林晚說著,展示她的新作品,“人生沒有統一的模板,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活法。”

    冬天來臨的時候,林晚的作品在本地藝術圈小有名氣。她收到邀請,在一家咖啡館舉辦小型個展。開幕那天,周旭和女友都來了,還帶來了一束鮮花。

    令林晚意外的是,周明也出現了。他獨自前來,看起來比上次見面時蒼老了許多。

    “我听兒子說了你的畫展,”他有些拘謹地說,“想來祝賀你。”

    林晚大方地接待了他,帶他參觀作品。周明看得很認真,在一幅題為《重生》的畫前駐足良久。畫中是一只鳳凰從灰燼中展翅高飛,用色大膽熱烈,與林晚過去的風格截然不同。

    “你變了很多,”周明最終說,“變得更加耀眼了。”

    林晚微笑“人總是會變的。”

    周明猶豫了一下,說“我和楊晴分開了。原來我們並不適合在一起生活,只是被一時的激情蒙蔽了雙眼。”

    林晚平靜地看著他“抱歉听到這個,希望你以後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周明似乎期待更多反應,但林晚已經轉身去接待其他客人了。他站了一會兒,默默離開。

    展覽很成功,多幅作品被預訂。活動結束後,林晚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是陳南山發來的

    “今天是你個展的日子,遺憾不能親自到場祝賀,但心與你同在。與你相識這段時間,我看著你從絕望走向希望,如同目睹一朵花在寒冬後重新綻放。生命總有低谷,但也總有出路,關鍵在于保持前行的心和發現美的眼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晚反復讀著這封信,內心充滿感激。她回復道“謝謝你一直以來的鼓勵和支持。是你讓我明白,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希望有一天能當面致謝。”

    令她驚訝的是,陳南山回復了一個地址和邀請“如果你不介意山路崎嶇,歡迎來我的山居小坐。這里的冬景別有韻味。”

    林晚考慮了一會兒,回復“榮幸之至,周末見。”

    周六清晨,她開車前往陳南山居住的山區。山路確實蜿蜒,但沿途風景美不勝收。楓葉還未落盡,點綴在蒼翠山色間,如同大自然繪就的油畫。

    陳南山的居所是一座簡樸但雅致的平房,無障礙設施完善。他本人坐在門廊的輪椅上等候,比林晚想象中更加清瘦,但目光炯炯有神。

    “歡迎光臨寒舍。”他微笑著伸出手。

    林晚與他握手“終于見面了,南山老師。”

    “叫我老陳就好。”他引領林晚進屋,室內陳設簡單卻處處透著文人雅趣。書架上堆滿了書籍,牆上掛著幾幅水墨畫,大多是山水題材。

    “這些是”林晚仔細觀看牆上的畫作。

    “閑暇時胡亂涂鴉,見笑了。”陳南山謙虛地說,但林晚能看出這些畫作功底深厚。

    兩人聊了一下午,從藝術談到文學,從人生哲學談到日常生活。林晚發現與陳南山交流異常投緣,仿佛遇到了知音。傍晚時分,她幫忙準備簡單的晚餐,兩人繼續暢談。

    “你知道嗎?”陳南山說,“最初讀到你博客上那篇文章,我被其中真摯的情感打動了。後來看到你的回復,感覺你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林晚點頭“那時確實覺得無路可走了。現在回想起來,只是需要轉變視角。”

    “危機危機,有危必有機。”陳南山微笑著說,“中國古人早就明白這個道理。”

    飯後,陳南山展示了他的畫室和一些未公開的作品。林晚被一系列描繪山林四季變化的組畫深深吸引,尤其是那幅冬雪圖,靜謐中蘊含著蓬勃生機。

    “冬天看似萬物寂滅,實則大地在積蓄力量,等待春天的爆發。”陳南山解釋道,“人生亦是如此,有時需要沉潛,才能更好地綻放。”

    回程路上,林晚一直回味著這句話。她想起自己經歷的這個秋天,似乎正是這樣一個沉潛與轉化的過程。

    聖誕節前夕,周旭帶著女友正式宣布訂婚。林晚高興地為他們準備了一場小型慶祝會,甚至邀請了周明。見面時難免有些尷尬,但大家都努力保持著禮貌和體面。

    周明悄悄對林晚說“看到你現在這麼幸福,我真為你高興。”

    林晚真誠地回答“也希望你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新年那天,林晚收到陳南山的禮物——一套精美的文房四寶。附信中寫道“新的一年,願你的藝術之路越走越寬廣。”

    林晚回贈了自己創作的江南水鄉系列畫作的復制集,並寫道“感謝您引領我發現生活中的美。新的一年,希望能繼續向您學習。”

    寒冬漸深,林晚卻感覺內心越來越溫暖充實。她開始創作一組新的畫作,表現不同女性在不同人生階段的美與力量。周旭的未婚妻成為她的模特之一,兩人通過這次合作建立了更加親密的關系。

    一天清晨,林晚站在窗前,看著外面銀裝素裹的世界。記得不久前,她也曾站在這里感覺人生無望,如今同樣的景色卻顯得寧靜美好。

    手機響起,是陳南山發來的照片山居院落積雪皚皚,幾枝紅梅傲然綻放。配文曰“寒梅雪中盡,春風柳上歸。”

    林會心一笑,回復道“期待春天,也享受當下。”

    她拿起畫筆,開始勾勒新的創作。窗外,雪漸漸停了,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亮了銀白的世界。林晚看著這一切,忽然明白

    人生如同四季輪回,有春華秋實,也有冬藏夏長。每段旅程的結束都是新旅程的開始,只要心懷抱負與希望,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這個冬天,林晚不再感到寒冷和孤獨。她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熱愛與價值,也明白了生命的真諦——活著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發現自己內心的光,並將這光照亮前行的路。

    畫筆在紙上舞動,色彩在畫布上綻放。林晚微笑著,繼續創作她的新作品,也創作著她的新人生。

    喜歡我的故事里有你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的故事里有你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故事里有你》,方便以後閱讀我的故事里有你第660章 秋涼入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故事里有你第660章 秋涼入夢並對我的故事里有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