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里有你

第461章 張玉嵐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標傲世 本章︰第461章 張玉嵐

    張玉嵐本是個善良的人,可卻與她的親生母親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直到她母親離世都未能冰釋前嫌。

    六歲那年,她的媽媽如同著了魔一般,和一個做生意的老板陷入了熱戀,愛得如痴如狂,仿佛要將彼此融入生命。最後,她媽媽竟一心想要與她爸爸離婚,去和那個老板共築愛巢。她爸爸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而她媽媽見老公如此堅決,便毅然決定與那個老板私奔。

    張玉嵐說,她此生都難以忘懷那個下午,媽媽收拾東西準備離開的場景。年幼的她,眼睜睜地看著媽媽收拾行囊,內心深處本能地意識到,媽媽這一走,或許自己將永遠與她天人永隔。于是,她像一個被遺棄的小獸,聲嘶力竭地哭喊著,用盡全身的力氣,緊緊抱住媽媽的腿,死活不肯讓她離去。然而,她媽媽去意已決,如同鐵了心的石頭,用力地掰開張玉嵐的小手,試圖掙脫女兒的束縛。但女兒為了留住母親,如同鐵鉗一般死死抱住媽媽的大腿,不肯松手。最終,她媽媽急紅了眼,猛地抬起腿往外一甩,緊接著伸手狠狠地推了一把女兒,這才得以掙脫……

    張玉嵐被媽媽這麼一推,頓時如斷了線的風箏,身體失去平衡,腦袋重重地磕在了茶幾的角上,瞬間血流如注,疼得她哇哇大哭。

    而她的媽媽,卻冷漠得如同陌生人,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轉身提起她的大皮箱決絕地離去,沒有絲毫的留戀……

    後來她媽媽猶如一只金絲雀,投入了那個老板的懷抱,在大城市安了家,有了一個兒子,小日子過得如蜜里調油般舒坦。

    張玉嵐媽媽或許是良心發現,在那個瞬間突然憶起了自己的女兒,便想給予女兒些許補償。

    那時的張玉嵐已然是初二的學生,近十年未聞媽媽的音訊,她的腦海中,除了媽媽臨別時在她眉頭上留下的那道疤痕,其余的皆如過眼雲煙,消散無蹤。故而當她媽媽打來電話,表示要接她去大城市上學時,她想都沒想便斷然拒絕。

    她越是拒絕,她媽就越發覺得虧欠她,愈發想要彌補她,于是便不厭其煩地日日致電,還信誓旦旦地許諾只要她肯來大城市上學,就給她買華美的衣裳,帶她去各處游玩等等。然而,張玉嵐心中對這個親媽充滿了憤恨,無論如何都不肯去。

    她爸爸則苦口婆心地勸張玉嵐,要不你還是去吧,畢竟大城市猶如璀璨的明珠,比家里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去了對你只有益處。

    她爸此時也已另結新歡,對前妻的恨意早已煙消雲散,覺得只要是對女兒有益的事情,他都是鼎力支持的。

    在爸爸的好言相勸下,張玉嵐終于踏上了前往大城市投奔母親的征程。

    進入了當地一所聲名遠揚的中學讀書。兩年時光轉瞬即逝,她與繼父以及繼父的兒子相處得頗為融洽,唯有和她的親媽之間,始終橫亙著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說話時從未有過輕聲細語,盡是些難听至極、尖酸刻薄的話語,學習成績自然也是一落千丈,整日里只想著如何與她媽媽作對,根本無心學習。

    後來她媽媽終于失去了耐心,和繼父一番商議後,又將張玉嵐送回了親爸身邊。

    她回來後便一心撲在學習上,後來如願以償地考上了一所頗為不錯的大學,她媽媽也喜不自禁,不僅承擔了她上大學的所有費用,還時常給她購置衣物鞋子,而且都是些名牌貨。

    她呀,宛如一個貪婪的孩子,只要媽媽給予,她便來者不拒,然而,卻吝嗇于和媽媽說上只言片語。她的態度仿佛在宣告︰你給,我便取;你不給,我亦不奢求。若想讓我日後孝順你,那簡直是痴人說夢!

    後來,張玉嵐工作、嫁人,皆未向親媽透露半分。她媽媽得知後,賜予她一筆錢財,她卻斷然拒絕,聲稱自己已然工作,能夠自食其力。自此之後,她與親媽的聯系愈發稀少。

    當她媽媽病入膏肓、命懸一線之際,繼父致電告知她媽媽渴望見她最後一面,張玉嵐卻無動于衷。彼時,身邊諸多朋友紛紛規勸她,言道︰“都過去那麼多年的事了,況且她可是你親媽啊,無論如何,你都理應去見她最後一面。”

    張玉嵐潸然淚下……

    她淚如泉涌,聲嘶力竭地哭訴著︰“我又何嘗不想去看看她啊!那可是我的親生母親啊!然而,每一次當我站在鏡子前,目光不經意間落在眉頭上那塊猙獰可怖、觸目驚心的疤痕時,往昔的記憶便如同潮水般洶涌而來,讓我無法逃避。”

    她顫抖著雙手,輕輕撫摸著那道疤痕,仿佛能感受到當年那個心如蛇蠍的女人所帶來的深深傷害。歲月雖然已經過去多年,但這道傷疤卻始終刻在了她的心上,成為了一道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

    張玉嵐深深地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我今年已經五十歲了,時間過得真快啊。自從六歲那年發生那件事情之後,我就再也沒有開口叫過一聲‘媽媽’。因為在我的心中,從那一刻起,我的媽媽就已經死了。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努力忘記那段痛苦的回憶,可是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它總是會悄悄爬上心頭,折磨得我夜不能寐。”張玉嵐說完這些話後,房間里陷入一片死寂。朋友們面面相覷,也不知該如何再勸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幾天後,張玉嵐收到一個包裹,打開一看,里面全是她小時候的照片,還有一本日記。日記里記錄著媽媽離開後的悔恨,她寫道當初被愛情沖昏頭腦,事後無數次想回來找張玉嵐,卻怕被拒絕。這些年她不斷寄錢和禮物,也是想彌補。看到這些,張玉嵐的心像是被重重捶擊。

    夜里,張玉嵐輾轉難眠,腦海里不斷浮現出媽媽臨終前躺在病床上孤獨無助的樣子。她突然意識到,仇恨讓自己困守半生,也許放下才能解脫。

    第二天清晨,張玉嵐來到媽媽的墓前。她靜靜地凝視墓碑上的照片,長久壓抑的情感爆發而出。“媽……”她哽咽著說出這個稱呼,淚水奪眶而出。這一刻,她知道自己終于與過去和解,盡管傷痕仍在,但心中的枷鎖已然解開。

    張玉嵐在媽媽墓前傾訴了很久,把這些年來積壓在心底的情緒一一吐露。她感覺心里前所未有的輕松。

    回去後,張玉嵐開始整理媽媽留給她的照片和日記。她決定把這些珍貴的回憶好好保存起來,這是她們母女之間復雜關系的見證,也是她放下仇恨重新開始的起點。

    此後,張玉嵐對待生活的態度變得更加積極樂觀。她主動聯系許久不見的朋友,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她還加入了社區的志願者團隊,用自己的愛心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家庭。

    她時常想起媽媽,如果媽媽還活著,看到現在的她會不會感到欣慰呢?雖然童年的傷痛不會徹底消失,但她學會了帶著這份記憶勇敢前行。每次看到自己額頭的疤痕,她不再心懷怨恨,而是感慨這是人生一段特殊經歷留下的印記,促使她成長為更堅強、寬容的人。

    張玉嵐在積極生活的同時,意外結識了一個年輕女孩。女孩的遭遇和她當年相似,與母親產生了極大矛盾,正處于迷茫痛苦之中。張玉嵐仿若看到曾經的自己,她主動分享自己的經歷。女孩驚訝不已,沒想到眼前這位和善的長輩也曾有如此坎坷的親情路。

    張玉嵐告訴女孩,仇恨只會讓人陷入無盡黑暗,放下雖艱難卻是新生的開始。女孩受到觸動,決定嘗試改變與母親的關系。不久後,女孩興奮地找到張玉嵐,說她和母親已經冰釋前嫌。

    這一刻,張玉嵐深感欣慰,她意識到自己的經歷不僅僅是個人的磨難,更是一種可以傳遞的力量。她更加熱情地投身志願活動,將自己的故事講給更多身處困境中的人听,希望能幫助他們走出陰霾。而她額頭的疤痕,如今成了她獨特的標志,象征著苦難過後的重生與包容。

    隨著張玉嵐越來越多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她在社區里漸漸有了小小的名氣。一天,社區組織了一場大型的心靈治愈講座,大家一致推舉張玉嵐上台演講。

    站在台上,張玉嵐望著台下眾多期待的眼神,深吸一口氣,開始緩緩訴說自己的過往。從六歲受傷被拋棄,到中年與瀕死的母親和解,再到如今釋懷後的積極生活。她真誠的話語回蕩在會場,不少人的眼眶濕潤了。

    演講結束後,許多人圍過來表達感謝。這時,一個中年男子擠進來,他竟是張玉嵐同母異父的弟弟。原來,他一直听聞姐姐的事,很是敬佩她如今能放下仇恨,今天特來相見。

    張玉嵐心中五味雜陳,猶豫片刻後,微笑著伸出手。弟弟握住她的手,真誠地邀請她回家看看。張玉嵐欣然答應,她知道,這又是一次走向新生活的契機。她相信,未來的日子里,愛與寬容會繼續在自己的生活中蔓延開來。

    張玉嵐跟著弟弟回到家中,家中的布置溫馨而熟悉,牆上掛著許多她小時候的照片,顯然媽媽一直都掛念著她。繼父已是白發蒼蒼,看到張玉嵐回來,眼中滿是激動。

    他們坐下來聊天,弟弟說起媽媽在世時常常念叨她,後悔當年犯下的錯。張玉嵐心中百感交集,那些曾經的怨恨在這一刻淡了許多。

    此後,張玉嵐經常來往于自己家和弟弟家。她教弟弟的孩子念書識字,就像一個真正的長姐一樣。她也會跟繼父一起下棋,享受著遲來的親情。

    社區里的人們看到張玉嵐的轉變,對她更加敬重。而那個曾被她開導的女孩也常來找她,兩人成了忘年交。

    有一次,社區舉辦感恩活動,張玉嵐被推選為主持人。她站在台上,望著台下一張張笑臉,心中滿是感慨。曾經的她被困在仇恨的牢籠里,而現在,她收獲了滿滿的愛與溫暖。她深知,生活雖然給過她重創,但只要心懷寬容與愛,就能迎來美好的明天。

    在主持完感恩活動後,張玉嵐在社區里的影響力更大了。一天,她收到一封來自遠方小鎮的信件。信是一個陌生女人寫的,信上說她從別人那里听到了張玉嵐的故事,深受感動,因為她也面臨著類似的家庭困擾,希望張玉嵐能去小鎮幫幫她。

    張玉嵐思考再三,決定踏上這段旅程。到達小鎮後,她發現這里質樸而寧靜。找到了寫信的女人,張玉嵐耐心地傾听她的故事,並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在張玉嵐的開導下,女人慢慢解開了心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件事傳開後,更多周邊地區的人慕名而來尋求幫助。張玉嵐意識到,她可以做的不止于此。于是,她開始撰寫關于自己經歷以及如何化解仇恨的書籍。這本書出版後,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許多有著家庭矛盾的人從中得到啟發。

    張玉嵐用自己的後半生致力于傳播愛與寬容的力量,她額頭的傷疤不再是仇恨的標記,而是變成了一種希望的符號,激勵著無數人沖破心中的枷鎖,走向幸福美滿的新生活。

    隨著書籍的暢銷,張玉嵐接到了各地的邀請,去開展巡回演講。每到一處,她都會遇到形形色色飽受家庭矛盾折磨的人。

    在一個繁華都市的演講會上,一位年輕人在會後攔住了她。年輕人滿臉憔悴,他哭訴著自己因為父母離異,從小被兩邊嫌棄,如今既恨父母又深陷自我厭惡之中。張玉嵐心疼地握住他的手,將自己年少時同樣充滿怨恨的心境細細說來。

    她告訴年輕人,其實原諒他人也是放過自己。年輕人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張玉嵐鼓勵他試著邁出第一步,去和父母溝通。

    幾個月後,張玉嵐收到年輕人的來信。信中說他鼓起勇氣和父母交流,才發現他們各自都有苦衷,如今關系正在緩和。張玉嵐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正在一點點改變著更多人的命運。她繼續奔波在路上,用自己的故事化作點點星光,照亮那些在家庭矛盾陰影里掙扎的靈魂。

    喜歡我的故事里有你請大家收藏︰()我的故事里有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故事里有你》,方便以後閱讀我的故事里有你第461章 張玉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故事里有你第461章 張玉嵐並對我的故事里有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