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來臨之際,在外漂泊打拼的林玲總會懷著激動與期待的心情踏上歸家之路。然而,每當她踏進家門時,迎接她的除了家人溫暖的笑容外,還有公公那句一成不變的話語︰“你媽累了一年了,今年就讓你媽好好歇歇吧,這做飯做菜的活兒啊,就得交給你們小兩口啦!”
起初的頭兩年里,林玲的丈夫還算盡職盡責,他會象征性地陪在妻子身邊一同下廚忙碌。雖然有時笨手笨腳幫不上太多忙,但至少這份心意讓林玲感到些許安慰。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過了那最初的兩年後,丈夫漸漸變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甩手掌櫃。廚房里再也見不到他的身影,所有烹飪的重擔全都壓在了林玲一人肩上。盡管心中偶爾也會泛起一絲委屈和不滿,但為了維護家庭的和睦氛圍,善良的林玲選擇了默默忍受。
大年初三這天,按照習俗,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探望父母。這不,小姑子一大早就風風火火地趕回來了。臨近中午時分,眼看著飯點將至,毫無懸念地,廚房又成為了林玲獨自奮戰的戰場。經過一番煎炒烹炸、蒸煮燜炖,一道道美味佳肴終于陸續出鍋。林玲顧不得擦去額頭的汗水,趕忙將熱氣騰騰的飯菜一一端到餐桌上擺放整齊。然後,她轉身朝著客廳走去準備呼喚大家前來用餐。
就在這時,剛走到門口的林玲忽然听到屋內傳來一陣交談聲......
就听到小姑子用那甜膩膩的聲音說道︰“媽,我去廚房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幫嫂子搭把手的地方。”婆婆一听這話,連忙擺了擺手,滿臉笑容地回應道︰“哎呀,閨女,你可別去!讓她一個人忙活就行啦,你呀,這一年到頭都累壞了,好不容易回來一趟,趕緊歇著吧。等飯做好了,她自然會過來喊咱們過去吃的。”
站在一旁的林玲將這番對話听得真真切切,只覺得一股熱血瞬間涌上心頭,雙手不自覺地緊緊握成拳頭,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起來。她瞪大了雙眼,死死地盯著婆婆和小姑子,心里憤憤不平地想著︰“難道我這一年就過得輕松自在不成?每天起早貪黑地上班掙錢,下班回家還要操持家務,照顧一家老小的飲食起居,我又何嘗不是忙得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呢?憑什麼你們就能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休息,而把所有的活兒都丟給我一個人干?”
回想起過往的點點滴滴,林玲越想越是氣不打一處來。自從嫁進這個家門以來,她一直都盡心盡力地對待每一個家庭成員。無論是逢年過節時給公婆買禮物送紅包,還是平日里對小姑子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她從未有過半句怨言。甚至有時候,即使面對婆家人一些過分的要求,她也總是選擇默默忍受,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因為在她看來,尊老愛幼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晚輩,理應孝順長輩;而且大家都是一家人,相互之間多些包容和理解也是應該的。
然而,令林玲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如此全心全意的付出,換來的竟然是這樣的結果——被婆家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免費勞動力,隨意指使和差遣。這一刻,她深深地意識到,原來所謂的善良並不是一味地委曲求全,而是要有底線和原則的。如果只是毫無保留地給予他人善意,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回報,那麼這種善良只會成為別人肆意踐踏的資本。
于是,林玲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內心洶涌澎湃的情緒。她暗暗告誡自己︰從今往後,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軟弱可欺了。對于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和待遇,一定要勇敢地說“不”!雖然善良依舊是她為人處世的準則,但絕對不會再讓這份善良成為被他人欺凌的理由。
同時,林玲猶如被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心里涼透了。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一直以來的隱忍和付出,在婆家人眼里竟然如此理所當然。那一瞬間,委屈、憤怒、失望等各種情緒涌上心頭,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但她強忍著不讓淚水流下來。
林玲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內心的波瀾,然後面無表情地走進客廳對大家說道︰“飯菜已經做好,可以開飯了。”說完便轉身又進了廚房,開始默默地收拾起廚具來。
坐在餐桌前的眾人並沒有察覺到林玲的異樣,依舊有說有笑地吃著飯。而此時的林玲心中卻五味雜陳,她一邊機械般地擦拭著鍋碗瓢盆,一邊回想著這幾年在婆家所經歷的點點滴滴。越想越覺得心寒,自己為這個家盡心盡力,到頭來卻連一句貼心的話都听不到。
等到大家吃完飯離開餐桌後,林玲看著滿桌狼藉的碗筷,終于忍不住停下手中的動作,靠在水槽邊無聲地哭泣起來……
正在林玲暗自神傷之時,門鈴突然響了。林玲匆忙擦干眼淚去開門,竟是自己的母親。看到女兒紅紅的眼楮,母親心疼不已。林玲把心中的委屈一股腦兒傾訴出來。母親輕輕抱住她,“孩子,別怕,娘家人永遠是你的後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母親拉著林玲來到客廳,面色嚴肅地對著林家眾人說︰“我們林家的女兒自小也是嬌生慣養,嫁到你們家不是來當苦力的。這麼多年她的付出你們看不到嗎?今天起,如果還不懂得珍惜她,那我們只能把她接回去。”
眾人听後面面相覷。
但林玲的婆婆這時卻不屑一顧地說“哼,接回去?說得輕巧。她都已經嫁給我兒子了,就是我們家的人,哪有說接走就接走的道理。”林玲的婆婆傲慢地仰著頭。
林玲母親冷笑一聲,“既然您這麼說,那就看看法律怎麼規定的。現在男女平等,可不是你們家想怎樣就怎樣的舊時代了。林玲在你們家受盡委屈,你們不但不知悔改,還如此蠻不講理。”
林玲丈夫見狀,急忙說道︰“媽,您消消氣,是我們不對,以後我會改的,會好好對待林玲的。”
林玲婆婆一听,立馬瞪向兒子,“你傻呀,被她們嚇唬幾句就怕了?”
林玲母親不再理會婆婆,轉頭看向林玲丈夫,“你要是真心想挽回,就拿出實際行動來,先給林玲道歉,保證以後共同承擔家務,尊重她的付出。不然,我們絕不善罷甘休。”
林玲丈夫猶豫片刻,走到林玲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對不起,林玲,以前是我錯了。”
林玲看著丈夫,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欣慰,她知道事情開始有轉機了……
但小姑子見自己媽沒佔便宜,就陰陽怪氣地說“喲,哥,你可真是怕老婆,就這麼輕易低頭了?咱媽說得沒錯,她都嫁進來了,做點家務怎麼了?”林玲母親臉色一沉,正欲開口反駁,林玲卻先一步說話了。
林玲挺直腰背,看著小姑子說︰“小姑子,你這話可就不對了。我做家務不是天經地義,大家都是家里的一份子,都應該分擔。我之前不計較是看在家庭和睦的份上,但不代表我就該受欺負。”
林玲丈夫趕忙附和︰“是啊,小妹,以後我們都會改變的。”小姑子還想說什麼,婆婆狠狠瞪了她一眼,示意她閉嘴。
林玲婆婆雖不甘心,但看到兒子的態度,也不好再說什麼。“行吧,既然話說到這份上了,以後就重新開始吧。”
從那之後,林玲的丈夫真的履行承諾,主動分擔家務。小姑子偶爾也會幫忙,婆婆雖然還是有些不情願,但也不再刁難林玲。林玲感受到了尊重,家庭關系逐漸走向和諧,她深知這次多虧了母親的撐腰,才讓她真正找回了尊嚴。
但婆婆並不甘心被兒媳輕易“拿捏”……
日子看似平靜地過了幾個月。一天,林玲下班回家,發現婆婆正和幾個鄰居在聊天,隱隱約約听到婆婆說︰“哼,別看她現在得意,還不是靠娘家撐著,哪天娘家不管了,看她還怎麼囂張。”林玲心里一緊,但很快鎮定下來。她決定以自己的方式徹底贏得婆婆的心。
林玲報名參加了家政課程,學習各種高級料理制作和家居整理技巧。每次做出精致的菜肴或者把家里布置得井井有條時,她都會熱情地邀請婆婆一起分享成果或夸贊婆婆教導有方。
一次,婆婆生病住院,林玲忙前忙後悉心照料,同病房的人都以為林玲是婆婆的親閨女。婆婆感動之余對林玲說︰“孩子,以前是我不對。”林玲握住婆婆的手,笑著說︰“媽,都過去了,咱們是一家人。”
從此,婆媳關系真正得到改善,家庭充滿歡聲笑語,林玲也真正融入了這個家,不再有隔閡與矛盾。
但小姑子仍舊來娘家作妖……林玲看著小姑子又來挑事,心中雖無奈但已不像從前那般慌張。
小姑子進門就嘟囔著房間沒打掃干淨之類的話,林玲微笑著說︰“小妹,這房子我剛學著按新方法打理,可能有些不習慣,不過你來得正好,我正想找個人試試我的新茶藝呢。”小姑子本想找茬,被這麼一說愣住了。
林玲泡好茶遞到小姑子手上,耐心解釋著茶葉的來歷和功效。小姑子喝著茶,竟一時找不到話說。隨後林玲又拉著小姑子展示自己在家政課上學到的衣物收納技巧,把小姑子衣櫃里亂七八糟的衣服整理得整整齊齊。小姑子看著煥然一新的衣櫃,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敬佩。
林玲趁機說︰“小妹,咱們都是一家人,以前有矛盾是我做得不夠好,以後咱們互相幫扶。”小姑子臉微微一紅,小聲說︰“嫂子,其實是我不懂事。”從那以後,小姑子不再作妖,反而經常和林玲交流生活經驗。
過了一段時間,林玲所在的單位有一個升職機會。但這個職位需要經常出差,林玲考慮到家庭剛剛穩定,有些猶豫。晚上吃飯的時候,她跟家人說起這件事。丈夫率先表態︰“玲,你放心去爭取,家里有我呢。”婆婆也跟著說︰“是啊,孩子,你這麼能干,該去試試,家里不用擔心。”小姑子也說︰“嫂子,我可以幫著哥哥照顧家里的。”林玲很感動,決定努力爭取這個機會。
林玲憑借自己的能力成功升職。出差期間,她每次都會帶回當地的特產分給家人。家人也更加體諒她工作的辛苦。有一次,林玲得知婆婆喜歡某種民間手工藝制品,而她出差的地方剛好盛產。林玲費勁周折找到最精美的一件帶給婆婆。婆婆收到後熱淚盈眶,拉著林玲的手說︰“玲啊,你比親生女兒還貼心。”此後,家庭關系愈發融洽,一家人其樂融融,林玲也真正在這個家站穩腳跟,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幾年後,林玲和丈夫商量著想把雙方老人接到一起住,方便照顧。丈夫欣然同意。剛開始,大家都擔心會產生矛盾,畢竟兩家習慣有所不同。但林玲精心安排住處,根據每個人的喜好布置房間。
婆婆和林玲母親相處得意外和諧,兩人常常一起去買菜,交流做菜心得。小姑子也常帶著孩子來看望,一大家子熱熱鬧鬧。
有一回,林玲在公司遇到難題面臨降職風險。
全家人知曉以後紛紛出謀劃策。婆婆拿出自己的積蓄表示支持,小姑子利用自己的人脈幫忙打听消息,丈夫更是四處奔走尋找解決辦法。最終,林玲順利渡過難關。
這時候的林玲深切感受到家庭的力量,曾經的委屈早已煙消雲散。她明白只要真誠待人、堅守底線並且積極溝通,就能化解矛盾收獲幸福。如今的家庭,充滿著濃濃的親情與愛意,大家相互扶持,共同走過每一個平凡而美好的日子。
喜歡我的故事里有你請大家收藏︰()我的故事里有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