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郡,這片曹操苦心經營多年的土地,承載著他諸多的期望與根基。曹操對譙郡百姓向來關懷備至,無論自身是得勢還是失勢,都未曾有過絲毫懈怠。這份深情厚誼,使得譙郡百姓對曹操忠心耿耿,上下一心,成為曹操勢力穩固的大後方。
袁耀親率大軍,氣勢洶洶地朝著譙郡進發,身旁還跟著猛將紀靈。大軍所到之處,勢不可擋,很快便接連攻下了譙郡的兩三座城池。袁耀站在新佔領的城池之上,望著譙郡剩余的領地,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仿佛整個譙郡都已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然而,曹操又怎會坐視自己的大本營遭受侵犯。于禁、李典、樂進等將領迅速集結兵力,趕來救援譙郡。他們深知譙郡的重要性,曹操多年來對他們恩重如山,守護譙郡便是守護曹操的根基,更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于禁等人抵達後,立刻組織防御。于禁站在城樓上,望著城下如潮水般涌來的敵軍,神色冷峻,大聲鼓舞士氣“兄弟們,譙郡是主公的心血,也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決不能讓敵人再前進一步!”李典和樂進也在一旁振臂高呼,曹軍將士們被他們的豪情壯志所感染,士氣大振,紛紛握緊手中的武器,準備與敵軍殊死一戰。
袁耀與紀靈見曹軍援兵已到,卻並未將其放在眼里,依舊指揮大軍瘋狂進攻。但于禁等人憑借著出色的軍事才能和頑強的戰斗意志,巧妙地布置防線,一次次擊退了袁耀與紀靈的進攻。雙方陷入了僵持狀態,戰事進入膠著階段,每一天都伴隨著激烈的廝殺與慘重的傷亡。
日子一天天過去,雙方都在這漫長的對峙中消耗著力量。
隨著僵持局面的持續,譙郡的天空仿佛被一層厚重的陰霾所籠罩,空氣中彌漫著血腥與硝煙的味道。每一寸土地都見證著雙方士兵的英勇與犧牲,城牆下堆積的尸體越來越多,鮮血將大地染成了暗紅色。
袁耀心中愈發焦急,他本以為拿下譙郡不過是輕而易舉之事,卻沒料到遭遇了于禁等人如此頑強的抵抗。在營帳中,他來回踱步,臉上滿是怒容,對著閻象說道“沒想到這小小的譙郡,竟如此難啃!于禁這些人,實在可惡!”
閻象卻依舊一臉鎮定,抱拳說道“主公勿憂,曹軍雖頑強,但我軍兵力佔優,只要我們調整策略,定能破城。”袁耀停下腳步,急切地問道“你有何良策?”閻象思索片刻,說道“曹軍擅長防守,我們不妨佯裝撤退,引誘他們出城追擊,然後設下埋伏,打他們個措手不及。”袁耀听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點頭道“此計甚好,就依你所言。”
于是,第二天清晨,袁耀下令大軍佯裝撤退。營帳中的士兵們開始收拾行裝,做出一副要撤離的模樣,緩緩向後移動。城樓上的于禁看到這一幕,心中頓生疑慮。他深知袁耀與紀靈絕非輕易放棄之人,此次撤退必定有詐。于禁轉頭對李典和樂進說道“二位,袁軍此次撤退頗為蹊蹺,恐有埋伏,切不可貿然追擊。”
李典點頭稱是,說道“文則所言極是,袁耀詭計多端,我們不可中計。”樂進卻有些按捺不住,說道“文則,說不定他們真是力竭而退,此時不追,更待何時?”于禁嚴肅地看著樂進,說道“文謙,切不可沖動。我們肩負著守護譙郡的重任,不可因一時大意而中了敵人的奸計。”樂進雖心有不甘,但還是听從了于禁的命令。
袁耀見曹軍並未出城追擊,心中暗暗著急。他又心生一計,派了一小股部隊在城下叫罵,試圖激怒曹軍。這股部隊在城下肆意辱罵曹軍將士,言語不堪入耳。樂進听後,氣得滿臉通紅,再次請命道“文則,這些賊軍太過分了,讓我帶兵出城,教訓教訓他們!”于禁依舊不為所動,說道“文謙,莫要被他們激怒。這不過是袁耀的激將法,我們只需堅守城池,他們自會露出破綻。”
就這樣,袁耀的計謀一次次落空,雙方繼續僵持著。而在僵持的這段時間里,雙方都在不斷地調整部署,補充兵力,為接下來可能的大戰做著準備。
曹昂與馬雲祿在趕來譙郡的途中,听聞了譙郡的戰事陷入膠著。曹昂深知譙郡的重要性,心中焦急萬分,催促著西涼鐵騎加快行軍速度。他對馬雲祿說道“雲祿,譙郡乃父親的根基所在,我們必須盡快趕到,助于禁將軍他們一臂之力。”馬雲祿點頭道“嗯,我們日夜兼程,定能早日趕到。”
終于,經過幾日的急行軍,曹昂與馬雲祿率領的一萬西涼鐵騎趕到了譙郡。城樓上的于禁看到遠方揚起的塵土,得知是曹昂與馬雲祿的援軍到來,心中大喜,立刻命人打開城門迎接。
曹昂與馬雲祿進入城中後,與于禁、李典、樂進等人會合。于禁向曹昂詳細匯報了目前的戰事情況,曹昂听後,沉思片刻,說道“如今袁耀與紀靈被我們拖住,士氣必然有所低落。我們正好趁此機會,發動反擊,收復失地。”馬雲祿在一旁說道“我同意曹公子的看法,西涼鐵騎擅長奔襲作戰,可出其不意地給予袁軍致命一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眾人商議後,決定立刻展開反擊。曹昂與于禁、李典、樂進、馬雲祿等人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準備給袁耀與紀靈來一場措手不及的打擊,徹底扭轉譙郡的戰局。而袁耀與紀靈還在為如何攻破譙郡而絞盡腦汁,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正悄然降臨……
曹昂敏銳地察覺到戰機已然成熟,當機立斷,決意主動出擊,一舉收復早前被袁耀侵佔的那兩三座城池。他迅速與于禁、樂進聚首,三人一番縝密商討後,精心制定了詳細周全的作戰計劃。按照計劃,于禁將親率一軍從正面發起佯攻,憑借震天的喊殺與凌厲的攻勢,吸引敵軍的全部注意力;樂進則帶領一支精銳中的精銳,如暗夜中的鬼魅,悄然繞至敵軍後方,尋機截斷他們的退路,斷其逃生之念;而曹昂與馬雲祿,將統領那一萬剽悍的西涼鐵騎,從側翼如雷霆般發動突襲,給予敵軍致命一擊,令其防線瞬間崩塌。
戰斗的號角驟然吹響,于禁一馬當先,宛如一頭咆哮的猛虎,率領著曹軍朝著敵軍正面猛沖而去,那喊殺聲猶如滾滾驚雷,響徹雲霄。袁耀與紀靈見狀,急忙整軍抵抗,雙方瞬間陷入了白熱化的激烈拼殺之中。一時間,刀槍踫撞之聲不絕于耳,鮮血飛濺,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仿佛一曲慘烈的悲歌。
就在此時,樂進所率的部隊如鬼魅般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敵軍後方。但見他們身手矯健,迅速而又敏捷地點燃了敵軍的營帳。剎那間,大火沖天而起,熊熊燃燒,宛如一條憤怒的火龍,吞噬著袁軍的營帳。袁軍頓時大亂,士兵們驚慌失措,原本整齊的陣列瞬間土崩瓦解,四處逃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毫無頭緒。
曹昂與馬雲祿敏銳地抓住這絕佳時機,率領西涼鐵騎如猛虎下山般從側翼迅猛殺出。西涼鐵騎的馬蹄聲如滾滾悶雷,震撼著大地。曹昂手中長槍如龍蛇飛舞,勢不可擋,接連挑翻數名敵軍將領,所過之處,敵軍紛紛倒地,血花四濺。馬雲祿則雙刀舞動如電,在敵陣中左沖右突,身姿矯健得如同一只靈動的飛燕,所到之處,敵軍無不膽寒,紛紛避讓。袁耀的軍隊在這三面夾擊之下,防線徹底崩潰,如同被洪水沖垮的堤壩,開始全面敗退。
曹軍士氣大振,乘勝追擊,勢如破竹,順利收復了那兩三座城池。袁耀與紀靈見大勢已去,只得率領著殘軍狼狽不堪地拼命逃竄。曹昂豈會輕易放過這大好機會,帶領著軍隊如影隨形,緊追不舍。
在追擊的過程中,曹昂敏銳地發現了正在竭力指揮殘軍做著最後抵抗的紀靈。紀靈雖身處劣勢,四面楚歌,但依舊勇猛異常,宛如一頭困獸猶斗的雄獅。他手持那柄寒光閃閃的三尖兩刃刀,每一次揮舞都帶著千鈞之力,奮力砍殺著如潮水般逼近的曹軍士兵,一時間竟讓曹軍難以近身。
曹昂深知紀靈勇猛非凡,不敢有絲毫輕敵之意。他與于禁、樂進近身交換了一個默契的眼神,三人心領神會,如同三頭矯健的獵豹,默契地朝著紀靈合圍過去。紀靈見三人一同攻來,不但毫無懼色,反而大喝一聲,聲若洪鐘,揮舞著三尖兩刃刀,毅然決然地與三人展開了殊死搏斗。
剎那間,刀光劍影閃爍,如點點寒星,喊殺聲震耳欲聾,仿佛要將天地都震得顫抖。紀靈力戰三人,竟絲毫不落下風。他的刀法凌厲狠辣,每一刀都帶著排山倒海之勢,猶如狂風驟雨般逼得曹昂等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應對,絲毫不敢懈怠。然而,曹昂三人配合默契,宛如一體,從不同方向發起如疾風驟雨般的攻擊,逐漸消耗著紀靈的體力。
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激烈拼殺,紀靈漸漸感到體力不支,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滾而下,刀法也開始變得凌亂起來。曹昂看準這轉瞬即逝的絕佳時機,大喝一聲,聲如裂帛,挺槍如蛟龍出海般直刺紀靈。紀靈見此,連忙舉刀抵擋,但此時他已氣力耗盡,無力回天,只听“噗”的一聲,被曹昂一槍刺中手臂。紀靈手中的三尖兩刃刀“ 當”一聲掉落地上,發出清脆而又絕望的聲響。于禁和樂進趁機如猛虎撲食般上前,成功將紀靈生擒。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東漢不三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