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不三國

第992章 流言四起 輿論壓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風扶搖九萬里 本章︰第992章 流言四起 輿論壓力

    此時,夕陽的余暉如一層薄紗,輕柔地灑在劉備與龐統身上,將二人的身影在草地上拉得長長的,仿若一幅古樸的畫卷。

    龐統卻突然大笑起來,聲音在這寧靜的郊外顯得格外突兀“哈哈哈哈,某不過是與使君相戲而已。不想這劉使君竟當了真。”說罷,他利落地解開毛驢韁繩,動作輕快,看樣子便欲翻身乘驢離開。

    張飛見狀,瞬間開啟暴怒模式,雙眼圓睜,如銅鈴一般,大聲吼道“你這丑廝,竟敢如此戲弄我家大哥!”話音未落,便一個箭步沖上前去,伸手欲攔住龐統。

    劉備臉色微微一沉,面帶慍怒,趕忙喝道“翼德不得無禮!”隨後,他整理了一下衣衫,站直身子,抱拳對著龐統說道“既然先生不肯相助,備也不強求。只是此刻天色已晚,我瞧著先生孤身一人,若是繼續趕路,天色漸暗,路上難免多有不便。先生不妨隨我等一起先往襄陽。暫且休整一番,待到明日天亮,再做打算也不遲。”

    龐統嘴角勾起一抹戲謔的笑容,看著劉備問道“我如此戲弄使君,使君竟然都不怪罪嗎?”

    劉備神色坦然,認真地說道“大丈夫處世,自當中正平和。備誠心欲求先生相助,然先生助與不助,皆在兩可之間。若凡事皆以自己為中心,心胸狹隘,又何以成就大事?”

    龐統听了,暗暗點頭,心中對眼前這位劉使君不禁多了幾分贊許。不過嘴上卻依舊說道“山水有相逢,使君日後定安。待合適時機,自會與使君相會。只是天色已晚,我若回去晚了,叔父又該絮絮叨叨了,就此告辭使君。”說罷,輕拍驢背,毛驢便緩緩前行。

    劉備望著龐統離去的背影,心中雖略有遺憾,但依舊抱拳道“先生慢走,備靜候與先生再次相逢之日。”張飛則在一旁,氣鼓鼓地看著龐統遠去,嘴里還嘟囔著“這怪家伙,真是不識好歹……”劉備轉身拍了拍張飛的肩膀,說道“三弟,莫要如此。人各有志,強求不得。我們還是做好自己的事,繼續為興復漢室努力。”說罷,帶著眾人繼續朝著襄陽城的方向進發。

    龐統暗自離開後,心中對劉備卻是極為滿意。雖說劉備眼下勢力薄弱,地盤不過彈丸之地,還處于各方勢力的夾縫中艱難求存。然而,越是在這般逆境之下,劉備仍能保持禮賢下士的作風,毫無做作之態,且胸懷若谷,著實令龐統心動。在他看來,這正是自己夢寐以求、值得效力的明主。

    奈何叔父龐德公一直覺得龐統性格太過狂妄。平日里,叔父對他多有打壓,加之堂兄龐山民那般出色,如今已在劉表幕下為官,備受重用。龐統自小便因相貌丑陋,心中難免滋生出幾分自卑。可這自卑過了頭,反倒養成了如今這般看似自負的性子。

    龐統回首望著劉備等人統軍而來的方向,心中暗自思忖,劉備此番領軍前來,恐怕荊州即將有大動作。思索再三,他心中一橫,想著大不了不辭而別,就此追隨劉備,一同去創建一番宏偉基業。

    夜色漸濃,龐統騎著毛驢,在蜿蜒的小道上緩緩前行。月光灑在他那略顯孤單的身影上,投下斑駁的暗影。他的心中,一邊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一邊又隱隱擔憂叔父得知自己決定後的反應。但一想到劉備那誠懇的眼神和不凡的氣度,他便覺得,這或許就是自己一直等待的機會,一個能夠施展抱負、名垂青史的機會。

    當劉備帶著先帝之子劉陽抵達襄陽時,劉表為彰顯對這件事的高度重視,親自率領荊州一眾文武官員,浩浩蕩蕩地前來迎奉。

    劉陽不過是個年幼的孩子,此刻被劉備抱在懷里,面對眼前這一大群陌生且氣勢不凡的人,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只是用怯懦的目光,小心翼翼地打量著眾人。劉表臉上掛著一副仁愛親和的神情,輕聲說道“皇子啊,我也是劉氏宗親,來來來,到我這兒來。”然而,劉陽卻驚恐地緊緊抓著劉備的衣襟,說什麼也不肯撒手。

    劉備一邊輕聲安撫著劉陽,一邊卻要將他抱至劉表身旁。劉表依舊和善地笑著,喚來劉琦之妻黃氏,示意她來接過劉陽。劉陽雖然滿心恐懼,可在劉備的堅持下,劉備也只能忍痛松開手,把劉陽交到黃氏手中。緊接著,劉備一指趙雲,說道“這是趙雲,平日里也常與皇子接觸,就讓他一同照顧皇子的起居吧。”劉表微微點頭,算是默許了此事。

    這是皇子劉陽第一次在眾人面前露面,隨後的幾天里,劉表與劉備多次一同出現在眾人視野中。每次提及皇子,劉表便順勢說起先帝之死的種種蹊蹺之處,逐漸為起兵討伐曹操做著輿論鋪墊。

    在這期間,襄陽城內暗流涌動。荊州的文武官員們對于這件事態度不一,有的認為劉表此舉是為了復興漢室,順應大義,應當全力支持;而有的則擔心此舉會激怒曹操,給荊州帶來滅頂之災,因而心存顧慮。

    劉備在襄陽的這段日子,一方面與劉表密切商議起兵的事宜,另一方面也在暗暗觀察荊州各方勢力的動向。他深知,此次行動困難重重,稍有不慎,便可能滿盤皆輸。而趙雲則遵照劉備的囑托,時刻守護在劉陽身邊,對他的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讓這個受驚的孩子逐漸安定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隨著劉表對先帝之死蹊蹺的宣揚,襄陽城內百姓們也開始私下議論紛紛。一些人對曹操的行為感到憤慨,認為他擁立的天子來路不正,支持劉表起兵;而另一些人則害怕戰爭會給他們帶來災難,憂心忡忡。

    在這緊張而微妙的氛圍中,各方勢力都在等待著一個爆發的契機。劉備深知,自己必須把握好這個機會,聯合劉表以及其他可能的力量,與曹操展開一場殊死較量,為興復漢室踏出關鍵的一步。

    隨著劉備攜先帝之子劉陽抵達襄陽,劉表借此質疑曹操擁立劉協之事的消息如一陣疾風,迅速在天下傳播開來,就連江東之地也流言四起。

    原本已漸漸平息的關于孫策之死的種種疑點,此刻又被重新翻出,在江東的大街小巷悄然流傳。這些流言猶如無形的手,輕輕撥動著孫權的心弦,讓他不禁毛骨悚然。孫權心中暗自思忖“怎麼這事兒就像野火一般,怎麼也消不下去了?”

    回想起之前,因為馬超的存在,孫權對周瑜的包圍策略已然放開。畢竟馬超勢力的威脅擺在眼前,再將精力放在對周瑜的圍堵上,似乎已無太大意義,雙方也就此相安無事。然而,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傳開後,整個江東陷入了一種微妙的緊張氛圍,無論是江東的世家大族,還是孫權本人,都不禁有些著急。

    江東內部,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位老將依舊牢牢把持著江東一半的兵權,在江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次事件發生後,這四員老將卻仿佛對外面的風雲變幻視而不見。孫權心急如焚,緊急召集他們入宮商議對策。

    殿堂之上,氣氛凝重。孫權坐在主位,眉頭緊鎖,目光在四位老將身上一一掃過,率先打破沉默“如今這流言蜚語在江東肆意傳播,諸位對此有何看法?該如何應對?”然而,程普等四員老將只是靜靜地站著,一言不發,臉上表情凝重而復雜。

    孫權心中有些不悅,但又不好發作。他深知這四位老將追隨父兄多年,戰功赫赫,在軍中威望極高。若不能妥善處理與他們的關系,恐怕會對江東局勢產生不利影響。

    “各位將軍,如今局勢嚴峻,曹操與荊州那邊劍拔弩張,這流言又在江東擾亂人心。我們若不盡快想出應對之策,恐江東危矣!”孫權加重了語氣,試圖喚起四位老將的回應。

    殿堂之上,依舊是一片令人壓抑的沉默。自從孫權慢慢放開對周瑜的包圍後,程普、黃蓋、韓當、祖茂這四員老將便多有與周瑜接觸。他們借著巡邊的機會前往吳郡,見到了小公子孫紹,只見孫紹被周瑜照料得很好,這足以證明周瑜並無爭權之心。

    隨著此次荊州消息的傳開,當日孫策之死的種種疑點再次被無限放大。四位老將心中明白,當時他們或許錯怪了周瑜。可如今事已至此,他們雖心中愧疚,卻又著實感到無能為力。若是此時再將孫策之死的事情舊事重提,恐怕整個江東都將陷入動蕩不安之中。

    對于這不知從何處興起的流言,四員老將實在不願插手。他們只想著憑借手中掌控的半壁江東兵權,先守好江東,確保江東百姓的安穩。畢竟在這亂世之中,保住江東一方淨土,才是他們心中最為重要的事。

    孫權看著四位老將沉默不語的樣子,心中也大致猜到了他們的想法。他深知四位老將在江東的影響力,也明白他們對江東的忠誠。只是如今這流言的風波,若不妥善處理,必將對江東造成極大的威脅。

    “四位將軍,我明白你們的顧慮。但如今這流言已經擾亂了江東的民心,若不加以制止,恐怕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麻煩。”孫權打破沉默,語氣誠懇地說道。

    程普微微抬頭,看著孫權說道“主公,老臣等並非不願為江東出力。只是此事牽涉甚廣,一旦處理不當,後果不堪設想。我們實在是擔心江東的安穩啊。”

    孫權點了點頭,說道“我理解將軍們的擔憂。但我們不能坐視不理,還望將軍們能與我一同想個辦法,既能平息流言,又能確保江東的穩定。”

    黃蓋在一旁說道“主公,要不我們先暗中調查流言的源頭,看看是何人在背後推動此事。然後再根據調查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

    韓當和祖茂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孫權听後,覺得此計可行,說道“好,就依公覆所言。四位將軍,此事便勞煩你們暗中調查,務必查出流言的幕後黑手。”

    四位老將齊聲應道“謹遵主公令!”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東漢不三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東漢不三國》,方便以後閱讀東漢不三國第992章 流言四起 輿論壓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東漢不三國第992章 流言四起 輿論壓力並對東漢不三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