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猛地仰頭痛笑,鎏金冠冕上的玉珠嘩啦作響,震得案頭令箭都微微發顫︰\"好!好!沮公之言,正合我意!\"他霍然起身,玄色錦袍掃落半盞冷酒,\"我袁家四世三公,世代食漢祿、受皇恩,豈能效那鼠目之徒,置華夏安危于不顧?\"
\"公孫瓚雖是敵手,卻能以家國為重,這份膽魄,本公敬他是條漢子!\"話音未落,帳外寒風突然呼嘯而入,將\"袁\"字大旗卷得獵獵作響,倒像是應和著他的豪言。\"傳令下去——\"
袁紹猛然抽出佩劍,劍鋒劃破帳中凝滯的空氣,寒光映得滿帳將士瞳孔驟縮。他將劍刃重重劈向輿圖,劍尖死死抵住幽州與並州交界之處,鎏金冠冕下的眼神如淬了冰的鐵︰\"中原混戰不休,異族竟妄想趁火打劫!當我華夏兒郎的刀劍是擺設?!\"
凜冽的劍風掀起他玄色戰袍,袁紹轉身面向帳內眾將,聲如洪鐘震得銅燈搖晃︰\"從今日起,一切以抵御異族為重!公孫瓚雖與我相爭多年,但他願率殘部死戰並州,這份血性,我袁某認了!\"
帳內眾將齊刷刷抱拳,鐵甲踫撞聲如沉雷滾動,謀士們躬身行禮,齊聲應諾︰“願听主公將令!”袁紹抬手示意眾人退下,獨留侍衛燃旺炭火,帳內暖意漸起時,方命人喚來範方。
範方踏入帳中,見袁紹已離座相迎。袁紹親手拂開帳簾,目光灼灼︰“公孫瓚願以幽州相讓,共抗異族,這份擔當,本公應了!先生單騎闖營,以大義陳詞,臨危不懼、侃侃而談,果有名士風範!”他頓了頓,笑意中藏著幾分惋惜,“公孫瓚困守幽州多年,如今外有胡騎、內無糧草,已是窮途末路。先生何不轉投我麾下,共圖大業?”
範方後退半步,雙手捧起旄節,正色道︰“袁公謬贊。自古忠臣不事二主,我既為公孫將軍使節而來,豈能改弦易張?”他朝袁紹深深一揖,袍角垂落如墨,“既蒙應允盟約,範方即刻返程復命。還望袁公嚴守承諾,共御外侮。”言罷轉身,風雪裹挾著他的身影掠過轅門,只留下旄節上的犛牛尾纓在寒風中獵獵翻飛。
時間已進入10月半間,幽州已下起雪來,範方卻不願耽擱,快馬加鞭,三日狂奔七百里,渾身風雪闖入公孫瓚大帳。他甩落肩頭積雪,喘息道︰“袁紹應允結盟!願共擊烏桓!”公孫瓚猛然擲下手中狼毫,宣紙上未干的墨跡如血漬般暈染。
範方話音剛落,公孫瓚撫著染血的銀槍大笑出聲,聲震帳頂︰\"不想袁本初還有些家國情懷!\"飛濺的雪粒落在他肩頭,轉瞬化作水珠滲入陳舊的甲冑縫隙。
關靖卻突然跨前半步,布滿血絲的眼楮盯著輿圖上蜿蜒的邊境線︰\"家國情懷?主公切莫大意!袁紹帳下田豐、沮授皆是權謀老手,此番放我等入並州,怕是想坐山觀虎斗。待我軍與匈奴兩敗俱傷,他便要趁機坐收漁利!\"
\"哼!\"公孫瓚猛地折斷手中令箭,木屑簌簌落在案上,\"他袁本初胃口倒不小,也不怕撐破肚皮!\"他的目光越過帳外皚皚雪原,投向並州方向,眼中燃起幽藍的火焰,\"他只道我是強弩之末,卻不知——\"話音戛然而止,帳內諸將不自覺屏息。
公孫瓚道︰\"我與師弟合取並州!\"他的聲音裹挾著冰碴般的冷意,\"西涼鐵騎,縱橫天下,如今我率白馬義從與他合兵一處......\"銀槍驟然出鞘,寒光刺破帳內昏暗,重重戳入凍土,濺起的冰碴混著血珠飛濺,\"袁紹若敢來犯,定教他有來無回!\"
公孫瓚指腹摩挲著劍柄,燭火在他眼底明明滅滅。 心中暗想︰這些年為了建功立業,守著邊疆,後又與袁紹斗,朝廷從未發過一兵一糧,所給予的盡是些高官厚爵的空話,自己浴血廝殺,卻不過是被當作棄子。如今窮途末路時,唯有馬超遞來援手。這份同門之誼,在亂世中竟成了唯一的光。
他垂眸望著掌心的老繭,又瞥向案頭殘破的輿圖。 思緒翻涌,稱王稱霸?不過是虛妄。若能輔佐馬超蕩平匈奴,再助他穩固西涼基業,說不定能殺回幽州,豈不比如今困守這千瘡百孔的幽州強上千倍?至于袁紹的算計……他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將柴火狠狠擲入火盆,騰起的火星照亮他眼底的森然︰ “待我與孟起合兵,定要教你知道,這天下不是誰都能覬覦!”
公孫瓚猛地然站起︰\"袁紹既應下盟約,即刻傳令!全軍收拾輜重細軟,三日內撤出幽州城,在城外十里扎營!\"他目光掃過帳內諸將,鐵甲縫隙滲出的血珠滴落在青石板上,\"待袁軍入城站穩腳跟,便是我們痛擊烏桓的良機!之後直驅並州,與我師弟會合!\"
關靖、嚴綱等人正要抱拳領命,卻見公孫瓚突然上前一步,布滿血絲的眼楮里燃著警告的火光︰\"都給我听好了!離城期間,敢有一人驚擾百姓、趁亂劫掠——\"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如同驚雷炸響,\"不論官職高低,立斬不赦!\"帳外風雪卷著軍令聲呼嘯而去,公孫瓚望著轅門外飄揚的\"公孫\"大旗,握緊的拳頭發出骨骼輕響︰\"烏桓、袁紹......且看誰才是這亂世的真正主宰!\"
將令一出,幽州城如沸水翻涌。暮色里,鐵甲踫撞聲混著車馬嘶鳴刺破長空,滿載輜重的牛車碾過青石板路,揚起的塵土裹著婦孺的啼哭。街邊酒肆的旗幡歪斜在風中,原本熱鬧的市集只剩滿地狼藉,百姓們扒著門縫,望著一隊隊騎兵裹著寒鴉般的身影疾馳而過,眼中盡是驚惶。
當第一縷晨霧漫上城垣時,數千百姓跌跌撞撞涌至公孫瓚行轅前。白發老嫗被擠得癱坐在地,懷中襁褓的嬰兒在寒風中號啕;滿臉菜色的漢子攥著豁口的鋤頭,青筋暴起的手死死扒住朱漆轅門。人群如驚濤拍岸,哭喊聲震得檐角銅鈴亂顫︰“將軍!您走了,胡虜來了可怎麼活啊!”“我家三代守著這片田,求求您別丟下我們!”
公孫瓚負手立于台階之上,銀甲蒙著霜塵,身後公孫越、公孫續正指揮家眷搬運行李,箱籠踫撞聲在死寂中格外刺耳。一名老丈突然膝行向前,額頭重重磕在凍硬的土地上,鮮血混著泥土洇開︰“將軍還記得當年冬天嗎?您帶著義從擊退烏桓,救下滿城老少……如今要走,不如先殺了我這把老骨頭!”此起彼伏的啜泣中,幾個孩童擠到前排,凍得通紅的小手死死攥住公孫瓚的披風下擺,淚水在皴裂的臉頰上凝成冰碴。
公孫瓚虎目瞬間涌起淚光,望著眼前顫抖著跪地哀求的百姓,猛然單膝重重砸在凍硬的土地上。鐵甲撞擊地面的悶響驚飛檐下寒鴉,他顫抖著扯開染血的披風,露出內里斑駁的箭傷疤痕︰\"鄉親們!非是公孫瓚貪生怕死、棄城而逃!\"沙啞的嗓音裹著風雪刺入人心,老嫗懷中的嬰兒突然止住啼哭,整個街巷陷入死寂。
\"冀州袁紹的虎狼之師正在趕來!\"他指節發白地攥住腰間銀槍,\"烏桓二十萬鐵騎又壓境北方!我只能傾盡全力抵御胡人,袁紹趁虛而入!\"回憶起廣陽郡城破時尸橫遍野的慘狀,公孫瓚喉頭哽咽,\"之前袁紹軍在廣陽郡的惡行,想必你們也听說了吧?既然最後還是敗亡,不如我讓出城池換取你們一條生路。\"
人群中爆發出壓抑的抽氣聲,有婦人突然癱坐在地嚎啕。公孫瓚額頭抵上冰涼的地面,白發在風中凌亂︰\"我與袁紹約定,以幽州換他死守北疆!如此,既能保住你們的性命,又能借他兵力抗擊胡虜!\"他猛地抬頭,淚光中閃爍著決絕,\"我公孫贊也不是孬種,即使我退出幽州,也會前往並州去抗擊匈奴暴行。\"
公孫瓚單膝跪地的瞬間,人群中爆發的哭聲如決堤洪水。白發老嫗拄著斷杖撲到他跟前,枯枝般的手死死攥住他染血的披風,渾濁的淚水在皺紋里凍成冰珠︰\"將軍不能走啊!當年您帶著白馬義從救下我孫兒,如今卻要撇下我們......\"話音未落便泣不成聲,身後幾個稚童跌跌撞撞撲來,凍得發紫的小手揪著他的鎧甲,鼻涕眼淚糊在他沾滿塵土的靴面上。
\"將軍!廣陽郡的慘劇,我們信您不願重演!\"滿臉溝壑的漢子突然扯開衣襟,露出胸口猙獰的箭傷疤痕,\"可沒了您,我們拿什麼守家?\"他話音剛落,數百百姓齊刷刷跪地,額頭重重叩擊著凍得梆硬的地面,此起彼伏的\"砰砰\"聲驚得城頭烏鴉四散。有婦人抱著襁褓擠到前排,將啼哭的孩子塞進公孫瓚懷中︰\"您帶著他走吧!只要能活,我們什麼都舍得!\"
公孫瓚顫抖著環住懷中的孩子,感受到那小小的身軀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他抬頭望向城牆上殘破的\"公孫\"大旗,突然想起十數年前初入幽州時,百姓們簞食壺漿夾道相迎的場景。淚水奪眶而出,混著睫毛上的霜花墜落,滴在孩子通紅的小臉上︰\"父老鄉親們放心!\"他聲音哽咽卻字字鏗鏘,\"我公孫贊誓死不忘幽州百姓之恩情!\"話音未落,人群中哭喊聲更甚,仿佛要將這冰天雪地都震碎。
哭喊聲正撕心裂肺時,人群突然分開條通路。拄著棗木拐杖的老者佝僂著背挪到公孫瓚面前,渾濁的眼珠泛起水光,顫抖的手撫過他鎧甲上的冰稜︰“不能讓白馬將軍為難啊!”老人轉頭對著眾人,枯枝般的手臂奮力揮動,“鄉親們!將軍把命都拼在幽州城頭了,如今這是拿身家性命換咱活路!”
他布滿老繭的手掌重重拍在凍硬的土地上︰“都讓開!莫要誤了軍機!”話音未落,幾個青年主動扶起跌倒的婦孺,孩童們抹著眼淚松開公孫瓚的衣角。原本擁堵的街道瞬間空出大道,只余此起彼伏的抽噎聲。老者顫巍巍摘下脖頸上的護身符,塞進公孫瓚手中︰“將軍保重!幽州百姓等您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