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不三國

第877章 擊退追兵 周郎苦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風扶搖九萬里 本章︰第877章 擊退追兵 周郎苦心

    蔣欽猛地拽住甘寧手腕往船上拉,環首刀鞘撞在船幫發出悶響"二位莫慌!子義將軍望見水寨火光,早從吳縣點起兵馬來了!"他話音未落,船底竹篙已點開水草,小船如離弦之箭滑入蘆葦深處,驚得宿鷺撲稜著翅膀掠過船頭。魯肅扶著搖晃的船篷定了定神,只見蔣欽從艙底摸出盞牛皮燈,燈芯爆出的火星映著他甲葉上的獸紋"隨我走這條暗汊,半炷香便能與子義將軍匯合!"

    此時岸上追兵的吶喊聲越來越近,全琮的青騅馬踏碎泥沼的聲響如鼓點般密集。甘寧趴在船舷上望著身後火把光,銅護腕突然砸在船板上"這幫龜孫追得倒緊!"蔣欽卻嘿然一笑,從箭囊里抽出支響箭"將軍且听——"說罷便張弓搭箭,羽箭帶著尖嘯鑽入夜空。

    馬蹄踏碎夜霧的轟鳴自東南方滾來,葦稈在震波中簌簌顫抖。蔣欽的響箭剛劃破夜空,東南密林里突然迸出成片火把,如流動的星火燎原而至。甘寧扶著魯肅踏過齊膝泥沼,站上地面,望見當先一員銀甲戰將領頭,那馬隊列成的楔形陣如黑色潮水,鐵蹄刨起的泥塊混著火星,在夜幕下砸出悶雷般的回響。

    "好個沖鋒陣勢!"甘寧銅護腕叩擊刀柄,望著騎兵隊掠過的軌跡大笑,"某見慣了西涼鐵騎縱馬沖鋒,卻不料江東鐵騎也有這般氣象!"他身後的魯肅拂開蘆葉,羽扇指向騎兵隊交錯的長戟"當年馬岱將軍曾率忠義營助孫策將軍創業,這些騎兵的列陣之法,倒真有幾分西涼"錐行陣"的影子。"話音未落,為首銀甲將突然勒馬停下,戰馬人立而起,激起的泥浪濺上甘寧靴底。

    "公奕!前方為何火起?"太史慈的銀盔在火把下泛著冷光,白馬前蹄刨得地面咚咚作響。蔣欽連忙撥開蘆葦搶上前來,環首刀鞘撞在太史慈馬鐙上"將軍且看!"他側身讓開路徑,火光霎時照亮甘寧腰間的銅護腕與魯肅袖中的羽扇。

    太史慈的長槍猛地一震,他定楮望著甘寧,突然滾鞍下馬,甲葉踫撞聲驚飛了葦叢夜梟"可是錦帆甘興霸?!"甘寧大笑著拽住對方手臂,兩人相握時甲冑摩擦的聲響混著馬蹄聲,恰似久別重逢的戰歌。魯肅上前一步扶住太史慈肩頭,羽扇輕揚時帶起夜風"子義將軍別來無恙,某等今日可是借了你的騎兵威風呢。"

    太史慈上露出驚喜和錯愕之色"二位怎會在此?這水寨火光"話音未落,甘寧已一把攥住他甲帶"顧不上細說!全琮那廝帶追兵咬在屁股後面!"他扭頭望向身後如潮水般涌來的火把,銅鈴眼在夜色里瞪得溜圓。

    "原來是你們干的!"太史慈突然狂笑,震得白馬不安地刨著蹄子。他將長槍往空中一挑,槍尖紅纓掃過飄落的葦絮"某還道是全綜小兒抽什麼風?!"說著便伸手拍開甘寧的手,銀甲在夜風里嘩啦作響,"二位且退到陣後歇腳!看某用這桿槍替你們清道!"

    魯肅剛把羽扇展開一半,卻見太史慈突然圈馬轉向,長槍直指逼近的全琮部"鼠輩也敢追至某的地界?"他話音未落,身後千余騎兵已齊齊將長槍頓地,鐵刃撞擊聲如滾雷般炸開。甘寧見狀大笑,銅護腕重重砸在魯肅肩甲上"子義這氣勢,倒比當年在豫章時更凶!"

    "將軍小心!"蔣欽突然拔刀指向敵陣右翼。太史慈卻反手將長槍掛在鞍橋,從箭囊里抽出支雕翎箭"興霸且瞧某箭法可有長進!"弓弦震顫聲中,羽箭帶著尖嘯穿透夜霧,恰將全琮親衛手中的火把劈成兩截。黑暗中爆發出一片驚呼,騎兵隊的陣列頓時亂了分寸。

    "破陣!"太史慈猛地夾馬腹,白馬如離弦之箭沖出葦叢。他身後的長槍陣如黑色浪濤般翻涌,鐵蹄踏碎泥沼的聲響混著戰吼,將青弋江的夜色撕得粉碎。甘寧拽著魯肅退到高崗上,只見太史慈的長槍在火把光中劃出銀弧,每一次刺擊都帶起血珠飛濺,恰似為這場重逢之戰,奏響最熾烈的金戈序曲。

    太史慈的銀槍在夜霧中劃出數道寒芒,槍尖紅纓浸透血珠後沉甸甸下墜,每一次突刺都將全琮部的盾牌陣戳出窟窿。他胯下白馬踏碎敵兵頭盔時,甲葉上濺落的血滴竟在月光下凝成冰晶——這桿追隨他從北海殺到江東的鐵槍,此刻正將"江東神射"的威名,狠狠砸進全琮潰兵的肝膽里。

    "退!快退往水寨!"全琮的佩劍砍斷半截槍桿,卻見自家親衛像麥垛般被太史慈的長槍挑飛。那些曾在水寨耀武揚威的水兵,此刻面對如潮水般壓來的精銳騎兵,矛尖尚未舉起便已癱軟在地——周瑜帳下的屯兵本就經百戰淬煉,更何況太史慈慣使的"七突槍"法專破密集陣列,槍影過處,甲裂腸流的慘呼混著鐵蹄轟鳴,將青弋江的夜色撕成碎片。

    甘寧拽著魯肅退到高崗時,正見太史慈單槍匹馬追出里許,銀甲在火把光中如流動的月光。他猛地勒住馬韁轉身,槍尖挑起的敵兵頭盔砸在泥地里,驚得殘兵們丟盔棄甲竄進蘆葦蕩。"如何?"太史慈圈馬回到陣前,槍桿震得血珠飛濺,"興霸可瞧得上某家這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好個七突槍!"甘寧大笑著拍向對方馬鞍,銅護腕撞在鐵環上迸出火星,"倒有幾分我家大王當年的風采!"這話驚得太史慈銀盔微顫,他下意識握緊槍桿"你家大王?"

    這也怪不得太史慈——自周瑜與孫權在柴桑決裂後,孫權便派兵嚴守江面,無數艨艟戰艦橫陳青弋江,鐵索連舟將吳郡半郡之地圍得水泄不通。周瑜也一直吩咐部下謹守地盤,先著力發展,不願與江東舊將起沖突。

    周瑜覺得孫策與馬超都已逝去,如今只能將希望寄托在撫養兩位兄長的幼子上。只要對方不來進攻,他便無意開戰,因此眾人都不知馬超死而復生、進位涼王的消息。

    魯肅見太史慈銀盔下的面容驚疑不定,羽扇輕揮間已踏前半步,袍角掃過沾著血泥的槍桿"子義且听某一言——"他壓低聲音時,夜霧恰從葦叢縫隙漫來,將話音裹成密不透風的繭,"甘興霸口中的"大王",正是涼王馬超馬孟起。"

    太史慈的鐵槍猛地頓地,槍尖震出的泥塊砸在甘寧靴面上。他盯著魯肅袖中露出的梁王印信一角,喉結在銀甲護頸下劇烈滾動"馬孟起將軍?"話音未落,甘寧已扯開衣襟露出貼身的梁王虎符,青銅鑄的猛虎在火把下泛著冷光,"長安兵變時主公九死一生,殺透賊軍重圍後直搗關中,如今新帝已授金冊玉印,封梁王統轄西涼三輔!"

    "還活著竟然還活著!"太史慈突然狂笑,震得蘆葦蕩里的宿鳥撲稜稜飛起。他拋開槍桿拽住甘寧雙臂,甲葉踫撞聲混著淚滴墜地的輕響"某就知孟起將軍非池中之物!"銀盔下的面孔因激動漲得通紅,他突然抽回手拔出腰間佩劍,劍尖挑起的燈影在江面上狂舞,"天佑江東!伯符將軍的大仇終于能報了!"

    "子義將軍莫急!"魯肅扶住他晃動的甲肩,羽扇指向吳郡方向,"主公此次遣我等南下,正是要與周都督共商大計。"話音未落,太史慈已一把抄起地上的鐵槍,槍尖紅纓在夜風中獵獵翻飛"快!隨某回吳縣!公瑾都督若知此事,定然欣喜若狂!"

    不說太史慈一臉欣喜地帶領眾人返回吳縣,吳縣周瑜帥帳內,銅燈盞的燈芯" 啪"炸開火星,濺落在剛草擬好的《吳郡屯兵圖》上。他指尖劃過圖中朱砂點出的兵屯,那些紅點如星子般散落在墨線勾勒的稻田間,卻在"濡須口"處形成密匝匝的陣列。親衛捧來的藥碗騰起白霧,朦朧水汽映著他眼下濃重的青黑——自與孫權決裂、據守吳郡半壁江山以來,他常對著地圖枯坐到天明,案角的《孫子兵法》已被翻得卷了邊。

    後帳傳來孩童嬉笑聲。兩個扎著總角的幼童跑進來,圍著沙盤追逐打鬧。小的抱著孫策留下的青銅箭囊,鎏金獸首在燈影下閃爍;大的舉著木制馬槊,木槊尖的紅纓掃過標有"柴桑"的沙堆。周瑜握筆的手猛地一頓,狼毫上的墨滴墜落在"皖城"字樣旁,暈開深色的痕跡。

    他望著兩個少年天真的笑臉,心中一痛。孫策與馬超已逝,他肩負著撫養遺孤的重任,每日親自教他們讀書習武。

    銅燈盞的光焰突然晃了晃,將馬越舉著的木槍影子投在帳壁上,那截削尖的棗木桿在燈影里竟似真槍般透著煞氣。"二弟!"這孩子把總角辮往後一甩,木槍尖挑著的紅纓掃過沙盤,"隨為兄踏平江東,將來也好與爹爹們並肩!"

    孫紹抱著青銅箭囊的手指緊了緊,鎏金獸首扣環硌得掌心生疼。這孩子比馬越矮半個頭,卻偏要學大人模樣挺腰板,箭囊底部刻著的"伯符"二字在燈影里明明滅滅"謹遵大哥將令!"他說著便從箭囊里摸出支木箭,小心翼翼搭在不存在的弓弦上,卻因用力過猛踉蹌半步,惹得馬越哈哈大笑。

    周瑜擱下狼毫的動作輕得像怕驚飛燈蛾,筆桿在案頭磕出細微聲響。"兩個小搗蛋鬼。"他故意板起臉時,眼角的皺紋卻泄露了笑意,"亥時已過,明早還要晨練,都忘了?"孫紹聞言脖子一縮,往馬躍身後躲了躲,箭囊帶子滑到肩頭;馬躍卻把木槍往地上一頓,槍桿震得沙盤簌簌掉土"叔父總讓學"之乎者也",我父當年"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東漢不三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東漢不三國》,方便以後閱讀東漢不三國第877章 擊退追兵 周郎苦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東漢不三國第877章 擊退追兵 周郎苦心並對東漢不三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