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不三國

第858章 董白大度 馬超稱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風扶搖九萬里 本章︰第858章 董白大度 馬超稱王

    盧婉望著董白,眼中滿是驚惶與猶疑"怎麼可能我已是被廢之人,如今只盼著阿毓能平安長大、頂門立戶"話音未落,董白已攬住她單薄的肩膀,笑意盈盈道"姐姐還在說糊涂話!咱們將軍何時在意過這些虛名?天子尚在時,他為護你不惜當庭拔劍,這份情意天下誰人不知?"

    她故意拖長尾音,眼波流轉間瞟向馬超"咱們這位將軍啊,向來是情根深種,還有何事做不出來?"這話似調侃卻暗藏機鋒,听得盧婉雙頰瞬間泛起紅暈,絞著裙帶的手指微微發抖。馬超也不自在地輕咳一聲,銀甲下的耳尖悄然泛紅。

    董白見此,笑得愈發明艷,廣袖輕揚摟住盧婉的腰肢"三日後超哥稱王,後宮多你一人不多,少你一人不少。連我都不介意,姐姐還扭捏作甚?"她仰臉望向馬超,指尖在他鎧甲縫隙處輕輕掐了掐,"夫君說,是不是這個理?" 庭院里月色朦朧,將三人交疊的身影映在青磚上,恍若一幅暗流涌動的畫卷。

    馬超上前半步,銀甲擦過青磚發出細碎聲響,他伸手輕輕握住盧婉顫抖的指尖,粗糙的掌心覆上她冰涼的手背"婉兒,你怎就不明白?自洛陽初見時起,你我心意早已相通。"他喉結滾動,目光灼灼望著她泛紅的眼眶,"天子廢後又如何?在我心中,你永遠是那個陪我讀書寫字、為我烹茶研墨的婉兒。"

    董白倚在朱漆廊柱上輕笑,鎏金護甲有節奏地叩擊木欄,卻未打斷兩人。馬超轉頭望向她,目光中帶著三分懇求七分堅定"白兒與我亦有過命情誼,她懂我的心思。咱們三人在西涼月下盟誓,要同生共死、相互扶持,難道你都忘了?"

    盧婉咬著唇瓣,淚水在眼眶里打轉。過往種種如走馬燈般掠過腦海西涼草原上共騎一匹馬的肆意,長安城里隔著宮牆傳遞的密信,還有那日亂軍之中,馬超揮劍對君王的決絕。她別過臉去,聲音帶著鼻音"可我如今這般狼狽模樣"

    "狼狽?"馬超突然笑出聲,伸手輕輕擦去她眼角淚珠,龍紋銀甲映著月光,"在我眼里,你永遠是最珍貴的。待我稱王那日,定要昭告天下——"他轉頭看向董白,後者含笑點頭,"要給你與白兒鳳冠霞帔,讓全天下都知道,你們是我此生最重要的人。"

    董白適時上前,挽住兩人手臂"好了好了,再煽情下去,天都要亮了。"她指尖撫過盧婉發間銀簪,"姐姐且放寬心,有我們在,定會護你周全。"夜風卷起三人衣袂,盧婉望著眼前兩張熟悉的面容,心中那道冰封許久的防線,終于在溫熱的情意里悄然融化。

    盧婉猛地抽回被握住的手,後退半步攥緊裙裾,素白的指節泛出青白"你們大婚之日,我萬不能同進洞房!這傳出去,盧家百年清譽豈不要淪為天下笑柄?"她別過臉去,發間銀簪隨著顫抖輕輕搖晃,"待時局安穩些待世人淡忘廢後之事"話音未落,尾音已化作一聲嘆息。

    馬超望著她低垂的睫毛在眼下投出的陰影,喉頭泛起酸澀。記憶里那個在盧府書院撫琴的少女,如今卻被世事磋磨得這般謹小慎微。他抬手欲撫她鬢發,又生生停在半空,最終只笑著點頭"好,都依你。"沙啞的嗓音里藏著不易察覺的失落,銀甲在月光下泛著冷光,映得他眼底的溫柔愈發深沉。

    回程的馬車碾過青石板路,車輪轉動聲混著更夫梆子響。馬超望著車簾外搖晃的月光,董白正倚著他肩頭假寐,鎏金護甲隨著呼吸輕輕起伏。今夜她周旋于盧婉與眾人之間,既安撫了舊人,又不顯半分妒意,這般通透聰慧,反倒讓他愈發不安。

    "在想什麼?"董白忽然睜眼,指尖劃過他緊鎖的眉峰,"是在為婉兒的事煩心?"她聲音裹著三分慵懶,眼尾胭脂卻映得眸光清亮如星。馬超喉結微動,想起這些年她的退讓——默許盧婉入門時藏在廣袖下的緊握,接納蔡文姬時強撐的笑意,得知江東幼子與莎麗兒存在後,她的大度接納。

    "白兒"他剛開口,便被董白以指尖封住唇。女子起身時廣袖掃過他手背,繡著並蒂蓮的裙擺垂落車榻"我既在你生死未卜時以馬家婦自居,便早已做好與你共擔一切的打算。"她輕笑,眼波流轉間卻藏著不易察覺的苦澀,"只是誰讓我喜歡的是個多情的人呢?"話音戛然而止,鎏金護甲突然攥緊車簾,夜風卷著幾片枯葉撲進車廂。

    馬超攥住她冰涼的手,銀甲縫隙里還殘留著她方才安撫盧婉時的溫度。漢中那抹倩影卻不合時宜地闖入腦海——甄宓為了他背棄婚約時決絕的眼神,守在病榻前衣不解帶的模樣。他忽然覺得喉間發緊,連帶著呼吸都灼熱起來。

    "若有心事,便說與我听。"董白靠回他懷中,發絲拂過他下頜,"你我之間,何須這般小心翼翼?"馬車突然顛簸,她順勢將頭埋進他肩窩,聲音悶悶傳來"莫忘了,當年在西涼月下,你說過"絕不相瞞"。"馬超望著車外忽明忽暗的燈籠,鐵甲下的心髒劇烈跳動,不知該如何開口,才能對得起眼前人這份沉甸甸的情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次日天光未亮,馬超已在書房召見李儒與魯肅。青銅燈盞搖曳的光暈下,他將一卷寫滿密密麻麻字跡的羊皮紙重重拍在案上,銀甲上的龍紋隨著動作泛著冷光“長安之亂時,典韋、李通拼死護佑盧府,又有張敦為開城門力戰而亡,此三人之功,必須刻于記功碑首。”

    李儒半垂的眼眸微動,指尖摩挲著玉扳指“將軍,張敦乃無名小卒,將其姓名高懸高台,恐難服眾。”話音未落,魯肅已抱拳朗聲道“文優先生此言差矣!若無張敦舍命開城,我軍如何能里應外合?此等忠勇之士,正該大書特書!”

    馬超猛地起身,震得案上竹簡嘩啦作響“李通與張敦自幼相交,那日張敦為了開城門,給我謀求一絲生路,只是沒有停下千斤閘的絞盤”他喉結滾動,想起李通昨夜說起此事時通紅的眼眶,“若連忠魂都不能銘記,我西涼軍何以為人效命?”

    李儒撫須沉吟片刻,忽然輕笑“將軍仁義,此乃軍心所向。不如將張敦事跡附于碑文之後,再追封其家人,既顯西涼不忘有功之士,又能安撫生者。”馬超听聞,緊繃的肩膀終于放松,抬手重重拍在兩人肩頭“就依文優之計!三日後封王大典,定要讓全長安都知道,我馬超麾下,從不負忠肝義膽之人!”晨光穿透窗欞,將三人交疊的影子映在牆上,恰似一幅書寫忠義的畫卷。

    ——————

    三日之期如約而至,長安朱雀大街沸騰如鼎。三丈高台以玄鐵為基,裹著猩紅綢緞,檐角懸著的九旒白 隨北風翻卷, 穗上綴著的西涼狼牙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高台四周,西涼鐵騎銀甲如雪,槍尖挑著的猩紅戰旗獵獵作響,將整條朱雀大街染成血色長河。

    高台台階兩側,西涼文武肅穆而立,蟒袍玉帶與銀甲長槍交相輝映。將軍們腰間戰刀泛著經年磨礪的冷光,青年謀士羽扇輕搖間暗藏機鋒,每一雙眼楮都滾燙如焰,牢牢鎖定著馬超的身影。

    卯時三刻,晨鐘撞響。馬超身著黑金錯銀王袍,腰間玉玨懸著的九節銅鈴隨著步伐叮咚作響。他每踏上一級台階,兩側士卒便齊聲高呼“恭迎涼王”,聲浪震得城樓瓦片簌簌作響。行至台巔,馬超轉身俯瞰,只見長安百姓伏跪于地,黑壓壓的人頭延伸至目力盡頭。

    高台之上,馬超執劍而立,玄色王袍在風中獵獵作響。他俯瞰著台下如林的旌旗與沸騰的人群,忽將劍鞘重重拄地,聲如洪鐘"諸位!可知我馬超今日之位從何而來?"

    聲浪戛然而止,唯有風聲掠過九旒白 。馬超緩步上前,銀靴踏過漢白玉階,每一步都似踏碎往昔"昔年我負笈洛陽,在盧公植門下研習經義,立志做那中興漢室的棟梁!"他抬手遙指未央宮方向,"可當我投身董公帳下,深入西羌王庭單刀赴會時;當我率鐵騎在北疆踏破匈奴營寨,將羯狄叛軍的頭顱懸于城關時;當我南下揚州,助孫策平定江東時——"

    劍刃出鞘半寸,寒光映得他眉眼如霜"那個本該庇佑天下的天子,卻在長安設下鴻門宴!連珠箭穿透我的銀甲,鮮血浸透他親賜的錦袍!"台下傳來此起彼伏的怒喝,馬超猛地揮劍劈向虛空,面向西涼文武,目光掃過每一張熟悉的面孔"新帝封我為涼王,許三輔西涼之地。但這千里山河,是你們的熱血鑄就!是你們隨我飲風沙、枕刀戈,從西涼到洛陽,從北疆至江南!"馬超突然擲劍于地,"馬超越階稱王,不求青史留名,但求不負諸位兄弟!"

    "涼王千歲!"聲浪瞬間掀翻長安城樓,驚起雁群掠過血色殘陽。馬超望著漫天旌旗,恍惚又見當年初入洛陽的自己——鮮衣怒馬,心懷天下。而如今血染的王袍披在肩頭,他終于明白這亂世的太平,只能用鐵與血來書寫。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東漢不三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東漢不三國》,方便以後閱讀東漢不三國第858章 董白大度 馬超稱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東漢不三國第858章 董白大度 馬超稱王並對東漢不三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