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迅速提筆,寫下藥方,交到甄宓手中,神色凝重地叮囑︰“姑娘,這藥務必按時煎好,趁熱喂他服下,一刻都不能耽擱。”甄宓接過藥方,微微頷首,發絲隨著動作輕輕晃動,眼中滿是堅定與擔憂。
藥煎好後,屋內彌漫著苦澀的藥香。甄宓端著藥碗,走到床邊,坐在榻沿。將領面色蒼白如紙,毫無血色的嘴唇微微顫抖,每一次呼吸都微弱而沉重,牙關緊閉,根本無法正常喂藥。甄宓心急如焚,猶豫再三,貝齒輕咬下唇,臉上涌起一抹紅暈。她深吸一口氣,強忍著滿心的羞澀,俯身靠近將領。
她一手輕輕托住將領的後腦勺,微微抬起,然後自己輕啟朱唇,含了一口藥汁,緩緩貼近將領的嘴唇,將藥汁一點點渡入他口中。藥汁順著嘴角溢出些許,甄宓忙用手帕輕輕擦拭。她的目光始終緊鎖在將領臉上,眼中滿是關切與期許,在心中暗自祈禱︰“你一定要好起來,一定要活過來。”
夜已深,萬籟俱寂,唯有窗外的風聲偶爾呼嘯而過。華佗因擔憂將領的病情,也守在一旁,未曾合眼。昏黃的燭火在微風中搖曳,將兩人的身影拉長,投映在斑駁的牆壁上。
突然,將領在昏迷中發出痛苦的呢喃,聲音微弱卻揪人心弦︰“師父……董公……”甄宓和華佗迅速湊近,兩人對視一眼,眼中皆是疑惑與關切。甄宓輕輕握住將領的手,試圖安撫他,輕聲喚道︰“你醒醒,別怕,我們都在這兒。”然而,將領依舊沉浸在痛苦的夢境中,眉頭緊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對甄宓的呼喚毫無反應。
華佗一摸這人的額頭,那滾燙的觸感險些讓他縮回手,溫度高得嚇人,仿佛燒著一團烈火。他神色驟變,來不及多言,迅速轉身,在藥箱里翻找出幾味草藥,動作麻利地碾碎、調和,制成一劑湯藥,遞給甄宓,急促說道︰“姑娘,快,喂他服下!”甄宓不敢耽擱,端起藥碗,依樣又用嘴對嘴的方式,艱難地將藥喂進將領口中。
喂完藥,華佗又吩咐︰“再用溫水不停地擦拭他的額頭和全身,務必把體溫降下來!”甄宓趕忙照做,她打來一盆溫水,拿起布巾,輕輕擰干,細致地擦拭著將領的額頭、脖頸、手臂,動作輕柔又急切。
整整一夜,兩人忙得腳不沾地。燭火燃盡又添新燭,窗外夜色逐漸褪去,天邊泛起魚肚白。不知過了多久,將領的體溫終于微微降了下去,呼吸也平穩了些。華佗和甄宓這才停下手中動作,相視一眼,同時長舒了一口氣,緊繃的神經終于得以放松。
甄宓看向華佗,見他自始至終都沒看穿自己的身份,而心上人也暫時脫離了危險,得到了救治,便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有繼續解釋自己的來歷。她默默守在將領床邊,握著他的手,眼中滿是劫後余生的慶幸與溫柔,只盼著他能早日甦醒 。
華佗看向床上的少年,少年被擦拭過的臉龐,盡管因病痛折磨而骨瘦嶙峋、毫無血色,卻依舊難掩骨子里的英俊氣質,舉手投足間隱隱透著一股不凡,顯然絕非農家子弟那麼簡單。他身上那三處致命的箭傷,觸目驚心,手掌上層層疊疊的老繭,滿是歲月與磨礪的痕跡,還有睡夢中痛苦呢喃的話語,無一不在暗示著他有著不尋常的過往。
可華佗從醫多年,一直秉持著治病救人的純粹本心,對那些勾心斗角、猜測病患身份背景的事毫無興趣。在他眼中,不論患者身份高低貴賤,此刻都只是亟待救治的生命。如今病情暫時穩定下來,他也實在疲憊不堪,沒再多想,只想趕緊抓緊時間休息一會,畢竟一會還有其他病患等著他醫治,身為醫者,責任在肩,片刻不得松懈。
考慮到病患的傷勢極其嚴重,任何挪動都可能對他的生命造成威脅,而居所周邊恰好有閑置的房間,華佗便讓甄宓在此住下,以便能夠時刻照料。
在之後漫長而又煎熬的日子里,每一分每一秒對甄宓而言都度日如年。病患一直昏迷不醒,接連好多天都反復發燒,那滾燙的額頭仿佛永遠也退不下去的火焰,灼燒著甄宓的心。華佗每日都會按時前來查看,他的眉頭越皺越緊,神色愈發凝重,那不斷變化的脈象越來越虛弱,好似狂風中的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
為了穩住病情,華佗整日將自己關在藥房里,絞盡腦汁。他時而緊鎖眉頭,凝視著手中的醫書,時而在屋內來回踱步,沉思良久。他反復斟酌著每一味藥材,思量著它們的藥性和相互之間的配伍。
第一次改藥方時,華佗將原本側重清熱解毒的幾味藥材劑量稍作調整,又加入了一味能固本培元的珍稀草藥,期望能在清除體內熱毒的同時,增強病患的元氣。可幾服藥下去,病患的情況並未得到明顯改善。
于是,華佗又開始了第二次嘗試。他徹夜未眠,重新翻閱古籍,仔細研究類似病癥的醫案。天剛蒙蒙亮,他便有了新的思路。這次,他大膽地替換了幾味主藥,選用了幾種藥性更為溫和但藥效持久的藥材,還精心搭配了幾味調理脾胃的藥物,希望能先讓病患虛弱的脾胃恢復生機,從而更好地吸收藥力。然而,結果依舊不盡如人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華佗並未氣餒,他憑借著多年行醫積累的經驗和對生命的尊重,再次全身心投入到藥方的修改中。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從病患的體質和病情的細微變化入手,在藥方里加入了幾味鮮有人用但對虛弱之癥有奇效的藥材,並巧妙地調整了所有藥材的比例。
或許是華佗的妙手回春,或許是上天眷顧,這次病患的情況終于有了些許轉機,不再高燒不退,只是低燒,可依舊昏迷不醒,脈象也沒有絲毫好轉的跡象,依舊虛弱得讓人心驚。
華佗緊盯著昏迷不醒的病患,眉頭緊鎖,沉思良久後,將目光轉向一旁滿臉擔憂的甄宓,和聲問道︰“姑娘,他身子虧空得太厲害,單靠藥補遠遠不夠。我且問你,平日里你都給他吃些什麼?”
甄宓微微一愣,神色間閃過一絲羞澀,猶豫片刻後,輕聲答道︰“他如今昏迷不醒,又怎麼能自主進食呢,只能由我喂些米粥之類的流食罷了。”話一出口,想起自己嘴對嘴喂藥喂粥的場景,她的臉頰瞬間泛起一抹紅暈,猶如天邊的晚霞。
華佗何等聰慧,自然明白其中緣由,卻並未點破,只是神色關切地繼續說道︰“姑娘,這可不行。他身受箭瘡,失血過多,如今虛弱得厲害,僅靠米粥,營養根本跟不上,長此以往,身體只會愈發孱弱。得想法子弄些肉糜之類的食物,若是能尋來人參等大補之物,用來補充營養,那就再好不過了。”
甄宓听後,連連點頭,可緊接著又面露難色,無奈地說道︰“只是他如今昏迷,牙關緊閉,又如何能吃進肉類呢?”
華佗捋了捋胡須,不緊不慢地說︰“不妨將肉熬得爛糊至極,再慢慢喂他進食,多少能補充些元氣。”
甄宓不敢耽擱,當即匆匆吩咐老管家︰“您快些,冒著風險進一趟漢中城,去藥材鋪尋些名貴的草藥,尤其是人參,務必盡快尋來,他可全指著這些救命了。”老管家領命,神色匆匆地轉身離去,腳步急促,消失在門外的小徑上,只留下甄宓和華佗守在病患身旁,滿心期許著能有轉機 。
老管家深知此事性命攸關,一踏入漢中城,便馬不停蹄地穿梭于大街小巷。他尋遍城中每一家醫館,每到一處,便心急如焚地向掌櫃詢問有無百年人參。為了盡快湊齊藥引,他全然不顧價格,哪怕對方開出天價,也毫不猶豫。
在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問了多少人後,終于,在一家不起眼的老字號醫館里,老管家發現了夢寐以求的百年人參。那人參品相極佳,蘆頭細長,參體飽滿,根須完整,一看便知是難得的珍品。老管家顫抖著手,小心翼翼地捧起,付了重金後,一刻也不敢耽擱,懷揣著人參匆匆趕回。
甄宓接過人參時,眼眶微微泛紅,心中滿是感激。她立刻按照華佗的囑咐,將人參與新鮮的肉類一同熬制成肉粥。粥在鍋里翻滾,濃郁的香氣漸漸彌漫開來,承載著生的希望。
此後接連幾日,甄宓每日都守在床邊,用湯匙輕輕舀起肉粥,耐心地等待溫度稍降,再一點一點地喂進病患口中。每一口喂食,她都傾注了全部的心力,目光緊緊鎖在病患臉上,仿佛這樣就能將力量傳遞給他。
許是這份堅持和悉心照料起了作用,病患的氣色逐漸好了起來,原本毫無血色的臉頰慢慢泛起了一絲紅暈,呼吸也愈發平穩有力。可即便如此,他依舊靜靜地躺在那里,雙眼緊閉,遲遲沒有甦醒的跡象,讓甄宓的心始終懸著,不得安寧 。
華佗每日清晨都會準時趕來,腳步匆匆卻又沉穩。他來到病患床前,先是目光關切地打量一番,隨後伸出手,手指輕輕搭在病患的脈搏上,神色專注,仿佛要從那微弱的跳動中探尋生命的奧秘。
過了片刻,華佗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嗯,脈象有了些許起色,看來這些日子的悉心照料和滋補起了作用。”然而,他的眉頭很快又微微皺起,“只是,好轉的程度還是太有限了,許是這人參的藥力尚缺火候。”
甄宓听聞,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眼神里滿是無奈與焦慮。“華佗先生,為了尋這百年人參,已經傾盡全力,把漢中城的醫館都翻了個遍,實在是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藥材了,這可如何是好?”她的聲音帶著一絲哽咽,滿心的無助。
華佗輕輕嘆了口氣,安慰道︰“姑娘也莫要太過憂心,如今也只能先這般維持著。你們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實屬不易。只要悉心照料,再加上病患自身的求生意志,說不定哪天就會有奇跡發生。”
甄宓默默點頭,望著病床上依舊昏迷不醒的人,眼中滿是堅定︰“哪怕只有一線生機,我也絕不放棄,我會一直守著他,等他醒來。”此後,甄宓便在這臨時的居所里安心住下,每日精心照料病患,滿心期許著那不知何時才會降臨的奇跡 。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