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不三國

第736章 袁紹不屑 曹操心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風扶搖九萬里 本章︰第736章 袁紹不屑 曹操心動

    此時已至十月末,凜冬的寒意愈發濃重,馬超正率領著鐵騎在返回長安的途中,馬蹄踏在枯黃的草地上,揚起一片塵土。而王允派出的信使,歷經長途跋涉,終于抵達了袁紹的駐地。

    袁紹收到王允的密信後,當即召集麾下一眾謀士商議。營帳內,氣氛凝重,袁紹坐在主位上,眉頭緊鎖,手中反復摩挲著那封密信。他冷哼一聲,滿臉不屑道︰“天子劉辯,竟如此行事,實在枉費心機!這般猜忌忠良,打壓功臣,實在令我等心寒。”

    謀士田豐上前一步,雙手抱拳道︰“主公,依我之見,此事需謹慎對待。馬超手握重兵,戰功赫赫,如今天子卻欲對其下手,此舉定會寒了天下將士的心。而王允提議擁立劉協為帝,雖看似可行,但其中變數太多。”

    許攸也接口道︰“不錯,我軍如今勢力強盛,當以自身發展為重。貿然參與此事,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雖說天子此舉不得人心,但我們也不能輕易卷入這場朝堂紛爭。”

    袁紹微微點頭,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沉思片刻後說道︰“諸位所言極是。這王允的計策,看似誘人,實則風險巨大。我們若貿然支持他,一旦失敗,不僅會得罪天子,還會失去與其他諸侯的信任。”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袁紹最終決定不采納王允的計策。他對信使說道︰“回去告訴王司徒,此事關系重大,我需從長計議。如今時機尚未成熟,不便貿然行動。請他諒解。”

    信使無奈,只得告辭離去。袁紹望著信使遠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天下局勢變幻莫測,此時唯有保存實力,靜觀其變,方能在這亂世之中佔據一席之地 。

    在袁紹拒絕王允不久後,前往陶謙處的信使也抵達了。此時的陶謙,已垂垂老矣,歲月的滄桑寫滿了他的面龐。回想起在吳郡的那場戰敗,心中滿是無奈與落寞,曾經的雄心壯志,也隨著那場失利逐漸消磨殆盡。

    信使恭敬地呈上王允的密信,陶謙緩緩展開,目光掃過信中的內容,神色平靜。待看完後,他輕輕嘆了口氣,並未立刻作答。

    一旁侍奉的長子陶商,性格寬厚溫和,見父親神色猶豫,輕聲問道︰“父親,這王允所托之事,您看該如何是好?”

    陶謙搖了搖頭,緩緩說道︰“這朝堂之事,錯綜復雜,我如今已是風燭殘年,實在無心再卷入其中。咱們徐州如今能保一方太平,已是不易。”

    想起因吳郡戰場失利而一直消沉的次子陶應,陶謙心中滿是憂慮。那一戰的失敗,不僅折損了兵力,更讓陶應一蹶不振,至今都未能走出陰影。

    陶謙對信使說道︰“回去告訴王司徒,我陶謙承蒙他看得起。只是徐州近來事務繁雜,自顧不暇,實在無力策應。但他若有需要,我也不會坐視不理,只要不牽涉過多兵力,些許物資援助還是可以的。”

    信使听出陶謙的意思,雖未得到全力支持的承諾,但也不好強求,只得告辭離去。陶謙望著信使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曾經,他也心懷天下,渴望在亂世中有所作為,可如今,歷經滄桑後,只想著守住徐州這一方土地,護百姓周全 。

    王允派往劉表處的信使歷經長途奔波,終于抵達荊州。信使深知此次任務的敏感性,面對劉表時,只字未提謀害天子之事,只說朝廷欲對付馬超,王允希望劉表能在適當的時候予以支持。

    劉表得知此事後,心中一陣暢快。在他看來,馬超勢力日益壯大,已然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如今被天子忌憚,實在是罪有應得。他當即召集麾下謀士、將領一同商議。

    謀士蒯越率先開口︰“主公,馬超此人野心勃勃,在各地擴充勢力,若不加以遏制,日後必成大患。如今朝廷主動出手,正是順應時勢之舉。咱們荊州若能在此時助力朝廷,不僅能彰顯對漢室的忠心,還能在天子面前立下功勞。”

    大將蔡瑁也點頭附和︰“蒯先生所言極是。馬超一貫囂張跋扈,早該有人治治他了。咱們荊州兵強馬壯,助朝廷一臂之力不在話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都認為對付馬超是正確的決策。劉表听著眾人的意見,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既然諸位都這麼認為,那此事便這麼定了。傳令下去,荊州各郡縣做好準備,一旦朝廷有需要,隨時听候調遣。”

    然而,在這一片贊同聲中,也有一人默默不語,他便是伊籍。待眾人散去後,伊籍單獨找到劉表,神色憂慮地說︰“主公,此事雖看似簡單,但我們不得不防。王允為何突然來找我們,天子對付馬超,將來已有萬全之策,何必要多此一舉,其中會不會有什麼隱情?況且,我們荊州如今雖安穩,但也不可輕易卷入朝廷紛爭,以免引火燒身。”

    劉表微微一怔,伊籍的話讓他陷入了沉思。他拍了拍伊籍的肩膀︰“你所言不無道理,此事我會再斟酌一番,切不可貿然行事。” 表面上,劉表答應了王允的請求,可內心深處,他也開始警惕起來,暗中叮囑手下密切關注此事的進展,以防有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允派往曹操處的信使快馬加鞭,終于趕到。曹操收到密信後,即刻招來郭嘉與荀攸,三人圍坐密室之中,燭火搖曳。

    曹操眉頭微蹙,將信遞給二人傳閱,神色凝重道︰“你們看看,王允這葫蘆里賣的什麼藥,咱們該如何應對?”郭嘉接過信,匆匆掃過,眼中卻陡然一亮,興奮說道︰“主公,機會來了!”

    曹操一臉不解,疑惑地望向郭嘉。郭嘉嘴角上揚,侃侃而談︰“這馬超勢頭正盛,如今天子要對付他,必然會讓馬超實力大損。一旦馬超在長安有個三長兩短,西涼軍群龍無首,定會土崩瓦解。而孫策身為馬超義弟,重情重義,得知兄長遇險,必然憤而起兵。”

    “至于天子是否有制衡孫策的手段,眼下還不得而知,但西涼那邊肯定不會輕易咽下這口氣。此時王允又打算推出劉協取代劉辯,且不說這能否平息馬超、孫策兩方的怒火,可天子一死,天下必然大亂,各方勢力重新洗牌,這混亂程度恐怕遠超馬超之亂。”郭嘉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越說越激動。

    “既然王允有這番安排,咱們鼎力支持便是。若長安局勢失控,守不住了,咱們就將天子迎到咱們這兒來。到那時,咱們手握天子,便能名正言順地挾天子以令諸侯,號令天下。主公,這可是天賜良機,如今天下局勢必將改寫,咱們定要把握好這次機會!”

    曹操略作沉吟,眉頭輕皺,開口問道︰“奉孝此言何意?”

    郭嘉眼中精芒四射,往前一步,雙手比劃著,激動地闡述道︰“主公,這可是我們迎來天下的絕佳時機!如今天子若死,新天子劉協繼位,根基未穩,不過是王允手中的傀儡,背後實則是世家在操控。而我們若將天子掌控在手中,與世家合作,便師出有名,名正言順。”

    “放眼當下局勢,袁紹與公孫瓚為爭奪北方,必然會拼個你死我活。而江東的孫策已成氣候,他與劉表之間,那可是有著深仇大恨。孫策為報兄長馬超之仇,加上劉表與其有殺父之仇,兩人屆時必定會刀兵相向,一決勝負。”

    “到那時,中原大地一片混戰,主公您手握天子,佔據大義名分,便可施展遠交近伐之策。與遠處勢力交好,集中力量征伐近處的敵人,大業可成。等我們的勢力逐漸壯大,羽翼豐滿,就有了爭霸天下的資本,天下早晚盡歸主公麾下!”

    曹操听完郭嘉的分析,先是愣了一瞬,隨即仰頭大笑,眼中閃爍著興奮與野心交織的光芒,重重地拍了下桌子︰“妙啊,奉孝!我怎麼就沒想到如此深遠。有你在,何愁大業不成!”說罷,又急切看向荀攸,“公達,你覺得如何?”

    荀攸手撫胡須,神色沉穩,緩緩開口︰“奉孝所言,確實高瞻遠矚。只是此事風險不小,我們要與王允周旋,還得提防各方勢力察覺。一方面,要盡快與王允達成默契,表面全力支持,暗中準備迎接天子;另一方面,需加強兵力部署,應對可能的突發狀況,比如袁紹、孫策等人的反應。”

    郭嘉微微頷首,補充道︰“公達所言極是,我們還可提前派人去長安,密切關注局勢,隨時向我們匯報,確保計劃順利推進。”

    曹操深吸一口氣,眼神堅定︰“好,就按你們說的辦。傳令下去,讓各營將士加強戒備,隨時待命。再修書一封給王允,言辭務必懇切,表達我們全力支持的決心!”

    郭嘉道︰“不僅如此,如今應當立即派出兵馬,準備接應事宜。無論如何,這一番局勢分析若八九不離十,我們只有賭對了才能搶佔先機。一旦長安那邊生變,咱們的人馬得迅速趕到,先把天子控制在手中,才能掌握主動。”

    曹操听後,重重地點了點頭,覺得郭嘉所言有理。他深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當下便雷厲風行地吩咐道︰“元讓、妙才、子孝、子廉听令!”

    夏侯𠴱@ 暮鈐  莧省 芎樗奈喚 熗 壇雋校 胝徑   Φ潰骸澳┘ 冢 br />
    曹操目光如炬,一一掃過他們︰“你們即刻整合兵馬,挑選精銳,隨時準備出發。行動務必隱秘迅速,一旦收到消息,便以最快速度向長安方向推進,不得有誤!”

    “遵命!”四人領命,轉身大步離去,很快便消失在營帳外。不一會兒,營地中便響起了急促的號角聲與士兵們忙碌的腳步聲。曹操看著營帳外逐漸忙碌起來的景象,轉頭看向郭嘉和荀攸,臉上浮現出志在必得的神情︰“此番,若能成功,便是我曹操崛起之時。有你們二位輔佐,孤定不負這大好時機!”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東漢不三國》,方便以後閱讀東漢不三國第736章 袁紹不屑 曹操心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東漢不三國第736章 袁紹不屑 曹操心動並對東漢不三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