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廬江與九江兩地的相繼平定,這場牽動無數人心、局勢錯綜復雜的揚州戰役,終于緩緩落下了帷幕。曾氣勢洶洶入侵揚州的袁術,被馬超果斷下令斬首,其不可一世的氣焰就此消散于天地之間。而此前擔任揚州牧的劉繇,早已命喪孫策之手。
回首這近兩載的漫長時光,戰場上的硝煙仿佛仍在眼前彌漫,廝殺聲依舊回蕩在耳畔。其間,無論是遭遇敵軍頑強抵抗時的艱難攻堅,還是面對復雜地形與多變局勢時的冷靜籌謀,每一場戰斗、每一次決策,都飽含著將士們的血汗與智慧。但無論過程如何跌宕起伏、艱難險阻,馬超始終肩負重任,未曾有過絲毫懈怠。如今,他終于不負眾人所托,成功解除了揚州之圍,讓這片飽經戰火的土地重歸安寧。
馬超深知此次戰役意義重大,為了讓朝廷全面了解這兩年的用兵詳情,他吩咐魯肅將所有戰事相關事宜,無論巨細,統統整理成冊,詳實地上報朝廷。同時,對于下一步是否對壽春展開攻伐,馬超也頗為慎重,畢竟壽春作為袁術曾經的根基所在,戰略意義非凡,故而他特意在奏章中詢問朝廷的意見。
待一切信使都已出發,眾人開始等待朝廷的回復。這時,孫策卻按捺不住內心的想法,直言道︰“我看這等待朝廷回復實在沒必要,咱們直接揮師進攻,將壽春一舉拿下便是,何必在這種細節上還要特意詢問朝廷。”言語之中,對朝廷毫無敬畏與恭維之意,滿是年少的輕狂與不羈。
馬超听聞,趕忙出言勸解︰“伯符,切不可如此莽撞。如今袁術已除,放眼天下,勁敵便只剩下袁紹。若我等齊心協力,再將袁紹擊敗,那這天下便基本平定了。此時更應謹慎行事,尊重朝廷旨意,莫要因一時意氣壞了大局。”
一旁的周瑜,臉上卻浮現出一絲憂慮,緩緩說道︰“二位兄長,如今我們手握重兵,權勢日盛。一旦四海承平,天子難免會對我們心生忌憚,恐有清算之舉啊。”
馬超听後,神色坦然,豁達一笑︰“公瑾不必過于擔憂。若天子當真氣量狹窄至此,到那時,你與伯符就安心鎮守揚州,我則返回西涼,只要你我三人在,定不會讓國家陷入危難!”其言語間,盡顯豪邁與擔當,仿佛任何困境在他眼中都不足為懼,只一心為了天下蒼生與國家安定。
徐庶與徐晃、張遼等將領靜靜听著馬超這番話語,表面上神色平靜,可內心卻波瀾起伏,緊張不已。畢竟李儒早有密議,定下計策︰要讓馬超在這揚州之地遭遇重創、功敗垂成,唯有如此,方能令主公對朝廷徹底失望,從此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一門心思發展自身勢力。
為了達成這個計劃,他們暗中做了諸多安排,也有所隱瞞。就拿糧草供應來說,看似一切正常,實則暗藏玄機,糧草的調配和來源都經過精心布局,其中細節不足為外人道也。還有西涼的局勢,他們對外宣稱局勢緊張萬分,可真實狀況究竟如何,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但在戰場上,眼見著西涼健兒們個個奮勇爭先,對主公忠心不二,他們內心又滿是糾結與不忍。這些將士們跟隨主公南征北戰,歷經無數艱難險阻,每一張堅毅的臉龐背後,都有著對主公的赤誠之心。誰又忍心看著他們深陷危機,命喪這遠離家鄉的揚州大地呢?他們一方面肩負著與李儒定下的秘密使命,另一方面又被將士們的忠誠所打動,內心的矛盾與掙扎如潮水般翻涌,難以平息 。
當下,馬超的威望如日中天,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坐擁廣袤的西北大地,根基深厚,兵強馬壯。就在不久前,更是憑借卓越的軍事才能,以少勝多,一舉覆滅了袁術勢力,其赫赫戰功,令天下震驚。不僅如此,他還傾力相助孫策,在東南地區開疆拓土,使孫策穩穩佔據揚州全境,站穩腳跟。
如今,孫策與周瑜對馬超敬重有加,幾乎言听計從。馬超所說的每一句話,他們都奉為圭臬,這種局面遠超李儒當初的設想。原本李儒等人謀劃的策略,是想通過一些手段讓馬超受挫,從而達成特定目的。可如今看來,現實的發展比當初商議的情況要好太多。己方兵馬不僅完好無損地保存了實力,還與馬超建立起如此緊密且強大的聯盟關系,馬超就如同堅實無比的巨大牆垣,又似穩固可靠的擎天壁柱,為他們的勢力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徐庶、徐晃、張遼等人心里明白,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實在沒必要去打斷馬超的言論。畢竟,馬超如今的決策和言論,對整個局勢的走向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當下的局面已經如此有利,貿然打攪,萬一破壞了這來之不易的和諧與發展態勢,那可就得不償失了。于是,眾人只是靜靜地聆听,將內心的那些復雜想法和曾經的謀劃暫且深埋心底 。
馬超听聞,豪邁地仰天一笑,聲若洪鐘道︰“諸位,這段時日正好可以整理軍備,讓兵士們好好休養一番。文遠,你帶領騎兵前去支援阿秀,務必保障支援及時、萬無一失。伯符,廬江與九江兩地剛平定,百廢待興,你安排人手盡快整理政務。公瑾你在這其中也得多上點心。如今這些地方都是新歸附的,當務之急是發展民生,讓百姓們徹底擺脫疾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策臉上洋溢著爽朗的笑容,接口道︰“兄長,你若有合適人選,盡管吩咐安排便是,我這邊絕對全力配合!”
馬超笑意盈盈,擺了擺手說道︰“我根基在西北,實不相瞞,若不是朝廷有令,我也實在不願對中原用兵。大家同為漢家百姓,自相殘殺實在痛心。我在西北與異族作戰都分身乏術,這些中原之地,便放心交給你治理。我信你定能將這里治理得井井有條,比朝廷派來的人強得多。你們想想,天子手下能有幾個真正的能人?把地方交給他們,還不得搞得烏煙瘴氣。”說罷,馬超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滿。實則,他對天子強娶盧婉一事,心中一直耿耿于懷,只是他心懷天下,一心為國,始終告誡自己不能因私情耽誤國家大事,可即便如此,他對天子的印象也已然大打折扣。
孫策一听,心中滿是感動,馬超千辛萬苦打下的地盤,就這樣放心交予自己,這份情誼實在太重。他趕忙說道︰“兄長如此信任我,將這重任托付于我,這份情意我實在無以為報。兄長放心,我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馬超滿含笑意,抬手親昵地拍了拍孫策的肩膀,說道︰“自家兄弟,你跟我還客氣個啥?只要你心中時刻裝著百姓,念著百姓的艱難困苦,兄長我在西北也同樣是為百姓盡心盡力。咱們兄弟,不論身處何地,這顆為百姓的心都是一樣的。對了,正好這段時間事務稍緩,咱們一道返回吳郡一趟。我那剛出生的孩兒,我還一面都沒見過呢,算起來都已經幾個月大了。”
這話一出口,孫策和周瑜對視一眼,同時露出笑容,眼中滿是揶揄之色。馬超被他們笑得臉頰微微泛紅,佯裝嗔怒,接著說道︰“休要笑話我!你們二位賢弟的兒子不也才剛出生嘛,我還想著去看看呢,莫不是你們就不急著見自家孩子?若是這樣,你二人就留在這兒處理政務,我獨自前往便是。”
孫策和周瑜一听,連忙擺手,孫策更是急得說道︰“哎哎哎,大哥,兄長,我們可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啊!剛出生的孩兒我們怎麼能不想念呢?一起去,一起去!這孩子都還沒見過面,我們怎麼能安心處理政務呢!” 周瑜也在一旁附和點頭,三人相視而笑,兄弟間的情誼在這輕松的氛圍里愈發深厚。
當馬超宣布要回吳郡的消息後,武安國、潘鳳、甘寧以及一眾親衛們瞬間興奮得炸開了鍋,臉上洋溢著抑制不住的喜悅,興致勃勃地討論著即將開啟的旅程。
武安國激動得滿臉通紅,雙手用力一拍,發出爽朗的大笑︰“可算能回去咯!之前一直在外征戰,都沒機會好好陪陪家人。”潘鳳捋著胡須,眼中滿是期待,點頭應和道︰“是啊,咱們離開的時候,妻子都有了身孕,到現在還沒見過自家孩子呢。這次回去,可得好好抱抱孩子!”甘寧更是直接跳上一旁的石墩,大聲嚷嚷︰“我都迫不及待想看看我的娃長成啥樣了,肯定跟我一樣威風!”
他們之所以如此興奮,是因為此前在山越之地,他們與馬超一同迎娶了山越女子為妻。如今,馬超的妻子已經順利生產,而他們離開時,各自的妻子也都懷有身孕。所以,他們表面上是為馬超的小公子高興,心底里更多的是對自己未曾謀面的孩子的思念與牽掛。
將士們得知能隨馬超回吳郡,同樣歡騰不已。原本在營帳中休憩的士兵紛紛走出帳篷,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談論著即將到來的相聚。一位年輕士兵眼中閃著光,激動地說︰“能跟著將軍回吳郡,還能見到將軍的孩子,感覺像一家人一樣。說不定還能踫上其他兄弟的喜事呢!”旁邊的老兵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這就是將軍的凝聚力,他待咱們如兄弟,咱們自然也把他的事放在心上。這次去吳郡,可得守好規矩,別丟了咱西涼軍的臉。”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士兵們開始為返程做準備。有人仔細地擦拭兵器,確保一路平安;有人認真整理行囊,把珍貴的物品妥善收好。整個營地充滿了溫馨的氛圍,與往日戰場上的肅殺截然不同,被即將與家人團聚的喜悅所籠罩 。
馬超也在忙碌著,他將此次揚州戰事的後續安排,詳細地叮囑了留守的將領,從糧草儲備、新兵訓練,到與周邊勢力的聯絡,事無巨細。同時,他還特意吩咐人準備了給吳郡百姓的禮物,在他心中,百姓的安穩生活始終是他征戰的動力與牽掛。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