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上,眾人正談得興高采烈,蔡瑁那一聲突兀的詢問,瞬間打破了原本歡樂融洽的氛圍。眾人紛紛停下交談,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蔡瑁與那兵士,滿是疑惑。劉表也放下手中的酒杯,開口問道︰“德圭,既然有兵士來報,可是戰事如何了?”
蔡瑁听到劉表的呼喊,心中暗嘆一聲,知道躲不過去了,只能硬著頭皮快步走到三人面前,神色凝重,拱手行禮。黃承彥听聞,精神一振,臉上帶著期待,開口說道︰“可是豫章郡又有捷報傳來?”劉表也輕撫胡須,嘴角微微上揚,露出會心一笑,說道︰“是啊,德圭,快將喜訊與二位先生一一說來,莫要賣關子。”
然而,蔡瑁此刻臉色卻難看至極,嘴唇微微顫抖,期期艾艾卻半晌說不出話來。劉表心中“咯 ”一下,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莫非有了什麼變故?但轉念一想,如今袁術已經撤退,己方已經佔了豫章郡城及北部縣城,只剩南方與孫策對峙,料想也不會有什麼大事。他強自鎮定,沉聲道︰“德圭,有什麼事你盡管開口說來,何必遮遮掩掩。”
蔡瑁深吸一口氣,撲通一聲跪地,聲音帶著幾分顫抖︰“主公,此番豫章郡傳來的並非捷報,而是噩耗。黃祖將軍與蒯良先生中了孫策的詭計,雙雙被俘,如今成了孫策的人質。那孫策借此威逼,豫章郡城已然落入其手,就連之前咱們佔領的北部縣城,守將們因投鼠忌器,也紛紛獻城。”
此言一出,仿若一道驚雷在席間炸響。劉表的臉瞬間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猛地一腳踢翻了面前的桌子,桌上的杯盤碗筷稀里嘩啦散落一地,他怒不可遏地咆哮道︰“黃祖和蒯良是怎麼搞的!如此無能,竟中了那乳臭未干的孫策的計,丟了豫章,還把自己搭進去,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黃承彥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身子晃了晃,差點沒站穩,心中又驚又痛。他定了定神,強壓怒火,上前一步,拱手說道︰“使君,如今不是問責的時候。當務之急是營救我佷子和蒯先生。祖兒一心為荊襄效力,此次被俘,實屬意外。還望使君念在他往日的功勞,全力營救。”
劉表听到這話,心中的怒火更旺,剛想發作,卻又想到黃家和蒯家在荊州世家大族中的影響力,到嘴邊的狠話又咽了回去,臉上一陣青一陣白。他強壓著情緒,悶聲說道︰“哼,我自然知道要救,還用得著你提醒?”
黃承彥听出劉表話里的不滿,卻也顧不上許多,再次拱手,言辭懇切又帶著幾分強硬︰“使君,祖兒若有個三長兩短,黃家上下難以交代。還請使君務必保證他能安全歸來,黃家願傾盡所能協助使君。”
劉表被黃承彥這番近乎逼迫的態度弄得十分無奈,心中雖憤懣不已,卻也不敢輕舉妄動。他狠狠地瞪了一眼地上的蔡瑁,喝道︰“還愣著干什麼!馬上準備營救和談判的事宜,要是救不回黃祖和蒯良,我唯你是問!” 蔡瑁忙不迭磕頭,應了聲“是”,匆匆退下。看著蔡瑁離去的背影,劉表暗暗握緊了拳頭,心中滿是不甘與憋屈,卻又不得不向世家大族的態度妥協 。
宴席不歡而散,劉表心急如焚,腳步匆匆地趕回府中,立即派人傳令,召集麾下一眾文臣武將前來商議對策。
不多時,議事廳內便聚滿了人,眾人神色各異,交頭接耳,氣氛凝重壓抑。劉表高坐主位,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掃視一圈眾人後,重重地清了清嗓子,打破沉默︰“諸位都已知道豫章之事了,如今黃祖和蒯良被俘,豫章大半落入孫策之手,大家可有什麼想法,都說說吧!”
話剛落音,蔡中便跨前一步,抱拳道︰“主公,末將願率一支精兵,直搗孫策老巢,把黃將軍和蒯先生救回來,順便奪回豫章!”
劉表還未作答,龐山民便搖頭反駁︰“不可不可,孫策既然敢如此行事,必然有所防備。如今我方宛城戰事未平,若貿然抽調兵力強攻豫章,只怕非但救不出人,還會損兵折將,讓我方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卻始終沒有一個能讓劉表滿意的萬全之策。劉表听得心煩意亂,眉頭越皺越緊,猛地一拍桌子︰“都別吵了!難道我麾下這麼多人,就拿不出一個像樣的辦法?”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蒯越緩緩開口︰“主公,依我之見,不妨先派使者前往孫策營帳談判。一來拖延時間,為我們暗中調兵遣將爭取機會;二來探探孫策的虛實和他的底線,看是否能以其他條件換回黃祖和蒯良。”
劉表沉思片刻,微微點頭︰“這倒不失為一個辦法。只是,這使者人選可得慎重考慮,誰能擔此重任?”眾人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應答。突然,一個年輕的聲音從角落里傳來︰“主公,我願前往。”眾人循聲望去,原來是剛剛嶄露頭角的伊籍……
議事廳內,劉表滿臉憂慮地看向主動請纓的伊籍,眉頭緊鎖,語氣帶著幾分急切與擔憂︰“伊籍,此次前往孫策陣營談判,事關重大,你可有把握?究竟打算如何應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伊籍上前一步,身姿挺拔,神色自信從容,有條不紊地說道︰“主公放心。此番前去,我會先對孫策表達敬重,肯定他在江東的實力與威望,以此緩和氣氛。談及黃祖將軍和蒯良先生,我會曉之以理,強調荊州與江東和平共處的益處,避免戰事對雙方百姓的傷害。接著動之以情,說明黃祖和蒯良對荊州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平日對百姓的功績,喚起孫策的惻隱之心。最後再許以重利,比如獻上糧草千擔、良駒百匹,滿足他擴充實力的需求。”
劉表听著伊籍的對答,神色漸漸舒緩,不住點頭,但仍不放心地叮囑道︰“不管用什麼辦法,務必要保證黃祖與蒯良安全歸來,他們二人對我荊州極為重要,你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伊籍單膝跪地,鄭重領命︰“主公囑托,伊籍銘記于心,定當竭盡全力,不負主公所望。”說罷,他起身,帶著堅定的信念與使命,大步邁出議事廳,踏上前往豫章郡的談判之路 。
在荊州內部,世家大族的態度如巨石橫亙,讓劉表倍感掣肘。黃家和蒯家頻繁施壓,言辭間滿是對黃祖和蒯良的維護,甚至隱隱有威脅之意,若劉表對二人處罰過重,他們便會在荊州事務上暗中作梗。與此同時,宛城戰事仍膠著難解,勝負未分,荊州的兵力與精力大量被牽扯在那里,根本無力再開闢與孫策的新戰場。
權衡利弊之下,劉表只能無奈下令,將荊州大軍陳兵邊境。一方面,他寄希望于通過軍事威懾,讓孫策有所忌憚,不敢輕易進犯荊州;另一方面,也能在黃祖和蒯良歸來時,提供及時的支援與保護。
對于黃祖和蒯良,劉表即便心中惱怒萬分,也不敢輕易處罰。每次想到二人兵敗被俘,致使豫章局勢逆轉,劉表就氣得咬牙切齒,但他明白,在這敏感時刻,一旦處置稍有不當,便可能引發荊州內部的動蕩,世家大族或許會借機發難,離心離德,甚至與孫策暗中勾結也未可知。所以,他只能強壓怒火,按捺住心中的不滿,等待著伊籍的談判結果,祈禱著事情能出現轉機,讓荊州平安度過這次危機 。
伊籍領命後,懷揣著使命,快馬加鞭趕赴豫章郡。彼時,孫策已然佔據整個豫章郡,威風凜凜地坐在郡城的府衙之中。豫章北部的守將們因黃祖和蒯良被俘,一時群龍無首,軍心浮動。
伊籍抵達後,稍作休整,便求見孫策。他被引入大堂,只見孫策高坐主位,身旁將士林立,氣勢不凡。伊籍鎮定自若,拱手行禮︰“久聞孫將軍英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孫策打量著伊籍,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戲謔︰“劉表派你來,所為何事?莫不是想勸我放回黃祖和蒯良?”伊籍微微一笑,不卑不亢道︰“將軍聰慧。我主劉表深知將軍英勇過人,此次豫章之事,實乃誤會。黃祖將軍與蒯良先生一心為荊襄百姓,並無冒犯將軍之意。如今他們被擒,我主心急如焚。”
孫策冷笑一聲︰“心急如焚?劉表此前派兵攻打豫章,可曾想過今日?想讓我放人,哪有這般容易。”伊籍神色不改,接著說道︰“將軍,荊州與江東本可和平共處,共同抵御外敵。如今為了黃祖和蒯良,雙方若大動干戈,不但生靈涂炭,還可能讓其他勢力有機可乘。我主願以糧草千擔、良駒百匹,作為交換,還望將軍成全。”
孫策听後,心中暗自思忖,他雖佔領豫章,但根基未穩,若此時與荊州開戰,確實可能陷入困境。況且糧草和良駒正是他所急需。沉默片刻,孫策開口道︰“糧草和良駒,我可收下。但黃祖和蒯良乃我手下敗將,就這麼放了,豈不有損我威名?”
伊籍早有準備,連忙說道︰“將軍放心,我主定會昭告天下,此次黃祖和蒯良被俘,乃將軍謀略過人,實非他們無能。如此一來,將軍威名不但無損,反而更能彰顯將軍大度。”
孫策聞言,哈哈大笑︰“好,伊籍,你果然能言善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便放了黃祖和蒯良。但你回去告訴劉表,若再敢進犯我江東之地,休怪我不客氣!”伊籍大喜,再次拱手︰“多謝將軍,我定將將軍之意如實轉達。”
就這樣,伊籍憑借出色的口才與應變能力,成功說服孫策,順利帶回黃祖和蒯良。荊州眾人听聞,皆松了一口氣,伊籍也因此立下大功,在荊州聲名鵲起 。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