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不三國

第679章 劉袁談判 商議獻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風扶搖九萬里 本章︰第679章 劉袁談判 商議獻城

    在豫章郡城之中,雷薄和李豐整日憂心忡忡,翹首以盼著廬江郡那邊的消息。盡管二人被敵軍兩面夾擊,但好在他們及時收縮兵力,憑借著豫章郡城堅固的防御工事,倒也能勉強堅守,支撐至今。

    這段時間里,二人茶不思飯不想,滿心滿眼都是來自廬江郡的消息,每日都要向斥候詢問無數次。終于,在漫長的等待之後,他們先迎來了楊弘的密信,緊接著,袁術的軍令也到了。

    雷薄和李豐迫不及待地拆開楊弘的密信,只見上面寫道,如今他已在廬江郡安排妥當一切,萬事俱備,只等他們安全撤回。信中還特別提及,要雷薄與李豐按照之前的約定,將豫章郡拱手讓給劉繇、劉表的聯軍。

    二人又打開袁術的軍令,軍令上的內容就簡單直接多了,沒有過多的安排,只是明確要求他們即刻帶領大部隊撤退回廬江。

    雷薄和李豐對視一眼,彼此眼中都閃過一抹如釋重負的釋然。袁術的軍令輕飄飄地落在案幾上,上頭竟沒有半句斥責之語,這一細節足以表明,楊弘在主公面前已然為他們說上了話。丟失城池這般大罪,看來是不會再被追究,壓在二人心頭多日的巨石終于落了地。

    “總算是松了口氣,”雷薄抬手抹了把額頭細密的汗珠,語氣里滿是劫後余生的慶幸,“多虧了楊弘先生,不然咱們這次可真是吃不了兜著走。”

    李豐微微點頭,目光落在那軍令上,神色凝重︰“可別高興太早,接下來怎麼落實楊弘先生的後續計劃,才是關鍵。”

    二人隨即陷入商議,眉頭緊鎖,神色專注。要應對孫策這邊猛烈的進攻,可絕非易事。孫策麾下兵馬精銳,攻勢凌厲,稍有不慎,便可能全軍覆沒。

    “咱們得想法子牽制住孫策,讓他摸不清咱們的意圖。”李豐沉思片刻,率先開口,“分出一部分兵力,在城東佯裝集結,做出要主動出擊的假象,引開孫策的主力。”

    雷薄摩挲著下巴,略作思忖後接話道︰“此計可行,但還得留些後手。再派一支輕騎,埋伏在城南,若是孫策識破咱們的佯裝,也好及時應對。”

    解決了應對孫策進攻的問題,接下來便是棘手的讓城之事。既要悄無聲息地將豫章郡城讓給劉繇、劉表的軍隊,又不能讓孫策察覺分毫,稍有差池,便可能引發兩方勢力的聯合攻擊。

    “不如在夜間,趁著孫策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城東,打開城北門,悄悄放劉繇、劉表的軍隊進來。”雷薄提出想法,眼神里透著謹慎。

    李豐卻面露猶豫︰“這樣風險太大,萬一被孫策的斥候發現,咱們腹背受敵,可就麻煩了。我看,先派人暗中與劉繇、劉表的軍隊聯絡,約定好行動時間和暗號,再行事更為穩妥。”

    一番討論後,二人終于有了初步計劃。然而,大部隊撤離又是個難題。糧草輜重的搬運、士兵的調度安排,都需要精心策劃,稍有混亂,便可能延誤撤離時機,甚至陷入絕境。

    “讓老弱病殘和糧草先行,由精銳部隊斷後。”李豐皺著眉,語氣堅定,“務必保證撤離路線的暢通,不能有絲毫閃失。”

    雷薄重重地點頭,長舒一口氣︰“事不宜遲,咱們這就著手準備,希望一切順利。” 說罷,二人便起身,各自奔赴崗位,一場緊張而秘密的行動,就此拉開帷幕 。

    在豫章郡城的夜色掩護下,兩名身形矯健的士兵,背著行囊,牽著馬匹,悄悄溜出了側門。他們是雷薄和李豐精心挑選的使者,肩負著決定軍隊命運的重要使命。月光灑在他們身上,映出緊張又堅定的神色,二人不敢有絲毫懈怠,翻身上馬,朝著劉繇與黃祖聯軍的營地疾馳而去。一路上,馬蹄聲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晰,他們警惕地觀察著四周,時刻防備著孫策軍隊的斥候。

    當使者抵達聯軍營地時,天剛破曉。營地門口的守衛立刻將長槍一橫,厲聲喝道︰“站住!什麼人?”使者趕忙下馬,雙手抱拳道︰“我等乃袁術麾下雷薄、李豐將軍派來的使者,有要事求見劉繇將軍和黃祖將軍。”守衛們面面相覷,隨後一人匆匆跑入營地通報。

    片刻後,使者被帶進了中軍大帳。帳內,劉繇和黃祖高坐主位,兩旁站著蒯良、許紹等謀士。二人看到使者進來,眼中滿是詫異。劉繇微微皺眉,打量著使者,率先開口︰“你們袁術軍一向龜縮城內,今日派使者前來,所為何事?”他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審視。

    黃祖也跟著冷哼一聲,雙手抱胸道︰“莫不是來詐降的?”

    使者鎮定自若,先向眾人行了一禮,然後挺直身子說道︰“二位將軍,我家雷薄、李豐將軍派我等前來,是有誠意與二位商議。如今戰事膠著,我軍無心再戰,願將豫章郡城獻與二位將軍,只求能安全撤離。”

    這話一出,帳內頓時一片嘩然。蒯良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他與許紹對視一眼,眼中皆是懷疑。黃祖則面露不屑,大聲說道︰“哼,哪有這麼便宜的事?你們這肯定有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使者不慌不忙,再次拱手,神色懇切地解釋道︰“二位將軍容稟,如今廬江那邊戰事已到了萬分緊急的關頭,我軍若繼續在此困守豫章郡這座孤城,不但難以抵擋二位將軍的進攻,也無法回援廬江,最終只會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實在是于事無補。所以我家將軍權衡再三,才決定出此下策,將豫章郡城獻與二位,也算為我軍尋一條退路。”

    劉繇和黃祖听聞,不禁心中一動,互相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能兵不血刃拿下豫章郡,這確實是個極具誘惑的提議。然而,蒯良和許紹這兩位謀士卻一臉凝重,眼中滿是質疑。

    蒯良上前一步,目光犀利地盯著使者,冷冷問道︰“你說的倒是好听,可如何能讓我們相信這不是你們的詭計?萬一我們暫緩攻城,你們卻暗中調兵遣將,或者與孫策軍勾結,到時候我們豈不是自投羅網?”

    許紹也在一旁附和︰“不錯,此事太過蹊蹺,不得不防。”

    使者早料到會有此質疑,不緊不慢地回應道︰“二位先生所慮極是,我軍也明白空口無憑。所以我家將軍提出,只要二位將軍答應暫緩攻城,讓我軍在城北悄然撤退,屆時我軍必定打開城門,將城池拱手相讓。倘若我軍有任何違背約定之舉,二位將軍大可聯合孫策軍,將我軍一網打盡。況且,我軍若真想與孫策軍勾結,又何必大費周章前來與二位商議獻城之事呢?”

    一番話說完,帳內眾人陷入了沉思。劉繇和黃祖小聲交談了幾句,神色有些猶豫。使者見狀,又趁熱打鐵︰“二位將軍,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個共贏的局面。我軍能安全撤離,二位將軍能順利拿下豫章郡,何樂而不為呢?若二位不答應,我軍被逼無奈之下,或許只能將城池讓與孫策軍了,想必這也不是二位將軍想看到的結果。”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和反復商議,劉繇和黃祖最終還是被說動了。蒯良和許紹雖仍有些擔憂,但見主公心意已決,也不好再強行阻攔。

    劉繇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好,我們答應你的請求。但丑話說在前頭,若是你們敢耍什麼花樣,休怪我們不客氣!”

    使者大喜,連忙跪地叩謝︰“多謝二位將軍信任,我家將軍定會遵守約定,絕無二話。”

    在與劉繇、黃祖達成獻城協議後,雷薄和李豐不敢有絲毫懈怠,馬不停蹄地開始籌備撤離事宜。豫章城內人員眾多,物資繁雜,想要有條不紊地完成撤離,絕非易事。他們一面安排士兵有條不紊地整理糧草、輜重,一面調度著各營兵馬,規劃撤離路線,忙得不可開交。

    劉繇和黃祖站在城北高處,望著從城中源源不斷撤出的袁術軍,心中雖有些忐忑,但一想到即將到手的豫章城,還是按捺住了心中的不安。看著如此大規模的兵力轉移,他們深知此時若貿然阻攔,極有可能引發一場混戰,自己未必能討到好,倒不如靜觀其變,等待兵不血刃拿下城池的那一刻。

    雷薄和李豐經過一番商討,決定由雷薄率領大部分兵力先行撤離,在豫章郡城北部扎營待命,等待李豐的後續部隊。而李豐則留下一部分精銳兵力,在城南抵擋孫策的進攻,務必讓孫策對城內的變故蒙在鼓里。

    雷薄深知此次撤離任務艱巨,關乎著全軍的生死存亡,故而在撤離過程中,他始終保持高度警惕,親自斷後,確保每一個士兵都能安全出城。他的目光堅定而沉穩,時刻關注著四周的動靜,手中的長槍緊握,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李豐這邊的壓力也不小,他既要組織好兵力抵擋孫策的進攻,又要隨時準備接應後續的撤離部隊。他深知,一旦孫策察覺城內的異動,發起猛烈攻擊,自己這一方必將陷入腹背受敵的絕境。因此,他不斷激勵著士兵們的士氣,同時巧妙地利用地形和防御工事,一次次化解了孫策的進攻。

    終于,雷薄率領的大部人馬在城外順利扎穩腳跟,營帳連綿,軍旗飄揚。此時,他們按照約定,通知劉繇、黃祖的聯軍進駐城內換防。由于雷薄的大軍在外駐守,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制衡,黃祖和劉繇的聯軍也不敢輕易耍什麼花招。他們深知,若是違背約定,必然會遭到雷薄和李豐的前後夾擊,到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得不償失。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東漢不三國》,方便以後閱讀東漢不三國第679章 劉袁談判 商議獻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東漢不三國第679章 劉袁談判 商議獻城並對東漢不三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