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不三國

第649章 荊州局勢 劉表心思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風扶搖九萬里 本章︰第649章 荊州局勢 劉表心思

    自從袁術于豫章郡外與敵交戰,折損諸多兵馬戰將之後,便謹守豫章城,閉門不出。如今,他被孫策圍困在豫章城,形勢和他之前圍困劉繇一樣。

    然而,軍中糧草告急的難題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袁術喘不過氣來。為解燃眉之急,他將主意打到了豫章城中的世家大族與富戶身上。他以強硬手段威逼這些世家富戶,強行征收大量糧草財物。一時間,豫章城內人心惶惶,世家富戶們怨聲載道,卻又畏懼袁術的權勢,敢怒而不敢言。盡管手段招致諸多不滿,但在袁術的高壓強逼之下,軍中糧草短缺的情況總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而豫章郡這邊,采取了只守不攻的策略。袁術下令日夜不停地加固城防,城牆被修繕得更加堅固,城牆上的防御工事也不斷增設,護城河被拓寬加深。如此嚴防死守之下,孫策率領的軍隊一時之間也難以找到破綻,無計可施,只能在城外干著急,戰事陷入了僵持狀態。

    隨著年關的日益臨近,荊州之地突然變得熱鬧非凡起來。原本平靜的局勢被一系列變故打破,首當其沖的便是劉繇失守豫章城這一重大事件。劉繇在失城之後,處境窘迫,無奈之下只得率領殘部前往荊州尋求庇護。

    荊州之主劉表听聞此事後,心中頗為憂慮。他深知劉繇此番前來,極有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深恐袁術等勢力會因劉繇而將禍事引至荊州,因此本不想接納劉繇。然而,劉表身邊的謀士蒯越、蒯良兄弟卻向他詳細分析了其中的利弊。

    蒯氏兄弟向劉表進言,稱他們與劉繇同為漢室宗親,若劉繇窮困潦倒前來投奔卻遭拒絕,定會在天下人面前丟失漢室宗親應有的氣度與形象。況且,如今大漢雖已勢微,但萬一將來局勢有所轉機,天子重振朝綱,劉表曾在討董之時按兵不動,本就留有遺憾,若此時再拒絕劉繇,屆時在天子面前更難以自圓其說,甚至可能會因此獲罪。

    劉表听後,細細琢磨,覺得蒯氏兄弟所言確實在理。再加上他心中清楚,荊州之地經過多年經營,兵強馬壯,實力不容小覷,對于袁術等勢力也並非到了惶恐不安、聞風喪膽的地步。

    劉表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听取了謀士的建議後,最終決定接納劉繇。當劉繇帶著殘兵敗將,一臉疲憊與惶恐地來到荊州時,劉表親自出城相迎。他面帶和善的微笑,走上前去,握住劉繇的手,眼中滿是關切之情。

    劉表溫言撫慰道︰“賢弟此番雖歷經坎坷,失了豫章城,但不必過于憂心。荊州之地,便是賢弟的安身之所。我二人同為漢室宗親,本就該相互扶持,共渡時艱。”說罷,又吩咐手下為劉繇等人安排舒適的住所,妥善安置他們的隨行兵馬。

    在之後的相處中,劉表以兄弟之禮相待劉繇,事事都考慮周全。無論是飲食起居,還是日常的消遣娛樂,都安排得極為妥帖。劉繇初來之時,心中滿是擔憂與不安,生怕劉表只是表面客氣,實則另有打算。但隨著劉表的悉心關照和真誠相待,他那一直高懸著的心也漸漸放了下來,神情也不再像剛到荊州時那般緊張與焦慮,對劉表的感激之情也油然而生。

    盡管劉表表面上對劉繇以禮相待,言辭之間盡顯親切,仿佛真把劉繇當作至親兄弟一般。然而,在實際的安排上,卻頗有些耐人尋味。劉表並沒有為劉繇專門安排一處縣城讓他的殘軍駐扎,僅僅是讓他暫時在襄陽城尋了個豪華的居所,暫且休養生息。

    劉繇初到襄陽,見劉表如此熱情,又能在此獲得片刻安寧,竟還暗自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尋到了可靠的庇護之所,甚至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借助劉表的力量,重整旗鼓,奪回那失陷的豫章城。

    可他的謀士許邵,卻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的端倪,整日里一臉愁容,憂心忡忡。一日,許邵尋了個四下無人的時機,向劉繇進言,神情凝重地說道︰“主公,如今雖暫居襄陽,劉表對我們看似客氣有加,可實則並未真心接納。您瞧,連一處像樣的安身之地都不曾給您安排,不過是做些表面功夫罷了。依我看吶,咱們想要再次向劉表借兵,殺回豫章城,怕是希望渺茫了。這劉表劉景升,雖身為漢室宗親,可生性多疑又膽小怕事,他不願因咱們而與那袁術交惡,畢竟袁術勢力龐大,他心中有所忌憚吶。主公,咱們還需早做打算,不可將希望全寄托在劉表身上啊。”

    劉繇听了許邵這番話,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心中也不由得一緊,原本的幻想瞬間破滅,一種莫名的焦慮與不安涌上心頭……

    劉繇自從听了許邵的提醒後,便一直處于惶恐不安的狀態,心中整日七上八下,不知接下來的命運將會如何。就在他憂心忡忡之際,袁術的使節閻象悄然來到了荊州城外。

    許邵自從向劉繇諫言之後,便時刻暗中留意著與豫章相關的一切動向,絲毫不敢懈怠。當他得知袁術派使節閻象前來拜訪劉表時,心中頓時警鈴大作。他暗自思忖,閻象作為袁術的重要使者,此番前來必然不會無緣無故,絕不是簡單的禮節性拜訪。所以,當閻象一行剛抵達襄陽城外,許邵便通過自己的眼線得到了消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焦急與惶恐如同潮水般瞬間充滿了許邵的內心,他不敢有絲毫耽擱,匆匆忙忙地趕到劉繇的住處,與他商議對策。此時的劉繇正眉頭緊鎖,在房間里來回踱步,心中滿是憂慮。許邵見到劉繇後,急忙說道︰“主公,大事不好!袁術的使節閻象已經到了襄陽城外。”

    劉繇听後,臉色微微一變,但還是強作鎮定地說道︰“既然袁術派了使節前來,可如今我們已經被劉表所接納,且劉表一直以寬厚待人著稱,想來他倒不至于不顧天下人的臉面,將我們再交予袁術處置吧。”

    許邵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主公所言雖有道理,劉表確實不至于做出此等有失顏面之事。只是,這袁術的使節前來,必定有所圖謀,無論他們提出什麼要求,對我們而言恐怕都不是什麼好事。依我之見,主公還是要多多去拜見劉表,盡量多在荊州的眾人面前露面。如此一來,即便劉表心里真的有對我們不利的想法,礙于天下人的輿論,他也不好輕易折損自己漢室宗親、忠厚長者的良好形象,對我們下手。”

    劉繇听了許邵的話,緩緩點了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與擔憂,說道︰“也只能如此了。希望劉表能念及同為漢室宗親的情分,不要做出讓我失望的事。”說罷,二人又開始仔細商議起接下來的應對之策,試圖在這復雜的局勢中找到一絲生機。

    這日,劉表端坐在城主府的議事廳中,神情凝重,正與蔡瑁、蒯越、蒯良三人商議著荊州的下一步大計。廳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眾人臉上晃動,氣氛顯得格外凝重而又充滿了緊張的謀劃氣息。

    劉表微微皺眉,緩緩開口道︰“如今我荊州之地,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實乃擴張勢力的大好時機。只是,宛城被那西北軍閥張濟所佔,如鯁在喉,令我寢食難安。董卓早已伏誅,昔日的西涼軍大多已歸順馬超帳下,可這張濟竟強佔宛城,扼守我荊州北方門戶,實在是欺人太甚!”

    蒯越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說道︰“主公所言極是,那張濟盤踞宛城,確實是一大隱患。如今揚州之地戰亂頻仍,各方勢力打得不可開交,無暇他顧。我們若能把握這個時機,悄然出兵,或許能一舉拿下宛城,解決這心腹大患。”

    蒯良也在一旁附和道︰“不錯,此時動手,可謂是天時地利。只是,那馬超勢力不容小覷,我們還需謹慎行事。”

    劉表听了二人的話,卻有些沉吟不決,臉上露出一絲猶豫之色。他緩緩說道︰“我雖對那張濟佔據宛城之事極為不滿,可那馬超麾下西涼軍驍勇善戰,實力強勁,我實在是有所忌憚,不敢輕易動手啊。若是貿然出兵,萬一激怒了馬超,引他揮師南下,我荊州恐將陷入危機。”

    蔡瑁卻不以為然,他向前跨出一步,神情頗為自信,大聲說道︰“主公無需擔憂!那馬超一直以漢室忠臣自居,如今正與袁術的大將張勛在汝南郡打得不可開交。我們出兵宛城,乃是奉漢室大義,剿滅西涼叛軍,名正言順。即便馬超心中不滿,他也無可奈何。況且,我荊州兵馬也非等閑之輩,豈會懼怕他馬超!”

    劉表听了蔡瑁的話,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他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心中權衡著利弊。片刻之後,他緩緩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說道︰“蔡瑁所言雖有道理,但此事關系重大,還需從長計議。我們暫且再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局勢的發展,再做定奪。”眾人听了劉表的話,紛紛點頭稱是,繼續深入討論起相關的細節。

    正說著,一名氣喘吁吁的城門守將匆匆踏入議事廳,單膝跪地,抱拳稟報道︰“啟稟主公,袁術的使節閻象已抵達襄陽城外,此刻正在城門外求見,說是有要事相商。”

    此言一出,原本熱烈討論的議事廳瞬間安靜下來。劉表微微一怔,眉頭不自覺地擰成了一個結,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與警惕。蔡瑁、蒯越、蒯良三人也相互對視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不同的神色。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東漢不三國》,方便以後閱讀東漢不三國第649章 荊州局勢 劉表心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東漢不三國第649章 荊州局勢 劉表心思並對東漢不三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