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听了,大驚失色,“噌”地一下起身,快步走到陶應面前,雙手緊緊抓住他的胳膊︰“賢佷,萬萬不可!”他的聲音因焦急而微微顫抖,“城外敵軍勢大,且早有防備,我們貿然出城,無疑是以卵擊石。你若出城,這永安城和城中百姓可就全完了!”
陶應卻像是被絕望沖昏了頭腦,用力掙脫王朗的手,在廳中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可再這樣下去,我們也撐不了幾天了!與其餓死在城中,不如拼上一拼,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王朗看著陶應,深知他此刻已被焦慮和絕望佔據了理智。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緩緩說道︰“賢佷,你先冷靜冷靜。沖動解決不了問題。我們再想想辦法,或許援軍就在趕來的路上了。你想想,若你出城決戰,一旦失敗,城中群龍無首,百姓和士兵們該怎麼辦?他們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啊。我們堅守城池,至少還有希望,若出城,這希望可就徹底沒了 。”
陶應的腳步漸漸慢了下來,王朗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他心中沖動的火焰。他停下腳步,眉頭緊鎖,臉上滿是掙扎與痛苦。良久,他緩緩抬起頭,眼中的決絕漸漸被無奈取代︰“世叔,我……我也是實在沒辦法了。”
王朗走上前,輕輕拍了拍陶應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我知道你心急如焚,可我們必須冷靜。再堅持堅持,援軍一定會來的。”陶應默默地點了點頭,癱坐在椅子上,眼神中雖還有焦慮,但已沒了之前那不顧一切的沖動 。
在這漫長煎熬的時光里,永安城的軍民又苦守了將近十日。城中的糧草已然見底,僅存的些許糧食,連維持一日的飽腹都成了奢望。士兵們餓得頭暈眼花,腳步虛浮,百姓們哭聲不斷,惶恐籠罩著整座城池。
王朗與陶應每日都在城主府中虔誠祈禱,望著蒼天,眼中滿是期盼,渴望著奇跡降臨,哪怕是一絲希望也好。或許是他們的祈求真的得到了上天的感應,變故突如其來。
永安城的後方,原本駐扎得穩穩當當的山越部隊,突然被一陣喊殺聲驚擾。一支不明來歷的軍隊如暗夜幽靈般襲來,瞬間打破了戰場的平靜。山越士兵們從營帳中倉促跑出,還沒來得及看清敵人,便陷入了混亂的廝殺。
那喊殺聲一陣接著一陣,仿若洶涌的潮水,源源不斷地傳至永安城。城中軍民先是一愣,隨即緊張起來,不知道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是福是禍。
整整半日,廝殺聲不絕于耳。待到硝煙稍歇,只見一支大隊兵馬向著永安城浩浩蕩蕩地進發。站在城牆上眺望,那隊伍竟有萬余之數,旗幟飄揚,卻看不清上頭的字樣。
“這到底是何方人馬?是敵是友?”陶應眉頭緊皺,眼中滿是警惕與疑惑。王朗同樣神色凝重,緊緊盯著那支隊伍,心中暗自揣測︰“不管怎樣,這或許是我們的轉機,傳令下去,加強城防,密切關注他們的動向。” 城中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箭上弦,刀出鞘,嚴陣以待這支神秘部隊的到來 。
那支神秘隊伍緩緩靠近,步伐整齊,氣勢不凡。待行至城下,只見為首一員將領,身姿挺拔,頭戴束發紫金冠,身披百花戰袍,胯下一匹神駿白馬,手中一桿銀槍閃爍寒光,正是孫策。他仰頭望向城牆,聲若洪鐘,高聲喊道︰“城上諸位听好!我乃孫策也,在故郡縣遇到了你們派出的求援信使,得知永安城危在旦夕,特率兵馬前來相救!”
陶應和王朗站在城牆上,听到這突如其來的呼喊,心中猛地一震,兩人下意識對視一眼,眼中皆是驚訝與懷疑交織。王朗眉頭緊蹙,眼神中滿是警惕,他雖深知當下局勢岌岌可危,城中軍民在饑餓與恐懼中苦苦支撐,但對孫策實在不敢輕易相信。畢竟孫策在江東崛起迅猛,野心勃勃,行事風格果敢決絕,誰也難以揣度他此刻現身的真實意圖。
王朗整理了一下思緒,向前一步,雙手扶著城牆垛口,朝著城下大聲回應︰“孫將軍,我等听聞將軍大名,如雷貫耳,對將軍此番救援之意,感激不盡。只是此事太過突然,容我等商議片刻,還望將軍海涵。”孫策听了,臉上露出爽朗的笑容,笑聲在城樓下回蕩︰“王公行事謹慎,我自是理解。只是眼下情況危急,山越雖剛剛被我軍擊潰,但那些殘兵敗將可不會善罷甘休,隨時都可能卷土重來。而城中糧草的狀況,我也有所耳聞,怕是撐不了多久了吧?”
陶應和王朗心中一凜,孫策竟對城中的艱難處境了如指掌,這讓他們愈發不安。陶應心急如焚,額頭上滿是汗珠,他湊近王朗,低聲急切地說道︰“世叔,如今這局面,不管怎樣,糧草是實打實擺在眼前的。況且他們剛剛才大敗山越,若真有敵意,此刻趁我們虛弱攻城,咱們根本毫無還手之力。依我看,他們大概率是友非敵。”王朗緊鎖眉頭,沉思良久,內心反復權衡利弊,最終,他無奈地微微點頭,深知此刻已沒有太多選擇的余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著一陣沉悶的聲響,城門緩緩打開,厚重的城門在吱呀聲中向兩側分開。孫策面帶微笑,率領著兵馬有序入城。城中百姓和士兵們望著那一車車堆積如山的糧草,眼中瞬間燃起激動與希望的光芒,歡呼聲響徹雲霄,仿若要沖破這壓抑許久的陰霾。而陶應和王朗,雖暫時松了一口氣,可心中依舊像壓著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忐忑不安。
孫策率部入城後,王朗對他的戒備絲毫未減。在王朗心中,孫策此舉實在難以讓人全然信服,畢竟孫策怎麼會突然如此好心,不顧路途遙遠前來救援?
孫策敏銳地察覺到了王朗的警惕,為了打消他的疑慮,誠懇地說道︰“王公,實不相瞞,我早就有意助您擊退山越,為這一方百姓除害。之前也曾多次向您表明心意,可您遲遲沒有答應。此番見您與陶公子深陷危局,情況十萬火急,我來不及提前與您詳細溝通,便即刻領兵前來。還望王公海涵。您看,我就只帶了這萬余人馬,若真有惡意,又怎會如此?”
王朗听了,心中的戒備稍稍放下了一些,但仍有所保留,緩緩說道︰“孫將軍這番好意,我心領了。只是即便有這萬余人馬,面對城外龐大的山越軍隊,恐怕也難以扭轉乾坤,起到太大的作用。”
孫策聞言,自信一笑,說出了自己的部署︰“王公有所不知,在得到你們求援消息的第一時間,我便已派遣部下聯絡我的義弟周瑜,讓他從吳縣發兵攻打臨水。以周瑜的謀略和能力,想來臨水此刻也快拿下了。屆時,我們拿下臨水,便能從後方對山越形成夾擊之勢。再加上我這一萬兵馬相助,雙方前後夾擊,山越必敗無疑!”
眾人听了孫策的這番話,原本低落的士氣和信心又增添了幾分。欣喜的把臂將孫策迎入城中設宴款待。
孫策在城主府中酒足飯飽,臉上透著幾分暢快與豪邁。他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炯炯有神,掃視著在座的陶應和王朗,猛地站起身來,雙手重重地按在桌上,發出一聲悶響,說道︰“如今我已到此,城中又添生力軍,且臨水那邊想必也快有捷報傳來。此時正是絕佳時機,我建議即刻率兵出征,主動出擊,狠狠滅一滅山越囂張的氣焰!”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氣勢,仿佛只要他一聲令下,就能將山越徹底擊潰。
王朗听後,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他連忙起身,快步走到孫策身邊,雙手抱拳,一臉誠懇地說道︰“孫將軍,您的勇氣和豪情,我等欽佩不已。只是,城中士兵多日來飽受饑餓之苦,身體虛弱,即便有了糧草補給,也尚未完全恢復戰力。而且,之前山越圍城時,我軍已損失不少兵力,士氣也還未完全振作。此刻貿然出城作戰,實在是太過冒險。”王朗眉頭緊鎖,眼中滿是憂慮,每一個字都透著對局勢的審慎考量。
陶應也站起身來,走到孫策面前,急切地說道︰“孫將軍,王世叔所言極是。咱們雖然迎來了援軍,但山越狡詐多端,他們在城外經營已久,說不定早就設下了重重埋伏。我們若就這樣貿然出城,正中他們下懷,恐怕不僅無法取勝,還會讓將士們陷入絕境,危及整個永安城。”陶應的聲音帶著幾分焦急,額頭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顯然對出城作戰一事憂心忡忡。
孫策听著二人的勸阻,眉頭微微皺起,眼中閃過一絲不甘。他在廳中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有力,心中仍在權衡利弊。過了片刻,他停下腳步,看著陶應和王朗,無奈地嘆了口氣︰“罷了罷了,既然二位如此擔憂,那便先按兵不動。等到我義弟周瑜開始攻擊山越後方,對山越進行合圍再發兵不遲。”
王朗和陶應見終于勸說住了孫策出城應戰的念頭,兩人心中同時長舒了一口氣。
二人沉浸在勸說成功的慶幸里,全然沒有察覺到,在一旁佯裝沉思的孫策,眼中悄然閃過一絲狡黠得意之色。孫策微微低下頭,嘴角不易察覺地輕輕上揚,那抹轉瞬即逝的笑容里,藏著旁人難以捉摸的心思。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