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深,滿城飛花。
甦婉婉第一次遇見孟文懷,是在城外寺中的梨樹下。
那日她正踮著腳去夠枝頭最高處的一朵白梨,繡鞋踩在青苔上滑了半步,整個人向後仰去,卻落入一個溫暖的懷抱。
“姑娘當心。”
男子的聲音清潤如玉,帶著恰到好處的關切,甦婉婉抬眼,看見一張溫潤俊朗的面容。
他眉目如畫,唇角含笑,衣襟間還沾著方才被她撞落的梨花瓣。
後來她才知道,這場偶遇是孟家精心設計三個月的局。
孟文懷會記得她隨口提過的詩集,在下雨天特意送來絕版的書冊,會在她咳嗽時“恰巧”路過藥鋪,買來最名貴的川貝,
會在她登台那日,讓滿城燈籠都寫上“婉”字。
月下盟誓時,他捧著甦婉婉的手,指尖在她掌心輕輕勾畫︰“我孟文懷此生,非卿不娶,一生一世一雙人,生同衾,死同穴!”
大婚那日,戲班到孟家的路上鋪滿紅綢。
喜轎里的甦婉婉攥著隻果,听著震天的鑼鼓,心想這該是世上最圓滿的日子。
直到喜秤挑開蓋頭的剎那,映入眼簾的不是那張朝思暮想的臉,而是一張蠟黃消瘦的面容。
從此,雕梁畫棟的孟府成了她的囚籠。
每日湯藥的氣味燻得人作嘔,病榻上的丈夫形同惡鬼,
而那個曾對她山盟海誓的孟文懷,早已不知所蹤。
“好久不見了,文懷。”
甦婉婉的聲音溫柔似水,卻讓孟文懷如墜冰窟。
轉身欲逃之際,孟文懷卻突然發現自己的腳下如同生了根一般,竟然絲毫不得動彈,隨後眼前便出現一道鮮艷的裙擺。
看著近在咫尺的甦婉婉,孟文懷被嚇得肝膽欲裂,可他很快反應過來,咽了咽口水,聲音干澀的開口道︰“婉婉,好久不見。”
話音落下,孟懷文看著甦婉婉滿面悲傷,眼底也帶著幾分痴迷︰“我知道你在等我,我也知道,你有事要問我,婉婉,我真的是被逼無奈,我也真的愛過你。”
“誰說她在等你?”冷笑聲從顧斯年的嘴中傳出,隨後顧斯年抬眸,目光冰冷如刃︰“她等的人是我。”
听到顧斯年的話,甦婉婉眸色一亮,眨眼間便又出現在了顧斯年面前︰“是你,真的是你!”
“是我,姐姐。”顧斯年聲音悲涼的開口道。
原劇情中,他前來孟宅收鬼,卻在符紙打傷甦婉婉的那一刻遭到反噬,符紙乃是他用精血所畫,這樣的結果,只有一種可能。
那就是這個女鬼與他流著同樣的血。
所以重傷的顧斯年,便留在孟家開始調查起了甦婉婉的事,結果驚動了孟家人,被孟家人生生害死。
棲雲山的人不知真相,只以為他是被女鬼所害,所以報錯了仇,哭錯了墳。
听到顧斯年的話,甦婉婉的戾氣瞬間消失,眼中帶著幾分愧疚︰“這些年你過的好嗎?”
那年恰逢大旱,百姓民不聊生,甦家的人全都餓死了,只剩下六歲的甦婉婉帶著襁褓中的弟弟,跟著人群逃荒。
路上,甦婉婉為了給弟弟謀取一條生路,所以便將他置于一座道觀門前,看著他被人抱進去後,這才放心離開。
後來,甦婉婉被孫家班所救,卻早已忘了那道觀所處何。
這麼多年,甦婉婉不停的救助窮人,逢廟便進,逢觀必拜,就是想要得知自家弟弟的下落,
想著有天老天爺會開眼,讓她等到自家弟弟,問一句他近況如何?
“如你所見。”顧斯年攤了攤手,讓甦婉婉上下的打量他。
看著自家弟弟清澈的眼眸,白嫩的臉色,華貴的衣袍,甦婉婉就知道弟弟這些年過的不錯。
太好了。
“那我呢?”一道陰森森的聲音突然響起,孟文懷滿臉不可置信的詢問道︰“那我呢?”
在孟文懷心中,甦婉婉或許愛著他,或許恨著他,或許等著他,但絕對不會是現在這樣無視他。
听到孟文懷的話,甦婉婉突然笑出聲來︰“文懷,到了今日,你不會覺得我還愛著你吧?”
“可是我還愛你呀!”孟文懷歇斯底里的大吼道,完全不能接受甦婉婉的漠然。
哪怕甦婉婉恨著他,他也能夠接受,因為恨的本質就是愛,沒有愛又哪來的恨呢?
可如今,甦婉婉竟然將他們的愛視若無物!
那他這麼長時間受到的折磨,他這麼長時間的糾結,彷徨,不舍,又算什麼?
“你的愛就是欺騙我,傷害我,哪怕是我死,都不願意放過我嗎?”甦婉婉覺得荒謬至極。
一旁的程玉珠也是面無人色。
“我只是為了自保而已,對你的愛是真的,我沒有一天忘記過你,忘記過我們。”孟文懷滿眼痛苦地開口道。
這話是真的。
甦婉婉大婚那日,孟文懷便逃上了離國的游輪,一個人孤零零的生活在國外。
之所以愛上程玉珠,一是因為程玉珠喜歡甦婉婉最愛的紅樓夢,二是因為程玉珠與甦婉婉完全不同,孟文懷希望這樣一個女人能夠讓他忘記甦婉婉。
“恰好。”甦婉婉再次來到孟文懷面前,溫婉的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我也沒有忘!”
下一瞬間,陰風大作,吹的程玉珠站不穩腳連連的後退幾步。
可這風來的快,去的也快,轉眼便消散的無影無蹤
與風一同消失的還有甦婉婉與孟文懷。
“他們…去哪兒了?”程玉珠的聲音有些顫抖。
“自然是去他們該去的地方。”顧斯年仿佛什麼都沒說,卻又仿佛什麼都說了。
那個地方是哪,程玉珠不敢去想,只是有些木然的轉過身,僵硬的朝著門外走去,在程家人的擁簇下,離開了這座吃人的大宅。
從那天起,孟家的大門便很少再打開了,丫鬟下人們全都被遣散,宅中只留著一位看宅的老管家。
和因為失去兒子。而變得瘋瘋癲癲的二夫人。
無人在敢靠近孟家附近,就連孟家的祖墳也成為了眾人避恐不及的存在,因為曾經有人在孟大少奶奶的墳前,听到棺材里不斷傳來異響。
顧斯年和師兄拎著行囊最後一個離開,身後則跟著他人看不見的小翠和甦婉婉。
他要帶著她們回棲雲山修行,等洗淨他們身上的血氣之後,再送她們二人去投胎。
回山的路上,甦婉婉和小翠還是好奇的將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
“你們二人的道號到底是什麼呀?”
听到這個問題,顧斯年面色一僵,但身旁的師兄卻呲牙一笑。
“我師父是個痴情種子,給我起名時,曾經教導我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俗世皆此,人間繁昌。為了讓我記住這句話,他從這兩句話的尾端各取一字,作為我的道號。”
甦婉婉和小翠反應過來,瞬間瞪大了眼楮︰“瓢∼昌∼道∼長!”
二人被雷的不輕,于是又將目光看向顧斯年。
顧斯年雖然鐵青著臉沒有開口,但他師兄是個碎嘴子
“給小師弟取名的時候,師傅說的也是這句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其他眾人,皆為過客……
.......................
就在顧斯年恢復意識的一瞬間,身後有人猛烈的推了顧斯年一把,隨後便是不耐煩的叫罵聲。
“磨磨蹭蹭的干什麼?還拿你自己當王侯少爺,世家公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