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在議論著顧校尉的英武,可人群之中卻傳來了一道冷哼聲。
“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是佔了先機罷了!”
听到這種厥詞,新兵們不由得好奇的望過去,結果便瞧見隊伍最後方的孔武漢子。
那漢子生的十分健碩,瞧著便是戰場上的一把好手,但听他說的話,眾人又覺得此人太過狂妄了一些。
徐二郎本站在他的身邊,听到他的話後,都悄悄的朝旁邊挪了挪。
見眾人都朝自己看來,張志勇不屑的撇了撇嘴,他並不覺得自己剛剛說的話有什麼問題。
沒來這里之前,張志勇在村中一直是最好的獵手,打架也從沒輸過,是附近幾個村里最強壯的漢子。
若是自己能夠早早的投軍,成就也不一定會比這位顧校尉小。
成年之時,張志勇就想過投軍,為自己掙上一份榮耀,父親死在戰場上的事,一直是張志勇心中最大的痛。
可思來想去,最後卻因為放不下家里的宋青蓮,只能耽誤了自己的建功立業。
宋青蓮的臉在年輕時便毀了,直到她年歲也大了,身體慢慢走樣,再也沒有了勾人的資本,張志勇這才勉強放下心來奔赴戰場。
臨行之際,張志勇甚至不忘逼迫宋青蓮發下毒誓,若是她在家中勾三搭四不守婦道,就讓自己這個兒子戰死沙場,馬革裹尸。
宋青蓮年紀已經不小了,知道兒子才是她安身立命的資本,听張志勇這樣說怎麼能不害怕,可她又拗不過兒子,最後還是在張志勇的逼迫下,不情不願的發下了毒誓。
其實對于張志勇的偏執,顧斯年曾經也很疑惑,若是張志勇接受不了寡婦二嫁,那最後為什麼會娶了守寡的徐三娘?
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顧斯年特意又將小說拿出來,忍著惡心翻了好幾遍,最後才在里邊找出隱晦的關鍵點。
剛結識徐三娘時,張志勇確實被她的堅韌所打動,想到自己幼時的艱難,便不自覺的出手相助了幾次,可漸漸的卻對徐三娘動了心。
動心以後,張志勇也沒有隱瞞,直接便向徐三娘表明的心意,但他沒想到的是,徐三娘竟然答應了。
她答應了?
她怎麼可以答應!
也就是在徐三娘答應的那一刻,張志勇的愛意便開始漸漸消減。
雖然徐三娘事後以自己的孩子作為借口,和他進行了解釋,但在張志勇看來,這些不過是徐三娘為自己的放蕩找的借口罷了。
自己年幼時失去了父親,母親帶著他們兄妹三人過生活,日子過得同樣艱難,但母親也沒有想過要改嫁呀。
雖然看透了徐三娘的本質,但張志勇的好感也不可能一下便全收回,于是便在那里與徐三娘虛以委蛇了起來,想要慢慢消耗自己的情感。
再後來,朝廷再次戰亂,張志勇便離開了燕子溝,而那時候,他確實是打算一別兩寬,從此再也不回去的。
打了勝仗以後,張志勇便隨軍來到京城接受封賞,結果卻被京中的一位郡主瞧上。
本以為是斷良緣,可沒想到卻是個麻煩。
那郡主是出了名的放蕩,不但和離過兩任丈夫,還養了無數的面首,這樣的女人,張志勇怎麼可能看得上?
可那郡主偏偏深得陛下喜愛,若是她向陛下請求,陛下沒準還真會下旨賜婚,張志勇嚇壞了,所以這才將徐三娘推出來做擋箭牌。
有情有義,不忘糟糠的將軍,甚至還為張志勇添色不少。
而小說結局,徐三娘所謂的安穩生活,也不過是頂著將軍夫人的頭餃,被半幽禁在別莊之中,過著無人打擾的日子罷了。
地鐵老人臉!!!
嫌棄這個,嫌棄那個,顧斯年很想問問張志勇︰“蝙蝠身上插雞毛 —— 你算什麼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