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到這鎮魂崖的時候,姜南鶴便查閱好的資料,做好了釣魚執法的準備。
他扔到鎮魂崖底部的那魔草,生命頑強,剛一落地,就開始吞噬著周圍的魔氣,竟然落地生根,逐漸在這崖底扎起了根。
魔草不算稀有,但是在這生機荒蕪的鎮魂崖,這里的一些天魔見到它身影,也算是當個打牙祭的小東西,算是個意外收獲。
實力高強的天魔會理也不理的就離開 那些實力弱小的 便會圍繞著那魔草周圍盤旋一圈,見他是無主的,便上前準備將其采摘。
而這個時候就是姜南鶴他們行動的時候,那些邪魔還沒踫到那魔草,空中便伸出一鉤爪,抓取住它的身子,將其帶入崖壁的一縫隙之中。
進入縫隙之中,生死全然不由命。
一只天魔的生命悄然消失在這鎮魂崖底,但沒有天魔發現。
因為這里的天魔太多了,這些域外天魔除了一些種族比較特殊,擁有著強大的智慧,其余的大部分智慧都比較低。
按照西荒古修者對其豐富的對戰經驗以及一些猜測,他們得出的一個驚人的結論。
這些智慧比較低下的域外天魔,是那些智慧高強的天魔創造打手和手下。
只要魔氣充盈,這些天魔就會源源不絕的誕生,處理起來著實是棘手和麻煩。
和他們相比,普通種族的生靈實在是難以抵抗他們的威勢。
還好他們還有智慧可用,經過這麼些年的研究發現,他們對付這天魔也有了些優勢和手段。
這也是為什麼姜南鶴他們絲毫不擔心,所有來到他們洞穴下崖底的天魔失蹤會引起其他天魔的警覺的原因。
鎮魂魔這種邪魔,不到金丹期,智慧是不太明顯的,這大大給了他們機會啊。
為了應對這鎮魂魔,姜南鶴他們花費的資源可是很多的,現在想起來還有些肉疼,大花銷獲得的成效自然是不錯。
本身他們選的位置就很好,是這鎮魂崖外圍,基本上只有實力弱小的邪魔,偶爾也有一些強大的邪魔游蕩到這里。
加上崖底隱蔽,這導致姜南鶴他們捕捉天魔,竟然一時之間並沒有遇到什麼太明顯的抵抗。
偶爾遇到三五只成群的天魔群,姜南鶴他們便會幾人共同出手,用特殊的鉤爪,直接將這天魔都給勾了過來。
這十分考驗修者的眼力和實力,如果一個不慎,修者放跑一只天魔,肯定會引來動蕩。
而且在這崖底只能用那鉤爪,不能使用靈氣,不然也是十分明顯的靶子。
這鉤爪是特制的,靈氣傳導只需要傳導到雙手抓握的那個地方就行,其他的並不需要。
這導致這鉤爪在一些地方十分的受歡迎,比如這鎮魂崖這種特殊的環境。
虎哥提前準備的鉤爪,數量還算充足,姜南鶴他們幾人一塊行動,也沒失過手。
偶爾有人出現什麼問題,或者出現什麼失誤,其他幾人也能反應迅速解決麻煩。
隨著時間積累,他們獵殺著鎮魂魔越來越熟悉,也各自有了一套流程和安排。
短短一個月時間,姜南鶴他們就頗具建功,獵殺了150多只煉氣期的鎮魂魔,十幾只築基期的鎮魂魔。
可惜這里到底是太過貧瘠了,築基期的鎮魂魔太過稀少。
但姜南鶴他們依舊不打算移動步子,去其他地方安營扎寨。
建立一個洞穴付出的代價太大,況且越往深處走越危險。
深處這些築基期的鎮魂魔也是成群結隊行動的,他們還沒有完全的把握,能直接養好幾只都給一網打盡。
一個月擊殺如此數量的鎮魂魔,已經算是數量比較少的了。
但沒辦法,誰讓這地方特殊呢?姜南鶴他們為了穩妥,只能如此了。
其實他們這情況,對于西荒的修者來說很正常,基本上剛來到這天魔血域的修者,前幾年組成小隊進行探險的隊伍,只要不是冒冒失失的,都會選擇穩扎穩打好,積攢震殺天魔的經驗。
往往發力,是來到天魔血域幾年後才開始大肆捕殺這些天魔。
而且隨著幾人手段越來越老練熟練,姜南鶴也慢慢的放出了更多的誘餌,吸引的天魔實力也越來越強。
幾人輪流除魔,倒也分工明確,互不打擾。
姜南鶴、小羊和鮫珠兒他們任務最輕,在其他幾人一直除魔的時候,他們三則是安安穩穩的修煉。
姜南鶴和小羊還有鮫珠兒,開始吞噬煞氣了。
鮫珠兒是來到天魔血域前,就已經開始吞噬水煞了,姜南鶴和小羊則是沒有吞噬過,所以他們倆的進度是最慢的。
除魔是修行的一部分,但實力才是他們除魔的保障和底氣。
所以幾人商量之下,姜南鶴他們仨先吞煞,然後抽時間回到伏魔殿那里進行結丹,當然,要是膽子大,就地結丹也行。
結丹完成,他們小隊一行人的實力都來到了金丹期,哪怕遇到元嬰期的天魔,不憑借將軍出手,他們也是能踫上一踫。
姜南鶴他們對于其他幾人的照顧,自然是十分感激的,于是這段時間修煉更加上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小羊就不用說了,姜南鶴給他準備的煞氣早已足夠,甚至還有富余。
依靠姜南鶴他們的手段收集的雷煞,品種已然足夠小羊晉升,但姜南鶴吞噬煞氣就比較麻煩了。
再來到這鎮魂崖前面,姜南鶴就和將軍商量過,先用靈石、丹藥,還有一些其他資源購置一批自己能吞噬的煞氣。
然後在這鎮魂崖吞噬,這鎮魂崖有壓制神識的作用,在這里吞噬煞氣,比其他地方困難一些,但是往往如此,在這里吞噬煞氣成功,修者對于煞氣和法力的運用會更加圓滿,更加融會貫通。
姜南鶴給自己準備的煞氣種類很多,但每種的數量卻很少。
他對自己有著清晰的認知,不打算將自身的力量寄托于某一樣煞氣中。
在他的想法中,他以自身修為化作萬色蓮,法術化作蓮花花瓣,而這煞氣凝聚成蓮子,歸入到自身身體血氣組建的蓮蓬之中。
這就是他給自己尋找到的道路,也是在築基期組建的道基。
之所以會如此,全是之前頓悟一場,將自身所有法術如混貫通,將其變換成萬法蓮,給姜南鶴找到了一條明路。
姜南鶴說實話,靈根並不算好,是四靈根。
在上古之時,靈根越多修者修煉起來就越輕松,那是因為那里的天地規則和現如今的不同。
現如今,靈氣雖逐漸上升,但還遠遠達不到上古之石的質量和規則,所以多靈根修者修煉依舊速度緩慢。
姜南鶴修為已不算慢,他猜測自己可能有著特殊體質或者靈根純度比較高,畢竟他生來三眼,體質特殊,這顯而易見的。
但哪怕如此,他也覺得修煉越來越緩慢,越來越難。
而且他五行不圓滿,無法後天補足,所以五行道路他自然而然的就斷了。
當然,姜南鶴之前也想過,以後天之物補殘缺之行,尋找金屬性的靈性,補足自己五行缺金的問題,從而逆反先天,達到五行平衡,走五行之路,修五行之法。
但事實證明,這很困難,前路重重,每一重都是障礙。
他自認為自己並不是大毅力,大機緣的修者,于是便換了個道路。
以自身協調精氣神,以此達到對自身身體最完全的掌握。
把自身每一絲法力,身軀的每一縷氣血,神識之中的每一點神識都給運用完善,以此帶動修為,以力破萬法,以法凝萬道。
這也是姜南鶴給自己找的最穩妥,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隨著他這些天逐漸凝聚完善,在丹田之中,姜南鶴的神識也悄然發生變化。
姜南鶴的神識化為本我,坐在巨大的萬彩蓮之上。
蓮花托舉著姜南鶴的丹田和神識,法術凝聚的花瓣一張一合,為姜南鶴送去不同的法術感悟。
蓮蓬堅韌強大,但里面的蓮子空空如也,急需各種煞氣的補充。
按照姜南鶴的想法,等自身將這蓮蓬中的蓮子都給補充完畢,自己便會精氣神合一,從而凝聚金丹,走上一條比較適合自己的道路。
他修煉至今,一路摸爬滾打,誤打誤撞,修煉到目前修為已是不易,往後每走一步,更是緩慢探索的道路。
姜南鶴手中也是有高階功法,甚至還是比較稀有的,從那仙朝獲得的功法。
但他卻不準備修煉他,他覺得那條路不適合自己。
他還是覺得自己創造最適合自己的功法,是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他不相信前人能創造出功法,他創造不出來,他腦袋又不比其他人笨,對這世間萬物的感悟也不差。
為什麼他們能創造出來呢?姜南鶴之前也向其他人了解過,現如今創造功法的修者越來越少。
但是隨著靈氣逐漸上升,修者越來越多,也是有一些人開始自己走上創造功法的道路。
雖然前路未明,但這證明姜南鶴並不是孤身一人,世間還有很多同道在走著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這讓他更加有了底氣,于是他便開始堅定自己的道路走了下去。
他開始吞噬煞氣,開始逐漸完善自己的修為。
喜歡從將軍廟開始的修仙生活請大家收藏︰()從將軍廟開始的修仙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