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雲暫時還不會離開幻夢宮,跟隨著彩鳳宮主,前往了一處雅間就坐。
為了方便在蜃樓虛市的交易結束後,還能保護隱私,交接交易事宜。
這賓客大殿中,設立了上百處雅間。
這些雅間中設下了特殊禁制,可以隔絕合體期修士的探查監听,並受到幻夢宮的庇護。
陳青雲和彩鳳宮主在雅間相對而站,彩鳳宮主淡淡一笑道︰“事不宜遲,我現在便將法則心得分享給你,陳道友可做好了準備?”
陳青雲點了點頭,“好。”
彩鳳宮主露出認真之色,讓陳青雲展開識海,做好領悟準備。
然後,此女才緩緩抬手一指,指尖泛起一道青色的微光。
陳青雲定楮一看,看著彩鳳宮主的手指緩緩靠近,輕輕點在了自己的眉心位置。
緊接著,陳青雲就感覺到一股法則道韻出現在了識海中,宛如一股和風吹拂而來。
這種共享風屬性天道法則的過程非常玄妙,讓陳青雲像是沉浸在了修行領悟中一般,思緒變得格外清晰。
而這道風屬性天道法則的心得領悟,經過了彩鳳宮主的細心分享後,可以長時間保存在陳青雲的識海中。
未來百年內,只要陳青雲想領悟,便可以隨時進行,直到掌握這其中的法則精髓。
“可以了,這道法則心得最多會在百年後消散,陳道友切莫忘記了。”
彩鳳宮主微微一笑,收回了手指,靜坐在了陳青雲對面。
陳青雲感知著識海中多出的法則心得,確定此物沒有任何問題後,這才微微頷首。
彩鳳宮主主動開啟話題,說道︰“先前九鳳扇和煉制材料,已經交到了你手中,還不知大約在何時能完成重鑄?”
在外人面前,彩鳳宮主本來極為強勢,可不像是這麼好說話。
這有求于陳青雲,此女顯得客客氣氣,沒有擺什麼高架子。
陳青雲說道︰“煉制七階法器極其耗費時間和精力,重鑄法器同樣如此。”
“保守估計,至少需要一百年時間。”
“仙子可是要急著用?”
這重鑄法器,確實費時費力。
不過在陳青雲這里,哪里會真的重鑄煉制九鳳扇。
其實就是多獲取一些強化點,直接把這九鳳扇強化到七階中品就行了。
過程不重要,結果達到要求就行。
“倒也不是。”
彩鳳宮主搖了搖頭,淺淺一笑道。
“你不必有什麼顧慮,盡管放開手腳為我重鑄這九鳳扇即可。等你完成後,便第一時間通知我吧。”
“可以。”
“那還請仙子先解除九鳳扇上邊的神念,這便于在下重鑄煉制。”
“好!”
片刻後,兩人將後續的聯絡方式,交易地點都商議了一下。
彩鳳宮主表示,到時候法器重鑄完成,願意前往紫月仙宗領取,主動留下一只天涯傳訊鈴。
這天涯傳訊鈴,與四海傳音鈴類似,可以實現跨大陸傳訊。
互留了傳訊方式,兩人出了雅間。
彩鳳宮主與白錦姝招呼一聲,就此選擇了離開,前去乘坐傳送陣離開幻夢宮。
接下來,陳青雲又受到白錦姝邀請,暫時先在幻夢宮等待片刻,商議那煉制具體事宜。
陳青雲在這賓客大殿等待之際,再次有修士走上前來,來者是那何老道。
何老道顯得有些神神秘秘,也同樣邀請陳青雲借一步說話,引入了雅間內。
陳青雲剛一坐下,何老道便打開天窗說亮話。
“這次打攪,並非是為什麼煉制法器交易,而是想邀請陳道友你一起探寶,你可有興趣啊?”
何老道眨巴了兩下眼楮,頗為期待的看著陳青雲。
探寶。
陳青雲神色一凝,這合體期修士主動來邀請探寶,這探尋的估計不是什麼等閑之地。
也不待陳青雲回應,何老道便直言道︰“這次探寶的地點,乃是一處上古宗門遺跡。”
“這座宗門還存在時,乃是一座大乘宗門,底蘊非常雄厚。”
說到這里時,何老道靜待陳青雲的回答,決定要不要繼續說下去。
這合作探寶,自然不可能在還未達成合作之前,就將底細全盤托出。
這會,還得先探探陳青雲的口風。
“大乘宗門遺跡。”
陳青雲暗暗神色一動,這還是首次听說,有這等級別宗門遺跡可供探尋。
這等宗門留下的遺跡,能讓何老道都感興趣,說明其中遺留的機緣必然不簡單。
同時,那里必定是一處險象迭生之地,否則又何需邀請外援。
見著何老道不把話說全,陳青雲心領神會,露出無奈之色的笑了笑。
“大乘宗門遺跡,具體是哪座宗門,其中凶險與否,在下還不知道,又哪里能給道友答復。”
何老道聞言,哈哈的笑了兩聲,覺得確實如此,臉上流露出歉意之色。
“怪我,怪我,沒把話給說全咯。”
長長的深呼吸了一口氣,似乎是做好了某種決心,何老道也不賣關子,神色認真的看著陳青雲。
“你可听說過炎煌宗?”
“炎煌宗……”
陳青雲喃喃自語,對這座宗門並無印象。
留意到陳青雲的神色,何老道猜到了大概,干脆講述起了這炎煌宗的來歷。
這炎煌宗自十萬年前,由三位大乘期修士聯合創立,距離覆滅,距今已經過去了一萬五千多年。
從這座宗門的名字就可得知,這是一座傳承火屬性功法的宗門,門內修士也主修火靈根。
按理來說,這樣一座大乘宗門,還是以主修火屬性為主,應該是聲名遠揚,如雷貫耳才是。
不過這炎煌宗的行事風格卻十分低調,幾乎是屬于閉門造車的類型,極少會與外界勢力接觸。
簡單來說,炎煌宗就是一座隱世宗門,門中長老招收弟子全看心情,看個人興趣。
這樣一來,不僅使得炎煌宗不顯山不露水,沒有闖蕩出多大的威名聲譽。
隨著時間推移,還逐漸被世人所遺忘。
這也讓弟子數量遠低于其它宗門,可以說門內弟子稀少無比。
傳承這麼幾萬年下來,弟子人數最多的時候,也才將近一千人。
如此稀少的弟子人數,造就了炎煌宗地廣人稀的局面,也因此帶來了資源豐沛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