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兩雖說比之前單價提高了不少,但在蕭封池看來還是可以接受的。要知道想從 國手中一次性拿下兩萬匹戰馬,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店了。
他們景國本來這次就是來跑龍套的,如果能借此機會帶些景國急需的戰略物資回去那是再好不過了。
眾人在得道拓跋友榮那句錢貨兩訖絕不反悔後,也紛紛加入了購馬的行列。當然他們所要支付的價格自然也都按一百五十兩一匹來算。
景國兩萬,樂國和幕國分別一萬,剩下的一萬則由攸國和柔國瓜分。唯有昊國對此始終都沒有表現出任何興趣。
這些買到戰馬的國家也不傻,當即就把銀子先付給了拓跋友榮。只要拓跋友榮收下這筆錢,那事後無論如何這馬都是跑不掉的。
“小女子除了戰馬外,還有近十萬牛羊牲畜。不知諸位對這些牛羊是否有興趣?”拓跋友榮拿著五百萬兩的銀票再次問道。
可這次得到的回應卻是寥寥無幾。除了樂國象征性的問了下單價後便再也沒有人發言了。
戰馬能用來打仗,可這些牛羊除了吃還能干啥?至于說用來耕地那是想都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