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主編站在會議室的中央,他的目光緩緩掃過每一個人,確保大家都已經將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當他看到所有人都安靜下來後,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繼續說道︰
“就在剛才,我得到了一條極其重要的消息。”他的聲音略微低沉,但卻充滿了嚴肅和緊迫感,“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這兩家我們熟知的大銀行,竟然在這兩天突然暫停營業。”
他稍作停頓,讓大家有時間消化這個驚人的消息,然後接著說︰“經過深入調查,我們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這兩家銀行的金庫,竟然被人搬空了!”
會議室里頓時響起一片驚訝的吸氣聲,人們面面相覷,顯然對這個消息感到難以置信。
徐主編並沒有給大家太多時間去震驚,他迅速從口袋里掏出一張黃色的紙條,高高舉過頭頂,展示給大家看。
“這張黃紙條就是證據。”他的聲音提高了一些,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上面清楚地寫著,一個名叫昊天道長的人,使用了一種叫做五鬼搬財術的法術,將兩家銀行金庫里面的所有財物都搬走了。”
說完,他將黃紙條小心地放在桌子上,讓大家都能看清楚上面的字跡。
“現在,我們面臨著一個緊急的任務。”徐主編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我希望大家能夠齊心協力,根據我手上的這張黃紙條,加緊排版並發行一期特別的報紙。”
“時間非常緊迫,現在已經是上午 10 點半了,我們最好能在下午 1 點前將報紙投放到市面上去。”
他的話音剛落,整個編輯部立刻像一台被啟動的機器一樣,迅速運轉起來。每個人都知道時間的緊迫,他們毫不猶豫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各司其職,忙碌而有序。
編輯們迅速開始整理資料、撰寫新聞稿,排版人員則爭分奪秒地設計版面,校對人員認真仔細地檢查每一個細節,而發行人員則已經開始聯系印刷廠商,確保報紙能夠按時印刷並投遞。
為了能趕在 1 點之前將報紙順利地投放到市面,每個人都像上了弦的發條一樣,一刻也不敢停歇。
作為報社的員工,沒有一個人抱怨,他們都知道早一點將報紙印好投放到市場上,就能早一點賺錢,可謂是時間就是金錢。
當鄭春生從《港灣之夜》報社的樓上下來走到街上後,他立刻朝著最近的恆.生銀行走去。
他雖然眼高手低,但是也深知財不外露的道理,這麼多錢放在身上,搞不好一個不小心被別人偷走了,那他哭都沒有地方哭,還是存到銀行比較安全。
當鄭春生懷揣著那張價值
元港幣的存單,從恆.生銀行的網點緩緩走出來時,他的心情猶如那燦爛的陽光一般,明亮而溫暖。
他小心翼翼地撫摸著口袋里的存單,仿佛那是一件稀世珍寶,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得意之情。
這些年來,他歷經風雨,飽受挫折,生活的重擔讓他感到無比壓抑。
然而,今天的這張存單,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讓他終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鄭春生一直堅信,自己絕非平庸之輩。他始終認為,之前的碌碌無為不過是因為缺少一個合適的機會罷了。
而如今,這個機會終于降臨,他毫不猶豫地緊緊抓住,一舉成為了眾人眼中的有錢人。
感慨之余,鄭春生抬頭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陽,發現時間已臨近中午。
他突然想起那個給他提供消息的賣報小伙子,心想︰若不是這小伙子的幫助,自己恐怕也無法如此順利地得到這筆財富。于是,他決定去請小伙子吃一頓豐盛的午餐,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當鄭春生再次出現在賣報小伙子面前時,小伙子幾乎是瞬間就認出了他。只見鄭春生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
賣報小伙子見狀,也微笑著問道︰“先生,您找到報社了嗎?”
“找到了,已經辦完事了,小伙子,馬上中午了,我請你吃頓飯吧!”鄭春生滿臉笑容地對賣報小伙子說道。
賣報小伙子看著鄭春生臉上那真誠的笑容,心里不禁有些感動,他略帶羞澀地點點頭,說道︰“那我先謝謝先生了。”
鄭春生見狀,連忙擺擺手,笑著說︰“別客氣,咱們走吧!對了,這附近哪家飯館比較好吃啊?你帶我去吧!”
賣報小伙子听了,立刻變得精神起來,他手腳麻利地將還沒賣完的報紙收攏起來,然後帶著鄭春生朝他熟悉的一家小館子走去。
一路上,兩人邊走邊聊。鄭春生好奇地問起賣報小伙子的名字,得知他姓吳,單名一個松。
“吳松,你這名字怎麼听起來怪怪的,是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鄭春生好奇地追問道。
吳松的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他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那個……其實是這樣的,我爸以前在茶館里听評書,評書先生講了一個喝酒打死老虎的人,那個人的名字叫武松。”
“我爸覺得這個名字特別威風,就給我也起名叫武松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你爸爸肯定對你寄予厚望,希望你將來能有所成就,成為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呢!”吳松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就在這時,他突然停下了腳步,目光落在了路邊的一家面館上。
只見這家面館門口人來人往,生意異常火爆,店內更是座無虛席,食客們正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美味的面食。
吳松用手指著面館,轉頭對鄭春生說道︰“鄭先生,您看,這家面館的生意可真是好得不得了啊!在這附近,它可是數一數二的呢!”
鄭春生順著吳松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如他所說,面館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他不禁也笑了起來,說道︰“嗯,確實如此,那今天咱們就在這兒吃吧!”
說罷,鄭春生邁步走進了面館。一進店門,一股濃濃的面香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鄭春生走到櫃台前,向面館老板詢問了一下都有哪些種類的面食可供選擇。
老板熱情地介紹道︰“我們這里有雲吞面、牛肉面、炸醬面等等,您想吃哪種呢?”
鄭春生略作思考,然後果斷地回答道︰“給我來兩碗雲吞面吧!”接著,他從口袋里掏出 20 元港幣遞給老板。
付完錢後,鄭春生在餐桌旁找了個空位坐下,等待著美食的到來。這時,他打量著坐在對面的吳松,便笑著問道︰“吳松啊,我看你年紀輕輕的,應該還沒成年吧?今年有 18 歲了嗎?”
吳松連忙搖了搖頭,回答道︰“沒有呢,鄭先生,我今年才剛滿 16 歲。”
“16 歲啊,也不算小啦!”鄭春生微笑著說,“那你賣報紙賣了多久啦?”
吳松稍稍回憶了一下,回答道︰“嗯……其實也沒多久,算起來也就是小半年的時間吧。”
“以後有什麼打算嗎?”鄭春生看著吳松,微笑著問道。
吳松稍稍愣了一下,然後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以後還不知道呢,可能等我再大一點,找個店鋪進去當學徒吧!鄭先生,你呢?你是做啥的?”
鄭春生微微一笑,摸了摸下巴,說道︰“我啊,其實我也還沒想好具體要做什麼。不過,我最近打算做個小生意,但具體做什麼生意,我還得再好好琢磨琢磨。”
吳松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說︰“哦,這樣啊。”
鄭春生突然想到了什麼,連忙問道︰“對了,吳松,你天天在街上賣報紙,你感覺什麼生意好做啊?”
吳松有些驚訝地看著鄭春生,苦笑著說︰“鄭先生,我就是一個賣小報的,我哪知道什麼生意好做啊?我每天也就是賺點辛苦錢,能糊口就不錯了。”
就在這時,老板把他們點的雲吞面端到了他們面前。熱氣騰騰的雲吞面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人不禁垂涎欲滴。
鄭春生笑著說道︰“好了,不說這個了,咱們先吃飯吧。”
兩人都拿起了筷子,開始享受這美味的雲吞面。
然而,就在他們正低頭吃面的時候,旁邊的客人突然發出了一聲嘆息︰“唉,這香江的房子可真不好租啊!”
另一個客人也附和道︰“是啊!咱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想租個誠心的房子都不知道去哪兒找呢!”
“可不是嘛!趕緊吃飯吧!吃完飯咱們還得接著找呢!”
這幾句話引起了鄭春生和吳松的注意,他們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無奈。
確實如此,香江的房價之高,可謂是寸土寸金,即使是本地人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房子也並非易事,更別提外地人了。
待二人用餐完畢,步出面館,鄭春生對吳松囑咐道︰“小吳啊!我有個建議給你,等下你可以去《港灣之夜》報社門口稍作等待,他們下午將會有重要的報紙發售。”
盡管吳松對鄭春生為何如此提議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並未追問其中緣由,只是誠懇地回應道︰“謝謝你,鄭大哥,我等下就去《港灣之夜》報社門口。那你呢?”
鄭春生微笑著回答︰“我嘛,我打算稍作歇息後,乘船過海前往北邊去。剛才咱們鄰桌的人所言,給了我一些啟發。我打算去北邊逛逛,看看是否有合適的機會。”
“如果條件允許,我計劃在北邊開一家專門為他人提供幫助的店鋪。無論是租房還是打听招工信息,都能在這家店鋪里得到解決。”
听聞鄭春生的計劃,吳松不禁流露出欽佩之情,贊嘆道︰“鄭大哥,你真是太厲害了!”他一臉羨慕地望著鄭春生,似乎對他的創業構想充滿了向往。
鄭春生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他盡情地享受著吳松投來的目光。
只見他嘴角微揚,帶著一絲自信和驕傲,說道︰“哈哈,今天都喊我大哥了,等我的店鋪真的要開張的時候,你要不要來跟著大哥一起干啊?”
吳松顯然沒有預料到鄭春生會有這樣的提議,他有些驚訝地看著對方,結結巴巴地回答道︰“那個……我可以嗎?”
鄭春生見狀,大笑起來,似乎對吳松的反應感到很有趣。
他用力拍了拍吳松的肩膀,豪爽地說︰“怎麼不可以呢?我可是老板啊!你就放心吧,等我的好消息就行了!難道你不願意跟我一起干嗎?”
吳松連忙擺手,解釋道︰“不是的,鄭大哥,我當然願意啊!只是我擔心自己太笨了,會耽誤你的生意。”
鄭春生听了,不以為然地笑了笑,安慰道︰“別這麼說,老弟。就沖我找你打听消息時,你那機靈的樣子,我就覺得你非常適合干這行。”
“好了,不說這些了,我得趕緊去坐船到北邊去了。等我把一切都搞定了,我就去你賣報紙的地方找你。”
說完,鄭春生轉身邁步,朝著巴士站台走去,留下吳松站在原地,目送著他漸行漸遠的身影。
至于鄭春生為何決定開設一家提供中介信息的店鋪,原因其實有很多。
除了他在面館偶然听到的那兩個人的談話內容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今天他通過將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金庫被盜的消息賣給報社,竟然一下子賺到了整整 5 萬元港幣!
這無疑讓鄭春生深刻地認識到,信息是具有巨大價值的。只要自己能夠巧妙地操作,就完全可以依靠消息來賺取豐厚的利潤。
吳松按照鄭春生的指示,來到了《港灣之夜》報社門口。然而,當他看到報社門口那冷冷清清的景象時,心中不禁涌起一絲疑慮︰鄭春生給他的消息是否真的可靠呢?
不過,既然已經來到了這里,吳松決定還是稍作等待,畢竟這個時間點街上也沒有多少人會來買報紙。于是,他站在原地,靜靜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于,當下午一點的鐘聲敲響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港灣之夜》報社門口突然出現了幾輛卡車!吳松定楮一看,立刻認出這幾輛卡車正是給報社送報紙的車輛。
他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等待的時刻終于來臨了。于是,他毫不猶豫地迅速跑到距離《港灣之夜》報社門口最近的地方,準備做第一個買報紙的賣報人。
當工人將卡車上的報紙全部卸下來後,報社負責賣報的人看著排在最前面的吳松,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熱情地說道︰“小松啊,你今天的運氣可真是太好了!居然能排在第一個呢!來來來,快告訴我,你打算要多少份報紙啊?”
吳松听到張主管的話,心中一喜,但他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急忙問道︰“那個張主管,我想先了解一下這次加印的報紙內容是什麼呢?”
張主管見狀,也不著急,他耐心地解釋道︰“這次加印的報紙內容可不簡單哦!是關于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金庫被盜的大事件呢!你覺得這個新聞夠不夠勁爆?”
吳松听完張主管的話,心中暗自盤算起來。他知道這種重大新聞肯定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銷量肯定不會差。于是,他果斷地說道︰“我要200份!”
說完,吳松毫不猶豫地將口袋里的錢全部掏了出來,然後開始仔細地清點起來。他數得很認真,生怕數錯了。
等到確定錢數足夠購買200份報紙後,他才將錢遞到張主管的手中。
張主管接過錢,也仔細地數了一遍,確認金額無誤後,他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對著旁邊的工人喊道︰“給他200份報紙!”
吳松迅速接過那厚厚的 200 份報紙,仿佛它們是珍貴的寶藏一般。他緊緊地抓著這些報紙,腳步如飛,朝著遠處自己賣報紙的街道狂奔而去。
街道上的人們看到吳松如此匆忙的樣子,不禁投來好奇的目光,但他根本無暇顧及這些。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盡快把這個驚人的消息傳遞出去。
終于,吳松跑到了自己賣報紙的街道。他深吸一口氣,然後扯開嗓子,用最大的音量喊道︰“特大消息!特大消息!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竟然暫停營業了!原因竟然是金庫被盜!”
他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街道上回蕩著。行人們听到這個消息,都驚訝地停下了腳步,紛紛圍攏過來。
“真的假的?”
“不會吧,銀行的金庫也能被盜?”
“這可真是個大新聞啊!”
人們議論紛紛,對這個消息充滿了好奇和震驚。吳松見眾人如此關注,心中暗自得意,他繼續高聲喊道︰“這可是千真萬確的消息!《港灣之夜》報社都已經報道了!”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騷動。人們紛紛搶購吳松手中的報紙,生怕錯過這個爆炸性的新聞。
不到短短 10 分鐘的時間,吳松手中的 200 份報紙就被搶購一空。他看著空空如也的雙手,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然而,這個消息的傳播並非始于《港灣之夜》報社。
早在何雨柱將那張黃色紙條散落在財政司外面街道上的人群中時,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金庫被盜的消息就已經開始悄然傳播了。
當時,現場的人雖然不多,但這個消息卻像一顆火種,點燃了人們的好奇心。
然而,由于缺乏證據,這個消息僅僅依靠人與人之間的口口相傳,傳播速度十分緩慢。
直到《港灣之夜》報社將這個消息刊登在自家的報紙上,這個消息才如燎原之火一般,迅速蔓延開來。
幾十萬份報紙被分布在香江各處街頭的賣報人販賣出去,這個驚人的消息就這樣傳遍了整個城市。
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金庫被盜的事情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整個香江地區,幾乎到了人盡皆知的程度。
這個消息傳播得如此之快,以至于許多人在短時間內就得知了這起驚人的盜竊事件。
然而,盡管這個消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大部分香江市民對這件事的態度卻頗為冷漠。
根本沒有像之前那次華資銀行出現的擠兌危機一樣,個個人心惶惶。
畢竟,對于大多數普通市民來說,他們並不是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的客戶。
這些銀行通常只服務于那些擁有較高資產的人群,而普通市民的那點微薄財產根本不足以在這些銀行開設賬戶。
因此,當這個消息傳開後,香江出現了一種頗為奇怪的現象︰那些在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有存款的有錢人,在得知金庫被盜的消息後,一個個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坐立不安。
而普通的香江市民卻對這件事卻一點也不著急,仿佛這件事與他們毫無關系。
相反,這些普通市民們根據《港灣之夜》報紙上公布的信息,開始對昊天道長的相貌展開各種猜測。
他們討論著昊天道長究竟長什麼樣,是屬于道門的哪個門派,甚至有人還猜測他是否有什麼特殊的本領或者背景。
這種現象讓人不禁感嘆,只要事情沒有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人們對于不同事件的關注度和反應竟然如此之大相徑庭。
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金庫失竊的消息在那些在這兩家銀行有存款的有錢人中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些有錢人開始坐立不安,他們無法容忍自己的財富處于如此不確定的狀態。
于是,他們紛紛行動起來,通過各種途徑去求證《港灣之夜》報紙所公布的消息的真實性。
有些人直接打電話給銀行的客服,詢問是否真的發生了金庫失竊事件;有些人則親自前往銀行,希望能從工作人員那里得到一些確切的消息;還有些人通過自己的社交圈子,試圖從其他渠道獲取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