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樣的何雨柱

第827章 危機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扯筋的大腿 本章︰第827章 危機

    這些外國人在與婁炳成的商業往來中,往往只關注自身的利益得失,對于其他方面的因素則毫不關心。他們的行為和決策完全取決于能否獲得最大的經濟回報,而對于道德、人情等因素則視若無睹。

    這種唯利是圖的態度,讓婁炳成對這些西方人產生了深深的反感和不信任。因此,當他面對郭伯偉時,盡管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郭伯偉也是如此,但他還是很難擺脫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自然而然地就會往不好的方向去想郭伯偉。

    郭伯偉作為約翰牛任命的官員,那麼他首要的任務肯定是維護約翰牛的利益,那他究竟是通過何種方式為約翰牛創造如此之多的利益呢?

    這就要看郭伯偉在香江都做了什麼了,他施政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推行低稅政策,二是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先來看低稅政策,這一舉措對于當下香江的大型企業來說,無疑是一項重大利好。這些大型企業大多具有西方背景,低稅政策意味著它們的稅負成本大幅降低。

    原本需要向城府繳納高額稅費的企業,現在所需繳納的稅費大幅減少,這直接導致企業的所有者能夠分到的利潤大幅增加。

    再看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這一政策。直白地說,就是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力度減弱,甚至可以說是幾乎不監管。這樣一來,那些西方企業便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隨心所欲地發展壯大。

    然而,這種看似自由放任的市場環境,卻給香江民眾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由于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減少,涉及到香江民眾生計的諸多問題,如物價、房價等,都完全市場化了。

    這使得那些企業可以隨意漲價,毫不顧忌民眾的承受能力,其目的無非是從民眾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潤。

    所以說,如果我們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審視這個問題,就會驚奇地察覺到一個事實︰盡管香江在表面上似乎是依靠郭伯偉所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實現了經濟的飛速發展,

    但實際上,這其中更為關鍵的因素卻是香江所處的地理位置與龍國非常接近。正因為如此,龍國需要借助香江這個特殊的平台來完成一些國際貿易活動,從而推動了香江的繁榮。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香江政府卻借助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的名義,削減了許多原本應該由政府承擔、造福民眾的必要開支。這直接導致了底層民眾的生活失去了應有的保障,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在這里,有一個最為直觀的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郭伯偉作為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擁有碩士學位的人,他竟然公然反對在香江引入免費教育制度。

    這實在讓人難以想象,一個接受過如此高等教育的人,竟然會對教育持有如此消極的態度。

    身為財政司司長的郭伯偉對待惠及民眾教育問題都是這樣的態度,可想而知,香江政府對于教育上的投資會有多大,于是作為一個遠東重要的國際性金融中心,香江的學校主要竟然是由教會等私人辦學團營運的。

    這一列的舉動,充分說明郭伯偉本質上是一個十足的殖民地官員,不然如果他是真心為香江考慮,他就不會堅決反對在香江推行免費教育了,要知道約翰牛可是在1870年都開始在國內推行義務教育了。

    次日清晨,陽光灑在香江的街道上,人們如往常一樣開始了新的一天。然而,今天的香江日報卻帶來了一則重磅新聞,這則新聞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

    頭版頭條的標題赫然醒目——《恆.生銀行籌集1億約翰牛磅欲發行鈔票,卻慘遭財政司無情駁回》。

    報道詳細地描述了整個事件的經過︰為了向香江民眾展示自身的實力和信譽,恆.生銀行歷經千辛萬苦,通過多方渠道成功籌集到了高達1億約翰牛磅的巨額資金。

    隨後,恆.生銀行的董事長何善衡親自率領其他兩位股東,懷揣著這張巨額支票,滿懷信心地前往財政司,申請發行屬于恆.生銀行自己的鈔票。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盡管恆.生銀行的籌備工作看似無懈可擊,但他們卻遭遇了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香江目前的鈔票發行銀行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已經發行了大量的鈔票,導致市場上沒有足夠的額度供恆.生銀行發行自己的鈔票。

    面對這一現實,財政司郭伯偉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他果斷地拒絕了恆.生銀行的鈔票發行申請。

    這則新聞一經發布,立刻在香江的大街小巷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紛紛議論著這起事件,街頭巷尾都能听到關于恆.生銀行的各種聲音。

    原本,由于一些對華資銀行不利的消息傳播開來,許多顧客心生疑慮,正準備前往恆.生銀行提取他們的存款。然而,當這些顧客看到報紙上的報道後,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許多人在瞬間改變了主意,毫不猶豫地取消了取款的計劃。這其中的原因並不難理解。大部分人選擇在恆.生銀行存款,無非是看中了恆.生銀行相較于西方資本銀行所提供的更高利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而,當市場上充斥著恆.生銀行經營不善的傳聞時,這些儲戶為了保護自己的本金安全,寧可舍棄即將到手的定期利息,也要盡快將存款取出。

    然而,現在得知恆.生銀行實際上並沒有問題後,這些儲戶自然不再願意傻乎乎地把錢取出來,白白浪費即將到手的存款利息。畢竟,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隨著恆.生銀行的儲戶不再集中前往取款,恆.生銀行的壓力驟減,何善衡終于可以松一口氣,有精力去處理其他重要事務了。

    于是,他迅速召集了恆.生銀行的主要高官們,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共同商討下一步的應對策略。為了穩妥期間,他將在暹羅負責暹羅分行的利國偉也從暹羅召回了香江。

    在會議室內,氣氛凝重而緊張。何善衡端坐在首位,他的目光如炬,掃視著每一個人的面孔。坐在他左手邊的是婁炳成,臉上透露出一種沉穩和自信。

    何善衡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前段時間針對咱們銀行的風波總算結束了,現在銀行已經恢復正常經營。”他的話語簡潔明了,但其中蘊含的壓力和挑戰,每個人都心知肚明。

    “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主要是商量一下接下來咱們銀行的工作計劃。”

    “雖然這次銀行危機使得很多華資銀行破產倒閉,但是咱們銀行卻安然度過,這里最大的功勞歸功于婁董事對銀行的大力支持,我代表銀行的全體員工對婁董事表示感謝。”說完何善衡站起來,對著婁炳成鞠躬表示感謝。

    坐在椅子上的婁炳成一臉平靜地看著何善衡,對于他的感激之情,婁炳成坦然接受。

    待何善衡直起身子後,婁炳成才緩緩開口說道︰“何董事長,其實這次銀行能夠成功渡過難關,並非全是我一人之功。”

    “銀行之所以能順利度過此次危機,除了我的支持外,更離不開銀行全體員工的齊心協力。正是因為每一位員工都不辭辛勞、默默付出,我們的銀行才能如此順利地度過這次危機啊!”

    婁炳成的話語剛落,何善衡立刻附和道︰“婁董事所言極是!”

    “確實如此,除了婁董事對銀行的鼎力相助外,我們還要特別感謝在座的每一位員工,是你們的辛勤努力,才讓銀行在如此艱難的時刻得以屹立不倒。大家都辛苦了!”

    說完,何善衡站起身來,對著在場的眾人深深鞠了一躬,以表達他對大家的誠摯謝意。

    待何善衡重新落座後,婁炳成緊接著說道︰“何董事長,我這里還有一個小小的提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何善衡連忙回應道︰“婁董事,您有什麼想法盡管說,不必拘謹。”

    婁炳成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這次危機的爆發時間,恰好是在剛剛過完年不久。我覺得為了犒勞大家這段時間的辛勤付出,銀行可以考慮給每一位員工發放一筆獎金,以資鼓勵。”

    “這筆錢就從我個人的銀行分紅中扣除,不需要其他銀行股東承擔,每個人的獎勵暫定為半個月的工資吧,您看怎麼樣?”

    婁炳成听聞此言,嘴角也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贊賞的笑容︰“婁董事的提議我肯定是支持啊!稍後我會讓財務仔細核算一下具體的獎金金額,等核算出來之後,我再將具體數字報給您。”

    何善衡心中暗自感嘆,原本他對香江坊間傳聞婁炳成舍得給員工發錢一事還只是略有耳聞,並未有過直觀的感受。然而,今天通過這一番簡短的對話,他終于深刻體會到了婁炳成的慷慨大方。

    婁炳成似乎察覺到了何善衡的想法,他笑著解釋道︰“我只是提出一個建議而已,具體的執行還需要何董事長您來把關。畢竟,您才是銀行的掌舵人,對銀行的情況最為了解。”

    何善衡連忙擺手,謙虛地說道︰“婁董事過獎了,我也只是盡自己的一份責任罷了。既然您如此信任我,那我一定會把這件事情處理妥當的。”

    說完,何善衡的臉色突然變得嚴肅起來,他環顧了一下會議室里的眾人,然後鄭重地說道︰“感謝的話就先說到這里,接下來,我們該討論一下銀行未來的發展方向了。”

    “雖然此次危機主要是針對華資銀行,但正所謂危機四伏,其中不僅潛藏著巨大的危險,更蘊含著難得的機遇。其他華資銀行的紛紛破產倒閉,這意味著我們的競爭對手大幅減少,未來將會有一部分市場份額被騰空出來。”

    “所以,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繼續保持努力工作的狀態,緊緊抓住這次機遇,全力擴大我們銀行的覆蓋範圍。各位分行行長要積極主動地拓展分行的客戶群體,想盡辦法將那些原本在其他華資銀行的客戶吸引到我們銀行來。

    “何總經理,上個月嶺南信托銀行破產倒閉了,你安排人手去詳細了解一下嶺南信托銀行破產的具體情況,評估一下它是否具有收購的價值。”

    “利行長,你這邊呢,繼續按照你之前的思路,在暹羅穩步推進經營活動。我先給你設定一個小目標,爭取在未來 5 年內,讓我們銀行在暹羅的每個府都設立一家支行,十年之內,要爭取成為暹羅最大的外資銀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開完會議後,何善衡把婁炳成請到他的辦公室里,“婁董事,關于接下來銀行的經營方向還有一些需要跟您請示,得到您的準許之後,銀行才能開始行動。”

    “何董事長,之前我購買股份的時候說過,只要你還是恆.生銀行一天的董事長,那麼恆.生銀行的如何經營就由你說了算,所以,只要是你認可的事,就盡管大膽放心去干吧!”

    何善衡面帶微笑,語氣輕松地說道︰“哈哈,婁董事,真是太感謝您的支持啦!不過呢,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向您詳細匯報一下。”

    “您也知道,最近很多銀行因為過度放貸給房地產行業,結果導致資金鏈斷裂,最終破產了。”

    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說︰“所以啊,我預計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那些在這次危機中幸存下來的銀行,大概率都不敢再輕易地向房地產行業放貸了。”

    “這樣一來,房地產市場肯定會進入一個相對低潮的時期。我覺得這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時機,重新投資房地產、酒店業以及航運業等等。”

    何善衡越說越興奮,聲音也不自覺地提高了一些︰“一旦香江的經濟從這次危機中走出來,重新崛起的時候,那時候銀行的投資肯定能夠獲得非常可觀的回報啊!婁董事,您覺得我的想法怎麼樣呢?”

    婁炳成听完何善衡的話,先是哈哈一笑,然後滿意地說道︰“哈哈,何董事長,我原本還擔心你會因為這次危機而變得過于謹慎,不敢再輕易對房地產進行投資呢。”

    “你剛剛說的這番話,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這證明我果然沒有看錯人啊!對于你的想法我很認可,我名下的房地產公司已經在市面上開始購入一些價格合適的物業了,咱倆的想法算得上不謀而合了。”

    “不過,我有一個建議啊!那就是如果有人跟咱們的想法一樣,打算從銀行貸款投資房地產的話,我建議一律不要同意。”婁炳成的這番話讓在場的人都感到有些意外,眾人面面相覷,不明白他為何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這時,何善衡一臉好奇地問道︰“婁董事,可以說說您這樣做的理由嗎?”他的問題也正是大家心中的疑問。

    婁炳成微微一笑,解釋道︰“理由其實很簡單,既然咱們已經發現了這個投資房地產的機會,那就沒有必要把這個機會讓給其他人。銀行自己投資房地產所賺取的利潤,肯定要比放貸出去多得多。”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而且,凡是打算從銀行貸款去投資房地產的人,基本上都是想要賺快錢的人。我們應該適當地控制一下房地產過熱的情況,不能讓市場變得過于瘋狂。”

    說到這里,婁炳成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還能讓那些真正做實業的老板們繼續安心地做他們的實業,而不是盲目跟風,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到房地產中去。”

    最後,婁炳成還提出了一個想法︰“未來,銀行在向那些從事實業的老板們貸款時,可以考慮適當地降低一些貸款利率,以鼓勵他們繼續發展實體經濟。”

    “香江只有把實業發展好了,香江的市民才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全香江的市民都有穩定的工作後,那全香江的經濟才能徹底騰飛,建立在房地產繁榮的經濟終究是空中樓閣啊!”婁炳成一臉嚴肅地說道。

    坐在他對面的何善衡點了點頭,回答道︰“好的,婁董事,稍後我會跟信貸部門的人交代這件事的。”

    婁炳成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又開口問道︰“對了,我記得何董事長之前好像在銀行內部搞了一個什麼股票指數,我記得西方國家除了股票指數外,好像還有一個指數是用來反映物價的。”

    何善衡笑了笑,解釋道︰“是的,婁董事,您說的沒錯,是一個指數叫物價消費指數,用來反應經濟通脹的情況。”

    婁炳成接著追問︰“那香江目前有類似的物價消費指數嗎?”

    何善衡搖了搖頭,回答道︰“目前全香江沒有任何指數類東西,財政司的郭司長明確表示市場自由的情況下,一切都有市場說了算,政府不會去統計任何經濟相關的數據。”

    “那咱們銀行是否可以編制一個類似的物價消費指數呢?這樣就能用來反映香江每年的通脹情況了。”婁炳成提出了一個想法。

    何善衡回答道︰“編制這個物價消費指數倒也不是什麼難事,婁董事。不過,您能否告訴我您建議編制這個指數的目的呢?”

    婁炳成微微一笑,隨口解釋道︰“是這樣的,我名下的公司每年都需要給員工漲工資。但我並不清楚每年應該漲多少才合適。所以,如果能有專門的數據作為參考,我就能更準確地知道應該給員工漲薪多少才是恰當的。”

    听到這里,何善衡不禁感嘆道︰“婁董事,您可真是一位好老板啊!能在您的廠里打工的員工,運氣肯定都不會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著,他稍稍猶豫了一下,還是鼓起勇氣問道︰“婁董事,我能不能冒昧地問您一個問題呢?”

    婁炳成爽快地回答︰“何董事長,您有什麼問題盡管問,只要是我知道的,我一定會如實回答。”

    何善衡接著問道︰“您名下的公司到底有多少員工呢?”

    婁炳成默默在心里盤算了一下,開口回應道︰“目前,我名下的工廠應該有快20萬人吧!具體數字我不是很清楚,何董事長,您怎麼突然想起問這個了?”

    “主要是香江市面上一直都有傳聞說,婁董事您做生意似乎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員工的福祉。”

    “要是能進您的公司上班,那可真是祖墳冒青煙了,現在看來,這句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是客觀的介紹了婁董事的做事風格啊!”

    “哈哈,何董事長,您可真是太客氣啦!我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可能真的跟我的個人經歷有很大關系呢!您知道的,我是從龍國千里迢迢來到這香江的!”

    “在來香江之前,我在龍國的四九城也有一些產業呢,但後來國家號召我們這些企業家把工廠交給國家統一管理,我二話沒說,就積極響應了這個號召。”

    “結果您猜怎麼著?工廠交給國家之後,我驚訝地發現工人們的工作積極性變得特別高!而且工廠的生產效率和效益也比我自己管理的時候要好得多呢!我心里就特別好奇,這到底是為啥呢?我苦思冥想,可就是想不明白啊!”

    “後來實在沒辦法,我就去問我女婿。我女婿也在我的工廠里上班呢,而且還是個干部呢!我就把我的疑惑跟他一說,他給我講了一番道理,我這才恍然大悟啊!”

    “我女婿跟我說,之前工廠是我私人的,工人們只是給我打工而已,他們每個月就只能拿到那點死工資,工廠的好壞跟他們其實沒啥關系。”

    “可國家管理工廠之後就不一樣啦,這工廠現在可是國家的啦!工人們勞動可不單單是為了掙那點工資,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能親身參與到國家的建設中去呢!就這一點上不區別,卻讓工人們心里會有那種精神上的滿足感!”

    喜歡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樣的何雨柱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樣的何雨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樣的何雨柱》,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樣的何雨柱第827章 危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樣的何雨柱第827章 危機並對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樣的何雨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