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尿素這種新型肥料開始在廣袤的田地上得到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加上自然災害所影響的範圍也逐漸收窄,人們終于迎來了豐收的曙光。
到了1963年的夏天,當夏糧收割完成之後,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國家——全國夏糧糧食產量首次成功突破 1200 億斤!
這個數字背後,不僅僅有著尿素廣泛使用帶來的助力,更離不開藏南省那片廣袤土地上種植的2000萬畝水稻所立下的汗馬功勞。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夏糧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績,但它在全年糧食總產量中的佔比卻僅僅只有大約三分之一而已。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當前的增長趨勢來推算,那麼同一年度的秋糧產量很有可能會相當可觀,最終全年兩季糧食總產量有望達到驚人的4800億斤左右。
面對如此喜人的收成情況,政府相關部門迅速展開了一系列縝密的計算和評估工作。經過深入研究與討論後,終于在1963年6月27日這天做出了一項重要決策︰自7月1日起,將對城市戶口居民現行的糧食政策予以適當調整。
具體而言,這次調整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從7月1日起,城市戶口居民每人每月所能享受到的糧食定量標準將增加 3 斤。
其二,除了原有的每人每月固定定量糧食之外,每位居民每個月還有權額外購買多達5斤的超出定量指標的糧食。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部分額外指標的糧食其銷售價格相較于定量指標範圍內的糧食每斤將要高出1毛錢。
這項消息一經公開,仿佛一陣春風吹過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迅速傳遍了街頭巷尾。人們奔走相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無論是忙碌的上班族,還是悠閑的老人孩子,每個人在听到這個消息後,臉上都不由自主地洋溢起開心的笑容。
對于城市戶口的居民來說,這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從7月開始,他們吃飯再也不必像過去那樣精打細算、省吃儉用了。
而且如果再加上每人額外的 5 斤糧食指標,那更是讓人歡欣鼓舞。大家心里都清楚,這樣一來,基本上再也不用擔心家里的糧食不夠吃,可以徹底告別餓肚子的日子了。
當街道辦的工作人員正式宣布完這個消息時,人群中的賈張氏立刻喜笑顏開。她眯著眼楮,笑得合不攏嘴,嘴里還小聲念叨著︰“這下可好了,我家再也不用去鴿子市上偷偷摸摸地買糧食啦!”
“我們家的苦日子總算是熬到頭嘍,好日子終于要來臨咯!”說著說著,賈張氏的眼角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喜悅的淚水。
站在一旁的一位婦女看到賈張氏激動落淚的模樣,不禁感到十分詫異。她疑惑地皺了皺眉,然後用胳膊肘輕輕踫了踫身旁的三大媽楊素華,壓低聲音好奇地問道︰“三大媽,你瞧瞧賈張氏,怎麼激動成這樣子啊?不就是每個月增加 3 斤糧食指標嘛,她至于高興得掉眼淚嗎?這不是跟街道辦的人演戲的吧?”
楊素華緩緩地扭過頭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賈張氏。她定楮仔細瞧了瞧,然後壓低聲音回應道︰“你們這一大家子,那可是清一色的城市戶口吶!然而賈張氏她們家可就不一樣咯,全家上下只有她自己一個人並非城市戶口喲。”
那名婦人不解的問道︰“這個我知道啊,這和賈張氏流淚有啥關系啊?”
楊素華稍微停頓了一下,接著又繼續說道︰“咱們且不說別的,光是四個大人的糧食定量加起來都難以填飽五個人的肚子!更何況他們家里糧食指標有兩個是孩子的,孩子的糧食定量可比不得成年人。”
“如此一來,賈張氏一家子人的口糧問題就是讓人頭疼的問題了!為了能讓全家人不挨餓,賈張氏的兒子賈旭東每個月都不得不像做賊似的,悄悄摸摸地往鴿子市里跑上好幾趟。”
“也正是靠著賈旭東每個月從鴿子市上偷摸買回來高價糧食,才能勉勉強強維持住賈家一家人的生計,可隨著棒梗的一天的長大,這飯量也越來越大,賈家每個月買糧食花的錢也越來越多。”
楊素華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絲感慨之色︰“不過如今可好啦!政策有了新變化,每個人每月都能多得三斤糧食呢,再加上額外給的那五斤。”
“這麼一算吶,賈張氏他們家一個月就能多出整整三十二斤糧食!再配上一大爺易中海兩口多的糧食指標,這下子,賈旭東總算是不用再提心吊膽、偷偷摸摸地跑去鴿子市買糧食嘍,所以賈張氏才會激動得淚流滿面呢!”
听完楊素華的解釋,那名婦人頓時恍然大悟,不由對楊素華一臉敬佩的說道︰“三大媽,你真厲害,只是看了賈張氏一眼,就猜透了賈張氏。”
楊素華一臉謙虛說道︰“我也就是比較了解賈張氏。”雖然楊素華表現的十分謙虛,但是微微翹起的嘴角,卻顯露她內心十分得意。
喜歡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樣的何雨柱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樣的何雨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