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些,劉契又看著陳辛說道︰
“望你日後能以錢埭為誡,盡心竭力輔佐朝廷,莫負朕之所望。”
陳辛聞言,立馬磕頭謝恩。
“臣定不負陛下聖明,殫精竭慮,為國為民,死而後已。”
......
今日退朝後,劉契一離開,陳辛便開始接受著各位同僚的恭喜。
陳辛一邊回禮,一邊卻是留意著殿門的方向。
待看到他留意的人走出了殿門,他才面帶微笑,抱拳作揖,言辭懇切地說道︰
“諸位同僚的美意,陳某心領了。陳某能獲此重任,實乃陛下厚愛,也是諸位平日里的支持與幫助。”
“只是,如今新官上任,戶部事務繁雜,還有諸多錢糧賦稅的難題亟待解決。”
“所以陳辛就不打擾各位同僚了,還望諸位體諒。”
眾人都是老油條,一听這話,就知道陳辛這是有事兒,于是便紛紛告辭,陸陸續續地離開了承天殿。
打發完了眾人,陳辛也立馬走出了承天殿。
他剛一出承天殿門,便加快腳步,追上了他剛剛留意的人。
“李大人留步。”
李巧真一听有人在叫他,便停下腳步,轉過了身子。
“李大人。”
李巧真一看叫住他的人是陳辛,便對著身邊的董琦說道︰
“你先回去吧。”
待董琦應了一聲離開後,李巧真再對著陳辛說道︰
“陳大人。有何指教啊?”
別看李巧真年紀大,但他的心可年輕著呢,說話也是有些不著調。
“不敢不敢。李大人,我就是想多謝一下你剛剛的舉薦之恩。”
李巧真聞言,卻是輕笑了一聲,說道︰
“謝我?那倒是不必。”
“依老夫看,陛下早就有意與你,我推與不推,其實都影響不了結果。”
陳辛雖覺得李巧真所言,發自肺腑,但他也不是那種情商低的人。
“話雖是這麼說,但舉薦之恩,我卻是不敢不記。”
李巧真見盛情難卻,便眼楮一轉,想到了說辭。
“你非要謝的話,也不是不行,那你就去謝大皇子吧。”
大皇子?
陳辛聞言卻是一怔,李大人為何要讓他謝大皇子?難道?
仿佛是知道陳辛心中所想,李巧真很快便接著說道︰
“不錯,正是大皇子讓老夫舉薦的你。”
說完這句,李巧真便不再停留,轉身離開,只留下陳辛,在原地若有所思。
......
功成身退的董琦回府後,第一件事就是將今日在朝堂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黃昊。
黃昊听完,也是頗有些感慨。
他沒有想到,錢埭這人明明長著一副小人面相,當年居然還做過這麼多為國為民之事。
還有,他當初剛見錢埭時,就奇怪大夏天的,錢埭怎麼還戴著一副皮質手套,現在終于知道為什麼了。
“老爺,你說,這好好的人,怎麼就突然變壞了呢?”
董琦想了很多,也沒想明白,便想問問在他心中見多識廣的黃昊。
黃昊一听,覺得這個問題倒是有趣,便思考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才說道︰
“我想到兩個可能。”
“一,是這個錢埭本來就不是好人,他之前做的那些好事,不過只是他往上爬的助力。”
“二,他本來是個好人,但他長期處在一種,隨便動點手腳便可大富大貴的環境之中。”
“他好不容易撐住了一輪又一輪的誘惑之後,終于在某個契機之下,忍不住了。”
“這一沒忍住,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就不足為奇了。”
董琦覺得,這兩個可能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他很想問問,老爺更傾向于那個。
于是他便問了。
黃昊見董琦問題還挺多,也沒有要掃他興的意思。
“我看的話,應該是後者的可能性更大吧。”
“畢竟剛剛听你所說,他當年做的事,還是蠻凶險的。”
“他總不能為了往上爬,對自己這麼狠吧?”
其實,黃昊這話是口是心非的。
因為他更傾向于——錢埭一開始就是個壞人。
因為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他看錢埭那副小人面相,應該從來都是一個小人才合理。
但為了符合自己現在還是一個熱血少年的人設,所以他當然不能說出那種負能量的話來。
董琦聞言,心想老爺想的果然和自己一樣。他很滿意,便開開心心地回去做自己的工作了。
......